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0140519杨大夫在线 讲解《金匮要略》

20140519杨大夫在线 讲解《金匮要略》

 

【传说】杨大夫(1622862936) 2014-5-19 21:01:51
各位朋友,大家晚上好,现在,我们继续来学习《金匮要略》。

【传说】杨大夫(1622862936) 2014-5-19 21:03:55
目前,学习的是中风和历节病的证治,由于是全新的内容,不容易理解,我们还是要边学习,边复习一下。

关于中风证,证状很多,半身不遂,偏瘫,口歪眼斜,发狂,等等,都是。

引起中风病的原因,一是病人平时体质太差,津血不足,二是外界病毒乘虚而入,再一次耗散人体正气,津血严重不足了,就会出现中风证状。中风的治疗,侯氏黑散不是张仲景的方子,组方不够严谨。风引汤,防己地黄汤,头风摩方,才是仲景方。

风引汤里面,大黄,石膏,滑石,甘草,是用来清热解毒的。干姜,桂枝温阳气的。牡蛎,紫石英是镇肝熄风安神定惊用的。赤石脂,白石脂,解毒,固涩,控制因胃肠热毒偏盛而下痢用的。

防己地黄汤,以生地黄汁为主,大补阴血,同时用桂枝甘草守护心阳防止心衰,防己防风固表去风,去体内寒湿,止疼痛。因为人体一旦虚了,就会因寒而生湿,生痰。病人发狂,自言自语,奔走不停,一般是有痰湿的。中焦没有寒湿,就不会有痰产生。当然,热盛也会生痰,但不会引起病人发枉的,发狂的多是寒痰,寒湿引起的。所以,这里用到能够利水消肿的防己,同时,它还能固表,止身痛。

头风摩散方,大附子一枚(炮),盐等分。

这个头风摩散是怎么回事呢?

这个中风病,由于病人体质差,不是很容易治的。现在,有的病人有了病,总想很快就好,那也要看病的轻重。病情严重了,治疗过程是缓慢的。这个中风证也是一样,不好治,病久了,就会出现头痛头晕的现象,这个就是叫做头风了,因为太虚了,才会这样。

中风的病人又头痛头晕了,怎么办呢?可以用这个头风摩散来局部用药,就是炮附子和盐用等分,研成粉,洗头后外擦药粉。

这个炮附子和盐,都是咸味的,咸味入肾,所以才有强肾固表的功能。
肾为作强之官,伎巧出焉,人生百病都与肾有关联。

这种中风严重的病人,应该是茶饭不入的问题了,喝药已经喝不下去了,才会考虑外用药的。

头痛,头晕,都与体寒有关,炮附子大热,能把寒去掉,所以能治头痛头晕。是不是一定能治好?这只是一种治疗方法,医药的疗效也是有限的,不是无限的。真是严重到了极点,神仙也无办法。

关于中风的治疗,到这里就结束了,我们学习的目的,就是要知道这个病是怎么来的,要采用什么治疗方法,不要去在记方子,知道了方法,可以选择的药物很多。

《金匮要略》第五篇第4条,寸口脉沉而弱,沉即主骨,弱即主筋,沉即为肾,弱即为肝。汗出入水中,如水伤心,历节黄汗出,故曰历节。

现在呢,学习历节风了,这个就是常说的风湿关节炎,会有关节肿大,疼痛的证状。寸口脉沉而弱。正常的人,寸口脉就是心脉了,应该是洪大的。可现在呢,病人心脉沉弱,就是很微弱了,按到底才感到脉弱弱的跳,说明津血严重不足了,太虚弱了。沉即主骨,弱即主筋。就是说,病人脉沉弱,就会有筋骨痿弱的现象,平时会没有力气的。

沉即为肾,弱即为肝。也就是说,津血不足了,就会肾虚肝虚。现在呢,有些医生只知道病人肝肾虚弱,不知道是津血不足的实质,盲目去补肾,不会有好的疗效的。

中医辩证,你不要总是去想什么骨弱,筋弱,肝虚,肾虚,你只要知道这是津血不足的原因,就行了,这样不是更简化,更具体吗?又不会辨证失误的。否则,很容易迷失方向而误诊误治。

汗出入水中,如水伤心心,历节黄汗出,故曰历节。病人因为出汗过后呢,用冷水洗澡了,因为本来很虚弱,又出汗,皮肤毛孔张开了,冷水一下子进入身体了,这个水会途经腠理而进入消化系统,会进入脾胃,脾主四肢,脾主湿。一旦水湿进入脾脏,人体水循环枢杻就被堵塞,四肢上的水湿回不到脾中,会在关节腔集聚,关节肿大疼痛,很历害的关节病,严重时病人还会出黄汗,这种病叫做历节病。

张仲景很多地方说到心,他不是指心脏而言,而是指人体消化系统,通常指的是胃肠,还有别的器官。

那么,这一条呢,他对历节病作了一个简明的介绍,他说是因为病人出汗后洗冷水澡才会得这个病,是不是一定就是这样呢?那就不一定了,他说的只是他当时的经历,是他的案例,然后他根据自己的案例写出了条文。实际上,疾病的发生过程都是千变万化的,没有一个统一的模式。

《金匮要略》第五篇第5条,趺阳脉浮而滑,滑则谷气实,浮则汗自出。

同样呢,这一条也是他临床上碰到的一个真实案例。

跌阳脉浮而滑。这个跌阳脉,就是胃脉,在足背五寸骨间动脉处,也就是冲阳穴这个位置。这个胃脉浮,说明胃中太热了,滑,就是象珍珠一样在滑动,说明有地方堵塞了。

滑则谷气实。根据浮与滑同时出现,说明病人胃肠热盛,会有大便不通的现象。
【传说】杨大夫(1622862936)  22:35:58
浮则汗自出。这个胃肠里面太热了,就是有了阳明证了,会有但热不寒,汗自出的现象。

这一条讲的是临床上他遇到的病例特点,并非每一个历节病人都会是这样子。

反过来看,张仲景告诉我们,凡历节病人,因为津血不足,很容易会出现阳明证。

《金匮要略》第五篇第6条,少阴脉浮而弱,弱则血不足,浮则为风,风血相博,即疼痛如掣。

少阴脉浮而弱。这个少阴脉,就是指肾脉了,指的是尺脉,尺脉本来是应该沉的,现在却是浮的,说明肾和膀胱有虚热了。浮而弱,就是浮又无力,综合来看,就是肾太虚了,又虚热很盛了。

弱则血不足,这个尺脉为阴脉,代表血的盈亏,太弱了,说明病人血不足。

浮则为风。这个肾里面一旦有虚热现象,病毒就会剩虚而入,中风,就是病毒很虚而入了。

所以,肾脉一旦出现浮大,我们通常可以把它理解为有肾炎了。

风血相搏,即疼痛如掣。本来病人血不足,又加上病毒侵入肾中,这个病情就会加重,关节疼痛会抽掣般地疼

肾里面发生炎证了,肾与膀胱相表里,直接影响膀胱的气化功能,会小便不利,水湿内停,所以关节病也会加重。

这个脉浮,中医说是有热,中医的热与西医的炎证大体是一个意思。不同的是,中医讲的热,刚开始是有虚热,然后发展成炎证了,它有两个阶段,初期无炎证,几天后就转化为炎证了。

上面学习的两条,讲的是历节病,因为病人气血虚弱,临床上还会伴有其它的病证,互相纠缠在一起,给治疗带来难度了。
今天就学习到这里,各位,晚安。再见。

 

20140519杨大夫在线 讲解《金匮要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杨大夫《金匮要略》3
《金匮要略》最全知识点总结
颤抖的病人
杨大夫讲金匮要略12
用药传奇---生地黄临门一脚治失眠
经方一百首九和十 大黄附子汤 甘草附子汤 桂枝附子汤 白术附子汤 当归芍药散 当归四逆汤 肾气丸 复脉汤(炙甘草汤)胶艾汤三物黄芩汤 黄土汤 酸枣仁汤 木防己汤 吴茱萸汤 续命汤 大黄廑虫丸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