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寸口脉法原理。
药师法味讲脉法大略


一、寸口脉法原理。

古时脉法,讲究三部九候,人迎,寸口,跗阳。上中下,为三部,分别浮中沉取而分九候。这就是三部九候。 之后《内经》有“气口成寸,以决死生”之语。 而至《难经》提出“独取寸口”的观点。 仲景虽然提倡三部九候脉法,然却详于寸口脉而略于人迎太溪脉。 之后慢慢发展,形成了独取寸口的脉法。 现在我就讲讲寸口脉法。 那么为什么以寸口脉代替三部九候了,为什么寸口脉能候五脏六腑之气了?为什么脉为心脏同一波动产生,同一寸口,有时寸关尺会有明显差别了?而寸口脉里面原理是什么了? 这有很多原因,寸口脉之所以能取代三部脉,一个在于寸口脉方便,另一个原因在于,寸口脉确实能候五脏六腑之气。 寸口脉就是桡动脉,为肺经脉经过处。 人身当中,全身经脉气血都会聚集于肺,也就是说肺有使白脉来朝的功能,而肺脉又注于气口。所以寸口可以候五脏之气。 现在很多西医不懂脉,认为就是单纯的心脏跳动引起的波形,对于寸口的寸关尺有时会不一样,他们很不解。 这是错误的,因为寸口脉不仅有血的参与,并且阴阳气血都注入其中,都参与其中。 人体是一个整体,气血周流五脏六腑,并且通过肺朝百脉而注于寸口,所以如果五脏六腑有病变可以反应在寸口上来。 那么,小小的一个寸口,如何去候五脏了。 这首先得明白人的一气周流情况。 人生天地之间,是受天地影响的,人体的一气周流,是由天地决定的。人体的气血运行规律,是天地千万年规律打在人体的烙印。 太阳早晨从东边升起,天气渐渐暖和,到中午太阳高照,天气变热,到下午太阳西落,天气变凉。晚上月亮出来,天气变冷。 一年四季,春暖而万物生,夏热而万物长,秋凉而万物收,冬寒而万物藏。 人的气血能量也像这样。 一天气血能量从肝开始,睁眼则气血能量上行于头,开始了一天生活。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这是天地之气运,人有五脏相应。就是肝心脾肺肾。人之气血能量早出于肝,午盛于心,傍晚收于肺,夜藏于肾。所以肝应春气,主升发,心应夏气,主长,心肝主阳气的升发;肺应秋气,主收,肾应冬气,主藏,肺肾主阳气的收藏。而脾为枢纽,运化四脏。 这与寸口候五脏有什么关系了。 我们来看寸口的结构。 寸口这里,有个骨头凸起,叫桡骨茎突。在桡骨茎突的近心端也就是内侧就是深深的凹陷,肉很厚,血脉藏在里面。外侧就是平坦的骨头,肉很少。 气血能量走到这里,在茎突内侧还是深沉在里,上茎突后就比较明显了,出外侧后就块到皮了。 茎突就像一个关卡,内侧气血内侧隐藏,外侧显现。于是我们就把桡骨茎突叫关。 这就是一气周流生长收藏的一个小结构,一个人体的气血能量全息反应。尺部脉深藏,象征气血的收藏状态,因此尺部候阴。寸部浮显,象征气血能量出于外盛于外,所以寸部候阳。这样阴阳就确定了,上为阳为天,下为阴为地,寸为阳为天,尺为阴为地。上下尺寸之间为关,为人部,为阴阳交合之地。这就是寸口的天地人三部。而手有左右,气血能量像天地样东升西藏。所以以左手候气血能量之出,右手候气血能量之入。 左手候气血能量之出,则尺部候地候肾,关为人部候肝,寸为天部候心。右手候气血能量之入,则寸为天部以候肺,尺为地部也候肾,但候肾中阳气的多少。脾不主时,运化调节四脏,居人部,所以右寸候脾。 因为正常生理是,气血能量,尺隐藏,寸浮显,关居中,所以尺候肾当沉取在骨之上,关候脾肝,当中取在筋肉之间,寸候心肺当浮在在皮毛之下。(精彩待续)


以上仅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欢迎交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人到养生时--健康小知识(那些部位可以进行脉诊)
赵红军谈脉学系列之二:中医脉诊的基本原理
关于寸口脉的定位方法
中医把脉的“寸口诊法”
中医的号脉左手跟右手不同吗?有什么不一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