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黄黄连泻心汤还可以和哪几方一起理解?

大黄黄连泻心汤还可以和哪几方一起理解?

 2016-04-12 肖相如 中医肖相如

版权声明:本文原创和首发于微信公众号:中医肖相如(xiaoxiangru0011),尊重知识和劳动,无需授权即可转载,但是请务必注明原作者。

文/中医肖相如


前面我们提到,大黄黄连泻心汤证应该属于阳明病的内容,而不是太阳病的变证,下面这几个方都是阳明病的方,放在一起更容易理解。


栀子豉汤证、白虎汤证、大黄黄连泻心汤证、调胃承气汤证、小承气汤证及大承气汤证是可以联系起来理解的。


01

子豉汤证外邪化热入里,扰于胸膈,以烦为主,可以认为其入里的部位不深。


02

白虎汤证是外邪化热入里,阳明的里热炽盛,热势弛张,充斥全身,部位比栀子豉汤证要深,应该在胃。


03

大黄黄连泻心汤证是外邪化热入里,病位也在胃,主要是热邪阻滞了胃气的和降,主要表现是心下痞。


04

调胃承气汤证则可能是白虎汤证热邪弥漫全身开始向胃聚敛的阶段,胃热炽盛,所以心烦,甚则谵语,而栀子豉汤证是只烦不谵语的,如果谵语就是调胃承气汤证了,大黄黄连泻心汤证以心下痞为主。


如果热邪聚敛于胃,胃中又有宿食停滞,热与宿食互结,阻滞于大肠,就是大、小承气汤证了,这时的主要表现是便秘,病位涉及大肠比调胃承气汤证更深;在此基础上根据病情的轻重区别大、小承气汤证。

也可以联系时方凉膈散来理解,凉膈散证是膈热和胃热并重,表现为胸膈灼热如焚,面赤唇焦,口舌生疮,或见尿赤便秘,舌红苔黄,脉数。其组方为大黄、芒硝、甘草、栀子、黄芩、连翘、薄荷、竹叶,可以看成是调胃承气汤、栀子豉汤、大黄黄连泻心汤的加减方。

特别是大黄黄连泻心汤证、白虎汤证和调胃承气汤证,都是热邪在胃,但具体机理有异。

类证比较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其他的方也可以这么比较的哦!我反复强调,学《伤寒论》必须背原文,这是基本功,但仅仅背也是不够的,还要有学习方法,这就是一种方法。以后陆续跟大家介绍不同的方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伤寒悬解》阳明六十五条
《伤寒论》试解No.335
伤寒论背诵的重点条文(精简)郝万山推荐 | 经方伤寒论网
胡希恕教授用药及处方加减思路荟萃
二百六十三、噫膈
《伤寒论》栀子豉汤和它的伙伴们 —— 虚烦不得眠、心中懊憹的治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