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年又一年 | 池沙鸿:过年,我们内心最深的文化印记

宝藏,一个有深度、有温度、有态度的文化艺术门户网站



中国人的春节,盛大隆重。作家冯骥才认为在中国所有节日里,春节是最具理想性的。人们在过年时尽量吃最好的穿最好的,把理想现实化,同时把现实理想化。由于这种热望与盛情,春节的习俗也就比任何节日都要来得复杂,时间也更长。自古人们在春节时就讲究祈福祭祖、敦亲睦族,从庙堂到民间,千家万户都有同样的主题。但这个节过到每个人的内心里,却各有不同、千般滋味。

 

在农历猪年春节即将到来的时候,宝藏采访了六位艺术家,请他们讲了讲过去的春节和现在的春节。这个最为中国人所看重的节日,在他们心中留下了怎样的烙印?光阴流转间,春节又变成什么样子?辞旧迎新之际,他们又有怎样的期许呢?



老底子杭州人讲究“味道”,小吃鲜美醇香谓之“有味道”,风景典雅秀丽谓之“有味道”,人率真风趣亦谓之“有味道”。池沙鸿便是一位“有味道”的艺术家。作为老杭州人,池沙鸿至今都清楚地记得儿时在武林路的万石里大院过春节的情景,并且在自己的艺术创作中有过生动再现。在十几年前浙江画院一次迎春雅集上,池沙鸿随手画了俩小孩放炮仗,题为“过年小子”,很多朋友看到都觉得新鲜有趣。于是,池沙鸿开始在画作中开始回忆童年时代的春节时光:放炮仗、剪窗花、买新衣、贴福字、写春联等等场景以一一重现,用笔墨温情脉脉地讲述了饶有趣味的 “杭州年”的故事,老杭州过年的生活画卷也徐徐展现在了我们面前。


池沙鸿 《爆竹声声》 45x48cm 2008年

 

池沙鸿,1956年生于杭州。1982年2月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现为浙江画院副院长,浙江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委员,浙江省中国人物画研究会常务副会长,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宝藏对话池沙鸿


宝藏:小时候家里怎么过节,有什么风俗习惯,有什么物产?

 

池沙鸿:上世纪50、60年代整个社会的物质生活很贫困,吃的穿的都要凭分配的票证到国营店里买。到了春节,物资会相对丰富一些。一年当中穿新衣、吃好东西基本集中在春节,所以孩子们感觉全年的辛苦都是为了过年。

 

小时候,第一次穿上新衣,总要被朋友们惊叹一番,还会被拍三下头,不知算祝福还是调侃,嘴里还念叨着“穿上新的衣裳,拷上三记头庞”。过年穿新衣,自己也会因别人第一次穿新衣去拍别人的头。闹成一片,很喜气。平时,很怕有新衣,因为不在春节穿新衣总是很突兀,脑袋会被别人拍晕的。


池沙鸿《穿新衣》45x48cm 2010年

 

平常日子里的衣服上都有补丁,尤其是男孩子的衣裤,膝盖、前襟、肘部多有补丁。甚至有时会把新裤子的臀部先把做好补丁,为了耐磨。那时候家里小孩子也多,哥哥姐姐的衣服穿不进以后,就稍作改动再给弟弟妹妹穿。我上面有个姐姐,所以母亲在给姐姐做衣服时不会用很花的布料,就是准备以后再改做成给我穿的衣服。

 

从腊八节一过,大家就开始过春节做准备了。那时候没有自由市场,全都是国营商店,商店通常除夕开始放假,正月初三以后才营业,所以老百姓要提前把那几天的菜都准备好。那时候商品基本凭票供应,到了春节会有特别的副食品票,有鸡鸭鱼肉蛋、猪板油、麻油、糯米、白糖、酒等,而且这些东西一般都比较紧俏,得起早排队。当然也有一些额外的物产供应。过年前,杭州周边的公社会有农民摇船到当时的杭州大学边上的八字桥下卖大白菜。大伙儿都纷纷去买,一买都是几十斤,用大自行车驮回来。但一年也就春节前这段时间有。

 

我母亲老家在临海,每到春节前老家会托人带来鱼鲞、番薯干、米糕、芝麻糕、炒花生等等。父亲会买些年糕切成薄片,晒干后等爆炒米的人来爆成“年糕胖”。离春节还有五、六天时间的时候,全家会一起包粽子,分别用不同颜色的线包鲜肉粽、酱肉粽、赤豆粽、豆沙粽。我很早就知道粽子应该在端午节吃,为了纪念屈原,但儿时的粽子只在春节才有。可能因为条件有限,一年里好多其他节日的习俗都集中在春节期间出现,也是一种变通和融合。

 

1968年回老家临海过年,前排左一为池沙鸿

 

小时候过年,最开心的就是可以撒开了玩,男伢儿当然最爱放炮杖。鞭炮买回来都要拆成一颗一颗的,很少放一整串放的,偶尔留一小串噼里啪啦过一次瘾,就觉得很奢侈了。还有拉炮、摔炮,压炮纸,淘气的男孩儿,会把拉炮栓在院子门上,然后虚掩门扇,等着捉弄推门的人。我小时候一个大院里,住着二十多户人家,小孩子也多,除夕吃完了年夜饭,大家都到院子里来放鞭炮、二踢脚,非常热闹,开心得不得了。


池沙鸿《鞭炮连连》 45x48cm 2008年

 

大年初一一大早,我们都会在枕头下发现压岁钱。父母很讲究,压岁钱都用红纸包着,钞票也是崭新的一角、二角、五角。我都忘了自己是怎么花这些钱的,却知道姐姐把那些钱与前几年的一起夹在本子里。


正月初二开始要走亲戚拜年了,一般都会带点小礼物。我父亲在出版社工作,都会带一些年画,其它礼物也有红糖、点心等。当然走亲戚也仅限在杭州城以及周边,像回我父母老家临海、黄岩过年的次数就极少极少了。一方面交通很不方便,出远门要大费周折,路上就要耽误很多时间,另外路费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池沙鸿《拜大年》 45x48cm 2008年


宝藏:介绍一下您家中的年夜饭。

 

池沙鸿:虽说年夜饭是一年中最隆重的一餐,但我不太记得儿时对年夜饭有什么特别的感觉。小孩都不在意吃饭,早早随意扒点饭,好去吃那一堆平时吃不到的炒花生、山核桃、瓜子、米糕之类的零食,或跑到大院子里和小伙伴们一起玩。现在生活条件很好了,年夜饭却重在团圆,对饭菜的要求反而不那么特别了。

 

宝藏:有什么难忘的春节故事?

 

池沙鸿:我印象很深的春节故事,就是关于过年的传说故事。除夕夜,大人要熬夜守岁,或打牌,或谈天,也有打麻将的。小孩们早早玩到累,也熬不到子夜。第二天醒来,父母会笑说:我们守岁,你守“睡”。有一年守岁,也听长辈给小孩子们讲故事,话题也都关于“年”。说“年”是一个怪兽,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的一个晚上要出来吃猪羊抓小孩,凌晨才回。所以人们把这一天叫“年关”,大家在门外挂出红布,关好门窗,早早做好晚饭,祭祀祖宗,躲在屋吃饭。晚上大家把竹节放到火里爆响。“年”怕红色怕巨响,只能在屋外徘徊,大家熬夜防备直到凌晨。“守夜”无事,年关躲过,“年”回老巢, “过年”就算结束了。


池沙鸿《剪窗花》45x48cm 2008年

 

然而,听另一位长辈说“年”是一个好少年,那个怪兽叫“夕”。“年”与“夕”搏斗,把“夕”引到事先准备好的火堆边,让大家往火堆里扔竹节,把“夕”炸死,所以那晚上叫“除夕夜”。可惜“年”也因搏斗而耗尽生命。大家希望“年”重生,形成迎“新年”的习俗。尽管都是传说,中国人还是认红色为吉祥色,所以有挂春联、贴红窗花、在红纸上写“福”字、煮红鸡蛋、馒头上点红的习俗。还喜欢让女孩戴小红花,扎红头绳,穿红棉袄等等。


池沙鸿《点红》 45x48cm 2010年

 

回顾小时候过年,会发现以前的生活比较清贫,但大家精神很富裕。这种富裕,是人们的生活热情,是相互间的信任,是远亲近邻、同事好友之间的团结互助。尤其小孩子,生活中充满了趣味,与自然很亲近。没什么玩具、网络,孩子们只能在生活中司空见惯的地方去创造新的玩法,并且乐在其中。

 

宝藏:现在过年跟以前有什么不一样?当下人们过节的方式也比以前更加丰富了,除了与家人团聚,很多人会选择出门旅行,您如何选择?

 

池沙鸿:儿时的春节除了放鞭炮,邻里间互相拜年外,没有太多的文化娱乐活动,而从八十年代中央电视台春晚开始后的好多年里,除夕夜全家守着电视也几乎成了新习俗。2003年,我家买了车,大年初一我家三口陪着父母开车出门去黄山,一路上好几个小时很少见到有车。在屯溪老街的入口拍照显得很空旷。到初二,才看见路上摩托、小三轮拉着人们串门拜年。以后我家年年春节驾车旅游,台州老家、苏嘉水乡、横店、浙南山区、雁荡山、普陀山等等到处游走。现在又不一样了,春节出门旅游的人越来越多,各个景区人山人海,高速公路总是堵车。于是近几年的春节我们反而不出门,安心在家,听音乐、看影片、读书画画。


2003年癸未年大年初一,池沙鸿一家在安徽皖南屯溪老街


以前,都是大院、七十二家房客、或沿街住着,邻里熟悉,外来人不多。加上交通不便,钱不多,都不出远门,所以杭州人过年挺热闹的。现在大不一样了,都住公寓楼,关起门一方小天地,出了门同幢楼甚至门对门都不太来往。杭州城市、人口规模不断扩大,新杭州人日益增多,交通便捷也富裕,大家回老家过年成为习俗。到了春节客运繁忙,一票难求。平日车水马龙的杭州街道上反而冷冷清清。加上城内不准放鞭炮,那年味倒是有点淡去。倒是正月十五闹元宵、民俗活动十分热闹。春节的热闹劲转移到微信、QQ上,大家在那里互相拜年、调侃、发有趣的段子。另外,如今春节前书画家四处写春联送福字,办生肖迎春画展成为潮流,各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活动丰富多彩,春节前的年味越来越浓。


池沙鸿《写春联》45x48cm 2008年


宝藏:您认为春节意味着什么,和其他的节日相比,有什么特殊之处?

 

池沙鸿:现在我们生活中通用的纪年历法都是公历,中国传统农历的作用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已经很大程度上减弱了。文化上的交流融合,也让我们的社会呈现出多元化的面貌。但有了春节,我们就深为自己是中国人而快乐。春节中大家互相祈福,祝愿大家在新的一年团圆、和美、喜庆、长寿、健康、安全、丰收、富裕……春节永远是中国人心中最深的文化印记。

 

宝藏:关于春节的主题,有没有出现在您的创作之中?

 

池沙鸿:自从2003年开始画“过年小子”。我就开始在画作中回忆自己在杭州的童年时光,也不时写一些文字。起初画了一些记忆儿时春节生活的作品,放炮仗,剪窗花,买新衣,堆雪人,打雪仗,闹元宵等等。因为都是自己的生活经历,创作的时候也觉得饶有趣味。以后渐渐发展,画了儿时杭州男伢儿的游戏、姑娘儿的游戏和潮潮伢儿(杭州方言,意思是成群结队的小孩子儿)的游戏,还有现在看不到的我们儿时的日常生活。这些画和我写的散文一起出版了一本书,还在杭州恒庐美术馆做了展览,题目叫《武林旧事》。


池沙鸿《福到人家》 45x48cm 2008年


宝藏:春节是辞旧迎新的时候,回顾过往,展望将来。谈谈过去一年自己最满意的作品,或者讲讲自己新年创作的第一件作品。

 

池沙鸿:今年春节是己亥猪年开年,一些画友策划举办一个迎春生肖巡回展在义乌、杭州、浦江和景德镇举办。为此我尝试有关猪的主题作品,算是开年第一套创作。以前没有画过猪,只觉得猪又蠢又懒又脏又难画。我花费一些功夫,先熟悉造型特点,然后从喜庆、呆萌、憨厚、童趣的方向去表现,用拟人的手法作画和取题,结果基本满意。


“生生不息一一己亥迎春生肖画展开幕式”,2019年1月16日在义乌首展,1月29日在杭州图书馆展出,春节后去浦江山明美术院和景德镇陶瓷艺术研究院景德美术馆展出。


 生肖猪系列作品

 

宝藏:有什么新春期许?

 

池沙鸿:新年了,我们又增了一岁,健康和快乐最重要,希望家人朋友们都平安康乐。在绘画上,今年准备做一个展览,主题是有关杭嘉湖和绍兴水乡的,风景画为主,也有“水乡人”主题的人物画。我大部分的作品都立足描绘浙江的人文故事,浙江是我的精神家园,是我绘画作品发源。我也希望我的作品能给观众们带些美好的感受。



--最底部有评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网络中国节】老照片怀旧|记忆里的“中国年”
新衣服是除夕穿还是正月初一穿?网友这样说……
​欢欢喜喜过大年
大自然的宝藏:冰窗花
浣溪沙·梦中惜别旧窗花
韩国冬日印记——清美华丽的冰窗花(组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