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下城有个民间面塑、剪纸大师


朝晖街道河东社区,有位把面团玩出“花”的高手——67岁的手工大师潘小禾。他不仅是民间面塑大师,还是中国工艺美术家协会会员、杭州文联民间艺术协会会员、杭州剪纸艺术专业委员常务理事。

潘小禾老师退休前一直在杭州市青少年宫执教美劳教师,并且长期从事民间艺术研究及教育工作多次赴各地从事民间艺术交流工作,其作品面塑工艺在法国艺术节上也有展示。

退休后,他一如既往的忙碌着,有人说他退而不休是因为一时闲不下来,有人说他辛勤耕耘,是为晚霞生辉,可他心里只有一个最朴实的想法,“退休后为身边的人做点事,为周围的群众做点事,为孩子们做点事,为民间艺术做点事。”

活到老学到老,永葆思想常新

潘小禾说:“人退休了,但不能忘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要坚持理想,思想不能‘生锈’了。”为使自己思想上跟上时代的步伐,他坚持学习,天天看书读报,除了学习一些理论知识,也学习工艺制作和艺术鉴赏,他的艺术作品以半立体面塑画、烙铁画、撕纸画等为主,多次在各类艺术节上崭露头角并获得嘉奖。

潘小禾老师的面人作品以及获奖证书

积极发挥作用,热心服务群众

2011年,潘小禾退休后,他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热情,全身心投入到青少年艺术教育中,“孩子们还需要我,民间艺术还需要我,我还不能真正意义上的退下来。”这是他常说的一句话。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在退休后,潘老师每天应邀奔赴各个学校和教育中心,指导青少年民间工艺的技艺,用他的话说,民间艺术现在不传承,恐怕将来就没有几个人会再使用,我们的民间艺术也将慢慢的退出百姓的生活,也将面临失传的可能性。所以每年的寒暑假期,许多青少年都会到社区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无论是酷暑或严寒,只要社区需要,潘小禾老师都会积极投身到社区教育,耐性的指导孩子们自己擅长的民间工艺,并不厌其烦的指导他们如何制作。

潘老师细心教学

孩子们开心的学习

民间工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事前都需要准备很多,尤其是原材料的准备,每次开课前,潘老师都会为学员精心备课,并无偿为每一位学员提供工具和制作材料。他善于观察生活中的细微处,善于利用日常废弃的材料制作有用的东西,而且他教导孩子们日常生活的每件物品都有其更多的价值,通过细心变废处理,都是可以被变成有用的物件,授课中他教导孩子们一定要秉持这一朴实理念,而生活中他自己更是这样践行的,走入潘老师的家里,可以看到,家用设备及陈列,无不透露出这个艺术教师的朴实优雅。

潘小禾不愿放弃这门传统技艺。一直以来潘小禾老师都致力于民间工艺的传承和开发,坚持不懈的将传统工艺发扬光大。

来源:朝晖街道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民间工艺品大全!【文化百科】
你在舌尖上找美味,他们却把最浓的年味留在了指尖
民间艺术的奇葩--河北蔚县剪纸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瑰宝:北碚剪纸
罕见的泥人、面塑艺术
中国的面塑艺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