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工艺探索】浅析德化瓷雕的人物题材——弥勒佛(文/林迎春)

浅析德化瓷雕的人物题材——弥勒佛

——林迎春

德化瓷雕以其独特的魅力远播海内外,是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林禄扬,《和气生财》,23×12×17cm,2016年

德化有着悠久的制瓷历史,陶瓷生产可追溯到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是福建原始陶瓷的最早发源地。宋元时期,德化陶瓷生产完成了青瓷向青白瓷、白瓷的转变,逐步形成了德化窑独有的特色,随着规模的不断扩大、技艺的日趋精进,其产品大量外销,成为“海上丝绸之路”最主要的贸易商品之一。及至明代,德化窑烧制的白瓷胎体温润绵密、釉面晶莹光亮,颜色乳白似象牙,光泽温润如凝脂冻玉,是当时白瓷生产的最高水平,享有“中国白”、“中国瓷器之上品”的美称。千百年来,德化陶瓷有着骄人的辉煌和繁荣。如今的瓷都德化,千年窑火不息,薪火传承绵延不绝,当代艺术家们秉承着“师古而不泥古”,在继承传统技艺的基础上,立足当地资源,勇于创新,敢于尝试。

林禄扬,《财源广进》,33×21×35cm,2015年

林禄扬,《福在眼前》,17×15×30cm,2016年

宗教信仰是德化白瓷雕塑的一大创作题材,尤其以佛教题材的创作最具代表性,流传下来的各种菩萨、弥勒、罗汉造型,尤其以何朝宗的《渡海观音》《渡江达摩》为代表。当然在诸多佛教题材和人物的塑造上,除了观音菩萨是人们钟爱的,弥勒佛因为其在中国民间有着广泛的基础,是民间深受喜爱的、特有的传统形象,也因此成为了艺术界追捧的创作题材。弥勒佛是佛教中三世佛中的一位,是为未来佛,弥勒梵文“慈氏”的意思,也有慈祥的意义,是佛教中菩萨的意思。弥勒佛也叫阿弥陀佛,阿弥陀意思是无量,所以又称无量佛、无量寿佛、无量光佛。阿弥陀佛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弥勒佛的形象是一个胖大和尚,坦胸露腹,大肚便便,喜眉乐目,笑口常开,箕踞而坐,面目慈善。是非常喜感的一个形象,这样的一个形象无论是进行何种艺术创作都能给人带去欢乐,使人忘却烦恼。

林禄扬,《五子登科》,22×16×23cm,2017年

林禄扬,《逍遥弥勒》,31×18×18cm,2017年

白瓷雕塑是一门通过材料、体量、空间来表现实体艺术,不同的心理意识活动、不同的表现手法,使得弥勒佛的形象各异,千姿百态,甚至同样一种姿势因不同的创作者,所表现出来的形态也不尽相同。这就和佛教中的“禅”有异曲同工之妙。佛教的“禅”讲究以心传心的智慧,心注一境、正审思虑,重在修心见性。在弥勒的创作中,创作者把自己对弥勒的理解,自己创作时的所思所感,还有作者对作品的美好祝愿都融合其中然后向大众展示出来,这难道不是一种以心传心的智慧?

林禄扬,《弥勒戏金蝉》

林禄扬,《布袋弥勒》

林禄扬,《挖耳弥勒》

好的艺术作品更要注重形与神的和谐统一。在形体方面以传统技艺捏、塑、雕、刻、镂、堆、接、修为基础,深入探索,结合自身对弥勒佛的理解,注重“雕”与“塑”表现手法的结合,大胆突破原有艺术形式,采用前繁后简的处理方法,增加形体的饱满度以凸显轮廓线的外弧度,在形体的表现上最大限度地加强明暗变化与对比度,在视觉效果上拉开空间的层次关系和虚实关系,从而使该作品有着更深的层次感;另一方面,利用线条的表现效果,以流畅的线条表现弥勒佛的衣褶,于衣褶的曲折之间凸显其柔美婉转,通过衣纹的走向、折变表现弥勒佛的动态、身段,利用衣段的特征烘托弥勒佛的精神气质和内在性格,从而使该作品具有更深的内涵,作品更具有真实感,达到造型生动,整体和谐。在神的方面,利用传统雕塑“传神写意”的长处,以眼神和笑容的微妙刻画来精微地表现弥勒佛的内心世界,都说“眼睛是心灵的窗口”,所以一件好的作品,不管是什么立意、确定什么主题,面部五官的刻画都能在第一时间向欣赏者展出它的情绪,弥勒也不例外,不论是坐岩、坐地、站立,是手拿如意、抓布袋或者空手,大耳垂肩、袒胸露乳、眉开眼笑、悠然自在是他的特点,万变不离其宗,不管什么造型,他的特点不会消失。

林禄扬,《智慧人生》

艺术来源于生活,热爱生命、体悟生活,随心欢乐,这也是弥勒佛给予我们启示。

林迎春(泉州市工艺美术大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德化精致陶瓷弥勒佛
千姿百态弥勒佛(瓷雕篇10 )
百姓寄语
杨剑民德化瓷塑制作工艺
德化瓷塑
陶瓷文化(367):郭正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