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六和與六和敬

 

僧,原文Samgha〝僧伽耶〞,漢語譯為〝和合眾〞。如果說,佛是教主,是領導人,法是教義,是教科書,那麼,僧,就是教團,是佛教出家眾在一起修行的有組織有紀律的團體。這個團體,名為,意譯〝和合眾〞,有理和、事和兩義。理和:同證擇滅無為,意思是同以智慧,入佛知見,證入不生不滅的涅槃解脫。事和有六項內容,簡稱〝六和敬〞:

身和同住:凡同在一道場中同住共修的僧侶,不得有動手動腳的粗野行為,保持身體的和諧,互相幫助,和平共處。

口和無諍:管好自己的嘴巴,不搬弄是非,不起爭執,凡有所說,皆是愛語,相互關懷,勉勵向道,精進無懈。

意和同悅:清淨心念,心意一致,都是同心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痴,互不輕慢,無疑無妒,自然內心寧靜而怡悅。

戒和同修:同為佛子,同守戒規,對戒律的止持、作持等原則,都有共識,能共同遵守不犯,如法如律,同修實踐。

見和同解:八正道中,正見為第一。正知正見,是學佛者的靈魂。同住共修過程中,有所體悟,有所領會,同得大眾的印證,是正與否,有共同的理解。正則持續努力,務求精進,不正則棄之改之,這是共同的知見,共同的方向。

利和同均:在同住共修道場中,所有出家眾,不論物質的、精神的、各種形式的所得利益,平等分享,既無特殊,亦不得佔為私有,人人平等,公正公平。

以上六和合,是釋迦世尊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為僧團制定的共住規約。這樣的群體,有著共同的見解,奉持共同的戒律,過著共同的生活。思想、行為、制度、經濟,都能和同。所以,有了它,即使各具不同煩惱、不同習氣、不同個性的人,也能相聚一處,無諍共住,和諧安樂,清淨身心,精進修道。這樣的僧團,這樣的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可以說是一種典範。難怪北宋的名臣司馬光以及南宋的大理學家程顥、程頤(他們為維護儒家道統,甚至辟佛,但是)當他們來到佛寺,看到叢林中出家人一天是如何生活的以後,他們竟然感動地說:〝三代禮樂盡于此矣!〞。

為什麼要把僧團譯為〝六和敬〞呢?這也是有很深刻的含義的。和敬實為一體,不可分割。如果我們和以待人,必然表現出禮貌恭敬。只有禮貌恭敬之心,才會和以待人。人與人之間,也只有互相尊敬,和才能實現,和才能成立。不敬,和就不存在了。小從一個家庭,大至一個公司、一個團體、一個社會,果能相敬和合,則彼此的心,都會變得親切自然、坦率從容、豁達祥和、一切無礙,和諧實現矣。六和敬的含義,深已哉。所以,佛陀是我們的導師,佛法是我們生活的指南,僧伽是我們的示範,這不正是三寶的功德麼!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生活禅语(二)
佛家20句经典禅语,看透人间三千事!
我们心不平等,跟佛就远离了
干净佛系文案
【佛化生活】不知道迷惑时最可怜(四)
一日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