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几千年前有白种人在中华大地定居吗?或许《山海经》可以给你答案

《山海经》中曾有关于白民国的记载:

“白民之国在龙鱼北,白身被发。有乘黄,其状如狐,其背上有角,乘之寿二千岁。”

其译文为:龙鱼陵居的山再往北走便是白民国,白民国的人民全身都是白色的,披头散发。白民国有种坐骑,名叫乘黄,其身形似狐,但背上长着角,人要是乘上这种坐骑,便可以长寿,能活二千岁。

从上可见,白民国的居民为白色极有可能是以下几种情况:1、本身属于白色人种;2、喜欢穿白色衣服或者将皮肤涂成白色;3、患有白化病。但为何有人会比较认同第一种说法呢,笔者认为有以下的两种原因。

一、束发造型

据《山海经》记载,白民国的人都是被发。而被发通常指披发,即头发自然披垂,没有另外的人工整理发型;同时,其也可以代指假发,这里可以参考《诗·召南·采蘩》里的“被之僮僮”,这里就有假发的意思。

而中国先夏文化期遗址里的一些出土文物,已经有梳子、束发器、笄等等一系列打理头发的工具了,甚至在一些出土的彩陶图案上也会有那个时代中华先民的发型,包括束发(头发整个拢于后脑勺成一束)、梳辫子、短发(齐眉短发,两鬓和脑后则为齐耳垂)、髻发(头发盘头顶用笄束发为髻)等等。

故由此可以确定白民国在发型上与华夏先民是不一样的,其至少不为本地居民。

二、外史记载白种人曾有迁徙

《人类文明编年纪事·经济和生活分册》称约在公元前1110年埃及使者曾到中国,此行对埃及有一定影响。由此可推测,居住在地中海沿岸的白种人,至少在三千多年前来过中国。该书还称,约在公元前1501年(中国夏商交替之时),地中海的桑托林火山爆发,米诺斯王国毁灭。

而《旧约·出埃及记》里曾描述过这次火山爆发,“天空变得一片乌黑”。通常像火山爆发这种极端大自然灾害,都会导致当地民族为了生存而向远方迁徙。

而根据《山海经》中关于白民国的记载,也许可以说明已有白种人定居在中国周边,其仍然保留着其发束造型与生活习惯。乘黄也说不定是其从遥远的故乡带过来的动物,华夏先民从未见过它而称其为乘黄,只不过后来其是否是因为不适应当地环境而灭绝?真相或许要永远湮灭于历史中了。

三、殷墟(商)陪葬坑中有白种人骨

中国考古之父、殷墟主要发掘者李济先生所著《安阳》一书中所述:“......在殷墟出土了蒙古人、黑人、高加索人的头骨盖......”。而这些头骨盖主要是以陪葬品的形式出现在墓坑中,在商朝,一般只有作祭祀之用的奴隶以及战俘才会被作为陪葬品。

故古白种人的迁徙,白民国的出现及其与华夏先民的习俗格格不入,在到后来殷墟出现的陪葬头骨。

不妨可以大胆猜测,一部分古白种人为了寻找生存之地,东迁建立白民国,但在商朝的强势扩张下,白民国最终灭亡,那里的居民也随着失败的命运,或成为战俘或成为祭祀所用的人畜,最终被掩埋于历史,将遗憾留在了山海经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殷墟遗址出土四类人种头骨的猜想
殷墟发现诡异头骨,背后隐藏了“可怕”一幕,专家:中华差点消亡
夏朝周朝是黄种人,为何商朝殷墟却挖出白人?考古显示不是战俘
中国人的祖先居然是白人?黄河文明的起源居...
殷墟发现不明头骨,西方集体高潮了:殷商是白种人建立的
典型蒙古人种的形成与史前扩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