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黔东南,出路在哪?(上篇)

        停更了近一年,探长本想先将正在写的《“碳中和”背后的大国博弈》一文修改完发出来,但一想到随时都可能发不出工资的工作,觉得还是先来扯扯自己工作的地方吧,毕竟自己在这块土地上已生活工作了5年多,更是希望她能奔一个好的前程。接下来,探长将会以上、中、下三个篇章来谈谈自己对黔东南选择发展之路的看法。

      如果要问黔东南在哪?可能大部分人的第一反应就是去查地图吧。其实黔东南州位于贵州省东南部,全称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一听名字就知道她是个少数民族聚居区。相较黔东南的默默无闻,凯里酸汤鱼、西江千户苗寨、镇远古城或者黎平肇兴侗寨则是声名在外。

      从地理位置看,黔东南东邻湖南,南接广西,与本省黔南、铜仁、遵义毗邻,辖凯里、麻江等16个县(市),州府设在凯里市,国土面积3.03万平方公里。从自然地理看,黔东南地处云贵高原向湘桂丘陵盆地过度地带,总体地势呈西、南、北面高而东部低,地形上中部雷公山区和南部月亮山为中山地带,西部和西北部为丘陵状低中山区,东部和东南部为低中山、低山、丘陵及盆地。气候上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性气候,雨热同期,境内主要河流有清水江、㵲阳河及都柳江,河网密度较大。从社会条件看,黔东南州境内居住有苗、侗等46个民族,2020年末常住人口375.86万人,户籍人口488.65万人,少数民族人口占户籍人口比81.7%,其中苗族和侗族分别占43.4%和30.5%。

      总体上看,黔东南属我国典型的西南岩溶地貌区,自然地理条件不论是与邻省湖南西部、还是广西亦或省内的黔南、铜仁及黔西南相差不多,都是连绵高山夹杂着丘陵、山间盆地以及喀斯特地貌广布,自然地理条件没有什么优势也没有太大劣势。境内北部的云台山、中部的雷公山以及南部的月亮山组成的“三山”都是武陵山余脉的延伸,它们在架构起贵州东部地形地势同时,也框住了黔东南的“命宿”。

       毕竟,这些我们都改变不了!

      由于山地丘陵地形地貌的原因造成能用于规模化、集群化产业发展的土地资源有限,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压缩了黔东南社会经济的发展空间。

      所以,黔东南的默默无闻有更多是来自先天条件的无奈。

      当然黔东南的默默无闻只是整个贵州省的缩影,毕竟除了当年“三线建设”时搬迁过来的工业和赤水河畔发展起来的白酒产业外,整个贵州历史上就没有过什么像样的工业。所以黔东南能成规模的本土工业型企业也就寥寥无几,第二产业基础薄弱也是在常理之中;同时因处在我国二、三阶梯的东部山地丘陵向云贵高原过渡区,黔东南的自然地理条件并不适合规模化、现代化农业,所以第一产业在上个世纪尚且都未能实现自给自足。虽然先天自然地理条件不足,也造成了生态环境及社会经济承载能力弱,但就是在这并不友善的自然地理条件中造就了一群最质朴的老百姓,也保存了最原真的民族文化,这些宝贵的资源让黔东南在进入新世纪第二个十年后才有了以旅游观光为代表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

       根据相关统计数据,2020年黔东南州地区生产总值1191.5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44.81亿元,同比增长6.3%;第二产业增加值258.53亿元,同比增长3.3%;第三产业增加值688.18亿元,同比增长4.4%。

       当然,这是黔东南在2020年面对疫情防控、脱贫攻坚及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等错综复杂形势下交出的答卷,整体上来说还是算正常发挥。但这也让我们看到经济基础薄弱、产业结构单一,区域优势及优势产业不突出等问题让黔东南和全国许多中西部地区一样,都面临着县域经济发展的困难,更面临着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现实困惑。

       其实在21世纪前10年我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黄金十年”中,由于基础设施薄弱、经济基础差等多方面原因的影响,虽然贵州社会经济发展未能完全与国家的“黄金十年”同频,但大规模的修路架桥也快速的将贵州融入了全国对外开放的经济大循环圈,直接缩短了与中东部地区的物理差距,社会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虽然最后没能利用良好的交通基础条件承接住21世纪第二个10年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大好良机,但不得不承认整个贵州的社会精神面貌得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贵州也迎来了社会经济发展的“黄金十年”。(至于贵州的工业园区为什么没能承接住产业转移的浪潮,探长将在后期慢慢道来。)

       可以说,贵州社会经济发展的“黄金十年”就是一部以交通为核心的基础设施发展史,黔东南也就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中实现了县县通高速、通高铁,全州的基础设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改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但遗憾的是,截至目前黔东南除了以民族文化为基础的旅游观光业能够算发展稍微正常的产业外,不论是工业还是农业的发展都还是和之前一样,虽然进行了很多发展的探索与实践,但脱离地方发展实际的经济思路,偏离市场规律的产业发展之路,这些不仅没能给黔东南带来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更是将黔东南带入了地方债务激增的泥潭中。

       以前我们总是说贵州的落后是“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黔东南落后是因为在这样的自然地理条件下基础设施差、硬件条件差,丰富的资源最后变不成钱,只能砸在手上;可现在我们都已实现了县县通高速好多年了,黔粤、沪昆两条高铁也南北穿越而过,以道路为代表的基础设施已成为黔东南对外宣传的一张名片。但为什么我们还是发展不起来?

       这也让我们不经困惑,黔东南的出路到底在哪?

       探长一直认为,只有找对路才有出路,虽然当下黔东南的社会经济发展形势并不是很理想,但围绕用好民族文化和生态环境“两个宝贝”的总体发展思路是正确的。也就是说,探长也认为黔东南的出路在于用好民族文化和生态环境“两个宝贝”。

       如果说民族文化和生态环境“两个宝贝”的发展思路是战略问题,那么如何在工作中执行好这个发展理念就是战术问题了。由于每个人对于如何用好这“两个宝贝”的认识和方式都有着不同的看法,探长认为要用好民族文化和生态环境“两个宝贝”就应该以“第三产业为引领、第二产业为中坚、第一产业为基础”,其中第一、二产业为第三产业服务

       探长这里说的以第三产业为引领,指的并不是像现在这种单纯依靠发展旅游观光为核心的第三产业,而是利用现有的民族村寨、旅游设施、温泉、苗医侗药和生态环境来打造以“生态康养之州”为中心的第三产业,就是对全州现有以旅游观光为主体的第三产业进行系统有序升级,从现有的观光旅游逐渐向以“康养旅游”为核心的体验式转变。

       为什么探长要说黔东南第三产业要发展应该以“康养”为核心配套资源呢?我们可以从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来看,在全国14.1亿人口中,60岁以上的老人有2.64亿,65岁及以上人口有1.9亿,占13.5%,相比2010年,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就上升了5.44个百分点;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我国不可逆转的大趋势,特别是东部沿海地区的老龄化态势已愈发明显。伴随着老龄化的到来,不论是城市还是农村都将面临“养老难”的问题,因而以“养老、老人、老年”为关键词的康养产业将具有无限广阔的财富市场。

      探长认为,康养产业必将成为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下一个“风口”,而这也将是黔东南经济发展的一个难得新机遇。

       因此,黔东南现在可以做的就是提前做好康养产业的谋划和布局,提前完善承接东部经济发达地区人口老龄化“康养”新需求的基础和条件。

       为什么我们要提前布局,因为单纯的依靠黔东南现有的自然地理条件和民族文化资源是无法把潜在客户群体从东部沿海地区吸引过来的,毕竟我们有的别人也有甚至更好,中东部很多地区有比我们更好的基础设施、更好的自然地理条件、更好的软件服务。我们黔东南只有立足现有条件,提前做好谋划,并发挥我们的优势才能在即将来临的这场“康养经济”中抢占先机。

       那么,我们黔东南相较全国其他地区发展康养产业的最大优势在哪?

       探长认为黔东南的最大优势在于上千年来已与自然地理融为一体的苗侗文化,这里有我们的苗侗医药文化,我们的苗侗饮食文化,我们的苗侗休闲娱乐文化,以及我们初具规模效应的林业产业和农业产业。

       所以我们要发展好以康养为核心的第三产业,就应该突出我们的资源优势,把我们有的别人没有的资源用好、用活。如果要将我们现有的资源优势进一步放大,就必须通过配套发展第一、二产业来深层次挖掘我们的苗侗医药文化、饮食文化、娱乐文化,从而逐渐建立起以“康养”为核心的第一、二、三产全产业闭环链。

      人类社会发展的事实已经证明,工业是一个地方经济发展的“主心骨”,没有工业产业发展的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就薄弱,经济受市场影响就大,社会抗风险能力就差。特别是在新冠疫情防控的常态化背景下,以旅游观光业为主导产业的地方如果没有完善的其他配套产业,那么在等来旅游产业回暖前可能就得先饿死在经济萧条的寒冬中。

       当然,黔东南要发展工业不应总停留在那种高能耗、低产值的传统产业上,不能总是想着去招商引资搞一些东部地区淘汰的产业或者不切实际的高精尖企业来,我们要摆脱这种传统工业发展思路,要切实的清楚我们自己有什么值得资本家来下注、来冒险的东西。现阶段,我们应该果断的对不适合黔东南的企业说不,我们应该在招商引资的同时立足本地资源优势内挖潜力,通过培育和引进重点企业做好矿产、森林等自然资源深加工及产业链的延伸,进一步对现有林产品、农产品等第一产业的产品进行深加工,提升附加值,积极支持和扶持一批绿色健康食品加工企业,一批苗侗药材加工、养身产品等康养产品生产的企业,从而使第二产业的工业能服务于第三产业,第一产业农业又能最大程度的满足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原材料需求。

       虽然探长认为打造“生态康养之州”是用好民族文化和生态环境的有效途径,但黔东南要发展康养产业还是要遵循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毕竟县域经济的健康发展需要的是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两者共同发力”。现实中,我们常发现政府指导市场的结果无非就是“鸡飞蛋打、债台高筑”,当然这也让很多地方政府领导收获了政绩,参与的企业获得了大量补助,但最后把大黑锅和要几代人来还的账留给了生活在这块土地上朴素的老百姓。

       所以,如果我们要发展康养产业,那么我们政府的经费投入应该只是个“药引子”或者杠杆,一个可以撬动社会资本参与的杠杆。资本天生就具有趋利避害性,我们政府要做的主要工作不是去进行大规模的基础设施投资,而是将我们建设“生态康养之州”的这发展理念打造成一个大的“IP”,并利用好现有的基础设施、自然资源、民族文化资源,配套完善相关的软硬件设施和条件,进而去吸引企业来共同培育康养产业市场,让社会资本心甘情愿的拿钱来下注、来押宝,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同时避免陷入更大的地方债务危机。

       探长相信,只要保持足够的战略定力以及政策的延续性和严肃性,那么通过以康养为核心的第三产业为引领,以康养产品开发加工为核心的第二产业为中坚,以康养产业原材料提供为核心的第一产业为基础,就能逐渐建立起属于黔东南自己的全产业链。届时,黔东南就将真正的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发展之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学习】新常态下公务员必须掌握的词汇(九)
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国民经济部门
经济日报
富可敌国的8大省 看看有没有你家乡
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问题综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