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土司遗城——海龙屯:历史与文化的邂逅

壮丽70年·奋进新贵州

——红土地上的“心”未来

(视频部分来源:黄黔华、张志红)

“先有养马城,后有海龙屯;有了海龙屯,才有遵义城”。在遵义当地流传的这句谚语,让我们从中可以窥探到海龙屯在当时的历史地位和重要的军事价值。作为贵州首个世界文化遗产,70年的历史长河,海龙屯走过了被埋没到被发掘再到被开发的道路,成为全省历史文化高地,演绎着文物保护和发展相辅相成的乐章,而奏响这首磅礴乐章的,就是一代又一代不懈努力不求回报的“海龙屯”人。

沿着古道拾阶而上,穿过层层关口,在一棵棵杜仲树的掩映下,海龙屯越发显得安静而神秘。71岁的刘远光,是土生土长的海龙屯人,一有时间就会登上海龙屯,给游客讲述着海龙屯的故事。

海龙屯是一处宋明时期的“土司”城堡遗址。史料记载,海龙屯始建于宋宝祐五年,曾是杨氏土司的战时军事中心,毁弃于震惊朝野的“播州之役”战火中,而在这漫长的700多年历史之中,也有着一段刘远光和海龙屯相识、相知和相守的情缘。

1948年出生的刘远光,五六岁的时候就要每天登上海龙屯捡柴,家里在海龙屯上开垦了大量荒地,种植稻谷、玉米维持生活。在屯上撒欢儿,成了刘远光最惬意和最深刻的童年记忆。

和其他村民一样,对于海龙屯的认知,刘远光是一知半解的。那时候,因为屯上野鸡很多糟蹋粮食,村民们每年都要放火烧山,大片的树木和植被被破坏,海龙屯上常年是“光秃秃”的景象。“开荒种田、放火烧山,家家都这样,我也是参与者。”刘远光无奈地说。

相对于自然资源的破坏,大量文物被随意丢弃损毁,则更令人痛心。刘远光回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村民们在铲地时经常会挖到各种文物,“有一次,有人挖到一套青花瓷盘子,大家一哄而上,你拿一个我拿一个,回家给孩子吃饭用,之后都碎了,挺可惜的。”

1970年,刘远光离开家乡入伍当兵,六年时间他走南闯北到过许多地方,也看到了很多历史遗迹,想到海龙屯,他的内心有了触动:“海龙屯跟这些地方比,不差啊。感觉海龙屯应当被保护起来,让它留给后人更多的东西。但具体如何保护,我不清楚,也没有方向。”

复员回家的刘远光,苦苦思索着海龙屯的保护之策。而在距离海龙屯不远的遵义县,一个人同样在为寻找海龙屯而努力。他就是当时遵义县文化馆的葛振亚,也是第一个发现海龙屯的人。

1979年的冬天,葛振亚从遵义以北一个叫“海龙坝”的村子出发,穿过几座大山,趟过24道河沟后,他来到了被云雾笼罩的龙岩山山脚下。由于不知道往哪里走,葛振亚敲开了一扇门,而这正好就是刘远光的家。当晚,在昏暗的煤油灯下,二人一边烤火一边聊天,越聊葛振亚越兴奋,也越加肯定:这里就是自己苦苦寻找的宋明时期“土司”城堡遗址——海龙屯。

第二天一大早,迫不及待的葛振亚在刘远光的带领下,向龙岩山上走去。回想当年的情景,葛振亚的内心依然不能平静:“下了一夜的雪,没有路,我们深一脚浅一脚的向上走。到了一个关口,墙上有字飞龙关,再往上就发现了朝天关,残垣断壁。”

两个人在山上走了大半天,第一次探到了海龙屯。但战争的影响、人为的破坏以及自然的风化,海龙屯损毁程度相当严重。于是,回去之后的葛振亚经过反复琢磨,决定聘请刘远光为海龙屯文物义务监管员,两人合力保护海龙屯。当年葛振亚发给刘远光的工作证,刘远光至今都还保留着。他说:“这个证开启了自己保护海龙屯的道路,葛老师又给我讲了国家对文物保护的政策,心里有底了,也更清楚了。”

从此以后,刘远光看到石头瓦块都要捡起来收藏,看到别人在屯上点火,他都要严厉制止。后来,他把自己收藏的这些文物都交给了遵义县文物局,整整有六大口袋。为什么会这么做?他说,这些东西在自己手里一点用处都没有,交给专家可以还原海龙屯的历史,值得!

1999年,为了开发旅游资源,贵州省考古队对海龙屯展开第一次试掘。也就是在那一年,海龙屯通了路、通了电,上山的栈道基本铺好,过去依靠传统耕种的海龙屯人纷纷转行,做和旅游相关的行当。刘远光开办了海龙屯第一家旅游接待站,在给游客提供吃住的同时,他还做起了“导游”,把在葛振亚那里听到的故事讲给游客。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依靠海龙屯旅游,刘远光一家一年的收入有七八万元,八个孩子的生活和教育费用都得到解决。刘远光给自己的接待站起名“杨氏接待站”,来往的游客也就喊他“杨老师”。刘远光解释道:“之所以叫杨氏接待站,是因为原来我为了保护杨家历史,现在,杨家历史又给了我穿衣吃饭的机会,我和杨家唇齿相依。”

和刘远光的想法一样,在海龙屯居住的村民们的观念也在转变。刘远光的儿子刘炬材大学毕业后,成为海龙屯的一名讲解员。他说,村民见识了海龙屯可以依靠它生活的时候,它的价值就越来越重要。

2012年4月,为配合海龙屯申遗,以李飞为队长的贵州省考古队作为先遣部队驻扎在海龙屯,正式拉开了海龙屯土司考古的序幕。

三年时间,考古队在海龙屯发掘了数以万计的文物,发掘出新老王宫、采石场等多个遗址,这些宝贵的发现为海龙屯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奠定了坚实而不可或缺的基础。李飞说:“从考古队驻扎海龙屯到申遗成功,可以说考古队在海龙屯上创造一个时间的奇迹。”

海龙屯申遗,最高兴的要数刘远光了 。然而按照规定,世界文化遗产核心区域内不得有人居住,很多海龙屯人将要离开故土。尽管内心也有不舍,刘远光还是配合政府做村民们的思想工作:“我就给他们讲,今天我们搬走,是为了海龙屯更好的发展。当时大家都还很配合,我们村民组56户100多人一个月就全搬完了。”

2015年7月4号,海龙屯毫无悬念地成为我国第48处文化遗产,也是贵州首个世界文化遗产。2018年7月1号,《遵义市海龙屯保护条例》正式实施,同年10月,李飞重新回到海龙屯。问其原因,李飞说:“考古的流程,是以出考古报告划上句号的,我要把出土的这些文物进行修复分析,形成文字,让海龙屯的历史和文化成为一种可携带的东西。可以说带着一点使命感和情怀去做这件事。”

研究也是一种保护,这是李飞一直反复强调的一句话。如果说,考古让海龙屯被世人所知,那么反过来讲,海龙屯也促进了贵州考古事业的发展。在李飞看来,海龙屯提升了贵州考古自信:“从海龙屯考古开始,它提供了一个范本,土司考古从单向墓葬到多向维度,视野更宽阔了,手段也多元化,提升了贵州考古在全国的影响和地位。”

2018年3月28号,纪录片《土司遗城海龙屯》央视播出,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海龙屯旅游热潮。目前已经转行做海龙屯旅游开发的刘炬材希望,通过科技手段,让后申遗时代的海龙屯,在保护和开发上相得益彰,互促互进。“我们保护要谨守底线,文物本体上要想有作为,有许多新方法,现在科技很先进,可实现的东西也很多。”

综合广播  2019年10月5日 08:07       

记者: 佟文玲 编辑: 谢磊 龙菊珍 责编: 佟文玲 编审: 谢红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海龙屯成功申遗已满周岁
李飞:海龙囤—土司城堡的前生今世
海龙屯考古手记之十
考古队:放心盖房子,地下啥也没有,结果老民一铲子刨出国宝
CCTV9,高清纪录片,《土司遗城海龙屯》,豆瓣8.7分
走进贵州首个世界文化遗产 探寻海龙囤的前世今生(组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