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鉴赏:中华古典诗文之二八七(图)


归嵩山作
作者:王维
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
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
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
 



【注解】
嵩山:古称中岳。在今河南省封县北,因其居于五岳之中而高,又称嵩高。
清川:清清的流水。川:河川。
带:映带。
薄:草木交错曰薄。
去:行走。
闲闲:从容自得的样子。
暮禽:傍晚的鸟儿。
相与:相互作伴。
临:当着。
古渡:指古时的渡口遗址。
迢递:遥远的样子。递:形容遥远。
且:将要。闭关:佛家闭门静修。这里有闭门谢客之意。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辞官归隐的途中所见美景的描写,通过这些绚丽醉人的景致,寄托了诗人的情感,描绘了诗人感情的微妙变化,不失为寄景于情的佳作。陶渊明有《归园田居》、《归去来兮》等诗文,皆用以表辞官归隐移情山林之事,诗人在此亦用此意。他把隐居嵩山视为归去,可见已把林园看作是心灵皈依之所。因此诗中虽有些许冷清和萧瑟之情,但却处处充满恬淡闲适之感。
  诗的首联“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以“去”字呼应诗题中“归”的主题,暗示了诗人辞官归隐之事,同时也刻画了诗人欢快闲适之情。溪水如带,蜿蜒绵长,足见嵩山路途不近,但车马却缓缓而行,不急不躁,从容不迫,闲静自得。茂盛的草木,与溪渚静静相依,又给诗人的旅途平添一份宁静。徜徉于此,令人心旷神怡,虽无一字直写人的情感,但诗人淡薄的情怀却清晰可见。虽不象陶渊明“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那般急切,却清闲自在,另有一份悠然。诗人籍溪水、车马的欢快与悠闲,寄托了自己心境的愉快轻松,神思清扬。终于摆脱了宦途羁绊,摆脱了官场的晦暗,回归自我,回归自然,心中就如清川一样畅快,如车马一样悠然,“闲闲”连用,表意效果十分强烈。但就情绪来看,诗人并不像陶渊明那样对归隐山林有着一种近乎雀跃的向往,而更多地体现为顺其自然的适应,而且归途遥遥,诗人心中似乎有所牵挂,隐约有一种无奈之感。这是因为诗人本有很高的政治抱负,却因朝野不平始终难以施展,不得不辞官归隐,在得到解脱的同时,心中仍是难以平静,这也是诗人忠君爱民的一贯体现。
  颔联着重于描绘归隐途中美丽的景色,但景语含情,意在言外,写得含蓄蕴藉清约婉转。这两句诗仍然沿用归隐诗一贯使用的意象,通过云水自在,飞鸟归巢来喻指自己放下尘俗之意。“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描画了一个山林寂寂的画面,清幽恬淡,一体天然。流水潺潺东逝,暮色四合,禽鸟归巢,诗人以流水,禽鸟自喻,表明自己是应归去了。“流水如有意”与“清川”呼应,“暮禽相与还”与“长薄”呼应,此处寄情于物,将流水与暮禽都拟人化了,富有人的感情,具体说来就是诗人的感情。在诗人看来,流水的有意和山鸟的相与都是在召唤自己,相约着早些忘情,回归自然的怀抱。同时,浅浅流水柔则柔矣,但一去不返,暮禽弱则弱矣,但归巢不辍,这些都暗含了作者归隐的坚决。流水朝东有自然而然的意思,而暮禽还巢,有“鸟倦飞而知还”的韵味,体现了作者是对现实政治的绝望和厌倦后,归隐是他油然而生的真实想法,无需劝导,水到渠成。
  “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这一联仍然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手法,它描绘了荒城古渡,落日秋山的景象。城是荒城,渡是古渡,日是落日,山是秋山,“荒”、“古”、“落”、“秋”,一片落寞萧条的景象。这样的凄凉,这样黯淡,让人不禁怀疑那闲悠悠归隐背后似乎有种难言的苦衷。两句十字,四种景物:荒城、古渡、落日、秋山,一幅具有季节、时间、地点特征而又色彩鲜明的秋景画尽现眼前:荒凉的城池临靠着古老的渡口,落日的余晖洒满了萧飒的秋山。诗到此,我们可以看出诗人感情已经有了波折性的变化——诗人越接近归隐地,就越发感到凄清落寞,这种归隐带有了一种悲意。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颈联用白描的手法绘制了一幅落寞萧条的景象。废弃的渡口、荒芜的边城、凋败的空山、苍凉的落日,如上古洪荒般令人倍感凄凉。“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诗句中虽有动态的“临、满”两个字,但并没有改变景色的沉寂萧索之象,如“古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一样,令人顿生悲切。整幅图景如灰色的素描,线条粗犷,布局疏落,其中蕴含的情感感人至深,显示出诗人心底的凄冷苍凉之感。离嵩山越近,诗人就越感到低落,感情从恬淡愉悦,渐转至低沉哀伤,给归隐之事蒙上了一层悲意。
  尾联点明归隐地点,并用“归来且闭关”再次申明归隐的决心。虽然途中秋色让诗人感到寂寞凄清,虽然家国之念也曾让诗人割舍不下,然而当车马逶迤,赶到嵩山,峻拔高远的归隐之地就在眼前时,诗人终于放下了心中的牵挂,归隐之心终于坚定,情绪也又恢复过来。“迢递”既说明归隐路途遥远,也暗喻诗人从此与仕途分开,从此与世隔绝,不问世事。同时也可以理解为诗人一段长长挣扎与抉择的心路历程。“闭关”二字更是强调了这样的心情。诗人从此关闭俗世之门,一心归隐。
  本诗平淡自然,有返璞归真之妙。结构上法度严谨,工整清晰。景物的描写以白描为主,做到情景交融。情感的表达则粗放之中见精微,平淡之中见波澜。透过诗人的双眼,透过他眼中富含情感的景象,人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作者细微复杂的内心世界,轻松愉悦中充满了无可奈何,触景生情的失意凄清,最后归于平静恬淡,从喜悦到不甘,从犹疑到决绝,这些细微的情绪变化,诗中只字未提,却贯穿全诗,使文章情绪饱满,意境深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古诗词日历 | 王维《归嵩山作》
《归嵩山作》王维唐诗鉴赏
“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王维《归嵩山作》全诗翻译赏析
【每日诗词】归嵩山作-----王维
唐诗(110)《归嵩山作》 (王维)
我喜欢的古诗词第202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