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周口关帝庙


       关帝庙:位于市内沙河北岸富强街。清代。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又名山陕会馆。始建于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占地1.65万平方米。现存石牌坊、铁旗杆、碑亭、香亭、大殿、配殿、花戏楼、大拜殿、春秋阁和东西廊房102间。建筑形式有四柱三楼、六角攒尖、歇山重檐、悬山、硬山、八檩卷棚等。现存木雕、石雕、砖雕2000余幅,十分精美。清代碑刻多通。已辟为市博物馆,1985年后多次维修。具有重要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

 

      重修关圣庙碑:全称《重修关圣庙诸神殿香亭钟鼓楼并照壁僧室戏房及油画诸殿铺砌庙院碑记》。现存周口关帝庙,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刻。碑高3.09米、宽0.79米、厚0.26米。碑文楷书16行,满行84字。牛向仕撰文,刘兆瑞书丹,李建有镌刻。碑载:周口山陕会馆,创自康熙三十二年(693年),后建药王殿、财神殿及禅院僧舍等。雍正九年(1731)重修大殿,乾隆三十年(1765年)建石牌坊、马亭、戏房等。因历年失修,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山陕商贾各捐资相助,在行商窦天育等督促下重修。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大功告成。

 

      重修关帝庙记碑:位于关帝庙碑亭内。清代。通高4. 40米,宽0.79米,厚0.24米。清道光十八年(1838年)冬日立。碑首镂空二龙戏珠,高1.36米,龟座0.40米。王嵩瞻撰文,于廷英书丹。碑文叙述关帝庙历史和重修原因,碑阴刻捐助人芳名。

 

      山陕会馆碑:位于周口关帝庙。清光绪三年(1877年)刻。碑高2.82米、宽0.77米、厚0.22米。王轩撰文,柳长庚书丹,李国彦镌刻。碑文楷书16行,满行79字。碑载:周口山陕会馆为山陕商贾荟聚之所,创始于康熙年间,以八家为首,耗费巨资创建。道光三十年(1850年)、咸丰元年(1851年)之间创建后院乡亭,修葺前后殿廊楼阁。不久会馆毁于兵燹。后为了安集商贾,重修会馆,使之焕然一新。



       关帝庙:位于市内沙河北岸富强街。清代。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又名山陕会馆。始建于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占地1.65万平方米。现存石牌坊、铁旗杆、碑亭、香亭、大殿、配殿、花戏楼、大拜殿、春秋阁和东西廊房102间。建筑形式有四柱三楼、六角攒尖、歇山重檐、悬山、硬山、八檩卷棚等。现存木雕、石雕、砖雕2000余幅,十分精美。清代碑刻多通。已辟为市博物馆,1985年后多次维修。具有重要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

 

      重修关圣庙碑:全称《重修关圣庙诸神殿香亭钟鼓楼并照壁僧室戏房及油画诸殿铺砌庙院碑记》。现存周口关帝庙,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刻。碑高3.09米、宽0.79米、厚0.26米。碑文楷书16行,满行84字。牛向仕撰文,刘兆瑞书丹,李建有镌刻。碑载:周口山陕会馆,创自康熙三十二年(693年),后建药王殿、财神殿及禅院僧舍等。雍正九年(1731)重修大殿,乾隆三十年(1765年)建石牌坊、马亭、戏房等。因历年失修,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山陕商贾各捐资相助,在行商窦天育等督促下重修。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大功告成。

 

      重修关帝庙记碑:位于关帝庙碑亭内。清代。通高4. 40米,宽0.79米,厚0.24米。清道光十八年(1838年)冬日立。碑首镂空二龙戏珠,高1.36米,龟座0.40米。王嵩瞻撰文,于廷英书丹。碑文叙述关帝庙历史和重修原因,碑阴刻捐助人芳名。

 

      山陕会馆碑:位于周口关帝庙。清光绪三年(1877年)刻。碑高2.82米、宽0.77米、厚0.22米。王轩撰文,柳长庚书丹,李国彦镌刻。碑文楷书16行,满行79字。碑载:周口山陕会馆为山陕商贾荟聚之所,创始于康熙年间,以八家为首,耗费巨资创建。道光三十年(1850年)、咸丰元年(1851年)之间创建后院乡亭,修葺前后殿廊楼阁。不久会馆毁于兵燹。后为了安集商贾,重修会馆,使之焕然一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河南周口:关帝庙
中国那些有名的武庙
溯源 5 周口关帝庙
(1)山东聊城山陕会馆碑石摘
1晋商十大晋商会馆
承德关帝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