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两麻袋残件竟拼出一件特级国宝,它还粉碎了一个崇洋媚外的学说!

国宝和麻袋能有关系吗?当然有关系,因为有一件国宝出土的时候,根本就不是一件完整的国宝,而是碎裂成一地的青铜残件,大的残件有牛脑袋般大,小的残件比手指甲还小。

这些青铜残件能不能被组合到一起,组合后的青铜器是不是国宝?当时,发掘古墓,得到这些残件的专家,心里也没有底,他们就将这些青铜残件装在两个麻袋里,送到了河南省博物馆。


河南省博物馆的领导瞧着地上这堆碎成了“玻璃渣”一样的青铜残件,他说:这东西是不是国宝,能不能被修复,不是我说了算的,这得请博物馆的王师傅出手。

河南省博物馆最厉害的修复高手姓王,王师傅不仅是该博物馆的文物修复的第一把金交椅,他也是全国数得着的文物修复高手之一。

河南博物馆的领导将王师傅请了过来,王师傅看罢地上这堆青铜的残件,他对送“宝”的文物专家说:“这件东西我能修复,但估计时间要长达两三年,在修复之前,您还是跟我讲一下,这件“宝物”的来历吧!”

下面就是文物专家的讲述。

河南淅川县下寺的龙山水库岸边,有一座春秋楚墓,这座楚墓重见天日的过程,具有很强的戏剧性。1977年夏天,淅川县遭遇到了大旱,下寺龙山山脚环抱处的水库在干旱中,水位急剧下降。

龙山水库岸边的水位退下之后,只听“轰隆”一声,干燥龟裂的水库边上,就塌陷出了一个大洞。洞口下面竟是一大片墓葬——龙城墓葬群。

这座墓葬群经过考古工作者的抢救性发掘,出土了大量的礼器、乐器、车马器和金银珠宝玉器,数量竞达6000多件。

可是文物专家在2号墓中,发现了一堆青铜残件,看着这堆青铜残件的模样,应该是古代的青铜禁。

禁是一种什么东西呢?简而言之就是酒桌,夏商的时代的君王,一度因为饮酒而亡国,故此,古人就将放酒的案台,起名为禁,意思是:禁止饮酒,或者是心中要有尺度,饮酒要适量的意思。

发现酒禁的文物专家都知道,修复文物的老师傅是人,不是神仙,这件青铜酒禁已经损毁得不像个样子,想要修复,估计比登天还难。

王师傅问道:“这个酒禁的主人是谁?”

文物专家说道:“这是楚康王在位时的令尹(相当于宰相)子庚墓中的随葬品!”

文物专家为了给王师父打气,他说道:“根据《唐会要》记载,唐朝的匠人铸造开元通宝,用得就是失蜡法!”

因为铸造开元通宝的时间,要晚于印度用失蜡法铸造器物的时间,故此,有学者认为,唐朝的失蜡法传自印度。

王师傅终于明白了文物专家的意思:如果这件酒禁被复制成功,那么中国用失蜡法铸造青铜器的时间,将会往前提高1100年,也就是说,青铜酒禁将证明:失蜡法在国内流行的时间,绝对不少于公元前552年。

而唐朝的失蜡法传自印度的谬论,就会不攻自破。

王师傅点了点头,他接下了这个任务。随后,他就领着儿子,每天从天不亮,一直工作到深夜,他们利用拼、搓、补、焊等工艺,经过两年零十一个月的不间断修复,这件被定名为云纹铜禁的国宝,终于被修复成功了!

王师傅虽然是专家,可是在修复云纹铜禁的时候,还是遇到了重重的困难,他不仅请出了传至清宫造办处“歪嘴子” “玛瑙轧子”,而且他还制作了多种“錾花小锤、錾花卡尺、刻花錾子”等专业工具。

这件被修复的云纹铜禁长107厘米,宽47厘米,高约28厘米,重90多公斤。禁身上攀着12只龙形异兽,铜禁上面,是一个可以放置酒具的平面,四周的禁身是透雕的多层云纹做装饰,不仅精美绝伦,而且工艺复杂,甚至有网友这样说:到河南的博物馆,观看这个云纹铜禁,甚至隔着玻璃罩,都有上去“摸”一下的冲动!

这件云纹铜禁不仅是我国最大的铜禁,而且还将我国失蜡法的产生年代,提高到了公元前552年,让失蜡法传至印度的谣传不攻自破。

这件云纹铜禁是我国第一批禁止出国展出文物之一,同时,它还是争气铜禁,灭洋铜禁和国宝铜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荆楚国宝】曾侯乙尊盘为何无法复制?
1977年,河南大旱导致一宝物被人发现,如今成为国宝,禁止对外展出
云纹铜禁:貌似'九龙抬棺',永久禁止出国,这件国宝改写历史
原来你是这样的国宝文物!!!
禁出文物(016)|云纹铜禁
楚国故都|宜城市博物馆藏 楚国文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