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古人衣衫百变史:顺天应时阴阳调和五行不变

上古传说中把衣服的发明归功于黄帝。《易经》说:“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实际上,衣服的出现要早得多。在北京周口店的山洞里就发现了骨针,由此推断,1.8万年前的山顶洞人已经穿衣服了。那么,古代人究竟是如何穿衣的呢?

衫子,也叫衫,或者衫儿,上下连属,袖端敞口,可能在秦朝就已经出现了。史载:始皇元年(公元前221年),“诏宫人及近侍官人进宫,皆着衫子,亦称半衣,以便于侍奉”。

罗,是一种比衫子更加古老的绞经织物。公元前3500年的河南荥阳新石器遗址,曾经出土过这类织物的残片。薄罗衫子亦作蝉翼衫,蝉翼有多薄,人们大多见识过,那么,状如蝉翼的罗衫到底能有多轻呢?

1972年,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1号墓出土的“素纱单衣”可以为例:此衣长128厘米,通袖长l9l厘米,袖口宽29厘米,腰宽48厘米,下摆宽49厘米,从各部位长度来看,尺码并不小,但却轻若无骨。科技人员分析,它采用了一种特选的素色细蚕丝织就,每根蚕丝比头发丝要细得多,1000米的重量只有l克。

这件“素纱”的“纱”其实就是罗,再具体地说,是一种网眼多又分布均匀的单丝罗。除丝罗外,绫、绉(音zhòu读“宙”)、绢等轻便料子,也是制作衫子的佳选。不过,少了丝罗的一种“风情”,那便是“透。”

罗的“透”,在历代古画里不难一窥。在社会风气相对开放的唐朝,纱衣罗衫更是成了女装界的时尚。宽大的罗衫走起路来衣裾扫地,女人们穿起这类衣服,里面一般不加衬,于是,衫下的肌肤也就若有似无地透了出来。唐高宗李治为了遏制这种奢靡的着衣风格,曾两度下禁令,甚至对衣衫的尺寸做出具体规定:衣裾曳地不得超过两寸,袖宽不得超过一尺三寸。

在轻薄的单衫之外,还有复衫,又叫“夹衫”。顾名思义,夹衫是有内衬的,质地略厚,春秋两季都可以穿。

除了注重季节性,古人还很强调衫子的功能性。唐代的缦衫就是一种演出服饰。据唐人崔令钦《教坊记》载:当时的舞姬,会利用缦衫短小、易穿脱的特点,在外衣衣襟处缝制口袋,用于装入缦衫。舞乐开场,舞姬皆着缦衫而出,再趁聚于中场的机会,从领上抽去缦衫,藏在怀内,露出里面的裙装。场下观众忽见众女齐齐变装,莫不惊诧。

作为一种常服,衫的功能性更多地还是体现在普通人的日常生活里。在宽衣大袖之外,唐代女人也开始流行着窄袖衣衫。到了宋代,士庶女子中盛行一种衫子,上身窄小与身体曲线相贴,衣褶开四道缝后再扣合,因裁剪较为修身,便于行动,所以时人称之日“便裆”。

古代社会等级分明,除避寒遮体之外,穿衣往往还有标识身份的作用。按《旧唐书》的记载,武则天在延载元年(公元694年)下诏,赐文武百官袍绣,用不同图案来标识不同的官职,如左右监门卫将军衣服上要装饰对狮子纹,左右卫饰对麒麟纹,左右武威卫则饰以对虎纹,等等。

到了明代,人们把官服上装饰的动物纹,简化成一块补子,缝在袍服的中间,以区分文武百官的品级。后来,明代人还把这种对补子的偏爱,延伸到了衫子上。

古人在装束色彩的选择上,为要显顺天应时、阴阳调和的易理,五行色是不变的经典色系。款式也往往会跟着季节走,同一个时节,同一种服饰的整体面貌往往大同小异,怎么才能让自己看起来比别人更美?就得在细部装饰上做做文章,胸前加补子是一种,此外还有所谓“生色衫”。

定制成衣的买卖宋朝就有。南宋人周辉的《清渡杂志》中,将裁缝排在三十六行中的第三位,仅次于肉肆和宫粉,可见这门生意在宋代有多火爆。裁缝铺不仅为客人定制衣服版型,还包括上面的纹样。所谓“生色春衫画折枝”的“生色衫”,就是当时的一款潮流女服,上面的纹样色彩妍丽,主题大多为讨个好彩头,譬如鸳鸯纹情意绵绵、艾虎纹驱邪避晦、蜂蝶纹寓意多子多福。

有些衫子会在袖边,领口点缀珍珠,即“真珠衫”。还有金泥衫,在织金锦大行其道之前,人们已经开始用印染的方法,来打造金银相错的视觉效果。古人研发出印金、印银工艺。金泥衫、银泥衫就是印金、印银的衫子。李商隐名句“越罗冷薄金泥重”,“金泥”指的就是将极细的金粉与黏合剂拌匀后,印或手绘于织物上的一种加工方法。

与现在时髦女郎的穿着不同,衫子不能单独穿着,总要跟其他下裳搭配,而如何搭配才算漂亮?流行总是新一时,旧一时。这点倒也今古同理。泥金衫子搭配什么裙子最好?自然要算石榴裙。宛如美人化身的石榴裙,其实就是我们常说的红裙。

宋代开始刮起小清新的风尚,一改之前着装好红、好紫的习惯,开始用银灰、沉香、粉紫等素雅的色彩。到了明代,红艳艳的裙装又再度流行。

作为常服,衫子存在了两千多年。千载流变中,款式不断更新换代。明清时期,除了对襟、圆领之外,还出现了立领的罩衫。而早年不收袖口的特点,也悄然淡化,不知从何时起,衫子变成了“轻便上衣”的代名词。

中国历代服装的样式、结构不尽相同,但每个时代的冬夏服装在基本样式上并没有太大的差异,主要在层次和厚薄上调整。如此,就必须对面料大做文章。

中国数千年来发达的织物织造技术,很早就形成了从极轻薄的葛、纱、罗类织物,到厚重的锦、绒、皮类织物复杂的品种分类。为适应不同的季节气候,提供了丰富的面料选择。

随着四季节令的改变,大体上依照纱、罗、绸、缎,单、夹、绵、皮的大次序更换不同材料、厚薄的服装。“春秋以缎绸、夏以纱、冬以裘,随时所宜”。轻透的纱、罗、葛,便是夏季主要使用的衣料。千百年来,还形成了非常细密讲究的换衣次序。

春夏之交天气宜人,开始脱下厚重的夹衣,改换轻薄的单衫。立夏、小满靠近春末,还在穿着单、夹绸缎袍褂,此时大多使用基本的绢绸缎类,这些面料既不透风,也不闷热。

小满至芒种前后,气温渐渐上升,则改用绞经有孔的丝绸单罗衣类。罗以多经线相绞的方式织造,结构稳定又有良好的透气性,又不透光,适合春夏之际穿着。

温度再升高时,就改换纱衣。“轻纱薄如空”,纱的种类很多,调整纱的地组合和花组织结构,便可以得到不同致密程度的纱品种。单单一个夏天,古人就要更换七八次不同种类的纱衣,清透凉爽程度依次递增,以适应气温的细微变化。

到了农历六月,最酷热的日子即将开始。此时需换上“葛纱”,进入“葛衣期”。葛为多年生革本植物,其纤维可用以织纱,是最清透凉爽的材料。自先秦起,中国人就开始依靠葛布度夏,“葛”几乎成为夏服的代名词。

“夏服亦无多,蕉纱三五事”,除了葛以外,许多植物纤维织成的面料,也都适合在极暑时使用。包括像芭蕉皮织成的蕉纱,竹皮、木芙蓉皮纤维织成的竹布、芙蓉纱等等,也都能达到极薄透凉爽的效果。

过了三伏大热,处暑以后,则脱下葛纱,又依次换上直径纱、芝麻纱、实地纱。秋分前后则再换上绢绸类的单、夹衣,与春夏间的情况一样,形成以大小暑为顶点,前后春秋对称的更换序列。

末代皇帝溥仪在《我的前半生》中曾回忆说:“至于要谈起皇帝所穿的春夏秋冬四季衣服来,也真够麻烦人的……最讨厌的,就是得按一年二十四个节令的转移,来穿适合于节气的衣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这种单品百变又百搭,入秋怎能少了它?
从布衣、丝绸到古人着装史
没电扇没空调,穿得一层又一层,古人不会热死吗?
绫罗绸缎中的“罗”到底是什么,现在还有这种面料存在吗?
古代女装之“衫”
[人文通史]古代衣服材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