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日本的哪一把国宝刀剑,可以和《祭侄文稿》相抵

《祭侄文稿》全名《祭侄赠赞善大夫季明文》,是唐朝书法家颜真卿所书,被认为是“天下第二书”,与王羲之《兰亭集序》、苏轼《寒食帖》合称“天下三大行书法帖”。由于《兰亭集序》的真迹已经丢失,所以《祭侄文稿》就成为现存天下第一的行书作品。

《祭侄文稿》为什么有这么高的评价?首先当然因为是名家作品,再一个原因,就是它的历史背景非比寻常。

它其实一点都不漂亮,它的涂抹修改最多,字型最潦草,有些地方甚至写到笔锋里墨已经干了,是硬生生的干蹭出的字迹。

是因为颜真卿写字写不工整?他留下的碑刻工整到可以做幼儿书法启蒙教材。是因为颜真卿字写快了就写不好看了?他的《争座位贴》跟王羲之的字好看程度的不相上下。那为什么《祭侄文稿》涂成这个样子?

因为他是在五十多岁时,面对着自己亲侄子的头骨写的这副字。他侄子怎么死的?是被活生生肢解而死的,同样被肢解而死的,还有颜真卿的兄弟,而他的骨骸已经只剩一只脚了。颜真卿强压着愤怒和悲痛写祭文,他回忆侄子的好,写到“宗庙瑚琏,阶庭兰玉,每慰人心”时,情绪已经汹涌难抑,往下写到“贼臣不救”往后,仿佛可以看到一张老泪纵横的面孔,悲愤欲绝、颤抖不止。终于写到最后“呜呼哀哉”的时候,字形早已失去控制,写字的人几乎要哭断了气了。

那场让颜家几乎灭门的战争,就是安史之乱。那个盛唐从那时起成为一个文明永远的回忆,长安、洛阳、无数青山,都成为诗词歌赋里凭吊的意象,再也看不见了。

在常山守城的颜杲卿父子兵败被俘,被押到洛阳,被安禄山肢解而死,一家30余口被杀。

两年后,颜杲卿父子留下的一点点遗骸才被找到安葬,留下这副文稿,又过了26年,李希烈叛乱,年逾古稀的颜真卿去敌营劝降,被叛军缢杀。

什么是最高的艺术?是金银珠宝镶嵌出来的酒杯么?是精妙绝伦的青铜礼器么?是设色华丽的青绿山水画?这些东西在像中国这样高度发达的古典文明里都配不上排号。中国最伟大的艺术,就是用伟大的人格,在最慷慨澎湃的情绪下,把毕生绝伦的技巧融入血泪,在一气之间凝成的一纸墨迹。

书法是最能表现一个人所有特质的心电图,这才是中国艺术最高贵绝伦之处。

没有了李白杜甫,没有了颜真卿怀素张旭李龟年,就几个瓶瓶罐罐,几件陪葬的冥器,那还算是盛唐么?《祭侄文稿》是我们能看到的最鲜活的大唐遗迹,没有之一。那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一个老英雄,一代书法宗师,在那样一个空前的盛世崩塌的时刻,把半生的泪留在了那张破纸上。

上面的文字出自网友”苏耷水“,他写得非常好,我就不想换一套语言再写一遍了。

总而言之,安史之乱是大唐盛极而衰的转折点,也是几千年的中国古代史当中,开始走下坡路的一个转折点。之后的一千年,正是由于有很多像颜真卿这样的忠臣义士的存在,才经历了无数的灾难而没有灭亡。《祭侄文稿》也正是千年国运的一种见证。

《祭侄文稿》一直是保存在台北故宫博物院,台湾当局这些年来,拼命地搞去中国化,对于中国的国宝文物,也很难说有多看重。但近一段时间以来,慢慢传来一个消息,就是《祭侄文稿》要借给日本展出。开始人们还没意识到这里边的问题在哪,等慢慢反应过来,很多人都愤怒了。

且不说这种纸质的文物,已经经历了一千年,已经是极为脆弱,每动一动都会造成不可逆的损失;也不说中国人都很多年没看过了,上一次公开展览还是在2008年。关键在于这种代表着中华民族反抗异族侵犯精神的国宝,竟然用来去给一个最近侵略过中国的国家去献媚!这件事如果作类比的话,那大概相当于马赛曲手稿给波旁王朝陪葬,独立宣言原件送给英国女王祝寿。

有人说文物不就是为了让人看吗?但对于这样国宝级的文物,如果送给日本展览,那么日本也应该把自己所收藏的同样份量的文物,送于台北展览才符合礼尚往来的原则。日本人也同样热爱书法艺术,但日本所藏的书法作品当中也有不少经典名作,如王羲之行草《丧乱帖》,现藏于日本宫内厅三之丸尚藏馆;颜真卿楷书《自书告身帖》,现藏于日本中村不折氏书道博物馆;唐贺知章草书《孝经》,现藏于日本宫内厅三之丸尚藏馆;米芾《虹县诗卷贴》 行书,现藏于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黄庭坚草书《李白忆旧游诗草书卷》,现藏于日本京都藤井斋成舍有邻馆。

但毕竟书法是中国的核心文化,日本的核心文化还得算是刀剑。《祭侄文稿》按照台湾台局的计划是要送到东京国立博物馆展出,那么东京国立博物馆有哪些刀剑可以对等呢?

东京国立博物馆最有价值的刀剑当中,其实也有中国的东西,那就是圣德太子佩带过的丙子椒林剑和七星剑。

圣德太子是日本第一位女天皇——推古天皇之子,在历史上很有作为,他的年代对应中国的隋朝。圣德太子推行了很多以儒教、佛教的制度和主张。公元607年(推古天皇15年),圣德太子派遣小野妹子、鞍作福利为遣隋使,向大隋递交国书,加强与大隋的友好往来。

圣德太子画像


丙子椒林剑应该是中国南北朝时代的刀流传到日本去的,也有认为是隋朝的东西。是日本历史上圣德太子的佩剑,剑身上有篆书的“丙子椒林”四个汉字,丙子是年份,椒林一般认为是人名。现存于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



七星剑,和丙子椒林剑同是圣德太子佩剑,切刃造、二筋樋,雕刻有星、云纹、龙头等。也藏于东京国立博物馆。

两把刀原来都生了锈,是1950年重新研磨出来的。它们在日本刀的体系中被归于”上古刀“,上古刀的这种切刃造的形制,明显和后来的镐造有上下继承的关系。所不同的是切刃造的镐地较宽,而镐造的镐地较窄。另外虽然没有人规定切刃造的刀身是直的,镐造是弯的,但现实大都如此。

关于唐刀是不是日本刀的祖先,近年有很多争议。从丙子椒林剑和七星剑来看,在唐朝以前中国刀剑就对日本刀有了很深的影响。我们也不能否认,日本保存下来如此状态良好的先唐刀剑,对中国文化是有功的。

史学家钱穆先生认为,中国南北朝时期没有经过大规模的战争破坏,因此隋朝统一之后的国力十分强大。之后唐朝建立也是经过多年,才恢复到了隋朝的水平。从后世的影响来看,秦朝的长城现在已经成了纯粹的文物遗迹、文化象征;而隋朝留下的大运河,至今还在发挥着南水北调的作用。因此,隋朝也同样是中国历史上不可忽视的强盛王朝,隋朝时日本的圣德太子佩带中国刀剑,也是中国文化影响力的表现。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丙子椒林剑和七星剑也同样具有非常高的历史价值。如果说《祭侄文稿》代表盛极而衰的扼腕之痛,丙子椒林剑和七星剑则可以代表即将踏上高峰时的意气风发!

除了东京国立博物馆这两把刀之外,日本正仓院还有一把真正的唐刀,那就是金银钿装唐大刀。



金银钿装唐大刀

金银钿装唐大刀的刀身与丙子椒林剑、七星剑不同,它是锋两刃造。现在龙泉一些剑厂所做的“唐刀”,实际上是金银钿装唐大刀的刀装形式和丙子椒林剑、七星剑的剑身形式的一个嫁接产物。这种嫁接行为也令一些人很不满意。


综上所述,局座认为如果《祭侄文稿》可以和上面三把日本的国宝刀剑交换展出的话,还是可以接受的。可惜这只是我们一厢情愿,日本的国宝刀剑是不许出国境的。据东京的消息,台湾方面只是单方面上赶着要把自己的国宝借给人家,并没有提什么别的要求,日本也没有准备对《祭侄文稿》采取什么特别的保护措施,看的人还可以随意拍照,这我们还能说什么呢?

艺术虽然无国界,但《祭侄文稿》不仅仅是一个艺术品,它对于中国人来说,还有额外的历史和精神意义,而对外国人来说,就仅仅是一个艺术品了。“蒙娜丽莎”放在法国和放在意大利可能没什么本质区别。而《祭侄文稿》放在中国和放在日本,那就是天壤之别。

这件事不论结果如何,倒也有一点正面意义,那就是大家对颜真卿、《祭侄文稿》更加了解了。可能以前很多人对颜真卿的认识仅仅停留在书法家这个层面吧,现在知道了他不光是书法家,还是一位民族英雄。对于大多数对书法研究不是很深的大众来说,看原件真迹和看复印件、照片应该都区别不大,重要的是,我们对它更了解了。借这个机会讲一讲隋唐刀剑,也是一个收获。

最后我们再来横屏欣赏一下《祭侄文稿》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中国这几把价值连城的古代刀剑,为何都流落海外,成为他国国宝?_【今日爆点】
独家视频!国宝颜真卿《祭侄文稿》争议声中在日本东京展出!
关于日本刀,有哪些值得了解的小知识?
今日话题:台北故宫把《祭侄文稿》借给日本展览,没必要感到愤怒 2019.01.14
如何正确看待颜真卿的《祭侄文稿》?
国宝级文物《祭侄文稿》将在日本展览?台北故宫这一骚操作引起网友众怒!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