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佳县香炉寺、云岩寺宋代罗汉造像
 
 

20189月,从北京自驾河西走廊,第一天路过佳县住榆林,在佳县出高速停留两小时,根据四方客的指点去了三处古迹,1、香炉寺省保2、凌云塔县保3、云岩寺石窟省保,反而没有去当地最有名的白云山庙国五,其中香炉寺的外观最引人关注,在黄河边一个独立巨石顶端修建了一个小庙,明代人喜欢做这种事情,小庙是观音殿,也就约4平米,通过一个石桥与山体连接。香炉寺由7个小庙组成,现存古迹石坊1座,石碑8块,壁画3铺,古柏2株。建于明代1583-1613年,因为建在黄河边,是一个非常讨巧的建筑景观,让人过目不忘。 

这个佳县的名字也有趣,香炉寺所处佳县佳芦镇,佳县是60年代才有的名字,以前叫“葭县”,或者“葭州”,“葭”字因为生僻而改为“佳”,反而丢失了悠久的历史,宋代这里叫“葭芦寨”,与葭芦河流域芦苇茂盛有关,并有天险成寨而聚集人气。当地网友借用诗经中的“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的地点放在葭州,而这个流传千古的“伊人”,正是香炉寺的孤立山石柱,屹立在黄河边,当我屏蔽掉香炉寺所有建筑物,黄河岸边原始状态,不正是“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的最好诠释吗,可惜了这个“葭”字,再也无法联想起秦风蒹葭苍苍的古意。 

最让我意外的是,拍摄香炉寺的时候,所在位置是山体绝壁上,居然都是满满的居家小院,整个山体全是居民住宅,有的房子比较旧,道路为石板路,有新修复的城门。回家后上网查询,果然是一座古城堡,建于宋代,明代重修后形成现在的规模,叫“葭芦古城”。葭芦古城主体尚存,现存城墙3500余米,占全城总长的72%,面临黄河边的高石之上,古城四面绝壁,规模及地貌罕见,古城内外还保存有明清石窑洞占全城总面积的50%左右,石板街道路面占原有石板街道路面的70%左右,居民延续生活在这里没有离开,山城堡还有古代生活设施,比如炭门1座和水门1座,完整军事城堡防御体系,非常难得的地理位置和古代城堡题材,值得关注。 

关于凌云塔,外观几乎没有观赏价值,塔内可登临。建于明朝万历39年(公元1611年),七层八面假阁楼式砖石塔,地基为石条,塔身为砌砖,塔高26米,边长2.76米。但是做为军事城堡中最高的建筑物,这是真正的信号指挥塔。在军事防御体系中有重要的作用,无论是夜间的灯光信号,白天的旗语信号,还是传统的烽火信号,都可以在塔上传递。特别是在黄河边凌云之巅,有这个塔也是航标灯塔,指引黄河航道上昼夜航行的船只,为归乡之人引航。估计塔顶部内有燃灯的设计,窗口可以透光,或者仅仅是照明登塔的通道,这些都是猜测,很遗憾未能登塔参观,体育场内很热闹,佳县人民生活很幸福。 

关于云岩寺石窟,仅有一个石窟有些东西,佛像还都是在原来石质骨架上新塑的,特别是所有彩塑头像,无任何古意可借鉴,古迹圈评价很低,网上也查不到简单的报告。而我觉得无关石窟中塑像的艺术性,这个宋代石窟整铺塑像群特立独行,没有传承盛唐的高古组合造型,加入影响后来中国佛教寺庙的诸多元素,这个石窟在佛教汉化进程中是个关键的典型实例,为元明清后世的寺庙格局开创先例。举三个例子,一是有明确的时间点的罗汉像,主窟内门额上沿有“宣和四年”(1122年)的修造像题刻,上书 “都维那杜应、副维那张在……石件洞修释迦如来佛、十六罗汉石洞,普遍十方修功毕,同增福利,并生程结。李子贞。宣和四年八月日。修宇人刘礼,石匠四人,李荣贤、雷人立、张靖”。表示石窟开凿时间早于宋代,而宋代把十六罗汉像抬升到佛祖身边环绕左右的位置,可谓是汉传佛教的里程碑,宋代佛教传播更注重本地化和人文化,介于人和菩萨之间的罗汉更接地气,便于普通百姓的接受。二是石窟外室悬壁出现大型布袋和尚彩塑,这种大肚弥勒形象出现在宋代石窟算是比较早的,为后世佛教寺院标准大肚弥勒像配置开创先河。三是外室悬壁出现自在观音彩塑,把观音菩萨从协侍大菩萨团队中提出来单独供奉,也为后来寺院倒坐观音像埋在伏笔。以上三点唯有罗汉像的证据充实,布袋和尚和观音像是不是老的无法证明。 

其实,叫“云岩寺”的寺庙很多,这个云岩寺是根据黄河岸边被风化成云朵样子的岩石而得名的,云岩就在寺院的门口,岩石上还有历代的摩崖石刻,我没有去找,这也是建寺的时间依据。主石窟的形制也有一定的价值,特别是这种前后“两居室”布局的石窟,从设计阶段就是与木构建筑紧密相结合的寺庙建筑形制,只是我们已无法了解最初的木构状态,只剩下前石室半间房的布局,更像是半间前廊的石室。在石壁上有凸起的莲台托举塑像,前室两侧有护法高浮雕造像,从墙壁中伸出,只是修复后样子很丑。内室是石窟的主窟,40多平米,最出彩的造像是动物,主尊两侧文殊、普贤的坐骑,狮子和大象,体型比较大,也是从石壁中凸起,在石窟开凿时就有设计,这种文殊和普贤的造像比较高古,一般与主尊形成华严三圣的供奉,大辽也盛行,辽宋之后很少见到。十六罗汉的布局也是原始的,只是所有造像的头部都更新了,文书和普贤像也是新的,无法直视,窟内的主像也是新的,无法考察原始的状态,新的彩塑和彩妆毁了石窟的古迹价值,但是延续了宗教的道场作用,云岩寺民间香火的延续,石窟仍然是佛教的指定道场,接待周围的信徒拜佛,没有被荒废,这种保持香火状态的石窟并不多见;另外云岩寺坐落在黄河边,依黄河水而建,虽然是宋代的民间小石窟,但地理位置优越,借黄河而造势。可惜这些石窟造像并没有保佑北宋王朝,在石窟建造1122年之后仅6年,佳县被金人攻占,进入大金国的统治时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游佳县云岩寺记
陕西这座寺庙 三面凌空绝壁 被誉“黄河古道小敦煌”却少有游客!
陕西省佳县云岩寺简介~宋代石窟
说说佳县的来历
袖珍石窟--云岩寺(绝品收藏)
黄河边的回忆(6)——黄河晋陕大峡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