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探村浙江天台 | 岭头周古村,偏远山间村落旧宅老院文风蔚然

浙江天台县城东南,三合镇,岭头周古村落。

村地处三合镇通县城的城洋公路,与通往临海兰桥的兰洋公路在村前交汇。村居岭头,以村民姓周而得名。

下坊谷,岭头屋。这是流传于天台县东乡的一句民谚。岭头,就是指岭头周村,村居岭上,村民以周姓为主,故称岭头周。说起村里的古物,村民颇为自豪,说,有两座“三台”、三副旗杆石、一座牌坊。

据《周氏宗谱》记载,村里最早的始祖是廿五世匡公,从三门迁徙于此。初时,他是给灵溪村一位地主做长工,后来,就在这里繁衍,已经有四百多年的历史了。岭头周村后是大坑山,村中有一方塘,称“大塘”。“德星楼”就在大塘岸边。

德星楼是村中现存最为古老的大院。它座东朝西,处于水塘与山坡之间,由于此地有些拘束和逼仄,在建造设计时,它不能按传统的“三台”民居那样,尽情地由前向后延伸,只能依据这横狭的空间,由前后纵深,而改为横向相连,由右向左,依次为前院、书院、后院,每座院落沿着山坡依次增高。

德星楼的大门外有了一堵折形的照墙。门额上原显赫悬挂着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由浙江省府各大要员送来的“亚魁”的匾额。跨入院门,迎面袭来的是一股浓浓的古老的书香气息。中堂上高悬着“德星楼”的横匾,“德星楼”字迹雄厚,书风粗犷,署名为“古虞金简”,这是清代上虞一位书法家赵金简留下的手迹。这位乾隆年间的进士,为清代书法家,历官杭州府教授,享有声誉。中堂对面的屋檐下也悬挂着清嘉庆十九年(1814)的“品端金玉”,为时任天台知事杨文次题写。

德星楼中堂廊柱的雀替,雕刻着的是“狮子倒挂”,院中铺就的卵石,也保存得很完整。在午后温煦的阳光下,显得宁静而古朴。村里人说,这院中的“德星楼”匾额,从挂上那日起二百多年来就从没卸下过,就是在破“四旧”年代和“文革”时期,也是高高在上,昂然坚毅。如此的傲骨冷世,不由得令人惊诧。

德星楼后边是一花坛,石板上刻有仙鹤图案,花坛前有一方池。德星楼右边有一圆月门,走过去就是书院。书院有两个不大的天井,铺着卵石,四周有廊屋数间,虽说不上十分的宽敞,但给人幽雅明净之感,显然,这里是主人的家塾。

廊栏的长隔板上是蝙蝠和祥云,木窗为方格图案,结子为花瓶、草龙,简朴而文雅。这里的原先悬挂着许多大大小小的匾额,给外人以炫耀,给学子以勉励。如今在的后天井的石柱上,还刻有一副对联:“静观每会无言趣,坐□□当有得时。”就是在今天看来,这里也仍不失为一处读书的好地方。站在这幽深的小天井里,似乎听到从那廊屋里隐隐地飘出朗朗的读书声。

在书房东边是后院,与书院有一过街楼相连。也许是为了防盗,墙是多级覆瓦、尖端翅起的马头墙。内院的墙上有一石匾“翕黛菲蓝”。院中建筑构件颇为考究。梁上的斗拱呈草龙形。最为精致的是堂前两根圆柱的雀替上,镶着一对木雕的“狮子嬉球”,雕刻得极为精细,连绣球上的层层花纹都是缕空的。大小狮子憨态可掬,情趣横生。

在乡间民居中有如此精致的装饰,实为罕见。文革时,院子里的人见风声颇紧,忙将这对木雕狮子卸下,悄悄地塞在阁楼上,至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才又重新镶回柱子上。距方塘的西边不远,就是“新屋道地”,显然它比德星楼建造的时间要晚。

与德星楼相比,“新屋道地”可谓是气势横溢,它座西北朝东南,是典型的天台“三台”民居。大院由东德楼与西德楼组成,依次为大门、前天井、东德楼、中天井、西德楼、后院,从大门到后院纵深50多米,两边建有抱屋。“新屋道地”开一扇大门,两扇边门,大门的门楣上嵌“东山擢秀”石匾。

石匾以次悬挂在东德楼的门楣、墙额,用的是当地有名的绿岩,村民说,这是“元宝石”。也就是说,大门门楣的“东山擢秀”与大门后的“居仁由义”,中天井门额的“翕黛菲蓝”与中院的“清高拨俗,悚快宜人”都是一块石头凿出来的两块石匾,形如元宝。而“清高拨俗,悚快宜人”显然是一幅书法作品,这位留下墨宝的凌宗照,不知这是何方人士。

“三台”的屋壁均是下为石板,上为木板,厅堂和过廊均为石板铺地。只是两座大院天井原来铺就的卵石,均铺上了水泥。堂屋的木格门上的浮雕不再清晰,但仔细辨认,还是看出是古代的人物故事,窗上的结子为蝙蝠。中堂的雀替是圆雕,图为蝙蝠与祥云,意为喜福临门、福到降祥。从大门到后院,依次向上增高,后院虽说是一层,但地势陡然抬高,两边有台阶。这里原是供奉菩萨各祖先的“佛堂”。

大门的砖雕图案为鹿和祥云,做工很精细,时隔几百年,仍然很平整,村里老人说,当年这些砖全都是用铜板打磨过的。旗杆石就倒在大门外。旗杆石原有四对。村里的“节孝坊”在解放后拆除了。

这两座大院,均为第三十一世一位名叫“周恩沛”的人建造的。在《周氏宗谱》中这样记载:“恩沛,营千总”。营千总,显然是一个官位,周恩沛重视孩子读书,四个儿子后来均有官职。大儿子周永监是举人,二儿子周永赞是附贡生,三儿子周永远是恩进士,小儿子周永满是邑庠生。他的九个孙中,两位为县丞,三位为邑庠生,一位为营千总,一位为增广生。

德星楼大门上的“亚魁”就是大儿子周永监得中举人而立的。在《周氏宗谱》中有这样的记载:恩沛公长子,讳永监,字廷衡,庠(学)名鸣銮,号金,例授毅武校尉,生于乾隆甲辰(1784)二月初八申时,卒于道光乙己六月二十四辰时,子五嘉秀、嘉会、嘉栾、嘉丰、嘉瑞……

周恩沛有四个儿子,两座大院竣工后,“新屋道地”分给大儿子、二儿子,“德星楼”分给三儿子、四儿子。从周恩沛四个儿子的出生年月推测,德星楼与新屋道地建于清乾隆年间,距今已有两百多年历史了。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村民们开始做橡胶轮胎生意,挣了钱,在村外盖了许多崭新的楼房。古宅也寂静了许多,德星楼最多时有11户人家,如今只有六户人家,东德楼和西德楼原来也有20户人家,现今偌大的三座大院只有八户人家。

德星楼、新屋道地,不仅是古宅营造格局上的巧妙,建筑构件上的精致,还是在屋宇间隐隐涌动的浓郁的文化氤氲。在这偏远的小村,主人在营造宅院中体现出的那种对知识的向往,对读书的崇尚,企望自己的宅院,能滋润子孙们学业丰硕的意愿,令人肃然起敬。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走马塘(一)2013
木洞镇林家大院
安徽绩溪县登源大庙汪村24个门阙的由来
湖南这个村庄为何这么清凉?都是因为它!
四明山上的土楼
一村一故事之黄家大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