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故城“无”北门
解放前,故城镇原为故城县县城所在,彼时县城四周被古老的城墙围绕,城墙外就是留存至今的护城河,据老人们回忆,拆毁之前的故城老城墙坐北朝南,略成长方形,和今天护城河的位置大体一致,城墙的东、南、西三面各有一座城门,东门名叫“宾阳”,南门名叫“环卫”,西门名叫“延禧”,唯独没有北门,所以故城民间一直流传有“故城无北门”的说法,直到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时任故城县长任甫亭(河北乐亭县任田各庄人)为繁荣市面,方便交通,才在北城墙上开辟出一座北门,并取造福古历亭(故城县古名)之意,定城门名为“福亭门”。而在此之前,故城为何没有北门,根据当地民间传说,当初设计者修建故城县城,城池正与北京皇宫紫禁城遥遥相望,县衙亦与皇宫的金銮殿在一条线上,倘若修建北城门,城门与皇宫午门正冲,有分庭抗礼、冒犯皇家之嫌,会生出是非,家国不宁,甚至改朝换代。但据《故城县志》记载,故城在明朝成化二年(1466年)始建土城时,就辟有四门:东门名叫“安化”,南门名叫“朝宗”,西门名叫“广川”,北门名叫“永和”,直到万历十四年(1588年),故城知县李承露填塞北门,且在其他三门修筑瓮城,而后又更改了三座城门名称,在此间一百二十余年,故城原本是有一座北门的,只是到了后来,明·崇祯、清·康熙、乾隆、咸丰、同治年间数次整修故城县城墙均未再开辟北门,以致民间遗忘了故城曾有北门的这段历史,遂产生“故城无北门”的说法。至于明朝万历十四年故城知县李承露为什么要填塞北门,史籍没有记载。其实在我国明清时期很多县城都没有修建北门,如河北的唐县、博野、雄县、安国、无极、赞皇、广平、灵寿、获鹿、青县、盐山、成安、清河、蔚县、新河、枣强,山东的高唐、即墨、平度、寿光,山西的河津、绛县,甘肃的通渭、华亭、山丹,广西的修仁、罗城,浙江的乐安,江西的龙泉,这些地方的古城均无北门,其说法也是五花八门、各种各样,有的说是为了防止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有的说是为了阻挡寒冷的北风侵袭;有的说是北门为“鬼门”,开北门不吉,有“败北”之意;有的说是开了北门,会泄入阴沉之气,会侵犯南方正门之火,不吉;诸如此类,不一而足。而历史上也有北门“开而复塞”的例子,唐·柳宗元《全义复北门记》记载:“卢遵为全义,视其城,塞北门,凿他雉以出,问之,其门人曰:余百年矣,或曰:巫言不利于令,故塞之;或曰:以宾旅之多,有惧竭其饩馈者,欲回其途,故塞之。”唐全义县在今广西兴安县境内,从柳文可知,全义县城北门被填塞的原因有两个可能:一是巫师认为开北门不利于县令;二是百姓认为开北门会造成来往官员过多而供给不足,干扰民生。明朝故城知县李承露填塞北门的缘由是不是与之相似,今亦不不得而知。但是按照我国传统的阴阳五行观念,南为阳,北为阴,在历史上,北门素有“阴肃杀伐”之寓意,宋·高承《事物纪原》引《御史台记》曰:“台门北开,取肃杀就阴之义。”又引韦述《唐两京记》曰:“台门北开,以纠劾之司主意于杀,故门北启,以象阴杀。”而在我国传统的建筑观念中,以北方属玄武,玄武主刀兵,故又有“北门主兵”的说法,《晋书·天文志上》记载:“长安城北门,曰北落兵,以象此也,主非常以候兵。”旧时王朝凡行军打仗等军旅之事往往亦从北门出入,故北门亦有“凶门”之名。《淮南子·兵略训》记载:“凿凶门而出”,高诱注曰:“凶门,北向门也。将军之出,以丧礼处之,以其必死也。”由此可见,在古人心目中“北门”乃是不吉利的“凶门”,因其大多与“肃杀”、“兵戈”、“争战”、“动荡”之事有关,这与人们盼望天下太平、生活安定的心理正相背驰,故而人人忌之。故城知县李承露于万历年间填塞故城北门,而后三百多年故城再无北门的真实原因或许就在于此。民国以降,科学日昌,1934年,故城县长任甫亭破除人们的迷信心理,在北城墙开辟北门,方便百姓交通,繁荣市面经济,这在当时广受赞誉,1934年12月27日的天津《益世报》为此还专门做了报道。建国后,故城城墙被拆,故城北门也没了踪迹,但时至今日,因邢德公路在故城镇北,当地人们出行仍是习惯往北走。所谓“北门不吉”的老说法早已被扔进历史的垃圾堆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这座600多年的古城墙,寄托了多少兴宁人的荣耀与理想!
上海滩历史人文系列问答参考 (五)
江山故城墙觅迹寻踪
兴宁明代古城探考
吴江城墙的历史
带你穿越那些消失的古城池——中国城池志·海南篇(五)定安县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