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知识窗】仇润喜:东床与布袋

(2013年1月1日《今晚报》)  

2013-01-06 09:13:47|  分类: 知识窗|字号 订阅

徐乐乐 2002年作 王羲之东床坦腹
 
 
       本文原刊2013年1月1日《今晚报》今晚副刊,引用自网易网友ydcyjl的日志,发布日期2013年1月1日,特此说明并致谢忱。请喜欢的朋友欣赏。
 
东床与布袋
仇润喜
 

称谓语中,女婿称作“东床”,尽人皆知;称作“布袋”,恐知之不多。

以“东床”代女婿,因王羲之而起。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载,太尉郗鉴在京口派遣门生到丞相王导家去求女婿。丞相告诉来人:“君往东厢,任意选之。”门生归,向郗汇报:“王家诸郎,亦皆可嘉,闻来觅婿,咸自矜持,唯有一郎在东床上,坦腹卧,如不闻。”郗公云:“正此好!”细访之,此少年乃王羲之,便将女儿嫁给他……此后,坦腹东床遂成为一句成语。自晋代以后,文人们常将女婿称为“东床”、“东坦”、“坦床”、“令坦”、“贤坦”等。如刘长卿《登迁仁楼酬婿李穆》诗:“赖有东床客,池塘免寂寥。”丁谓《谈录》:“晋公即参政之东坦也。”江休复《嘉祐杂录》:“张貂,耆之坦床。”

从古至今,女儿丈夫一直称“婿”,如女婿、快婿、门婿等。又称作“女夫”,如《晋书·杨祜传》:“祜之女夫尝劝祜有所营置”;称作“半子”,如《文苑英华》载《祭外舅房州李使君文》:“意成周亲,礼成半子。”女儿之夫——女夫;一个女婿半个儿——半子,均通俗易懂。另外,女婿还称为“倩”。倩,原本笑 美好的样子,引申为俏丽。古时曾是男子的美称。而读作qing时,当“女婿”讲,系方言。杨雄《方言》云:“东齐之间,婿为之倩。”《史记·扁鹊仓公列传》:“黄氏诸倩见(宋)建家京下房石,即弄之”;明人杨基《怀万郎中伯玉》诗:“倩可承家如有子,俸能给祭胜无官”等,“倩”皆是女婿之义。

从古以来,绝大多数家庭都是女住婿家。婿住女家的,被称作入赘。“赘”的本意为抵押。男子入赘女家,被人瞧不起。《汉书·贾谊传》:“故秦人家富子壮则出分,家贫子壮则出赘。”分,即职分。《礼记·礼运》:“男有职,女有归。”男子各有各的职业,女子各有各的家庭。“家富子壮”成家立业,“家贫子壮”只能入赘女家。这显然是一种偏见。入赘者,称赘婿。《史记·滑稽列传》介绍淳于髡,就称“齐之赘婿也”。唐宋以后,又称“舍居婿”、“入舍女婿”。如今则有“倒插门”、“上门女婿”等叫法,不一而足。这些,不难理解;难解的是“布袋”。

宋人朱翌《猗觉寮杂记》说:“世号赘婿为布袋,多不晓其义。或以为如入布袋,气不得出顶,故名。顷附舟入浙,有一同舟者号李布袋。篙人问其徒云:‘如何入舍婿谓之布袋?’众无语。忽一人曰:‘语讹也,谓之补代。人家有女无子,恐世代从此绝,不肯嫁出,招婿以补其世代耳。’此言绝有理。”但清人赵翼《陔余丛考》有《布袋》条认为:“俗以赘婿为布袋,按《天香楼偶得》云,《三余帖》:冯布少时,赘于孙氏,其外舅有琐事,辄曰‘令布代之’。布袋之讹本此。”褚人获《坚瓠六集》卷4《布袋》引《潜居录》亦载冯布事,并谓“至今吴中谓赘婿为‘布袋’”。

据称江苏丹阳一带,另有“补代”一说:张家寡母有一儿一女,王家夫妻俩两个儿子。两家比邻而居,过从甚密。不料,张家儿子18岁患病身亡,传宗接代无望,张母痛不欲生。王家不忍,决定将大儿送张家接代。张母则愿将女儿配与王家大儿。于是,皆大欢喜。论到称谓,王家夫妻主张,儿子改姓张,对外称“女婿”;在家不称“女婿”不称“儿”,就称“补代”。

于是,“补代”、“布袋”,遂成一桩公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东床
“东床”的缘来
“东床快婿”原指王羲之
【文化百科】古代女婿为什么又被称为“东床”呢?
东床择对
赞师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