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出狱后的黄维火爆激进,夫人苦等27年,却被一句“滚”逼得跳河?
1976年某一天的午后,来往的人都在北京护城河边停下了脚步,只见河岸上有一个男子伏在地上大哭,身边的几个人面带悲容,一边劝他一边暗自流泪。男子的妻子刚刚被民警从河里捞出来,大约是因为在河里泡得太久,围观的人已经看不清女子的脸。

这时,不知是周围的谁说了一句

“这不是永定门内东街的黄维将军嘛!”

宛如向平静的湖面扔了一颗石子,激起了人群的一番议论。

有人说,这位将军是国民党的“余孽”;有人为他的妻子神伤,说她苦等二十七年,竟然最后落得这个下场;还有人说,这位将军对妻子很不好,动辄打骂,才逼得她投河自尽。七嘴八舌,不知信谁是真。

这一天,就连北京晚报都在报道“这位将军”和他的妻子。究竟他有何来路?他的妻子究竟为何投河自尽呢?

这一个个疑问萦绕在人们心头,撩拨着大家的好奇心。

其实,这位被称为“国民党余孽”的将军,不是别人,正是大名鼎鼎的黄维,他是蒋介石的左膀右臂——陈诚所率领的“土木系”部队中的勇将。淞沪会战中,他曾经在“血肉磨坊”的罗店中击败大批日本侵略者,曾官至12兵团的司令长官,可谓是国民党将领中的精英人物,蒋介石也对他寄予厚望。

解放战争后,黄维所率领的部队在淮海战役中被解放军击溃,黄维本人作为俘虏,被送往北京德林战犯管理所进行改造。

作为一名国民党军官,黄维的起初的政治立场是与共产党背道而驰的,但是,在他被俘后,党内各领导并没有因为他的身份而虐待他,反而给了他常人所没有的厚遇。

根据黄维晚年的回忆,他在改造所里的一日三餐基本上是鱼肉蛋俱全、荤素搭配合理,而且定期还会有医护人员去为他检查身体。据说,这是周恩来总理听说黄维有顽疾在身之后,特意的安排,就连国家经济最困难的三年灾害时期,所里对黄维的优待也没有中断。

黄维每每忆起此事,心里仍十分感激。

周总理优待黄维,一部分是因为黄维特殊的身份,还有一部分是因为他对黄维个人十分是十分敬佩的。尽管黄维曾经是一名“坚定不移”、“忠贞不二”的国民党军官,但是他这个人的品行却是连对手也认可的。

黄维自小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严于律己,做事光明磊落。也因此,黄维十分固执,他有自己的行事准则。

因在缅甸作战失利而逃回国内的杜聿明,曾经向当时负责检点自己部队的黄维求情,希望他给自己留几分薄面,为他隐瞒一些军队损失,以免受过重的责罚。然而,固执的黄维根本不知道情面为何物,不仅没有替杜聿明隐瞒损失,还在报告中将杜求情一事如实上报。

有人说,这样的黄维与学者梁漱溟十分相似。

这也可以理解,为何在被俘之后,黄维对共产党的思想教育如此排斥,因而被管教所视为“顽固分子”。因为在他看来,孙中山先生所创建的国民党才是真正的“正统派”。

人们提起黄维,除了他金戈铁马的军旅生活,最为人津津乐道的就是他的情感经历。黄维有过两位妻子,与第一任妻子桂仙梅的结合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第二任妻子蔡若曙才是真真正正的自由恋爱、自主婚姻。

蔡若曙第一次见到黄维是在1933年的初夏,蔡若曙参加恩师的生日宴。在宴会上,黄维一身军装,英气逼人,肩膀上的星星勋章明晃晃的,蔡若曙第一眼就爱上了这位年轻有为的将军,非他不嫁。

然而,此时的黄维与江西老家的桂仙梅在名义上仍是夫妻,况且她正怀着自己的孩子,虽然他对妻子并无感情,但是作为一个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人,他不敢违背父母的意愿。面对蔡若曙的感情,黄维显得很为难。

蔡若曙并没有放弃,日日向黄维写信倾诉自己的感情。久而久之,黄维也渐渐地被蔡若曙打动,对她产生了感情。

为了和蔡若曙结婚,黄维决定回老家和桂仙梅离婚,没想到,黄维的母亲却坚决反对二人的结合,甚至以死相逼。

最后,黄维虽然与前妻离了婚,但是桂仙梅仍然住在黄维家中,蔡若曙的儿媳妇身份也一直没有得到黄维母亲的认可。

结婚没几年,抗日战争爆发,黄维领命上前线抗敌,蔡若曙不顾个人安危,亲赴前线看望他。抗战结束后,国内又开始了解放战争,黄维被调往淮海战场,指挥作战。此时,蔡若曙正怀着孩子,眼看着还有一个月就临盆了。

但是,作为一位军人,黄维必须上前线。蔡若曙以为不久后就能与丈夫团聚,没想到,这一别就是几千多个日日夜夜。

国民党战败后,陈诚匆匆把蔡若曙一家送往台湾,就这样,两人分隔两岸。

在台湾期间,蔡若曙一直期盼着能够早日见到黄维,然而等来的却是“淮海战败,黄维身死”的消息,蔡若曙心如死灰,甚至精神恍惚。

过了两年,陈诚于心不忍,于是就将黄维被俘的消息告诉了蔡若曙。蔡若曙心中又重新燃起了希望,于是她带着孩子又偷偷回到了大陆,在上海定居下来,等待丈夫的归来。后来,蔡若曙得到准许,前往北京探望黄维,夫妻分别多年,才终于相见。

1965年,蔡若曙得知,黄维在大赦名单里,喜出望外。没想到,国内动乱搅乱了大赦名单,黄维出狱无望,蔡若曙经历了大喜大悲,大受打击,精神状态更加糟糕。因此,蔡若曙被迫提前从工作单位退休,幸好此时家中的儿女大多已经独立,能够养家糊口,图书馆给的退休金也足以蔡若曙过生活。

就这样,蔡若曙凭着时好时坏的精神状态,在家中等黄维,一等就是十年。1975年3月,最高法院颁布通知,黄伟获释。

19日,当黄维走出监狱大门的那一刻,远远地就看到妻子蔡若曙等候的身影。这是两人分别二十七年后,第一次相见。昔日明艳动人的美娇娥,如今已经变成白发苍苍的老妇。看着妻子老去的面容,黄维心情复杂。

想当年,薛宝川苦等寒窑十八年才盼得薛仁贵衣锦还乡,如今蔡若曙苦守家中二十七年,终于等到和爱人团聚,其中艰辛苦楚,又怎是旁人可知晓的。

黄维出狱之后,周恩来总理批准蔡若曙带着孩子来北京与丈夫一起生活。蔡若曙期盼已久的团聚终于实现了。然而,两人却渐渐产生了距离。

出狱之前,黄伟虽然接受了很长时间的劳动、思想改造,但是出狱之后他还是时常会发表抨击国家的语言。蔡若曙对此十分担心,总是劝他不要太激进。黄伟脾气火爆,两人常常说着说着就吵起来了。

自私自利的黄伟完全没有为妻儿着想过,每次一争吵,就将所有的责任都推到妻子的精神问题上,还要责怪蔡若曙“杞人忧天”、“多事”。渐渐地,黄伟对蔡若曙变得冷淡起来。

不久后,国家安排黄维到全国政协文史研究委员会上班。此时,蔡若曙的精神状态并不好,她每天都要去楼道里等着黄维回来,每当黄维要在工作面前发言或者上电视时,她就更加紧张,担心他讲错话,担心他又被抓走。

刚开始时,蔡若曙只是单纯地自说自话,后来,她的情况愈加严重,甚至不让黄维去上班。

有一次,蔡若曙又发病,拉着黄维,死也不肯让他走。黄维大发雷霆,朝她大吼了一声:“滚!”,然后头也不回地就走了。

清醒过来的蔡若曙回想起刚刚发生过的事情,心灰意冷。

某天中午,当全家都在午睡时,蔡若曙悄悄打开家门,走进了护城河里,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黄维被特赦第一年,苦等他27年的妻子投河自尽,竟是永动机害了她
黄维发妻苦等27年,却换来了他一个“滚”字,精神失常后跳河身亡
妻子苦等27年,黄维终获特赦,夫妻团聚后他一声“滚”妻子投河自尽
她知道将军有妻偏要嫁,将军为她休了原配,一辈子没得到婆婆认可
战犯黄维获赦后,他的老妻为何自杀?
国民党中将黄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