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刘邓大军血战羊山集,毛主席:打不下来算了。陈再道:继续打
每日一段历史关注作者 获得积分
关注
2023-03-13 11:01
一、刘邓强渡黄河,再战鲁西南
1947年3月,蒋介石由于其机动兵力遭到严重损失,不得不调整原先全面进攻的策略,改为向山东解放区和陕北解放区实施“重点进攻”,解放战争进入了最为焦灼的相持阶段。
到1947年春末,解放战争进入第二年。在过去一年的作战中,解放军虽然英勇作战,歼灭了国民党军112万人,但敌强我弱的总体态势并没有改变。
同时,由于国民党军疯狂地对解放区发动毁灭性的进攻,解放区的生产和党政机关遭到严重破坏,解放区人民的负担空前沉重。
为了统一事权,1947年5月15日,中共中央决定以刘伯承、邓小平、李先念等组成中共中央中原局,以邓小平为书记,统一负责中原地区党、政、军各方面的工作。
这就意味着,毛主席已经开始考虑经略中原的重大决策了。
6月10日,中央军委和毛主席决定,由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野战军第1、2、3、6纵队执行挺进中原,创建大别山根据地的战略任务。
千里跃进大别山,就是要把解放战争发展到国统区去,威胁国民党的统治中心,以减轻国民党军队对解放区的压力。
晋冀鲁豫野战军强渡黄河
对于这一决策,毛主席曾生动地说:
“蒋介石的两个拳头(指陕北和山东)一伸,他的胸膛(指中原)就暴露出来了。所以,我们的战略就是要把这两个拳头紧紧拖住,对准他的胸膛插上致命一刀!这一刀就是刘邓大军挺进中原。”
但是,由于当时大别山是国统区,这种无后方作战对刘邓大军来说压力是非常大的。
这意味着他们既要面对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和黄泛区的“人造天险”,又要在资源相当贫乏的大别山区扎下根来,负担十几万人乃至几十万人的野战兵团的给养。
刘邓首长对这一大规模战略机动的困难做了充分的估计,在出发挺进大别山之前,邓小平政委曾经对各纵队首长们说:
“我们晋冀鲁豫好似一根扁担,挑着陕北和山东两大战场。我们要坚决执行党中央、毛主席的战略方针,责无旁贷地打出去,把陕北和山东的敌人拖出来。我们出去挑的担子越重,对全局就越有利。”
6月30日,刘邓首长指挥晋冀鲁豫野战军4个纵队12万人在从张秋镇(在聊城市阳谷县境内)到临濮(在菏泽市甄城县境内)的150公里宽的正面上强渡黄河,出其不意,一举突破了蒋介石吹嘘为“可抵40万大军”的黄河天险,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刘邓首长
此时晋冀鲁豫野战军跃进大别山的主力部队包括:
第一纵队:司令员杨勇,政委苏振华;
第二纵队:司令员陈再道,政委王维刚;
第三纵队:司令员陈锡联,政委彭涛;
第六纵队:司令员王近山,政委杜义德。
刘邓大军渡过黄河,进入鲁西南地区,完全出乎蒋介石的预料。
蒋介石一边大骂防守黄河的第四绥靖区司令官刘汝明无能,一边命令从豫北和豫东临时抽调的32、66、70师组成的第2兵团向金乡、巨野集结,由王敬久担任第2兵团司令官,负责阻击刘邓所部。
同时,国民党“国防部”又匆忙从豫皖苏战区抽调了55师和68师由陇海路分东西两路北援,企图夹击刘邓大军。
1902年生的王敬久是黄埔一期生,参加过北伐战争、中原大战、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等重要战役,1940年即出任第10集团军总司令,是黄埔生中发展比较好的一个。
在1937年12月的南京保卫战中,光华门被日军突破,他指挥一个师从中午打到黄昏,硬是把阵地恢复,表现也算可圈可点。
国民党军指挥官王敬久
但是自从内战爆发以来和刘邓交手几次之后,王敬久已经被打怕了,这次阻击刘邓大军他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具体部署是:以优势兵力从南向北推进,逼迫刘邓大军背水作战,或者退回黄河以北。
为此,他将所部3个师9个旅排成了一字长蛇阵。这种平平无奇的布阵最大的特点就是击头则尾至,击尾则头至,击中则首尾俱至。
不管刘邓打哪个部分,只要他们能够坚持一会,等其他几个师赶到战场,就算不让刘邓留下买路钱,国军也不会吃大亏。
7月11日,王敬久从鱼台抵达羊山集后召集手下将领训话,说:“要想打胜仗,不被歼灭,不当俘虏,必须做到十个字。头一个是稳扎稳打的'稳’字……”
但说完第九个字,他竟然把第十个字忘了,想了一会儿,也记不起来,便说:“不讲算了。”
他直到回到司令部所在的整编66师,在吃饭的时候才想起来,最后一个乃是灵活运用的“活”字。第2兵团司令部的参谋们议论纷纷:
“王司令官吊儿郎当,没精打采,怕死怕俘,讲话时竟把活命的'活’字忘了,预兆不妙。”
到7月10日,国民党第2兵团的70、32、66师等部已经分别进至郓城东南80里的六营集、独山集、羊山集一线,各师之间产生了较大的距离,将其分隔包围歼灭的战机已经到来。
面对着王敬久送上门来的大餐,刘邓首长商量之后决定老实不客气,照单全收。
晋冀鲁豫野战军在行军
刘帅组织各纵队开会,决定对国民党军的一字长蛇阵采取“夹其额,揪其尾,断其腰,置之死地而后已”的战法,对第2兵团的3个师分割包围,干净彻底地消灭之。
根据战略部署,由王近山6纵由定陶经张凤集向东,一部切断整编第32师和整编66师的联系,主力协同杨勇1纵队,由西向东围歼第整编第32师;
陈锡联3纵从汶上集地区插至羊山集以南、以东地区,协同2纵割歼整编第66师主力。
二、66师发疯,二纵初战羊山受挫
7月12日凌晨,虎将王近山率6纵向东急进70公里,由18旅于13日拂晓直扑独山集。14日10时,18旅和32师遭遇,两军刚一交手,32师139旅就被击溃了。
王敬久收到电报,急忙命令整32师和整70师由整32师师长唐永良统一指挥,向羊山集靠拢。
但是唐永良稀里糊涂,还未收到兵团部的电令就自作主张向济宁方向突围,结果部队被6纵截成几段,连带着整70师的队形也冲得一塌糊涂。
战至黄昏,在18旅和17旅的南北夹击之下,整编32师和整编70师就像老虎钳里的核桃一样,被夹了个稀巴烂,整70师师长陈颐鼎以下一万五千多人被俘,唐永良乘乱逃跑。
这时,在羊山集的整编66师顿时孤立,眼看也插翅难逃了。
独山集之战使晋冀鲁豫野战军实力大增,随着大量解放战士加入,有的连队从120人扩充到了200人,缴获的重机枪、山炮更是成了抢手货。
接下来几天,这些装备在羊山集和万福河糊了宋瑞珂和王敬久一脸。
刘邓首长在大别山
刘邓首长鉴于整32师、整70师已被迅速歼灭,便从6纵抽出第16旅归2纵指挥,共4个旅围攻整66师,由王近山指挥第17、18旅列阵于万福河以北地区,以示打援意图。
到13日,随着3纵7旅进至羊山集东南的胡庄、黄家桥、大义集一线,实际上参加围攻整66师的兵力已经超过5个旅,而整66师在包围圈里的只有2个旅,所以刘邓大军的兵力优势已经超过2:1。
刘帅小心谨慎不是没有原因的,这个羊山集易守难攻,北面靠三个山头组成,以中峰最高,地形险峻,因形似羊,故名羊山,三个山头东为羊头,中为羊腰,西为羊尾。
本来小镇上住有居民千余户,小镇周围有寨墙、水壕各一道,抗战时期,日本鬼子占领羊山集之后,又增加了部分水泥和石砌工事,羊头北侧有两丈高的石砌和天然峭壁,不易攀登。
进攻方只能从地势稍缓的南侧向北推进,但这样势必就要处在防守方的炮火覆盖下。
整编66师师长宋瑞珂是陈诚“土木系”的骨干将领之一,黄埔三期,参加过北伐战争、中原大战、对中央苏区的第三和第四次“围剿”和抗日战争,在武汉会战、鄂西会战、常德包围战中多次和日军交手,立过战功,1944年8月升任66军军长。
整编66师师长宋瑞珂(中坐者)
现在的整编第66师就是66军的老班底,该师系国民党中央军“土木系”的嫡系精锐,配置全美式的武器装备,和张灵甫的整编七十四师比起来,除编制配额略少外,装备和战斗力一点也不逊色。
此前整66师在豫北已经多次和解放军作战,吃过小亏,但基本没有伤筋动骨。
宋瑞珂于12日发现势头不对,刘邓大军各路正向自己包抄过来,他轻蔑一笑:唐永良贪生怕死自取灭亡,66师可不是任人揉捏的软柿子。
宋瑞珂久经沙场,毕竟经验丰富,他根据羊山地形,充分利用鬼子原有工事,增驻了一批地堡、交通壕和暗火力点,以羊山集为核心构筑防御阵地,并以4个营守羊山(185旅指挥所及553团全部)。
这样布置,万一羊山集失守,还可以退上羊山继续负隅顽抗。
从7月13日起,晋冀鲁豫野战军2纵即完成对羊山集的包围,并开始陆续向整66师发起进攻。
收到宋瑞珂的告急电报后,蒋介石急令王敬久率58师及整66师的199旅由金乡北进,解羊山集之围,并命令王仲廉的第4兵团从曹县向羊山集攻击推进。
此时,救援羊山集的国民党军已经有7个整编师17个半旅的兵力。
攻打羊山集的炮火响了两天,整编66师的阵地岿然不动,2纵的进攻部队反倒遭到不少损失。
7月15日,羊山集一带阴雨连绵,时任晋冀鲁豫野战军2纵司令员的陈再道身披蓑衣、骑着快马从指挥部赶往羊山集,途中作战参谋策马赶来:“司令,1号、2号电报。”
抗战时期的陈再道
陈再道匆匆打开电报,眉头不禁一皱。刘伯承、邓小平此时最关心的,也是2纵攻打羊山集的行动,毕竟兵贵神速,大军顿兵羊山集下绝非吉兆。
“两位首长催促我们攻打羊山了。”陈再道刚走进前线指挥所,便碰到了等候在那里的2纵政委王维纲(解放后任最高人民法院第一副院长)、参谋长王蕴瑞(1955年开国少将)。
“这两天,光看着别人吃肉,心里不是个味啦!”王维纲说。
“我们2纵不是没肉吃,要看我们敢不敢吃。”王蕴瑞接着说道。打羊山初战不利,三个人都是心事重重。
陈再道被王蕴瑞将了一军,反倒激起了他心中一股好胜的傲气,他粗豪地一笑:“我不敢吃掉宋瑞珂?笑话!我陈再道不是孬种!”
1909年生的陈再道是1927年参加黄麻起义的老革命,从一线战士开始,他作战智勇双全,屡立奇功,历任排长、连长、营长、团长、师长,参加过双桥镇、苏家埠、川陕苏区反“六路围攻”等惨烈的大战、恶战。
1935年,26岁的陈再道即出任红四军军长,成为红四方面军徐向前麾下的一员大将。
1937年抗战爆发,他担任八路军129师386旅副旅长,对,就是那个日本鬼子“专打”的386旅。
1938年,他率领500人进入冀南开辟抗日根据地,不到四个月就拉出了上万人马,到了1940年8月,他麾下8个团参加了震惊全国的“百团大战”,一口气干掉了2000多个鬼子。
陈再道外表老实巴交,其实打仗智谋百出,1932年冬,红四方面军向四川转移,他带领红十一师三十二团三营殿后,多次率部浴血奋战,力挫强敌,掩护主力突围。
有一天,在彷徨镇附近行进时,他听到背后突然响起枪声,马上警觉到方面军总部和后续部队遭敌截击,遂当机立断,主动率全营急速回援,从敌背后猛突进去,打开缺口,接着又连续阻挡追敌,掩护总指挥部安全转移。
抗日战争中,他在冀南坚持平原游击战争,灵活运用毛泽东军事思想,领导根据地广大军民深入开展地道战、破击战、麻雀战等,曾多次粉碎日伪军的大规模"扫荡"和"铁壁合围",大大丰富了人民战争思想,被刘伯承元帅誉为“在平原上造出了'人山’”。
随后,在上党战役、邯郸战役、巨野战役中,陈再道都勇担重担,屡立战功。
特别是在1946年9月的龙固集防御战中,他的2纵一个旅居然顶了邱清泉第5军11天,使得野战军主力在张凤集从容干掉了整编11师的一个整团。
陈再道和王维纲、王蕴瑞商量片刻,决定调整部署,再战羊山,派第4旅、第5旅分别向羊山集的西南和西北进攻,第6旅紧随其后,伺机参加战斗。
得到2纵全面进攻羊山集的消息后,第3纵队司令员陈锡联也命令所属7旅主力转至大溜河北堤的邱家井地区,拟协同6纵阻击北援的敌人。
另以7旅19团1个营进至徐楼、鲍庄一线,阻击羊山集突围敌人。
开国上将陈锡联
尽管已经拉上去四个旅的部队围攻羊山集,但出乎陈再道意料,也出乎刘邓首长意料之外的是,战斗进行得并不顺利,从7月16日开始,经过两天的激战,部队从“羊腰”上败下阵来。
7月19日,王近山的6纵16旅开始投入围攻羊山战斗。在付出重大伤亡代价后,终于攻占了中间的“羊腰”。
但由于我军炮兵火力不足,难以摧毁敌人的火力点,进攻十分缓慢。20日20时,16旅2个团继续攻击敌主阵地,打了整整一晚,终于占领了羊山脚下几个敌人碉堡。
这几个碉堡落到6纵手里,可就没有那么容易让出去的了,6纵迅速依托碉堡构筑了大量交通壕,打算把这块阵地作为继续向前挺进的根据地,宋瑞珂虽然几次派兵前来争夺,却都以失败告终。
但是2纵、3纵随后连续发起三次总攻,也因敌军防守严密,无果而终,战场打成了僵局。
鲁西南自7月上旬以来阴雨不止,此时的羊山集平地竟然水深两尺有余,交通壕如同小河,山道一片泥泞。
有的战士在战壕里泥水竟然没到肩头,伤者无法及时得到治疗,被雨水浸泡之后发白溃烂,双方战死者的尸体则肿胀腐败,气味令人作呕。
与此同时,6纵第17旅、第18旅在万福河以北地区顽强阻击来援的整58师,激战数日,国军死伤累累,竟不能越雷池一步。
22日下午6时,66师所属第199旅在飞机、坦克的掩护下,试图突破万福河防线,解围羊山。17旅旅长李德生心生一计,索性诱敌深入,故意在万福河北侧让开一个缺口,使199旅渡河北上。
22日傍晚,大雨滂沱,道路泥泞,199旅自恃利器的坦克、大炮运动困难,反而成了累赘。
大战羊山
当敌人勉强接近李家楼、后刘庄地区时,17旅和3纵7旅冒雨出击,将199旅截成几段,战至23日凌晨,全歼199旅,生俘了199旅旅长王士翘。
三、顶住压力,天不助蒋攻克羊山
此时,羊山集的整编66师内外交困,但2纵、3纵也伤亡巨大,国民党各路援军四面进逼,东面已近金乡,西面已临菏泽,南面接近定陶,情况甚为紧张。
远在陕北转战的毛主席注意到了羊山集的僵局,为了不影响战略机动的大局,7月23日,他专门致电刘邓首长,指出:
“刘、邓对羊山集、济宁两点之敌,判断确有迅速攻歼把握则攻歼之。否则,立即集中全军休整十天左右……直出大别山,占领大别山为中心的数十县,肃清民团,发动群众,建立根据地,吸引敌人向我进攻打运动战。”
这个电报的意思就是,羊山集如果打不下来,就不要恋战了,眼下蒋军四面云集,战局胜负难料,刘邓应当避实击虚,避免被动。
怎么办,羊山集打还是不打?7月24日,刘邓首长亲自赶到羊山集前线,他们全身衣服都被雨水打湿,帽檐都在不停滴水,在了解了7月16日以来羊山集的战况后,刘帅心疼地批评陈再道和陈锡联两员大将说:
歼敌三千,自损八百,仗打得太蠢了!一个指挥员不仅要负歼敌三千之责,也要负自损八百之责,不能随便死一个人!
陈再道和陈锡联对望一眼,面露愧色。
“怎么样,羊山集打还是不打?”刘帅擦了擦眼镜片上的雨水,他本来正在气头上,但看看二人形容憔悴,裤脚上都是泥巴,不由得放缓了语气。
“当然继续打!送到嘴边的肥肉,不能轻易丢!”陈再道大声说,像他这样打惯了狠仗、恶仗的猛将,骨子里就有一股不服输的傲气。
刘帅来回走了几步,终于下定决心一般停住,沉声道:“好,那就打,我把野司的榴弹炮和1纵的炮兵团调给你们,一定要拿下羊山!”
刘邓首长最终决定:总攻羊山集的时间为7月26日。
解放后陈再道和老搭档宋任穷在一起
此时,双方的胜负已到了最后关头,7月25日,急眼了的蒋介石给顾祝同发报:
“刘邓被大雨所困,交通、通讯均发生困难,是围抄歼灭的良好时机。命王仲廉一日内赶到羊山,与金乡王敬久集团、鲁道源58师合击刘伯承部。
此战若予以彻底打击,则结束山东战事,指日可期。自明日(7月26日)起,各部队即应逐渐与匪主动接战,望各级官兵猛打穷追,达成任务。希饬遵照。”
7月26日,依然是大雨不止,总攻无法按时开始。此时,王仲廉第4兵团的整编第10师、第206师,第82旅已抵冉固集,距羊山仅一天的路程;
王敬久距羊山10里;鲁道源58师仍然在万福河对岸。如果各路国军夹击晋冀鲁豫野战军,后果将不堪设想!
这天刘帅、邓政委、陈再道、陈锡联都在焦虑地等待着,这一战的结局,就看老天帮不帮忙了。
结果—7月27日,雨收云散,晴空万里,晋冀鲁豫野战军指战员的欢呼声震动四野。
真是天不助蒋!
宋瑞珂面如死灰,就在前几天,他收到了蒋介石特意派飞机投来的亲笔信。信中写道:
“羊山苦战,中正闻之忧心如焚。望吾弟转告部下官兵暨诸同志,目前虽处于危机之时,亦应固守到底,援军日驰夜骋,不时即到,希弟信赖上帝庇佑,争取最后五分钟之胜利。”
此时整66师和2纵、3纵、6纵轮番苦战十多天,已经精疲力竭,王仲廉距离羊山集不到40公里,却害怕被刘邓伏击,迟迟不肯进攻,每日在电话中只是反复强调:请宋师长再坚守一天,兄弟马上就到了!
而近在咫尺的王敬久虽然拥兵数万,但却躲在金乡城里做乌龟,只有几门榴弹炮向羊山集胡乱开炮。
宋瑞珂长叹一声:“战不胜,守不固,非吾之罪也。”
宋瑞珂被俘
7月27日18时30分,晋冀鲁豫野战军发起总攻,榴弹炮、野炮、山炮、迫击炮万炮齐发,40分钟的火力准备之后,羊山的国军阵地被炸得底朝天。
2纵各旅、3纵7旅、6纵16旅迅猛突击,像尖刀一样刺穿了66师的战线,从羊腰出击,才19点出头就攻占了羊头。
龟缩在羊尾的宋瑞珂命令各部趁夜色夺回羊头,但在2纵、3纵的迎头痛击下遭到惨败。
28日拂晓,各纵队又在炮火掩护下向羊山集内的整66师猛烈攻击。2纵第6旅第16、17团由羊山集西北突破,第18团由羊山集街道向东穿插,与整66师一个碉堡一个碉堡地展开争夺。
战斗给双方造成的伤亡惊人,晋冀鲁豫野战军这边,3纵8旅旅长马全忠负伤,5旅参谋长负伤,团级以上干部15人伤亡,营级以上干部32人伤亡,堪称惨烈。
在激战中,与华东战斗英雄王克勤齐名的战斗英雄史玉伦中弹牺牲。
到28日中午,羊山的所有制高点都已被突破,整编66师的残兵败将见大势已去,纷纷举手投降,扬言要杀身成仁的宋瑞珂也做了我军的俘虏。后来,他回忆说:
“一个执行押解任务的士兵端着枪,很高兴地看着我,说:'师长,欢迎你!’我一看,原来是前几天投诚过去的兵,身上的衣服还没换,只是去掉了帽徽和臂章……”
至此,羊山集战役胜利结束,晋冀鲁豫野战军全歼了整编66师在内的国民党军2.3万余人,击落敌机两架,缴获野炮12门、迫击炮16门、各种小炮102门,轻重机枪367挺,手提机枪158支,长短枪数千支,汽车36辆,电台七部,骡马400多匹。
而此战刘邓大军也付出了伤亡近万人的巨大代价。
羊山集战役后我军缴获的枪支
羊山集之战的胜利,为随后我军挺进大别山提供了大量物资基础,也粉碎了蒋介石围歼我晋冀鲁豫野战军于鲁西南的企图。
战役结束后,蒋介石大为震怒,先是撤掉了王敬久第2兵团司令官的职务,又把第4兵团司令官王仲廉逮捕法办,结果,王仲廉得到老上级汤恩伯包庇说情,此事也就不了了之。
刘帅得知羊山集被我军攻克,整66师全部被歼灭,特地赋诗一首庆贺羊山集战斗的胜利,“狼山战捷复羊山,炮火雷鸣烟云间。千万居民齐拍手,欣看子弟夺城关。”
刘帅生平不爱张扬,欣喜之余写诗庆贺,足见此战胜利不易!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国民党军中亦有良将:撤退不愿抛弃伤兵,被俘后要求抓紧救治部下
二野最艰苦的一仗,胜利后性格沉稳的刘伯承也兴奋地赋诗一首
中野三陈,是刘邓大军最倚重的三位将领,后来他们都授予什么军衔
陈再道是中原野战军第一勇将,在淮海战役结束后,就功成身退
解放战争——挺进大别山
刘邓麾下曾有五名副司令员,二野成立时,为何全不在首长名单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