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援越抗美战争回忆录】出关入越(八)

      五月底,我奉命跟老兵张星军结为一组,到炮连执行驻点修理任务,这是我真正意义的上了前线。

     那天,我们收拾好自己的背包,被一辆解放车送往533大队一中队三连阵地。我们沿着山边崎岖的道路行进,车子颠簸摇晃,车尾卷起尘土紧紧地尾随我们,扬起一条长长的狼烟,这样是很容易暴露我们的目标。

      我仰望着天空,生怕有敌机突然出现,我和张星军俩人都不讲话,警惕性特别高,一路上很幸运没有发现敌情,紧张的心直到抵达三连驻地时才放松下来。三连阵地距离我们支队后勤部大概几十华里,但是公路难行,竟然用了近三个小时。

1968年在越南留影

      三连炮阵地构筑在一个小山包上,山包上没有任何树木遮掩,只有八、九个用土围起来的半地下式的“双三七”炮位和指挥所掩体。炮身护架上的迷彩伪装网,把火炮遮挡的严严实实,在远处很难被发现。三连指挥所设在六门炮位外侧一点,是用原木搭建的半地下棚子,上面覆盖着厚厚的土层,土层上有伪装草和伪装网掩蔽。指挥所是连长、指导员的战斗位置,是他们根据上级指挥所的敌情通报,判断和抉择本连的战斗时机。指挥排的观察哨和通讯班也设在这里。外面是坑道式的掩体,有战壕与各炮位相通,便于对各战斗班的联络和视察。

      在阵地上,炮班战士的住所被称为“地窝子”,这“地窝子”分别设在各班炮阵地下方十余米的地方,战士们用铁锹挖下一米多深的方形土坑,这土坑四周垫高些泥土,再用铁锹夯实,架起圆木,在顶上铺好荆笆片,再盖上厚厚的土层,最后还要布置好伪装,这就是各班的“宿舍”了。

      这半地下式的“地窝子”很低矮,身材高一点人总是碰头,一到下雨天,四壁潮湿,可见渗水,晴天烈日当头,晒透屋顶,炙热难耐。一个炮班有十余人,分左右两排搭好通铺,洗漱用具统一放在床下,军用挎包放在被子旁边。虽说战时生活条件非常艰苦,但是战士们的内务却非常讲究,跟在军营里的要求是一样的,连队还要经常检查内务,进行卫生评比。

     “地窝子”中间是过道,没有任何遮挡,完全为了跑警报时方便,只要有防空一等警报,各班就会在十秒以内迅速进入炮阵地。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战士们不分昼夜坚守阵地,整整战斗生活了一年之久。

在抗美援越战场上每个战士配备两个急救包

      我刚来到三连的那天下午,被倪副指导员带到四班的住所,他向四班的战友们介绍了我。四班长关玉峰是1965年入伍,河北省静海县人,个子高高的,清瘦的脸上不容易露出笑容,他带头鼓掌表示对我的欢迎。在战场上,战士们心里总是绷着战斗的弦,对于一个新兵的到来并不太感兴趣,我也只是点头微笑,算是见过了大家。

      在我还来不及放好自己背包的时候,突然间“呜—呜—呜—”急速刺耳的战斗警报响起,这撕开天空的声音,让我为之一惊,浑身的肌肉都紧缩起来,坦率地说我有些不知所措,只是跟着战士们往炮阵地上跑。这个动作被战士们称之为“跑一等”,也就是有敌情进入一等准备,在战场上“跑一等”是习以为常的,时间久了,战士们都练就了一身争分夺秒“跑一等”的功夫。

      警报声把战士们带入了战斗状态,他们争先恐后地冲向自己的战斗位置,我跟在四班战士们的后面,冲进了火炮阵地。战士们迅速掀开火炮身上的伪装,几名炮手箭步跨上炮盘,高声喊着:“就定位!”班长关玉峰举起手中的小红旗,用力向下一挥,向指挥所示意:我们已经做好了战斗准备!与此同时,各炮班班长也挥动手中的小红旗,全连战士各个斗志昂扬,大有压倒一切的气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团史资料」者阴山、田蓬炮战纪实(吴洪)
第四篇:只会扛炮不会打,眼看敌人机枪达达达,自己火炮当哑巴
战争史上最bug的存在,三个人干掉敌人一个炮营
志愿军入朝防空第一仗:惨烈之至,3个高炮连48小时内几乎拼光
朝鲜战争中,美军万炮齐发!
【敌人以为新增了一个炮兵营,其实那里只有一名志愿军战士】1951年,志愿军一炮兵阵地被击中,几乎全员阵亡,竟依然有炮弹射出。美军派出校射飞机侦查,发现炮位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