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智能光芯片“太极”问世

  随着各类大模型和深度神经网络涌现,如何制造出满足人工智能发展、兼具大算力和高能效的下一代AI芯片已成为国际前沿热点。12日,《科学》杂志以《大规模光芯片“太极”赋能160 TOPS/W通用人工智能》为题,发表了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方璐副教授课题组、自动化系戴琼海院士课题组的研究成果。他们摒弃传统电子深度计算范式,在国际上首创分布式广度智能光计算架构,研制全球首款大规模干涉衍射异构集成芯片太极(Taichi),实现160 TOPS/W的通用智能计算。

   作为人工智能的三驾马车之一,算力是训练AI模型、推理任务的关键。光计算是将计算载体从电变为光,利用光在芯片中的传播进行计算,以其超高的并行度和速度,被认为是未来颠覆性计算架构的最有力竞争方案之一。而光芯片具备高速高并行计算优势,被寄予希望用来支撑大模型等先进人工智能应用。科研团队介绍,“太极”光芯片有望为大模型训练推理、通用人工智能、自主智能无人系统提供算力支撑。

   帮助光计算“挣脱”算力瓶颈,“从0到1”重新设计适合光计算的新架构,是科研团队迈出的关键一步。

   相异于电子神经网络依赖网络深度以实现复杂的计算与功能,“太极”光芯片架构源自光计算独特的“全连接”与“高并行”属性,化深度计算为分布式广度计算,为实现规模易扩展、计算高并行、系统强鲁棒的通用智能光计算探索了新路径。

   论文第一作者、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博士生徐智昊介绍,在“太极”架构中,自顶向下的编码拆分—解码重构机制,将复杂智能任务化繁为简,拆分为多通道高并行的子任务,构建的分布式“大感受野”浅层光网络对子任务分而治之,突破物理模拟器件多层深度级联的固有计算误差。

   据介绍,“太极”光芯片的计算能效超现有智能芯片2至3个数量级,将可为百亿像素大场景光速智能分析、百亿参数大模型训练推理、毫瓦级低功耗自主智能无人系统提供算力支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三大突破让人工智能成为现实 | 雷锋网
国内超大型智能算力中心建设白皮书 2024
广告无罪,看着真累
【快评】人工智能芯片的技术创新呈现三条路径
又一革命性芯片诞生 人工智能“江湖”再起风云
大模型+大算力」加持,通用人工智能和智能驾驶双向奔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