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电子时代无法取代面对面交流

  □晚报记者孙丹

  8月4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拟把全民阅读立法列入2013年国家立法计划,很多人认为这简直多此一举,阅读怎能立法?其实,全民阅读立法更深远的意义在于,建立、保障阅读的环境。这和上海书展的初衷一样,推广全民阅读。为了进一步提升书展品质,上海书展在2011年首次创立了“上海国际文学周”,本次文学周是第三届。创新活动能带来怎样的精彩?其中有着怎样的深意?该如何看待快生活慢阅读的现象?

  在沟通的平台上开眼看国际

  “书展的目的,无非是沟通,沟通作者、读者、出版商,而我们就是为大家提供这样一次沟通的机会,所有尝试也是为了更好地沟通”

  此次上海国际文学周增加了不少新元素,如 “全球文学12时区”、“外滩诗歌之夜”、“萌芽文学夏令营”。这些构思是如何产生的?希望向人们传递什么信息?

  孙:文学周的筹备是从去年上海书展结束当晚就开始了。当时忙完书展,大家就开始讨论这件事,但像规模这么大的活动,尤其是要邀请这么多人,在筹备的时间上会有很多要求。特别是邀请一些国外作家,他们会有自己的计划和安排、习惯和特色,而越重要的作家,往往年纪都比较大,可能面临的变化也越大。

  “全球文学12时区”是BTR和石剑锋两个年轻人的创意,这个想法很新颖。如今面对普通读者,当然更多的是年轻读者,网络、视频技术是一个新的、传播广泛的、迅捷的手段。我们也是想尝试如何更好地应用这些手段和方法。以上海为一个点,把世界联系起来。这一次,我们前期派了记者到世界各地去采访一些作家,声音、图像、文字和材料都已准备好了,同时现场我们也会连线世界各地的作者,而到场来宾和读者的互动相信也会很精彩。其实,书展的目的,无非是沟通,沟通作者、读者、出版商,而我们就是为大家提供这样一次交流的平台,所有尝试都是为了更好地沟通。

  去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了戴从容教授翻译的《芬尼根守灵夜》第一卷,这是非常艰难且了不起的尝试,受到了很多专家、学者的好评,在国际上也引起了不小的凡响,这本书在世界上已被翻译成了很多种文字,而中文这是第一次,这是一个创举。所以这次,复旦大学和上海市作家协会将合办“2013上海詹姆斯·乔伊斯国际学术研讨会”。届时,国际上乔伊斯的研究学者,《乔伊斯报》主编理查德·布朗等都会到场,这也是我们文学周的一个单元。另外,我们还面对青少年举办“萌芽文学夏令营”活动,营长请的是王安忆。同时,我们还邀请了一些年轻作者,在近一周的时间里,让作者和青少年文学爱好者一起研讨作品、交流、改稿,等等。而“外滩诗歌之夜”,我们请来了青年诗人卡明斯基以及一些中国诗人、诗歌爱好者,来进行诗歌交流和分享。

  为什么做这些活动?其实我们都是基于书展,来展开和书有关的事情——写书的人、出书的人和读书的人。不少人在这些身份上是重叠的,但不可否认最重要的是,大家都是读者。近些年,新媒体的出现对传统纸媒产生冲击,读者、作者、书评人、出版商都会在网上、新媒体上做新书推广、评论等活动。而近年来学院的研究已非常深入,但一般都局限于学院范围,不为公众所了解。基于这几个方面情况,我们也希望通过书展,把学院研究、职业书评人的评论、出版社的研究推广、普通读者对新书的反映和作者对书及书业的看法,这几个方面综合起来,放在一个平台上讨论,看看目前书评业到底存在哪些问题。

  不少人很难静下心啃“大部头”,对于书及书评了解泛泛,如何引导他们深入阅读?

  孙:书展举办活动的初衷,一是给读者提供一个与作者、编辑、出版人、其他读者交流的机会,通过作者、作家现场的演讲给读者带来启发。另外,做这些活动也是基于一个考虑,现在在网上买书也很便利,但是不管怎么说,电子时代不管有多便利,有一件事情是无法取代的——人和人的见面。去见读者、作者、出版商,人和人面对面的交流是什么都取代不了的。这是有现场、有体温、有目光交流、有声音的,毕竟一个人待在家,和一百个人待在一起,是完全不一样的。也就是说,人需要和人在一起,见面、交流、沟通。也许,你可以在网上发表书评、意见,但还是取代不了见面。就像你要和父母、朋友见面一样,不可能永远只是打电话交流。其实整个过程中,最受益的还是读者。所有这些最终都是为人服务的,不能忽略了人的主体性和感受。

  由于很多人平时比较忙碌,没时间和功夫找书、找作者,我们从世界各地找来书和人,推荐给你,面对面交流,你可以自己选择。上海书展的初衷就是,更深入推动阅读。

  文化在这个时代表现不同并不意味着荒芜

  “他们已经很少有时间来沉思被他们所虚度的时光了。 ”——《侧面像》

  有人认为,很多去书展的人不是冲着书去的,只是凑个热闹,这现象怎么看?

  孙:其实,销售的量是一个指标,但不是唯一的指标。每年参加书展的读者人数在增加,购书的人数也在增加,这都是非常可喜的。我相信,去的人大多还是爱书的,想去找自己喜爱的书的,当然也不排除有部分去看热闹的人。但是我觉得,一个人如果喜欢看书的热闹,这也是一件好事,至少他是对书感兴趣的,要不然在大热天里,他干嘛来看书的热闹呢?就算他说他看书不多,但至少他有兴趣、有愿望。看书的热闹是个好事情。读者的喜好和专业是各种各样的,我们不能只说针对专业领域的读者,我们是面向广大读者的。我们在更广泛地推广的基础上,一步一步在提高,不排斥任何人,希望营造一个有利于阅读的氛围和环境。

  常有人说,这是一个文化荒芜的时代,碎片化的文字和思考,阅读量降低让文化不再似从前那般精彩。您是怎么看的?

  孙:这是这个时代带来的问题。现在交流方便了,但是这个交流是不是有深度,是不是能加深交流?这不一定。方便了但不一定加深。我觉得,有时候技术的改变,有些东西和变化一时半会还看不出来,可不能否认的是,现在确实存在碎片化倾向,但这并不一定就意味着是缺乏深度。就说我们古人写的东西,也是很短的,在短小的诗词里却容纳了很大的信息量,所以,短并不意味着浅。像微博这样的平台,本质上是一个社交互动的平台,并不是学术研究的地方。只不过有一些人会在上面发布一些个人看法。所以不能以学术的要求来要求微博。虽然上面有很多有设想、观点的东西,但毕竟不是大学里的研究机构,不能要求它像研究论文那样来写,不能强求它描写得深入又完整。因为这是它的基本形态所决定的。而且,微博也是一个生长性的东西,它也会变化,以后会怎么样,我们谁都不知道。但至少这多了一个方法。

  有人说,现在社会上对物质的追求欲在上升,专研的人却在减少,其实这在任何时代都是一样的。在古代,在特殊年代,也有埋头读书、潜心做学问的人。但不能要求公众都这样,公众能够爱读书、关心这个话题就已经很不错了。不能在普遍的层面上,要求所有人都潜心研究,只能说个别有这方面能力的人会去做。当然在大方向上,书展也是在推广、呼吁大家来关心书、来阅读。不能通过微博、自媒体平台的变化,就轻易得来说一个时代的文化怎么怎么样了。

  慢阅读快生活是另一种文化氛围

  “因为缓慢的天性使我陷于想象,有什么无比珍贵的东西仅存于近乎静止的地方呢? ”——《呼吸》

  阅读和写作需要一个比较缓慢的过程,但网络时代则带来快节奏的问题,人们容易忽视缓慢的过程,怎么理解这慢阅读快生活下的文化?

  孙:人生如白驹过隙。随着人们的成长、生活,时间在飞速地流逝。而时间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平等的。一千年前的人过五十年,和今天的人过五十年,实际上是等量的。只不过是你对时间的感受不同。

  不过反过来讲,在那个时代也会浑浑噩噩的人,我们不能美化过去的时代。今天也是如此,也有埋头专心做学问的人,也有大家泛泛地聊聊天的人,所以我觉得,快和慢在一个时代是一组对照关系,同时,跟其他时代也是对照关系,这样的问题并不是今天才有。

  回到书的话题上来看,书无论是通俗易懂的,还是艰涩的,这些并不是评判它好坏的标准。毕竟,你不能要求读者都去读艰涩的书,可能别人喜欢简单一点的内容,在下班后看起来会轻松一些。但是,阅读这个行为会改善人们的生活、行为模式和心灵。比如,看一本书,你可能需要坐下来慢慢地阅读、思考,这和你拿着手机边走边看的状态有很大区别。可是由于现在每个人都有很多自己的事情要处理,所以也不必苛求碎片化、快节奏的问题,毕竟时代就是这个样子,而这样的问题也并不是现在才有的。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努力推广、呼吁大家来阅读——每天多花一分钟来阅读,那也很好。而对于真正爱书的人来说,根本不需要你来呼吁,他会自主自动自觉地来阅读。

  上海是上海文学的本质和对世界的认知起点

  “我出生在上海,在那里差不多生活了‘半生’。 ”——《小半生》

  上海文学和上海,对您来说意味着什么?

  孙:上海对我来说,就是我的全世界。我的成长、经验、感受、对世界的初步认识,都是从上海出发的,这也是一种本质。随着成长,在建立认同的过程中,我也会反思其中的东西。和西安、北京这些古都不同,上海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是个新城市,现在更是一个发展迅速的国际化大都市,相对来说,上海在商业、交流和文化方面比较发达。上海是中国现代出版业、电影业的起点,其复杂性远远超过它所带来的表面影响。它是一个极其多面的城市,气质杂糅,不是你随便看一眼便能描述出来的,这恰恰就是它有意思、有活力的地方。若一个地方三言两语就能归纳出来,说明那个地方变化缓慢,一个状态保持得比较久。作为一个写作者,上海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一个说不尽道不明的现象。就像以前有人打比方,去纽约待一天,你可以写一本书;去纽约待一年,你一句话都写不出来。因为接触的东西越多、见到的人越多,你的认识就越复杂,越觉得一言难尽。

  多年来对上海文学的描述,我个人认为并不全面、客观。因为中国一直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国家,很多文学作品都以此为主要的表现对象,读者对于它们也比较容易建立共识,但关于城市的文学作品,每个人心里看到的差异很大,就像上海在人们心中唤起的万般感受。

  (原标题:电子时代无法取代面对面交流)

看新浪新闻赢iPad mini】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诺奖得主勒·克莱齐奥:北京在老舍笔下永恒
上海书展•大神相约||陈子善:上海书展,“大家”的书展
画说人生 | 金宇澄:穿过你的记忆的我的手
上海书展见闻录
2016上海国际童书展11月开幕 6万余种新品将亮相
上海书展:读者嘉年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