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别再追究「为什么」了,多想想「是什么」 | Hailiang's Blog--张海良

几乎所有的问题都是从这五个字中的一个开始:who, what, why,when,how,即「谁」,「是什么」,「为什么」,「什么时候」,「如何」。

在本质与现象的讨论中,「为什么」这个问句一直扮演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人们总是喜欢寻根究底,探寻本质。在科学界或者说理论领域,我们一直认为,所有任何只针对问题的现有结构与对结果的解决方法,都只是肤浅地触及了问题的表象层次,它不是一个针对本质的解决方案。也就是说人们偏爱「为什么」去探究本质。但许多时候,恰恰是这个「为什么」将我们引入一个又一个的陷阱和迷思。

「为什么」是一种迷思

想象你的大脑是一个 google 。它是一个搜索引擎,在其背后有一个信息数据库,其中包括你已获得的经验,学到的知识和直觉。当您需要解决现实中的问题和困难时,您会形成拥有某个关键字的问题。比如,你想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养成早起的习惯」,关键词是「早起」和「习惯」。然后你的大脑搜索资源并找出可能的答案。您的关键字条目越具体,您的答案越具体。

由于人们喜欢探根究底,许多人会搜索「为什么要培养早起习惯」。类似的,我们提倡要阅读经典,而市面上有许多「为什么要阅读经典」的劝告和书籍。这就将问题的解决导向了另外一个方向。

想想你最喜欢的电影、书或电视节目。如果我问你为什么喜欢它,你会说什么?通常情况是你无法立即回答,你会边说边思索「我不知道,《了不起的盖茨比》真是一本好书。」但经过一番考虑(搜索),你可能会想出几个理由,比如书中的人物和情节非常感人,比如你喜欢书的作者菲茨杰拉德,他写的非常棒;或者你也有可以能说你喜欢长岛,而书中写的就是它。而以上这些回答,都与你的过去有关。

当我们问「为什么」时,我们是在检查自己的思想、感觉和行为的原因以及背后的动机,「我为什么会这样觉得?、我为什么会做那件事?,我为什么会这样想?」……我们似乎相信,这样做我们可以进一步了解自己。但其实,当我们强找理由时,我们也是在无意识地搜寻那个最简单,且听起来最可信的答案。而一旦我们为自己的行为找到一个貌似合理的原因时,不论答案对错与否,我们就会马上停止思考(停止搜索)。

为什么会这样?有一个认知偏差叫「确认偏见」(confirmation bia),意思是当我们在主观上认为某种观点正确的时候,往往倾向于寻找那些能够支持这一观点的信息,而忽略掉那些可能推翻这一观点的信息。

另外,我们的大脑不是用来思考的,思考不仅缓慢、费力而且极不靠谱。知科学家威林厄姆《学生为什么不喜欢上学》里指出,多数时候,我们是根据记忆来做解决问题或做出决定。甚至为了避免思考,大脑还会自我改变——如果你不断重复同一项任务,它会变成习惯,你的大脑也会做出相应改变来让你不动脑筋就能完成这项任务。

由此可见,要通过询问「为什么」去思考,去解决问题,我们需要花费很大的力气。

此外,询问「为什么」还会影响我们的心理健康,出现「受害者心态」。特别是当一个人处于迷茫和经历挫折时,许多个「为什么」会因为人们忽略积极的信息,放大消极信息,用这些细节填充你的大脑,结果让人自怨自艾,出现更多的内疚、责备、后悔。——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我不能变得更聪明?为什么不换另外一种办法处理呢?

一味地探究过去经验中的成因,只是一种自我设限的「问题解决」方式。当我们用「为什么」去寻根究底时,我们是在向下挖坑,结果越陷来越深。

「为什么」与「是什么」

既然,「为什么」是一种迷思,那么在认识自我,解决问题,抉择改变时,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美国组织心理学家 Tasha Eurich 给出的办法是 What Not Why。即用「是什么」替换「为什么」来澄清自我、产生洞察。正如哲学家斯宾诺莎所言:一旦我们对某种激情形成了清楚的认识,这种激情也就不再是激情了。心灵受激情控制的程度,是由头脑中充分观念的多少决定的。没有对「是什么」的充分认识,过多的「为什么」只会引入歧途。

在 《洞察力(insight)》里,Tasha Eurich 通过许多实验和案例分析了两者的区别。最后指出,「为什么」会引导我们到我们的局限性;「是什么」能帮助我们看到我们的潜力。「为什么」会激起负面情绪;「是什么」会让我们好奇。「为什么」让我们沉浸过去陷入困境;「是什么」能帮助我们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类似的,帕洛阿尔托心理研究院精简治疗中心的理查德·菲什、保罗·瓦茨拉维克、约翰·威克兰德用「第二序改变」来解决问题,即处理此时此地的情境针对处理问题的结果(是什么)而不是探究问题发生的假设性原因(为什么)。

在《改变:问题形成和解决的原则》里,三位研究心理治疗的专家指出,在有计划地介入人的问题时,最实用的方法不是去问「为什么」而是问「是什么」。也就是去了解此时此地到底是什么行为;使得问题持续不变,我们应该采取什么行动才能使改变发生。

他们在日常生活与临床上的发现,改变不仅可以不经由彻悟,而且只有极少数的个人行为或社会改变是对问题的起源有所彻悟而发生的。也就是说,只有少数人的改变是经过追究「为什么」而完成的,大多数人,仅仅关注「是什么」就能有效改变。

还有社会心理学博士海蒂·格兰特·霍尔沃森,她在《成功,动机与目标》也明确区分了「是什么」与「为什么」两种思维方式。并指出「是什么」关注细节,非常适合做一件困难、生疏、复杂或是需要很多时间学习的事,也就是说,用「是什么」非常适合解决那些棘手的事。而「为什么」与宏观相连,可以把一件小事和一个更大的意义或目标联系起来,重新赋予其新的意义。

在所有领域中,哲学是研究「为什么」的主要学科,其他如数学、物理、化学、认知科学等都在研究「是什么」。在研究「为什么」的领域里,维特根斯坦指明:解释总是有终止的时候,可是「5」这个字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呢?我们只有探究「5」如何被使用的时候,它的意义才能显现。他在《哲学研究》写道:

如果我们不去问「为什么」而直接去探究现象所发生的重要事实,往往我们可以发现,亊实会引导我们去找到答案。

一个问题,最值得探究的是「问题」本身。不去追究「为什么」,针对「是什么」,大师中的大师马奇也有这样的告诫:

…如果我们只在不被辜负的时候去信任,只在有所回报的时候去爱,只在学有所用的时候去学习,那么我们就放弃了为人的本质特征——愿意在自我概念的名义下行动,不管结果如何。

小 结

回到最开始的计算机理论,当我们用「为什么」方式时,这种不定向的搜索,导致混乱、迷茫,引出更多问题。当我们换用「是什么」的方式输入问题关键词,它会迫使我们在查询中具体化,最终导致解决方案。

现在的难点是,这个「是什么」如何描述?也就是说,在「是什么」阶段,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在《创新算法》中大发明家根里奇·阿奇舒勒指出,创造力是正确表述问题的技能。一旦表述正确,问题就能自动解决。由此可见,不论是从认识自我、行为改变、问题解决、创造发明,「是什么」在其中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那么我们该如何正确、合理描述「是什么」呢?下一篇,我们接着展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意识是如何产生的?从何而来?
为什么记不住?思考的本质是什么?世界级专家的研究成果出来了
如何用好碎片化时间,让思维更有效率?
深度思考:不断逼近问题的本质[莫琳·希凯所著管理学类书籍]
真正厉害的人,都是反本能的
学习及培养深度思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