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第三章《道德经》研究之困难。

第三章《道德经》研究之困难。

   一、 老子原著丢佚难以复原,研究之困难。

清代之前,《道德经》版本有103种之多。古书在上千年的传抄、刻印过程中难免出现错误,迄今为止,校订本共三千多种。《道德经》的版本有多种,傅本道德真经、河本、想本老子想尔注、王本、今本有马王堆版本,郭店楚简本等不同年代王公贵族随葬的《道德经》版本。到目前为止,可查到的各种外文版的《道德经》典籍已有一千多种。

没有原著,这是其研究老子困难重要原因之一。例如《道德经》第五十九章中的:“治人事天莫若啬。夫唯啬,是谓早服”中的“服”字,就是在汉代以前的传抄之误。今本有马王堆版本,郭店楚简本均是“服”字。因此“服”字之误,对该章之解如论如何均读不通。台湾学者萧天石先生所著《道德经圣解》对此“服”字是“复”,复者返也,作了全面引证论证:乾隆皇帝近臣王念孙《困学纪闻》引此段亦作“复”,并引司马公、朱文公说云“不适而复”,且谓:“王弼本作‘早服’,而注云‘早服,常也’,亦当为‘复’。”(注:当然这是附会之说)。案:《诗经》“顾我复我”,“复”作“回转而反复之”解。老子立言,重人之返朴归真,如婴儿之未孩,四十章又言“反者道之动”,

笔者就此认为“早服”的“服”字,原本为“复”属汉以前传抄之误。如《易·复卦》 “不远复”之义。象曰:“不远复,以修身也。”故“服”字应作“复”字为上。萧天石先生将“服”字纠为“复”字,全文不但好解读,且能与其他章节相呼应,又符合《道德经》之旨归。

二、古中国文字特色,研究之困难

现在一个概念要用一句话以至多句话才能表达,而古文一个字就表达一个概念。古文因雕刻竹筒之艰难用字有限,一个字又多义,还有引申义,借喻转义演变等。如不前后对照,上下文结合看,是理解不准的。特别是同一个字用在不同的地方其表达的概念则不同,出现一字多义,多字一义的现象。还有字的引伸义转义等情形,均导致阅读古文困难。例如“若”字,其本义:顺从,源于择菜引申为选择。后有相当、及;比得上、对付、处置好象好似看似之解。:视若分敌;若明若昧、若即若离若无其事若隐若现若有所丧若有所思等。对《道德经》第六章的“绵绵若存”的“若”字,一般均作“好象好似看似”之解,但笔者认为应作“顺从”解,才符合老子本意。因而阅读古文必须参照上下文,以其文字之义,用语风格习惯,否则,难以读懂古文,甚至要参照全文精神,这也是其研究老子困难的又重要原因之一。

    三、老子特殊用语,研究之困难

《道德经》第五十章[原文]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皆之死地亦十有三。对本章中的“十有三”,确实难解。

 () “十有三”的解读。

1王粥老子注:“十有三”解读为“十有三,犹云十分有三分”。

2《韩非子·解老》:“十有三”解读为“四肢与九窍”--“人始于生,而卒于死,始之谓出,卒之谓入,故曰,出生入死。人主身三百六十节,四肢九窍其大具也,四肢与九窍十有三者,十有三者之动静,尽属于生焉”。

3河上公《老子章句》:“十有三”解读为“九窍与四肢”。中国近现代道教学者陈撄宁,则赞同韩非河上公“十有三”之说 

4著名教授,古文字学家、先秦文化史研究和古籍校勘考据专家)高亨注:“十有三当指人之七情六欲”。

5西汉道家学者,思想家严君平又名严遵的《老子指归》:“是故,、无、清、静、微、寡、柔、弱、卑、损、时、和、啬,凡此十三,生之徒;实、有、、扰、显、众、刚、强、高、满、过、泰、费,此十三者,死之徒也。

“十有三”就是一十三,这有易经辞系中“天数二十有五,地数三十,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之说为证。王弼将“十有三”解读成“十分中有三分”,显然错误,而韩非河上公高亨将“十有三”解读成“一十三”才对。比较之下,对“十有三”解读,王弼之差。韩非河上公较近,高亨也可,而唯严君平之解才贴近老子。

(二)误读“出生入死”。

1对本章中“出生入死”这一句,看似没有解注之必要,实则非解不可并且解读得切贴,才能有效解读全文,特别是对本章的“十有三”之解才切题。因为“出生入死”是本章的提纲,若不解读提纲全文之解就困难。因而这一句历来不少解老注老大家,对本章中之这一开章句都在解,但解得五花八门,却无一个解之切题的。例如对出生入死这一句:王弼注,出生地,入死地”。 《韩非子·解老》:“出生入死”,解读为“人始于生,而卒于死,始之谓出,卒之谓入,故曰,出生入死吴澄说:“出”则生,“入”则死。蒋锡昌说:此言人出于世为生,入于地为死。陈鼓应先生的译本从之。萧天石大师《道德经圣解》:出,谓之无而生于有,入,谓之有而归于无。

2以上其解均不切题。本句出生入死”的“出”就是说要走出“泰”境才有生机,也就是说要去“泰”。否则就会走向“死亡的途径”。因而出生入死”意即为“出泰则生,入泰则死”。笔者在本文后面论及“老子损益之道”对此祥解。由此说明,不但“老子特殊用语”,导致对研究老子的困难,而老子五千文中“掐头去尾”之语言,我们在其解读时不“加言添语”是无法正确解读的。就象上面所说的出生入死”这一句,若下对其“加言添语”读成“出泰则生,入泰则死”,就无法正确解读的。《道德经》十七章中的“悠兮其贵言”,必须“加言添语”为“悠兮其贵在行而不在言”,才能正确解读的此句及该章之原意

四、不懂老子之意,研究老子更困难

(一)以《道德经》八十一章为例。

1《道德经》八十一章原文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2萧天石先生对知者不博,博者不知,认为《庄子.齐物篇》有“大辩不言”句,《知北游》有“不知深矣,知之浅矣”,句意同此。“此二句”王弼对此未注,而萧大师此解注也是误解老子,所引之意就是“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3大诗人白居易,因对老子“博者不知,知者不博”也误解成“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故写诗调侃老子:言者不如知者默,此语吾闻于老君;若道老君是知者,缘何自著五千文。因而南怀瑾先生在《老子他说》中说,“白居易用老子的手,打了老子一耳光”。但南怀瑾先生在《老子他说集续》中,对老子的这一“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则说:智慧到了,不读书也万事皆知。悟了道.一悟百悟千悟一样知道。但是一般知识越多,真智慧反而被知识蒙蔽,就是佛学讲的所知障,知道得越多越不能入道。南怀瑾先生对“知者不博,博者不知”的这一解读,就贴近老子。

老子的这一“知者不博,博者不知”,是说知“道”者,并非是博学多才的人;博学多才的人,并不是“道”者。老子的“博”,其千古乱解,终被南怀瑾先生予以纠正。对老子的“善者不辩,辩者不善”这一句, 遗憾的是则又被南怀瑾先生误读误解,他说老子自己也犯了这一条,他还写了五千言,还在辩论,违反了他自己说的真理没有什么好辩论的原则。所以要辩论就不是真理。南怀瑾先生对“善者不辩,辩者不善”误读误解,其根本原因是不知老子其意。而庄子则领会了老子其意,所以他在《庄子·齐物论》中说“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论;六合之内,圣人论而不议;春秋经世先王之志,圣人议而不辩”。其中的“圣人议而不辩”,就是说:修道者对别人所评价的是非对错是不去争辨的,故“圣人议而不辩”。 庄子的“圣人议而不辩”就是对老子的“善者不辩,辩者不善”这一句最好的注解。善指修道者,圣人也是指修道者。

4、译文比照说明

这一章从其文字看,很好解也很好译,没有其生僻难解之字,但不懂老子本意所解所译,不但离老子本意远反而导致对老子之误解。因该章文字好解,历来解老注老大家对该章很少解注;而象样的《道德经》通译本又不多,只好引任继愈、陈鼓应两位先生的译文,来比照说明。

1)陈鼓应先生译文:真实的言词不美,华美的言词不真实。行为善良的人不巧辩,巧辩的人不善良。真正了解的人不广博,广博的人不了解。有道不自私积藏,他尽量帮助别人,自己反而更充足;他尽量给予别人,自己反而更丰富。自然的规律,利而不害;施为而不争夺。

2)任继愈先生译文:真话不漂亮,漂亮的话不是真话。善人不巧说,巧说的不是善人。真懂的不卖弄,卖弄的不是真懂。“圣人”没有什么保留,尽全力帮助人,他自己反更充足,把一切给与人,他自己反更丰富。天的“道”,利万物而不害。“圣人”的“道”,做什么也不跟人家争夺。

陈、任这两两位学者所译,文字虽有差异但意思不差。按这种理解之译,“真是离题万里”。

3)笔者对本章译文:老子说,我这五千余言,虽不华美,但是可信的;那些华美的说教,则是不可信的。修道者凭人指责而对自己修道的言行是不辩解的,对自己修道的言行去辩解者,则不是修道者。“道”者,并非是博学多才的人;博学多才的人,并不是“道”者。得道的人积德不财,既能以此作人自己就更富有,既能以此身教于人自己就获得更多。遵从自然无为之道才能有利而无害,有德之人行自然无为之道必然与世无争。

:善者不辨的“善”通“缮”。修治之义,《庄子·养生主》善刀而藏之,故老子此处之善,指修道者。假若南怀瑾先生懂老子本意,他就不会误解老子说,“所以要辩论就不是真理”。

(二)必须认清老子其人。因为本章是老子对五千余言全文的总结,故老子所言内容旨在修道,故太史公说老子修道德要知道老子是一位自然无为者的超人,他既不关心政治,也不关心百姓,他既不“心怀好意”去教人怎么做,更不要求人们一定要去怎么做。他是从自然之道看出人们该怎样作,不该怎么作;看出治国者该怎么为,不该怎么为。无论是治身者或治人者还是治国者,对老子这五千余言看后认为说得对,你就这样做,认为说得不对,你可以不这样做。说不说由老子我定,做不做由你自己定,一切任其自然。老子就是这样一个彻底的自然无为者的超人。

正因为如此而笔者之解之译则与众不同,就是要贴近老子,要解读老子之意。而其他解注之译,背离老子之意因而误解老子。萧天石先生在其《道德经圣解》一书中说:“尤贵乎能使我与著者为一:心通为一, 神通为一,意通为一,理通为一,且不求合而自然合,不求一而自然一,方为上乘!方可谓为著者知己,方足昭垂后世。唯欲至此境地, 殆万不得一。因而笔者认为,若不能与老子著者为一:心通为一, 神通为一,意通为一,理通为一”,就不能解读本章。但要想与老子“为一”,只有先“认清老子其人”,否则,是不可能“为一”的,不能“为一”就会曲解老子。可是萧天石先生此论虽佳,但他毕竞未“认清老子其人”,因而他在解读本章时,而无能与老子“为一”。 故他引《庄子.齐物篇》“大辩不言”句, 《知北游》有“不知深矣,知之浅矣”, 萧天石与南怀瑾两位先生,是笔者所敬佩的最博学的大师,均精通儒释道,是这两位大师教笔者如何解读道德经的,笔者试图在为已故的两位大师完成心愿而已。

有人把老子捧为“关心百姓,抨击当政者”,是因为不认识老子的一种误解。《道德经》第五章中“圣人不仁,视百姓为趋狗”,这就说明老子是不“关心百姓”的自然无为者,而非一个“仁义”之君的“有以为”者;这就是十七章中的: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道德经开口一个“道”字,即“道可道”,闭口一个“德”字“圣人之道”的“圣人”就是得道之人即有“德”之人。这就是老子五千余言,名为《道德经》的原因。

(三)对道德经误读误解必然会曲扭老子。

1例如第八十一章中的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这三句话

 按前两位哲学家之解读“真实的言词不美,华美的言词不真实。行为善良的人不巧辩,巧辩的人不善良。真正了解的人不广博,广博的人不了解(陈之译)真话不漂亮,漂亮的话不是真话。善人不巧说,巧说的不是善人。真懂的不卖弄,卖弄的不是真懂(任之译)

老子其本意果如陈、任二位先所译的那样,那就说明老子仅是一位善于堆砌华丽词藻的混混而已,怎能称得上古今中外之名人?其按南怀瑾先生挖苦老子之言,“老子在为自己辩解”,道德经就不是“真理”,根本就没有什么研究价值了。

     因而笔者认为这三句话,老子的本意是:我这五千余言,虽不华美,但是可信的;那些华美的说教,则是不可信的。修道者凭人指责而对自己修道的言行是不辩解的,对自己修道的言行去辩解者,则不是修道者。“道”者,并非是博学多才的人;博学多才的人,并不是“道”者”。这才是老子本意,不但与全文上下相合,而与文章的开头结束一致。陈、任两位先生所译不但与全文无关,而明显说不通。

2本章中的 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 ,如果这一句话,老子的本意是陈先生所译的:有道不自私积藏,他尽量帮助别人,自己反而更充足;他尽量给予别人,自己反而更丰富”, 或者是任先生所译的: [圣人]没有什么保留,尽全力帮助人,他自己反更充足,把一切给与人,他自己反更丰富”。老子本意果若此:其一,老子是说一套作一套的人,口说要行“无以为”的“无为”之道,实际又走“有以为” 的“有为”之道。其二,那老子就在说瞎话,并且此言不可思议。因为你“尽量给予了别人”,也就是说“全部给予了别人”,又何来“更富有”,岂不予盾?笔者就此认为这一句话,老子之意为“得道的人积德不财,既能以此作人自己就更富有,既能以此身教与人自己就获得更多”,这才是老子的本意。所以真正修道的人就是“积德不财”嘛,“愈有”是指精神上而非物质上的“富有”。而现实中有的和尚买宝马车,其“愈有”才是指物质上的“富有”。但那不是真修道者。

3本章中的“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这最后一句,陈先生则译为“自然的规律,利而不害;施为而不争夺;任先生则译为“天的[],利万物而不害。[圣人][],做什么也不跟人家争夺”。

众所周知无论是天之道、或自然之道,均是一把双刃剑,有利也有害,不可能只有利而无害,这是有违常识的。天旱、水涝、狂风、暴雨,这是典型的自然灾害,怎么能说“利而不害”呢?众所周知“暖冬人舒适,来年虫害多。丰年兆大雪,当年则寒冷”。 1998年长江中下游之洪灾,就是因为长江上游森林砍伐过度,有违自然之道造成。再者原子的核裂变、聚变反应也是“自然规律”,若利用其发电则有利于人类,若用于战争则毁灭人类,这就说明遵从自然无为之则利,违背自然的有为之举则害。这怎么能说“自然的规律,利而不害”呢?这最后一句,老子本意是“遵从自然无为之道才能有利而无害,有德之人行自然无为之道必然与世无争”。由此足以说明,不懂老子之意,看似文浅也无法解读老子;在解读老子时,就会下笔千言离题万里。

4为了领会老子“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这结尾一句之意,现引用《庄子·秋水》篇对此的解读。《庄子·秋水》篇:河伯曰与北海若的对话:“至德者,火弗能热,水弗能溺,寒暑弗能害,禽兽弗能贼。非谓其薄也,言察乎安危,宁于祸福,谨于去就,莫之能害也。庄子所说的“言察乎安危,宁于祸福,谨于去就,莫之能害也”,就是遵循自然无为之道。若不知此,就不能解读《道德经》第五十章中的“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这一句,祥见文“解读《道德经》第五十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道德经】八一卷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道德经》56-58章
老子学习心得 “信言不美”心解 (转载)
老子道德经第三章原文及译文
《道德经》第三章 无为而治
北京白云观白云讲堂周高德道长《道德经》简读一(第一章——第三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