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老子通译前言



书名释:本书名为“老子通译通解”,“”,其译文不但要通文义而且还要通文意;不但要章节通而且还要全文通,一以贯之而周通才能进得去出得来。“”,不但要解老子所论华夏五千年之道而且还要解其道之渊源;不但要用老子所论之道去解东西方文化及哲学,还要用老子所论之道去解古今中外天下一切之象,犹如“天网恢恢,疏而不失”,最终找到解决人类面临的深层危机之路,从而实现拯救整个人类;可以说:读懂《老子》五千言,就能知晓天下一切。苏轼才在其《老子解》一书中说:“赵普谓半部《论语》可以治天下,若于《道德经》,通其片言只义,亦可以为帝王师,为万世法。”因而萧天石大师在其《老子圣义阐微 自序》说:“读孔孟书,可以圣化;读老 庄书,可以神化。”

世界上只有两门学问一门是削减抑制欲望的学问,那就是求道在慧而筒;一门是实现助长其欲望的学问,那就是求技在智而繁,前者有涯后者无涯。韩愈其治学名联:“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这位“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文公,忘了庄子养生之教悔,以其“苦作舟”于学海,年仅五十七岁而终。《庄子·养生主:“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庄子是说:“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却是无限的。以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是危险的,既已知却还要去求,是自陷身于险境。”要知道庄子此说,是要你去养生,不要去求智而伤身;这是庄子对《老子》五千言中“为学日益,为道日损”及“绝学无忧”之发辉。可陈鼓应先生在《老子今注今译》一书中却说“老子和庄子,在基本的心态与意境上是大不相同的。”司马迁说庄子:“其学无所不窥,然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陈鼓应先生连“老庄”一体就不懂,又怎样去“解老”?

什么是古华夏之

老子五千言论道,首先应明白什么是道及道之渊源。人类在原始社会初期,为了生存,人们之间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自然而然相互协作,不自觉地融入大自然“不争”的和谐相处。适者生存的动物其本性就是“相争”, 而万物之灵的人则效法其大自然之“不争”,这就是人与动物之根本区别。后来由于一些人的欲望逐渐增加,一些人为满足其欲望就出现“相争”从而打破了相互协作共存的和谐局面。那时华夏民族早在五千多年前就意识到,要使人类长久生存繁衍下去,只有回复到原始“不争”的和谐相处时代。为实现这一愿望,华夏民族之祖先伏羲氏时代通过长期地,“仰观天文,俯察地理,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发现万事万物之运行都是无目的,一切任自然而万物却欣欣向荣。从而遂渐从自然规律与法则中,悟出一个“自然无为wèi,为wéi而不争”(下同)之理,于是就萌生了华夏之“”的初步概念,从而创立了反映自然之象的八卦图。八卦之阴阳爻就是“”之内涵。故《周易》说“一阴一阳之谓道”,这“一阴一阳”无形之中就出现太极图之概念,虽然那个时代还没有“”与太极图这个名词,但其概念之内涵与外延已具备。而八卦太极就是其“”之含义,故“”始于伏羲氏时代之八卦。后来在八卦和“”与太极这三者概念基础之上,神农氏就演绎出连山易,黄帝时代进而演绎出归藏易,古华夏之“”其系统理论就完备。古华夏之“”象征着“自然无为,为而不争”,伏羲氏创八卦之目就是抑制人们之欲望,从而使人们不争而能和谐相处。这种“”之精神从黄帝时代,经尧周一直传到西周末年。由于西周末年其社会生产力的提高财富不断增加,从而刺激华夏民族一些人欲望膨胀而致社会动乱;老子针对一些人欲望膨胀之心态,就用当时的语言文字对黄帝时代的归藏易所含“自然无为,为而不争,守朴守静”之“”;从其源头到其终端,从自然到社会,从大至宇宙小至身边琐事,对其本末及因果关系予以系统论述而形成《道德经》一书。知其古华夏之”之“”及其来龙去脉,就可以解读老子五千言,否则免谈。

自然“无为而不争”,就形成“和而不同”的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道德文化”,并形成华夏古老的社会意识形态及其价值观。华夏古老的哲人,把华夏古老的“道德文化”其是否“相争”,作为人与动物区别的标志;其“无为不争”的古华夏之“”,不但倡导人与人之间不争不斗和谐相处,还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因而“敬天,畏天”就成为一种传统习惯,从而形成“天人相应,天人合一”之理念。达尔文的进化论出现后,西方哲人则把人是否能“能制造工具”、思考,作为人与动物区别的标志,主张“适者生存”而倡导“竞争”,从而导出争民主,争人权等一系列的“为而争”,同时出现向大自然索取系统的知识及技术,不断向大自然索取,形成“同而不和”的人与人、人与自然“相争”而共亡的“两希文化”,形成西方的社会意识形态及其价值观。肉食动物在其“生存斗争”中相互残杀弱肉强食,而缺乏“道德”的人类则承袭动物这一本性,在“为而争”的弱肉强食之中相互残杀。知道这一点不但知道华夏之“”的渊源,更知道东西方文化及价值观其差别的根源。知此,就知道晚清大儒曾国藩所说的“不为圣贤,便为禽兽”之涵义;知此,就找到解读老子五千言的钥匙。所以解读老子之“”,决不能用西方的哲学思维方式及价值观去解读,否则就离题,陈鼓应先生倾毕生精力研究老子,并用西方的哲学思维方式及价值观去之解读老子五千言,就是其典型的背道而读不懂古华夏之“”的范例。

老子所论之“”,就是基于八卦之太极这样一个浩瀚宇宙的实体,它包容有限宇宙和无限宇宙。“”生万物,天下万事万物归“”而万物之灵的人也不例外;万物遵“”万物之灵的人也必须遵“”,就是遵循“自然无为,为而不争,守朴守静”之“”。可是华夏民族在其历史进程中,由于人们之“欲望”逐渐膨胀,人们为满足日益膨胀的“欲望”其行为就逐渐离道。人们的行为一离“”,就从“无为wèi”转向“有为wèi”, 从“wéi而不争”转向“wéi而相争”,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就失去了和谐,社会上就出现无休止的争斗,这种争斗在文的方面就是斗智斗心机,在武的方面小到拳脚相加,大到战争,通过其软硬兼施以实现其膨胀之欲望。这种争斗结果就出现胜负、输赢、贫富,就出现了制约平衡这种争斗的“国家机器”,以及相关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文明”社会就出现了。这种“文明”每前进一步,“道德”就相应倒退一步,人类社会的“文明”史就是人类社会“道德”的退化史。华夏之“道德”在华夏民族两千多年集权专制下挣扎,从而使华夏之许多“道德”观念能延续至今,可以说华夏民族史是一部华夏“道德”的斗争史。遗憾的是,受西方观念的冲击,华夏之 “道德”观念在当今己淡出了。

老子所论之“”的原始内涵,就是大自然的“无为不争”,而始于上古伏羲时代,经三皇五帝及尧、舜、禹,夏商、周传致春秋战国时期;不知此就不知“中华文化渊源流长”之内涵。 陈鼓应先生在其《老子今注今译》初版序”中则说老子所论之“所具备的一切特性,都是老子所预设的,从常识观点来看,也许它是没有意义的。”这说明陈先生不知华夏之“”为何物之故,可学界研究老子的学者,则认为老子是“”的创始人。学界对“中华文化渊源流长”界定不清,要知道古华夏之“”是华夏文化之魂,上下五千年华夏历史,就是华夏之“道德”的斗争史,知此就知道什么是古华夏文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道德经-第一章 有无之辨
关于老子《道德经》的思考
紫气东来道德经的三大智慧,读完顿悟人生智慧
《道德经》究竟是讲道德还是反道德?
【为什么老子认为水“几于道”?】“水善利...
道,绝非科学所能企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