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对《意见》实施之思考


2017年1月,《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实施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一年多过去了,对《实施意见》出台后有不少论文,却未说到点子上,对什么是“优秀传统文化”?不甚了然,起色不大。

其原因是不知其传统文化“基因”是什么。不知其传统文化“基因”是什么,何以对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不知其传统文化“基因”是什么,也不能“进一步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的前提是,要知道什么是文化?不知道什么是文化,何以知其传统文化“基因”?不知道什么是传统文化“基因”,又如何继承“优秀传统文化”?

什么是文化?被学者解注为:文化是广泛的知识并将之活学活用与根植内心的修养;文化是是非常广泛和最具人文意味的概念,简单来说文化就是地区人类的生活要素形态的统称。并认为:给文化下一个准确或精确的定义,的确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对文化这个概念的解读,人类也一直众说不一。但东西方的辞书或百科中却有一个较为共同的的解释和理解:文化是相对于政治、经济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活动产品。

对此,“文化”一词没有明确之定义,用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之含义,学者门对此有不同之注解。因而对“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 ,不知从何入手。

从我国传统的“文化”观看:“道”以文教化,就是“文化”,因为“道”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文化”二字,其精确的定义就是,“道”以文教化,其核心是“道”。“文明”二字,其精确的定义就是,“道”以文释明,其核心还是“道”。“道”字用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之含义,我国老庄传统哲学把“道”分解为“道体”和“道用”,又综合为“道体”决定“道用”。“道体”决定“道用”之理叫“道理”,故《庄子性缮》说“道,理也”。一切文化之核心皆“道,理也”。这个道之理,就是传统文化“基因”。“道体”决定“道用”,就是“终因”决定“终果”。“道”以文教化,就是以语言文字告诉人“终因”决定“终果”之“道理”,并将这种“道理”融入人们日常的生产生活之中而普遍化之,从而形成一种文化观念,通过文化载体表现出来。

道之理,分做人之理和做事之理,《庄子性缮》说“道,理也”,是指做人之理。这就是我国传统文化独特的“基因”,它是从华夏上古原始母系社会遗传下来的。西方传统文化“基因”,只是做事之理,是从古希腊遗传下来的,西方原始母系社会遗传下来的做人之理“基因”,则被古希腊哲学家对神话之批判断送了,而未传承下来。华夏上古原始母系社会遗传下来的独特“基因”,却被人类最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的老庄承袭。但在春秋战国时期,其这一独特的“基因”发生变异,由“内道”转向“外道”,出现百家争呜。“内道”传统文化“基因”,才是华夏上古原始母系社会遗传下来的独特的“基因”,所形成的文化才是优秀文化,而变异的“外道”传统文化“基因”,所形成的文化则是传统文化之糟粕。

 “道”以文教化,首要的就是教化如何做人,其次才教化如何做事;“道”以文释明,首要的就是认识明白如何做人,其次认识明白如何做事,如何做人的哲学就是传统的“道德”哲学。西方传统只有如何做事的“本事”哲学,则无如何做人的“道德”哲学,西方宗教也讲“道德”却缺乏内在哲理。所以《实施意见》才说中华文化之理念是“独一无二的”。中国传统内道“道德”哲学,是中国传统文化之核心。哲学为“道体”文化为“道用”;哲学是一种理念,而文化则是这种哲学理念所形成的文化观念,不同文化之观念,对社会、对事物价值取向不同,就出现不同的思想和行为。我国的内道传统文化观念,就体现其源于母系社会传统哲学理念,这种哲学理念,正如《实施意见》所说是“独一无二的”。

传统文化并非人们所认为的: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传统文化之核心是“统”字,不知这个“统”字,就不知什么是传统文化。“统”者,帅也,只有“帅”才能“统领”。这个“统领”之“帅”就是哲学理念,所以没有哲学理念之文化,就不是传统文化。没有哲学理念就不能形成文化思想,文化观念。不同的哲学理念就形成不同的文化思想,不同的文化观念。

中国传统哲学自春秋战国时代就分内道与外道,内道形成的哲学理念,以是否遵“道”决定如何做人,而外道形成的哲学理念,以是否遵“德”决定如何做人,不知“道之尊,德之贵”其辩证原理。“道之尊,德之贵” ,遵“道”其“德”自在,离“道”求“德”而不得。以遵“道”其“德”自在,决定如何做人放在首位的内道哲学理念,所统领之传统文化,则是优秀的传统文化。以离“道”求“德”而不得,决定如何做人的外道哲学理念,所统领之传统文化,则绝不是优秀的传统文化。分不清传统文化内道“基因”和外道“基因”,就分不清传统文化之精华和糟粕,又如何去对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不是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形式,而是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内容,那就是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精神。优秀的传统文化精神,与传统内道哲学理念之关系:前者为“道用”,后者为“道体”,“道用”服从“道体”,“道体”决定“道用”。文化为“道用”,哲学为“道体”,文化观念服从哲学理念,“哲理”决定“观念”,有什么样的“哲理”就有什么样的文化“观念”。内道哲学理念源于大自然,《老子》的“道法自然”,就是“道用”服从“道体”之解注。“道德”是传统文化精神之基础,内道哲学理念之“道德”是求“道”不求“德”,而外道哲学理念之“道德”是求“德”不求“道”。求“道”其“德”自在,求“德”其“德”不在。故《老子》说“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优秀的传统文化精神,就是求“道”不求“德”,而“德”自在。“道”之人文就是“素朴”,表现为筒俭。所以《实施意见》才说“俭约自守”之“生活理念”,是“中华人文精神”。这种“中华人文精神”,就是优秀的传统文化精神。返朴归真,就是“传承中华文化基因”,这才是优秀的传统文化之“精髓”。知此,才能对优秀的传统文化精神予以继承,否则“继承”就是一句空话

华夏古典哲理源于象征环宇的太极八卦原理,是自然法则、规律之摸拟,所体现的是客观自然哲理,而不是人之“主观认为”之哲理。所以,华夏古典哲理“只有结论,而无争论”。因为华夏古典哲学把大自然分为“物本”与“物象”,“物本”为“终因”“物象”为“终果”,“物象”服从“物本”,“物本”决定“物象”,“物本”之道体,决定“物象”之道用,即“终因”决定“终果”,所以“只有结论,而无争论”。可是西方哲学在认识大自然中,“本末”不分,而不知主宰世界之“本体”,只在客观实在“物象”之中求其“因果”而争论不休,所以“只有争论,而无结论”。

华夏古典哲理是大自然运行之“道”理,故古华夏将其称之为“道”,这个“道”分无形之体和有形之用,并且无形之“体”决定有形之“用”。道法自然就是效法的大自然,其无形之“体”决定有形之“用”这一自然哲理,这就是老庄哲学所论的“天之道”。老庄哲学所论的“人之道”,源于“天道”之哲理,并将形上“天道”之哲理,与形下人文之道德有机结合,叫“人之道”。“人之道”,就是如何做人之道理,又叫“人道”。遵“天之道”,自然无为wèi,行“人之道”为而不争,为而不争“人之道”,就是上仁不仁之“仁道”。传统外道所称之“仁道”,避开“为而不争”去谈“施舍”,违反“天道无亲”自然法则,故《老子》才说“唯施是畏”(第五十三章)。

只有心态平衡者,才能行“为而不争”之“仁道”。“天之道”,其自然哲理核心是,无形之“体”决定有形之“用”。“人之道”,其自然哲理核心是,无形之“欲望”决定人之一切意念及行为。“抑欲为万善之本,纵欲为万恶之源”,因而人文道德之核心,就是“节制”人们之欲望。人们能节制其欲望就知足,知足就会适而可止,做事就会恰到好处,既不过也无不及。知足则足,就富有天下而有益于天,不知足则殆,就会贪天下而祸害天下。简俭之素朴,就是知足之体现。所以简俭之素朴,是以节制其欲望为其基础,节制其欲望其简俭之素朴,是遵天之道,叫朴道。

以简俭素朴之道治身,健康快乐而长寿,以简俭素朴之道治家,家和万事兴,以简俭素朴之道治国,天下太平长治久安。行简俭素朴之道,邻里和睦,社会风气淳朴。行简俭素朴之道,物尽其用,节能减排,节约地球有限资源的同时,消除威胁人类生存的环境污染,简俭素朴之道治天下一切!正因为如此,《谭子化书》才说“知俭可以为万化之柄”,“俭”可治天下一切。这就是《实施意见》所希望的,把优良传统文化“节俭养德”,“融入生产生活。注重实践与养成、需求与供给、形式与内容相结合,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更好更多地融入生产生活各方面。”

行简俭素朴之道,当然上层社会要率先践行,以便上行下效,才能慰然成风,特别是有影响的政治人物,及社会各界名流,其示范作用十分重要。中共中央政治局改进工作作风8规定:“轻车筒从”,“要厉行勤俭节约,严格遵守廉洁” ,就体现出传统文化精神。能否廉洁自律,就体现在能否行简俭素朴之道。特别是2013年十大新闻热词中的“光盘行动”,倡导拒绝 “舌尖上的浪费” ,就是对传统文化精神之回归。受西方奢侈文化影响所致“舌尖上的浪费”,倒掉了约2亿人一年的口粮,这是上层社会对传统文化不“自觉”之表现,其上行下效从而影响下层社会“舌尖上的浪费”。《实施意见》要求:“开展节俭养德全民行动” ,就是要求“行简俭素朴之道”。《实施意见》要求“进一步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对传统文化不“自觉”,主要体现在对“简俭素朴之道”,其认识不足,对传统文化不“自信”,主要是不能认识传统文化之“精髓”,就是这一能治天下的简俭素朴之道!对此,希望哲学界、文化界能予以透彻的阐释并予以传扬,以发扬光大。

文化界在对简俭素朴之道,予以阐释时,最好的书就是老庄经典,而唐末五代谭峭撰《谭子化书》,则是最好的参考书《谭子化书》第六卷·俭化。在其:

 “太平”中,其“常用之物,用之不得其道”,就是 “用之不当,不能物尽其用”,“以至于败家”,是因失去简俭之道。“夫礼失于奢,乐失于淫。奢淫若水,去不复返,议欲救之,莫过乎俭”。就是说“俭”是奢、淫之克星,“俭”是知足之体现,不知足,何以“俭”?所以知足是“俭”的前提、核心。知足则“俭”,不知足则奢。《老子》论“知足”:第二十二章“知足者富。”四十四章:“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四十六章:“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化柄”中,“俭于听可以养虚,俭于视可以养神,俭于言可以养气,俭于私可以护富,俭于职官可以无奸佞,俭于嫔嫱可以保寿命,俭于心可以出生死。是知俭可以为万化之柄”。由此可见“俭”,不仅是养生之道,而且是“万化之柄”,能 化解天下一切难题。

“天牧”中,“奢者富不足,俭者贫有馀。奢者心常贫,俭者心常富。奢者多忧,俭者多福,能终其俭者,可以为天下之牧”。“奢者富不足”,亿万富翁都不能感到满足而为富不仁。“俭者贫有馀”,“知足者富”,“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论语·雍也》),就是“俭者贫有馀”之体现。“奢者心常贫”,这是贪腐、抡盗、坑蒙拐骗、走私犯毒、极端恐怖、战争之根源。“能终其俭者,可以为天下之牧”,能终身行其“俭”之朴道,可以教化天下。“天牧”就是“道”以身教而不以“文”教化,身教重于言教,故“终其俭者,可以为天下之牧”,就是可以为天下之楷模。“终其俭者”,才是真正的“道德模范”,全国评“道德模范”,为什么不选“终其俭者”?“终其俭者” 在民间大有人在!

“清静”中,“奢者好动,俭者好静;奢者好难,俭者好易;奢者好繁,俭者好简;奢者好逸乐,俭者好恬淡”。 “俭者好简”:“俭”指用度之节“俭”紧扣,“简”指做事之“简”要摒弃排场,俭者必简,简者必俭,二者合二为一,就是《老子》五十九章所论的:治人事天,莫若“啬”。“啬”就是“简俭”之统称。“简俭”则朴,大自然就是如此之简朴,人之简朴就是效法自然之道之体现。华夏古代内道哲学,就是源于自然之道“简俭”之哲学。

“损益”中,“夫仁不俭,有不仁;义不俭,有不义;礼不俭,有非礼;智不俭,有无智;信不俭,有不信”。由此可见,“简俭”是“仁义”之师,是“智慧”之结晶,是“诚信”之本。“俭者,损之道也。益者损之旨,损者益之理。礼过则淫,俭过则朴。自古及今,未有亡于俭者也”。“俭者,损之道也”,“损”的就是欲望,欲望低才能俭,欲望高则必奢。故《老子》第四十八章:“为学日益,为道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wèi,无为wèi而无不为wéi。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益者损之旨,损者益之理”:“损”(节制)其欲望,终身太平故“益者损之旨”。受“益”于终身太平,来源“损”(节制)其欲望之“道”理。“俭过则朴”,“俭”就是其素朴之“道”。“自古及今,未有亡于俭者也”:奢侈的秦始皇其王朝仅15年而亡。汉文帝一件龙袍补了又补,才有“文景之治” ,使西汉统治达两百多年。后来起义军攻打长安的时候,掘开了很多皇帝的陵墓,唯独汉文帝的陵墓没有动,因为他们知道,他的墓里没有值钱的东西。汉文帝刘恒就是“终其俭者”之典范,是两千多年来,行简俭素朴之“道”帝王中之楷模。当今之中国上下何不效法之!

“解惑”中,“谦者人所尊,俭者人所宝” ,节俭之朴,几千年来,不但是传家之宝,也是传国之宝。革命先辈就是靠这一传国之宝立国的,新中国成立后,伟人毛泽东为一个馒头烤焦了,还生气,为什么今人还要演绎“舌尖上的浪费”?“我谦则民自谦,我俭则民自俭”:这个“我”则是指对民众具有一定影响力者,故“我俭则民自俭”。所以才有前述的:“特别是有影响的政治人物,及社会各界名流,其示范作用十分重要”之论。

《实施意见》要求,把优秀的传统文化,“贯穿国民教育始终”;“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艺术体育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于启蒙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各领域”; “推动高校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修课”。这确实很有必要,但如何才能实现?

建议,将唐末五代谭峭所撰《谭子化书》,应作为高等教育的必读教材,可选其中章节,作为中小学之课文,以培养其传统筒俭之美德。因为这本书所论,涉及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核心。

不过《谭子化书》,虽不是先秦经典,但饱含传统文化“基因”。该书第一卷·道化,论的是古典哲学之“道体”与“道术”之关系;第二卷·术化,论的是古典哲学“道术”之哲理;第三卷·德化、第四卷·仁化,论的是古典哲学“道”与“德”之关系其哲理;第五卷·食化、第六卷·俭化,纯粹论的是“道”之“用”这一人文之道德。不知华夏古典哲学原理中,“道”之“体、用”关系者,是不能解读该书原意的。不能解读该书原意,就不能正确将其半古之文译成今文。所以,要将《谭子化书》,作为高等教育必修教材,不但要有正确将其半古之文译成今文的辅助教材,还应有一本,对该书切贴之解读的读本,同时作为辅助教材才行。

《实施意见》要求:“深入阐发文化精髓。加强中华文化研究阐释工作,深入研究阐释中华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深刻阐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丰厚滋养,深刻阐明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实践之需”这一要求是,落实“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 之关键。不能“深入阐发文化精髓” ,就难于“增加文化自觉和自信” ,不能“增加文化自觉和自信”,就难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 。本文虽然已触及到传统文化“精髓”,但远不够,本人正在出版中的《纵论古今中外哲学》一书,是继《老子通译通解》一书之后的力作,他对传统文化“精髓”,更进一步予以充分的“深入阐发”,以后可以作为参考书。

在此,值得一提的是:《实施意见》提出,“重视保护和发展具有重要文化价值和传承意义的“绝学”、冷门学科”。华夏古典哲学,确属具有重要文化价值和传承意义的“绝学”,因为他源于原始母系社会,而终于老庄之道学,后继无人。秦汉之后老庄之道学,成为“玄学”,被埋藏两千多年,现老庄之道学,就成了“冷门”之“绝学”。国家应投入人力、材力对其予以开发研究,才能实现“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远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八不中道
书法:以主观意志行为书写,反映客观存在的自然之道之理
武术与中国传统哲学
书法与中国哲学(上)
6、中华传统文化中“道”的哲学思想——再谭《中庸》
【学点哲学】经常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