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对《大学》章句之解读:

一、本篇篇名解

学者认为《大学》全文文辞简约,内涵深刻,影响深远,主要概括总结了先秦儒家道德修养理论,以及关于道德修养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对儒家政治哲学也有系统的论述,对做人、处事、治国等有深刻的启迪性。《大学》提出的“三纲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和“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强调修己是治人的前提,修己的目的是为了治国平天下,说明治国平天下和个人道德修养的一致性 。  

学者们根本不知曾参所论的“大学之道”说的什么,才有如此之断章取义篇名《大学》,参所论的“大学之道”,篇名应为《大学之道》而不应为说不清道不明之《大学》。正是这一原因,现在之学者才说:大学:在古代其含义有两种:“博学”之态;与“小学”相对的“大人之学”。那曾参本篇所论的究竟是“博学”之态,还是与“小学”相对的“大人之学”?都不是,因为《大学》之篇名,与以上“学者认为”的不符。曾参本篇所论的是“格物”,只有“格物”才能“知致”,又只有懂得“格物”与“平天下”之因果关系,才能“致知”,知道其明白的道德含义,是一门最大的学问,据此篇名应为《大学之道》而不是《大学》。正是名不正言不顺,才不知曾参本篇所论的“格物”指的是什么?曾参本篇所论的“格物”,指的是“格除物欲”,而绝不是朱熹所说的“推究,万事万物” 。也正是这一原因,历来之学者们才不知曾参本篇所论的是什么?现将本篇之原文、学者们译文,与笔者对本篇之解读排列于下,作一比较就知

二、原文

大学之道1,在明明德2,在亲民3,在止于至善4。知止而后有定5,定而后能静6,静而后能安7,安而后能虑8,虑而后能得9。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10。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11。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12。致知在格物13。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14,一是皆以修身为本15。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16。其所厚者薄17,而其所薄者厚18,未之有也19。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

              三、译文

《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高尚的德行,在于关爱人民,在于达到最高境界的善。知道要达到“至善”的境界方能确定目标,确定目标后方能心地宁静,心地宁静方能安稳不乱,安稳不乱方能思虑周详,思虑周详方能达到“至善”。凡物都有根本有末节,凡事都有终端有始端,知道了它们的先后次序,就与《大学》的宗旨相差不远了。

在古代,意欲将高尚的德行弘扬于天下的人,则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意欲治理好自己国家的人,则先要调整好自己的家庭;意欲调整好自己家庭的人,则先要修养好自身的品德;意欲修养好自身品德的人,则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意;意欲端正自己心意的人,则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意欲使自己意念真诚的人,则先要获取知识;获取知识的途径则在于探究事理。探究事理后才能获得正确认识,认识正确后才能意念真诚,意念真诚后才能端正心意,心意端正后才能修养好品德,品德修养好后才能调整好家族,家族调整好后才能治理好国家,国家治理好后才能使天下大平。

从天子到普通百姓,都要把修养品德作为根本。人的根本败坏了,末节反倒能调理好,这是不可能的。正像我厚待他人,他人反而慢待我;我慢待他人,他人反而厚待我这样的事情,还未曾有过。这就叫知道了根本,这就是认知的最高境界。

            四、笔者之解读:

所谓《大学》提出的“三纲”(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和“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强调修己是治人的前提,修己的目的是为了治国平天下,说明治国平天下和个人道德修养的一致性 。  

这“八目”中,“格物”是其核心关键,不能“格物”就不能“致知”: 就是说不能“格除物欲”就不能“到达知其修身之境界” 。修身的之核心是养性,只有恬淡虚无才能养性,做到恬淡虚无自然修身。只有知道这个道理,才能诚心实意去修身而不会口是心非,当今社会就是一个口是心非的时代,就源于把“格物”理解成推究万事万物。当今之人们在推究万事万物之中“为学日益”,其物欲伴随日益增加的知识而增加,从而导致修身养性之道德荡然无存。所以不诚心实意去修身而口是心非喊口号,就是其心不正之体现,只有“格除物欲”才能“到达知其修身之境界” ,才知什么是修身养性,才能诚心实意去修身 ,才不会口是心非而“正心”。能诚心实意去修身 ,家族内部不但和睦也不会对外扩张,这样社会就和谐安宁,一个国家是由宗法家族杻带构成,中国传统家族关系的制度是国家构成的基础,这个基础被“齐家”,天下就太平了,天下太平是治国之旨故“治国”。这就是“八条目”中,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关系。强调修己是治人的前提,修己的目的是为了治国平天下,说明治国平天下和个人道德修养的一致性 。不能“格除物欲”就不能“修己”,一切都是空话,知此,就知“格物知至”之真实含义。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就是历史上之学者所谓的“三纲领”。“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是说知道其明白的道德含义,是一门最大的学问,这就是“大学”二字之含义,故“大学之道”。亲近民众是知道其明白的道德含义之体现,知道其明白这个道德含义,这个道德处在其至高之善行,那就是修身养性,这并非是什么“三纲领”,是“大学”之旨。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这是“养性”之步骤,是“修身”之基础。知道其明白这个道德含义后,才能适可而止,之后就能决定修身,之后其心就不浮躁而能静下来,能静下心来就心安,心安对自己的一切行为就会三思而后行,其结果就得而不失。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物之本为事物之始,物之末为事物之终,事物之始为因,事物之终为果。“知所先后”,就是知其先因后果,知其先因后果,就知其“道”之哲理,故“则近道矣”!后面就是论的修身养性之道德其先因后果之关系。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这是论的“治国”与“修身”其先因后果之关系,“修身”为先因,“治国”为后果,“修身”是其“治国”的先决条件,这就是传统的“治国”之道叫“徳治”。中国传统道德就体现在“修身养性”,修简俭廉洁之身,养恬淡虚无外物之性,以此“治国”叫“徳治”。这个道德与当今“道德”含义是不同的,传统道德含义是“修身养性”而不争,当今“道德”含义是“见义勇为”,做好人好事,所以现在才提倡“法治”而不提倡“徳治”。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这是论的“修身”与“其知”其先因后果之关系, “其知”为先因,“修身”为后果,“其知”是其“修身”的先决条件。

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致知在格物” 是其因中之因为终因,终因决定初始。“天下平”是其果中之果为终果,这个终因与终果之关系是一种必然性,其间还有许多环节。“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 ,就是终因与终果其间还有许多环节。这些许多中间环节,所体现的是“先因后果”之关系,而不是“终因终果” 之关系。“先因后果”之因果关系十分复杂: 有因必有果、有因未必有果、一因多果、一果多因,才出现事物之必然性与偶然性并存之局面,而“终因终果” 之关系,只有必然性而没有其偶然性,所以“致知在格物” 是其因中之因为终因,“天下平”是其果中之果为终果。这个“天下平”之含义是,天下公正公平,天下公正公平,天下自然太平无事,天下公正公平是因,天下自然太平无事是果。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就是说无论是帝王还是平民百姓概莫能外,均是“以修身为本” ,“修身”之要在于“格物”,不能格除物欲之念则不能“修身”,不能“以修身为本” ,“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就是说只知其“格物”之终因,与“天下平”之终果其间的中间环节,而不知其“终因终果” 之关系,想知其“修身”与“天下平”之必然性是不可能的。知其不格除物欲之念则不能“修身”,只有知其格除物欲之念才能“修身”,要知道,纵欲为万恶之源,抑欲为万善之本,“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 。

曾参所论的“大学之道”,就是论的传统修身养性之道德,其核心就体现在恬淡虚无之欲望上面,人之欲望问题解决了,天下一切问题就解决了。所以儒者曾参才有“ 知至格物” 、“格物致知”之论。中国传统道德之标准,是由其欲望之高低所决定的,修佛修道其旨就是解决的抑制人之欲望问题,抑制人之欲望就是使其适而可止为而不争,能做到如此就可以成佛成仙,就是有“道”之高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大学专栏】《大学》之道与修身养性
大学读后感1000字8篇
修身养性是成功基础
槐轩经典 II 大学恒解正文(二)
少年养志之立大志 | 黄石头
正心一词的意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