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对陈鼓应在《老庄新论》一书的“摘”、“评”、“议”续八

   四、老子的形上之“道”和孔子的伦范之“道”

6、“摘”69页:老子喜言天道,孔子则“罕言天道”。“天道”一词,较“天”“地”“命”等观念为晚出。春秋早期有以天道指天象运行规律之说(如《左传.庄公四年》“盈而荡,天之道也”),先前有以天道指人生吉凶祸福规律之说(如《国语.周语:引“先王之令有之曰天道赏善而罚淫”):自春秋末,则前一说成为天道观的主流。与老子同时的范蠡曾说“天道盈而不溢,盛而不骄,劳而不矜其功。”又说“天道皇皇,曰月以为常,明者以为法,微者则是行。阳至而阴,阴至而阳;曰困而还,月盈而匡。”(《国语,越语》)范蠡排除了宗教神秘的观念和占星术的迷信,指出阴阳是互相转化的,并认为事物发展到顶点就要向对立面转化,他由自然变化的规律而推演人世,以此警惕人们切忌骄矜。范蠡这一观点和老子完全一致。老子以人道理想托付于天道,而倡言功成而不有“功遂身退,天之道" )利人而无害“天之道,利而不害”).崇尚不争的美德(天之道,不争而善胜).老子出于义愤谴责社会掠夺、诈取之不平,而提出移富济贫的呼声一“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这是老子强烈的社会.正义的呼声。可见老子的天道观与他的社会意识是紧密相联的。

有的学者认为:“老子的天道观有三个重要特点: -为盈虚转化,一为循环往复,一为天、地、人统一,天、地、人都要服从盈.虚转化、循环往复的规律。”老子由这天道观发展而为“道”的哲学。

“评”:陈先生说“范蠡这一观点和老子完全一致”,是一种无限上纲之见。什么“阴阳是互相转化的”,这是一些普通人所知的常识,又怎么成了“范蠡排除了宗教神秘的观念和占星术的迷信”之依据?陈先生又说,“老子以人道理想托付于天道”,这是陈先生所说的“道”是老子所“预设的”之产物。老子从无“义愤”之言行,也无“谴责”什么之“呼声”。有的学者认为:“老子的天道观有三个重要特点”,这一认为与陈先生一样,未能理解“天之道,利而不害”这一句,而不知其“自然无为”之含义的原因。

“议”《国语.周语:引“先王之令有之曰天道赏善而罚淫” ,这一句是说:“先王的法令中有:天道是奖善而惩恶的”,这不能证明陈先生的“先前有以天道指人生吉凶祸福规律之说”。陈先生还就此认为,“自春秋末,则前一说成为天道观的主流” ,真是无中生有。

事物发展到顶点就要向对立面转化,他由自然变化的规律而推演人世,岂止“以此警惕人们切忌骄矜”,这是做任何事都应适而可止之“适中”的中庸之道。

花开花谢、瓜熟蒂落这些自然现,就是“功遂身退,天之道”之体现。“天之道,利而不害”,是“自然无为”之产物,这又怎能说是“老子以人道理想托付于天道”呢?又怎能说是“老子倡言”!“天之道,不争而善胜”,这是求道而不求德而得,不招自来之产物。陈先生说什么“老子出于义愤谴责社会掠夺、诈取之不平,而提出移富济贫的呼声”,这纯粹是在扯蛋。老子主张“自然无为,为而不争”,无形之中就可以消除“社会掠夺、诈取之不平”,所以并不存在老子有什么“谴责、呼声”之言辞。“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这是老子对大自然中的常见自然现象描述,并非是老子“提出移富济贫的呼声”,更不是“老子强烈的社会正义的呼声”。“老子的天道观与他的社会意识是紧密相联的”,这是老子将万古不变之自然哲理,即“道”之哲学原理,运用于人文社会之体现。

陈先生不理解“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这一大自然哲理,反而说成是老子“移富济贫的呼声”。要知道老子是一个崇尚自然反对人为伪的自然主义者,所提出的“天道无亲”,“唯施是畏”,就是针对的“移富济贫”的人为施舍行为。“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这是大自然的一种自我调节行为,人刻意去调节就是拔助长的人伪之愚蠢行为。

“盈虚转化、循环往复”,这是一种自然法则及规律,而不是老子的天道观。“天、地、人统一”,是环宇为一体即万物不可分而为“一”之体现,这与“盈.虚转化、循环往复的规律”,各是一码事不能混为一谈。“自然无为,为而不争”,这才是老子的天道观。

1、“摘”70页:在中国哲学史上,老子首次把“道”作为哲学范畴而给予系统化的论证,从而建立起以“道”为核心的哲学体系。他以“道”为世界的本原及万物运动变化的规律。老子以“无”“有”来指称“道”,用以描绘“道”由无形质落向有形质的活动过程。就“道”的无形质、无限性而言,是“无”;就“道”的实存性、含蕴万有而.言,是“有”“无”为究极之意“有”为统摄万有之意。

老子十分强调“道”的自然性与无为性,他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二十五章),以为天、地、人当效法“道”.的自然性。传统的宗教信仰认为,上帝是世界的创造者与主宰者“道,法自然”的观念,否定了超自然意志的支配,具有无神论的性质。他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三十七章),也是说道”的顺任自然,各物在无受干涉的自然状态下,反倒有更为完善的发展。老子把“道”的运动归结为这样的一个规律:“反者‘道’之动。”(四十章)这一方面是说事物都要向它的对立面发展,另一方面是说事物的发展有一个周而复始、反复更新的过程。

“评”在中国哲学史上,不是老子首次把“道”作为哲学范畴而给予系统化的论证,而是老子首次论“道之物”,并认无形的物之精华是构成我们这个世界本体,无形的物之精主导有形的物之粗,首次建立了中国古典哲学“本体论”,由此展开形成了“道之物”的哲学体系。可陈先生对此则不知,才有上述如此错误之论。由此可见,陈先生根本不知老子所论之“道”为何物!老子所论之“道”第一层含义是“物”,第二层含义是“理”,第三层含义是“物”之属性,不知老子所论之“道”这三层含义,就无从去谈老子论“道”之哲学,陈先生就是如此。

“议”:西方哲学经两千多年来的发展,因其不知构成我们这个世界的本源是什么,而无哲学“本体论”已经解体而寿终正寝,按霍金所说“哲学已死”。而源于西方哲学的当代中国哲学则从不谈“本体论”,有的当代中国哲学家则否认“本体论”。正是这个原因,当代中国哲学家抛开中国古典哲学“本体论”,去研究中国古代哲学而不知国古代哲学为何物。中国古代哲学是通过论“道”体现出来的,先秦老庄论“道”哲学,建立了哲学“本体论”,是内“道”哲学,其于诸子百家论“道”没有“本体论”,则是外“道”哲学,承认外中国古代有哲学,就是没有“本体论”的这种外“道”哲学,所以当今研究中国古代有哲学的中外哲学家,读不懂老庄论“道”哲学。

读懂老庄论“道”哲学,必须要掲示老庄所论“道”的三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物”,这个“物”一体两面,一面是无形之物精为“无”(阴),一面是有形之物粗为“有”(阳)“无、有”一个,“阴、阳”一体而不可分。第二层含义是“理”,这个“理”是,“无与有”即“阴与阳”无形之物精与有形之物粗),这一体两面之物二者关系之“理”,这个关系之“理”,就是无形之道体物精),主导有形之道用(物粗)运行的“道理”(哲理),它是中国古代(老庄)论“道”哲学所体现的哲学“本体论”,其哲学基本原理。第三层含义是“物”之属性,这个象征道体之物精,在其主导象征道用之物粗时,是无意而随机的,这个“无意而随机”,就是老庄论“道”中的“自然无为,为而不争”

所以“无”、“有”不是指称“道”,而是指称“无形”、“有形”之“物”。不是用以描绘“道”由无形质落向有形质的活动过程,而是用以描绘“道”体“无形”之“物”),主导“道”用“有形”之“物”。并非是“有”为统摄万有,而是“无”为统摄万有。传统的宗教信仰认为,上帝是世界的创造者与主宰者,而老庄则认为“道之为物”其无形的物之精华,才是世界的创造者与主宰者,无形之中否定了超自然意志的支配,而赋予了无形的物之精华其“神圣”性,否定了人格化之“神圣”性之存在。“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三十七章),并非陈先生所认为的,“道”的顺任自然,各物在无受干涉的自然状态下,反倒有更为完善的发展,而是“道”体主导“道”用时是无意而随机的,没有不该主导不当之行“反者‘道’之动”,不是一个规律而是一个不可更改的自然法则。

2、“摘”70页: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四十二章)这里,以一、二、三来形容“道”创生万物时的活动历程,“道”原为未分阴阳的混沌统一体,其后分化为阴阳两气;阴阳两气相互交冲,而形成新的和谐体。这就是说所有的东西都由阴阳两个最基本的原质相互激荡而生成。老子宇宙生成论否定了宇宙是从有意志人格的上帝所创生的,在思想史上有重大的突破性意义,但他把“道”和物的关系则头足倒置了。老子的道器论对于后来的稷下学派、庄子学派和易传学派都有较大的影响。稷下学派认为“道”是原始未分化的“气”,将老子的“道”向唯物方面发展。庄子在认识论上发挥了“道”的整体性,并将“道”高扬而为最高的人生境界。

《易传“一阴一阳之谓道",这一思想渊源于老子,而发挥了矛意义为主,而孔子的“道”属伦理政治范围。《论语书中“道”字七十七见,多是人伦之“道”“天道”一词仅出现一次:子贡说“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公冶长》),朱注“至于性于天道,则夫子罕言之。”可见孔子在天道观方面比较薄弱。孔子说“吾道一以贯之”,抽象地讲,这个“道”是一种理想或主张,但孔子的“道”基本.上是指宗法封建礼制及人伦规范。他经常缅怀过去“邦有道”的时代,而赞叹“先王之道,斯为美"(学而》),感叹“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八佾》),可证孔子的“道”是仍以周礼为其基础。他主张“以道事君《先进>),并说“本立而道生”(《学而》)一以孝悌为本,孝悌则不犯上,这个人伦之“道”乃是从顺从德性中所产生的。“小人学道则 易使”(阳货》),这就使得孔子之“道”为历代统治者所喜好并广为宣扬。

“评”:陈先生根本未能理解《老子》第四十二章,才有如此之解读。陈先生认为老子把“道”和物的关系则头足倒置了,陈先生则未指出其所在,真是无稽之谈。《老子》第二十一章专论“道之为物”,陈先生对此视而不见,反认为老子把“道”和物的关系则头足倒置了,真是可笑掉大牙。还说什么稷下学派,将老子的“道”向唯物方面发展,真是乱弹琴。“一阴一阳之谓道",并非渊源于老子,而是出自八卦。陈先生知其,老子重道体,孔子重道用,就不会如此胡说八道,张冠李戴。

“议”《老子》第四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这个“道生一”,就是无极生太极,这个“一”,是说太极是一个包含无极在内而不可分割之整,象征宇宙“万物归一”。这个“一生二”,是说太极生阴阳,是物之一体两面之象征,一面是无形物精(阴),一面是有形物粗(阳),并且阴阳同出于太极(此两者同,同谓之玄)。这个“二生三”,是说阴阳因其“”,由其无形之道体连接而不分,这个“三”,就是无形之无极这个道体之象征。“三生万物”,是说无形之道体连接之阴阳(三),无限分化出万事万物,是“无中生有”(无名,天地之始)后,“有中生有”(有名,万物之母)。这个“万物负阴而抱阳”,是说万物之象,犹如八经卦中六卦之象。这六卦一阴一阳二爻,就是阴阳之象征,另一阴爻或一阳爻,就是连接阴阳的道体之象征,没有这个连接阴阳的道体,就无法“负阴而抱阳”,所以八卦是三画而既不多一画也不少一画,知此就知为什么八卦只能而又必须是三画,既不多一画也不少一画的原因,知此就知八卦是对太极之演绎。这个“冲气以为和”,是说对立相冲之阴阳,因其被道体连结而不可分,在运行之中均受道体所制约,虽然对立相冲则不能斗只能相互妥协无争,才能接受道体所协调而“以为和”,“和”则共存“争斗”则共亡,故“和为贵”,没有连结阴阳之道体所协调就不能“和”。所以对于“统一对立之阴阳”之矛盾,着重点在“统一”,就是“求同存异”讲和谐,着重点在“对立”就是“求异存同”讲斗争。

西方哲学家之黑格尔,对于“统一对立之阴阳”之矛盾,着重点在“对立”就是“求异存同”讲斗争,所以西方哲学就是“斗争”哲学。老子所论“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对于“统一对立之阴阳”之矛盾,着重点在“统一”,就是“求同存异”讲和谐,所以老庒内道哲学就是“和谐”哲学。中国共产党当政历来就是秉承的老庄“和谐”哲学理念,以和为贵为宗旨,在国际上坚持和平共处,在国内坚持安定团结。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则历来就是秉承的黑格尔“斗争”哲学理念,以助长欲望之人权价值观为旗帜,争霸世界把侵略魔掌伸向世界各个角落,使世界失去和谐安宁。

3、“摘”71页老孔莫不“尊道’而贵‘德”,但是他们对于“道”“德”的意涵却截然不同。老子的“德”是得“道”的意思,管子●心术》说“德者得也。”庄子.天地>说:“得物以生谓之德。”《老子五十一章说:“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大莫之命而常自然。”“道”“德”之所以令人尊贵,就在于它任各物自生自长;当“道”生成万物之后,它便内在于万物而成为万物各自的本性。所谓“德”,便是物得之于“道”的本性.由此可见,老子的“道”既有超越的意义,又有内在的意义。庄子继承和发挥了老子“道”“德”之意。《庄子德充符》所标举的“德”,并不是伦理意义的,乃是指体现宇宙人生的根源性与整体性,这和庄子所推崇的“大宗师”同义-体“道”、充“德”之人,也就是能体现宇宙精神的人。庄子思想中,宇宙为一生生不息的大生命,宇宙整体就是“道”所谓德”,也就是宇宙人生所散发万物的生命。

“评”“道”之尊,才有“德”之贵,不尊“道”何来“德”?要知道“德”是随“道”的副产物。老、孔之差别就在于,老子求“道”不求“德”而“德”自在,这叫“上德不德,是以有德”。而孔子心切,求“德”不求“道”“德”不在,这叫“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其原因是,老子求“道”时,对“德”报不在意的态度而无所谓,故“上德无为而无以为”。而孔子求“德”时,对“德”报很在意的态度而有所谓,故“下德为之而有以为”。陈先生对此而不知,才说如此混账之话老孔莫不“尊‘道’而贵‘德’”。

老子的“德”是随“道”之副产物,并非是得“道”的意思。《管子●心术》说“德者得也”,这是世俗之“德”而不高尚,只有“无为德”才是高尚“天德”,故《庄子.天地》才说“无为言之之谓德”。《庄子.天地》说:“物得以生谓之德”,这就足以说明“德”是随“道”的副产物,因为先有道之“无”,后才有物之“有”,即先有道之“无形”之物,后才有物之“有形”之物。

庄子思想中,…宇宙整体就是“道”所谓“德”,也就是宇宙人生所散发万物的生命。陈先生此说,是在混淆“道”与“德”之是非。“道”与“德”的关系,是体与用的关系,这又怎么成了宇宙整体就是“道”所谓“德”呢?

“议”:为了说明“道”与“德”的关系,现引《庄子.天地》篇予以说明。

“天地虽大,其化均也;万物虽多,其治一也;人卒虽众,其主君也。”这个“”是指物精这个无形之电磁波,在宇宙中“均”匀之分布,“其化均也。君原于德而成于天,故曰:玄古之君天下,无为也,天德而已矣。这个“一”、“君”,就体现“道”与“德”的主次之分,“一”、“君”体现“道”“万物”、”众”体现“德”(用)。这个“无为”,就是其桥梁,无此这个“道”自然属性就不能实现有“道”就有“德”

“以道观言,而天下之君正;以道观分,而君臣之义明;以道观能,而天下之官治;以道泛观,而万物之应备。故通于天地者,德也;行于万物者,道也。这就直接体现“道”与“德”的关系。

上治人者,事也;能有所艺者,技也。技兼于事,事兼于义,义兼于德,德兼于道,道兼于天,故曰:古之畜天下者无欲而天下足无为而万物化,渊静而百姓定。《记》曰:“通于一而万事毕,无心得而鬼神服” “道兼于天”,说明人、事、德、义统之于“道”,并且只有“无欲”才能“无为”,“无为”而其化均,“无欲而天下足”。“一”含君之道体,故“通于一而万事毕,无心得而鬼神服

夫子曰:“夫道,覆载万物者也,洋洋乎大哉!君子不可以不刳(清除内心的杂念)心焉。无为为之之谓天无为言之之谓德,爱人利物之谓仁,不同同之之谓大,行不崖异之谓宽,有万不同之谓富。故执德之谓纪德成之谓立循于道之谓备,不以物挫志之谓完。君子明于此十者,则韬乎其事心之大也,沛乎其为万物逝也。这个“夫道”,之“道”,是指物精这个无形之电磁波,所以“覆载万物”。“洋洋乎大哉”,这就是对老子所论的“大道”之描述,修道者“不刳心”则不能“无为”。“无为为之之谓天无为言之之谓德”,这个“”乃“道”而顺自然无为,这就是“道”与“德”之关系。“不同同之之谓大”,这“”就是“一”,浩瀚宇宙是一个不可分割之整体就体现“一”,其电磁波是“同一”的,故“不同同之之谓大”。大自然“有万不同”因十分“谓富”,真是应有尽有。有“道”才有“德”,故“德成之谓立循于道之谓备”。尊“道”“德”自在而事业成。

泰初有无,无有无名;一之所起,有一而未形。物得以生,谓之德;未形者有分,且然无间,谓之命;留动而生物,物成生理,谓之形;形体保神,各有仪则,谓之性。性修反德,德至同于初。同乃虚,虚乃大。

这个“泰初有无”,就体现“无名,天地之始”。“”大也,“始也,”太极,“无极,太极始于无极。无有无名”,即无形无名。“一之所起,一个无极之动,有一而未形”,无极之动出现一个斤太极阴阳未分而无形太极分阴阳而物得以生,谓之德”,德者得也。这个“未形者有分”,电磁波无形而电场与磁场而合。这个电磁波,可入无间且然无间”,这个电磁波之有节奏之振动,谓之命”。“留动而生物”之“留,静也,以静制动“而生物”,这个以静制动物成生理”,这个道体之静制道用之动,就是“道理”之体现。物之运行依据这一哲学原理“谓之形”,“形体保神”,才能形神一体。形神各有仪则,谓之性”,这个“”为物精(神)无为之本性“性修反德,德至同于初”,性修至物精(神)无为之本性同即为德,此德合于道为“至同于初”――这就是庄子所论的“道”与“”之关系,所体现的“道”体与“道”用之关系的体现。陈先生所知此,就不会有前述如此之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道德经》如何理解“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如何见天道?
二道的体、性、用、德
道德之原
《道德经释义》[作者:任法融道长]
【山语丝0317】道家悟道
解读《道德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