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美扶余】生态的运河— —“引拉工程”速写(六)


精神的长河

引拉运河,精神的河。

引拉运河,是神话,也是传奇。“引拉工程”始建于 1976年9月9日,最多出工人数16.5万人,总土方量1440万立方米,其中输水总干渠(长29.2公里)581.2万立方米、水库大坝及库间渠道(总长36.7公里)858.8万立方米。1976年至1985年,先后完成输水总干渠土方开掘、7座水库大坝土方填筑、渠首拦河坝、进水闸等38座主体工程建设,三道灌溉干渠二支分水闸等灌排支渠建筑物409座,二道干渠等7条灌排渠以及输水总干渠上4座电力提水站,16座坡涵等工程附属工程建筑物建设,累计完成综合工程量1519.2289万立方米,其中土方1506.6736万立方米、石方66806立方米、混凝土方59447立方米。

“引拉工程”开工的当初,曾出现质疑和反对的声音,说“引拉”是“拉松套工程”,是瞎胡闹,根本实现不了。但实践证明,“引拉工程”决策是完全正确的,其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乃至社会效益都是巨大的,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日益凸显。

记者在深入采访中,虔诚拜访了当年“引拉”的决策者、劳动者。他们娓娓道来的英雄壮举和真情故事,遥远而亲切,感人心肺,催人泪下。在引拉运河的渠首,傲然屹立着一座“引拉纪念碑”,这无疑是一座扶余人民血汗凝铸的精神丰碑:

铁血英雄精神——

“引拉”大会战的日子里,很多人带病坚持筑坝,感冒高烧不下火线。正因为这样,整个大会战过程中,涌现出194个先进集体、943名先进个人,94人在大坝的党旗下,庄严地举起拳头火线入党,384名青年火线入团……

在整个会战过程中,下了7场雨,后期更是大雪不断,小雪连绵。但是,没有一个人退缩,就是靠吃苦耐劳的奉献精神,顶风雪、战严寒,提前完成了先期的1440万立方米土方量任务。为了大家在严寒里能最大限度地睡好,很多人将自己的新塑料布、新毛毯,毫不吝惜地拿出来搭建简易的帐篷,以防钻风灌雪。三岔河镇民兵团政委赵金林身患重病,白天跳进冰冷的水里挖沙子,晚上又加班排水。扶余镇民兵团政委孙瀛寰在大会战的五十多天里,一天也没离开火线。朝阳公社民兵团政委赵方魁,土篮装着满满的土,挑起来和群众赛跑,就是为了鼓舞士气……

现年86岁的“引拉”功臣张纯信精神矍铄,他意味深长地对记者说:“'引拉工程’,最辛苦的是人民群众,最值得大书特书的也是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才是真正英雄……”

愚公移山精神——

肯定地说,没有愚公移山的可贵精神,巨大的土方量不可能在五十多天里完成。尤其是很多女性背着孩子来参加“引拉”大会战。年轻的母亲将孩子放在帐篷里,就光脚走进冰凉的水里往出背沙袋子……

有一名叫刘春华的女同学,曾患有小儿麻痹后遗症,走路一拐一拐的。“引拉”大会战,当然不会让刘春华参加了。可是,她硬是去了。她对班主任说:“县里张主任两个女儿都上工地了,不搞特殊化,我有什么理由不参加呢。我身体有疾,不能多干可以少干。老师,干多干少,是我的能力问题;去不去,则是态度问题。所以,我必须去。”就这样,从9月9号大会战正式开始那天,刘春华同张家姐妹一样,一天也没离开“引拉”工地。

在“引拉”建设的现场,既有积极参战的耄耋老人,也有主动助阵的小学生……

自力更生精神——

毛泽东说:“我们的方针要放在什么基点上?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叫做自力更生。”“引拉精神”就是对自力更生精神作出的完美诠释。

说来让人骄傲,说来让人不可思议。专家估算,不说别的工程项目,仅大坝1440万立方米的土方量,按当时的物价,人工费和车马费就得超过1000万元。但是,没有一个人提出报酬的事,一个字都没人提。就是靠这种百折不挠的自力更生精神,在五六十个日日夜夜,不计一分报酬钱,奇迹般完成了1440万立方米土方量。当时,扶余县“引拉工程”指挥部后勤仅有 2000 元。“自力更生,大家抬” — —这个“抬”,就是抬土,抬沙,抬困难。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在物资短缺的年代,大会战一开始,民工没有住处,晚上干脆就睡在工地上,盖着一天寒星;大家战胜重重困难,几天内就搭建成了2126个帐篷、窝棚和地窨子……做饭没有烧柴,大家就争先恐后地向荒原“要”……没有抬土用具,大家自己造,甚至有的人将自己的褥单、被罩奉献出来缝制“抬子”……这种感天动地的精神,就是自力更生精神!

团结奋斗精神 — —

“引拉工程”参战人数最多时16.5万人。虽然当初“引拉工程”只有7个公社受益。但是,全县37个社、镇、场的各行各业16万多人,男女老少齐上阵,自愿参加大会战。

比如说,三义公社曙光大队是一个与受益不沾边儿的大队。可是,他们出动的民工,按人口比例,是最多的单位之一。公社党委副书记、大队书记李凤岐说:“扶余大地处处都是社会主义的田园,块块都与共产主义事业紧密相连。一句话,受益的只要是华夏儿女,我们的付出就值了。”

勇于奉献精神 — —

“引拉”建设中,从县委到公社、大队、生产小队的各级领导,始终战斗在工程第一线,身先士卒,率先垂范,与民工同吃粗粮、同住帐篷、共同劳动……

“为党的事业奋斗终生!”这是伊家店公社范家村三社的老党员武玉生“引拉工程”火线入党时的铿锵誓言。当时,他是村子里的团支部书记,家住三间低矮的土平房,中间开门,东西屋两铺火炕。徐家店公社大铺子村50多名民工住在他家。武玉生先人后己、甘于奉献,三间房全部让给了民工住,自己一家7口人却搬进了低矮潮湿的仓房住地铺。

长胜公社六家子大队社员柳田增生命不息、战斗不止。在“引拉工程”开始没多长时间,他感到胃不舒服,一摸,有一个明显的大包。他找到公社领导江荣臣请假,要到医院检查。一检查,结果很糟:胃癌晚期。可是,柳田增没有回家养病,从医院出来,直接上了工地。他不但隐瞒着病情,而且,干得更欢了。尽管这样,他的脸色还是难以掩饰疾病摧残所表现出的迹象。江荣臣愈发觉得他的脸色不对劲,反复追问,他才不得不说:“我得的是胃癌。晚期。”公社革委会副主任江荣臣听了,心顿时像被钝刀子割了一样,说:“你是好样的。但是,你还是回家养病吧。”江荣臣懂得胃癌晚期的概念,所以劝他回家养病,而不是让他去治疗。柳田增却说什么也不肯离开战场,一直顽强地坚持战斗……

2006年8月3日,扶余县原县委书记于广忠同志因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永远离开了人间。按照于广忠生前的遗愿,将骨灰洒在了生生不息的引拉运河。此刻,于广忠魂归引拉运河,赤子之情融在泥土里,化在碧水中,悄无声息,守望着家园,守望着引拉运河畔勤劳善良的人民……

“引拉精神”是一面永不褪色的旗帜,其价值,其影响力,甚至超过了工程的本身。

日月经天,江河行地。百里引拉运河——一条幸福的长河、梦想的长河、英雄的长河、血汗的长河、生态的长河、精神的长河……

引拉运河,一段难以忘怀的流金岁月。

引拉运河,一曲荡气回肠的英雄赞歌。

来源:松原发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最美奋斗者】于报生丨红旗渠上最小的纪念碑
“总干”精神激励巴彦淖尔几代人
被严重低估的“雷州青年运河”
忆1977年郭壁干渠大会战
【望亭镇志】第五章 水利
大河上下舟楫忙,溯流穷源话古今——浦东运河纪实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