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在大埔,有一种上街叫街日..

水果也能送外卖啦~水果也能送外卖啦~水果也能送外卖啦~重要的事说三遍!【大埔网鲜果汇】县城内免费送货!请加微信号'g514200'或拉至文章底部'阅读原文'下单!

......农历每逢以下时候,是大埔各镇日,每每这些赶集的日子,善良、勤劳、智慧的农民朋友们都会将家里自己亲自种养的一些农牧产品挑到镇里来叫卖,熙熙攘攘、叫喊声、问价声、讨价声、欢呼声、吵闹声为乡间小镇增添了许多喧哗。

大埔各镇日表(仅供参考,欢迎补充)

湖寮 1、4、7
百侯
3、6、9
大埔角 1、4、7
枫朗
2、5、8
高陂 4、9
茶阳
2、7
大东 2、7
大麻 4、9
三河 3、8
银江 5、10
西河 1、6
桃源
没有

大埔人的圩日

.......在大埔,把约定俗成的集市交易日称为“圩日”,人们到集市上交易、办事,就叫赴圩。赴圩是旧时大埔人民生活中所必不可少的一项活动,也就是赶集日或者叫街日。

圩日那天热闹的景象

  每逢圩日,从街头到街尾,车水马龙、摩肩接踵。街路两旁是密密麻麻的摊位和沽市者。街尾停放着各式各样的摩托车、农用车、公共汽车,赴圩的人群熙熙攘攘:禽畜交易区内,只见鸡鸭在笼里不安分地蹿跳啼鸣、幼猪在圈里不耐烦地闷哼,与交易者讨价还价的声音混合成和谐的奏鸣曲。日用品摊位上,各式小百货琳琅满目,电子小喇叭传出叫卖的吆喝,摊主蹲坐在太阳伞下热情地向顾客推介自家的货物。

  圩日上总能买到好东西,且便宜实惠。如果你想要买最本真的大埔特产,在圩日当天一定有。玲琅满目的本地特色小吃,也是圩日不可缺少的。

  圩日,无论春夏秋冬都是车水马龙。平时的圩日,我们大多看到“大妈、大爷”等叔叔、阿姨、奶奶爷爷辈的人,因为他们是留在乡村被称之为“留守”的人群,不像春节前后的圩日,自然也就少了很多“看头”。


  以前的圩日上可以看到有补锅头、驳煲底、焊洋锡的等等,还能在街上看到阉鸡的,大埔人说的“结鸡”。

  现在很多在住在城里的人会特地在圩日去驾车前往,可以看到很多在城里是看不到的小玩意,感受大埔客家丰富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原生态景象。



大埔三市

  大埔每个镇的圩都很有特色,其中最有名的当属“大埔三市”了。大埔和福建永定、平和与广东的饶平、梅县、丰顺等地接界。旧时因陆上交通落后、水路交通发达所致,其地边贸盛于内陆。埔之北、东、西的青溪,大东、银江分别有虎市、塘市、龙市远近闻名。“三市”发韧于元,壮大于明,鼎盛于清,它们不但服务于埔,亦使相邻县乡受益,促进了商业发展,创造了昔日的辉煌。


青溪·虎市

  青溪的虎市是大埔最繁华和最早的集市,端赖汀江黄金水道,上接龙汀,下达潮汕。福建永定、平和、武平等地土特产,潮州、汕头之海产、轻工产品、副食品等在此贸易交换。最盛时有梭子船数百艘,人似穿梭,货如轮转。虎市具体位置在青溪的石下坝,故虎市又名石市,上溯十里许是永定的峰市,此段水路最险,九曲十八弯,水中大小石头犬牙交错,水急浪高,曾有冒险之舟顺流而下舟覆人亡,人们谈之色变畏若如虎。虎市之名由来,除水道险如虎外,主要是圩市附近有虎头沙地名,明嘉靖时青溪称虎头沙社,清乾隆时改虎头沙甲,虎市之名由此而来。

大东·塘市

  大东镇在大埔东部与福建永定、平和和广东饶平交界,高山峻岭,居民分散。因“散、产”偕音,至明末称大产。大产人气旺带来商机,至明末市场日益成规模,每逢农历二、七日,为塘市圩期,每逢圩期潮汕话、福建话、客家话交响不绝于耳。商贩或肩挑而至,或推车而来,饶平的海产鱼、盐、小五金、布匹等,永定的糖、纸、烟、石灰等,本地的土特农副产品等琳琅满目,狭小圩场人头涌动,摩肩接踵。久乱思安,民之本意,且客家人崇尚头彩,后来当地人认为“产散”同音,不吉之兆,集市所在地四周高中间低,形似大塘,便将大产改为大塘头,塘糖同音寓甜蜜幸福,时至清末市场益见狭窄,便将附近一口大鱼塘填土扩圩,塘市之名,即源于此。

银江·龙市

  银江位于大埔、丰顺、梅县三县交界的中心,与大麻、古野、洲瑞、英雅、丰顺砂田、梅县白宫相连。银江人早有与相邻乡村通婚习俗,亲友来往带旺人气,也促进货物流转,圩期他们既可赴圩买卖,亦可探亲访友。银江水土丰润,有“砍不尽银江杉”之说。当时有“牛拖树”一绝:即一头牛可将砍下大树拖下山,或就地出售,或由银江漂放至韩江远销潮汕。李子坪的金针菜早负盛名,色黄味鲜不酸;坑头村仙人草质优成品率高,潮汕远客慕名前来收购;银江水中有一种“石夹薯”的小鱼,肉滑骨酥味美,此鱼干声名远播南洋等。丰富的土特产,优越的地理位置,使龙市发展很快,至清末民初,龙市和虎市、塘市齐名,成三足鼎立之势。据史载,龙市在清嘉庆时已有一定名气,因龙市所在地名叫“龙颈坳”,一街两边成了集市,习惯上叫'墟',即'龙颈坳墟'。当地人认为“墟”与“输”同音,不吉,龙市所地龙颈坳第一个字是龙,龙为吉兆,当地人乃以“龙市”名之。

这是大埔客家人独特的文化气氛小伙伴们,还记得这种热闹的氛围吗?

来源:综合大埔网、客家人公众号、梅州日报、网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大埔沈氏
佳节前的陈江甲子圩日
(三江纪事)罗阳圩:一街跨两市
吴川各地圩日汇总
梅州大埔银江黄草岽
大埔高山上的“草原”,被世人遗忘的世外桃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