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您了知道天津城的修筑吗???


元灭明兴,朱元璋定都南京,但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登上皇位,在成祖永乐初,虽然明朝首都仍设在南京,但北京是成祖的根基,因此北京在政治和军事上实际已成为中心。而天津作为北京的门户,漕运之枢纽,不能不受到重视。所以从永乐二年(1404)底开始筑天津城,历时一年有余,派秩正三品官驻守。城址选择在南、北运河交汇的三岔河口西南,这里地势比其他处高。同时三岔河口又是控制海上和内河航运的咽喉,上可达京师,下抵江南,东人海,以沟通辽东,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另外,三岔河口还处于海河水系的尾闾,海河流域年降水量在季节上很不平衡,春旱、秋涝是经常现象,从城市供、排水角度考虑,在此选址筑城也比较相宜。

天津城的修筑,据《天津卫志》记载,系由工部尚书黄福、平江伯陈瑄、都指挥佥事凌云及指挥同知黄纲等人负责。初建时系土城①,周垣九里十三步,高三丈五尺,广二丈五尺,四面开门,上建城楼,城呈矩形,东西长,南北短,俗称“算盘城”。

天津城两面临河,东距海河250步,北距卫河200步。天津城建成之后,经过洪熙、宣德、正统、景泰、天顺、成化几个朝代,历时80多年之后,已遭到破坏,所以在大学士李东阳撰写的《创造天津卫城碑记》中有:“予尝以使命夜过天津,见土城颓圮,兵士传递者越堞而行,若履平地,心甚讶之”。由于天津城遭到严重损坏,当时任天津按察副使的刘福,从弘治四年(1491)起对天津城进行重建,并用砖包砌,历时两年。经过刘福重建的天津城,基本上是原城基,其中只有东面城基略向外移,由东距海河250步,改为200步。

这次重建天津城,据李东阳《创造天津卫城碑记》有“筑城浚池”记载,说明这次筑城是护城河与卫城同时修建①。同时各城门还建了瓮城,并题匾额,东门为“镇东”;南门为“定南”;西门为“安西”;北门为“拱北”。城门上建城楼,“皆逾寻累尺”,“平看俯瞰,回出尘垢”。在四座城门中以北门最为雄伟,李东阳《直沽八景》有:“百尺高楼拱帝庭,北山秋望入空冥”之句,指北门城楼。

  对护城河的修建史料上有不同记载,《卫志》记载:“文皇命工部尚书黄福……筑城浚池,民有‘赛淮安'之说”,说明当初筑城设卫时就有城壕。但乾隆《天津县志》卷之七又记载天津城“临河无池”。说明靠河两面无城壕。

天津城初建时,主要功能是为了军事上防御。但到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大水,卫河在教场口岸溃决,洪水淹城砖24级(约3.6米),如果没有天津城,天津即被淹没。到天启二年(1622),天津又遇到一次大水,由于天津城年久失修,“南、北城口坍塌七十余丈”,“城门、城垣,高堂巨室,倒者不可胜计。”鉴于这次大水的教训,在天启三年(1623)毕自严、李邦华曾提出修造城垣的倡议,他们认为:“天津三卫居河、海之冲,北则拱护神京,南则咽喉漕运,地位重要”。如果没有坚固的城池,“一旦有警,仓皇无可凭依”。但是,当时明朝已处于衰败没落时期,无力修复天津城。到了清朝,顺治十年和十一年(1653~1654)又遇到两次大水,城墙坍塌二面,总兵甘应祥、副使梁应元进行修建。在这次重修后不久,荷兰使节哥页(Peter de Goyer)于顺治十二年(1655)途经天津,对天津印象是:“天津卫为中国三大港口,天津卫城周围是25英尺高的城墙,墙上到处是守望塔和炮台……”。康熙十一年(1672),知县李居一“补葺楼堞,修浚城壕”(见《古今图书集成》卷八十四“职方典·河间府”)。康熙十三年(1674),总兵赵良栋鉴于“民居靠近城墙有碍马道,且城楼内藏火药,深为不便,令尽行拆毁”,“离城三丈复浚壕之填塞者”。同时,又在城东南角修建一座石闸,引海河潮水由南城水门进城。在这次修城、浚池之后,对四个城门楼上的匾额重新题字,东门为“东运沧海”;南门为“南达江淮”;西门为“西引太行”;北门为“北拱神京”。

在清朝初期,从顺治十年到康熙十三年的21年间,虽然对天津城进行过三次重修,但都属于局部维修性质,规模不大。所以到雍正三年(1725)大水,淹城砖13级,“城壕皆坏”,损失很大。在这次大水之后,莽鹄立(长芦盐运使)建议由盐商安尚义、安岐父子捐资重新筑城,清朝政府认为城垣是生民的保障,“亟宜修筑之”。同时,还要求“同城官吏,实心帮助,就旧基筑城浚壕”。这次重建天津城的突出特点是,不仅考虑到它的防卫作用,同时也考虑了它的防洪、抗洪。在设计上根据明朝以来大水淹城砖的记载,将原来城高由三丈五尺降为二丈四尺;基广二丈五尺改为三丈二尺,上广一丈九尺,降低城高,加宽城基,使天津城形成梯形,以增强城墙防涝、抗洪能力。

  经过重建后天津城虽然要求“就旧基筑城、浚壕”,但实际上北面城基由距卫河200步,向南移为北距卫河300步,这主要是由于老城距卫河(南运河)太近,不利于防汛。重建后的天津城墙,周长九里三分,共有1454个城垛,城东西长504丈,计二里八分;南北长324丈,计一里八分五厘。经过这次重建,四个城门上匾额又进行更换,“东运沧海”改为“镇海”;“南达江淮”改为“归极”;“西引太行”改题“卫安”①;“北拱神京”改题“带河”。

西门匾额改题“卫安”系奉旨赐名,“安”系安岐(大盐商)父子之姓,因他们捐资建城,用其姓以定城西门名,有奖励和纪念之意。雍正三年十月十五日立的东门石匾—一镇海”,现尚存于文博部门。

城自雍正三年(1725)重建之后,乾隆时虽经八次重修,但工程不大,嘉庆六年(1801)的大水,“城东、西、北三面坍塌十余丈至数十丈不等,西南、西北两角亦倾圮坼裂”。以后虽然又不断维修,但到二次鸦片战争前夕的1858年,“只有不太坚固的城墙”,光绪二十六年(1900)被八国联军侵占,随之在天津成立的“都统衙门”①发布拆城布告,将有近500年历史的天津城夷为平地。

系1900年7月30日在直隶总督衙门原址内设立的殖民统治机构——暂行管理津郡城厢内外地方事务都统衙门(The Tientsin Provisiona1Goverment),亦称“天津临时政府”。

天津城规模相当于府、州一级的城(按国际地理学家陈正祥对中国城市的分类),但在明朝和清初又属于卫城,相当府、州级城位,可见其规格是不低的。

  

明、清时期天津城市主要建筑

明、清时期,天津城市的建筑活动,主要有官衙、仓廒、庙宇、民居等。

官衙天津筑城设卫以后,虽然只是一个军事重镇,但由于是漕运的枢纽和长芦盐集散中心,所以在卫城内除了建三卫衙门外,还陆续建筑了户部分司、天津兵备道署、盐运都司署、督饷部院、屯田部院、天津通判、天津清军同知、城守营游击、海运漕运总兵等众多衙门。

天津卫署在城南门内偏西(今南门内大街),于永乐三年(1405),由卫指挥使倪兴督建,成化二十年(1484),又经卫指挥使倪雄、镇抚萧勇重修。天津左卫在东门里房后(今东门里大街口),永乐时由卫指挥使袁得督建(后改为春防游击衙门)。天津右卫在西城三官庙前(今北门西鲍公祠胡同),永乐时由卫指挥使杨运修建,成化二十年(1484),由卫指挥使吕昂重修。

户部分司专营漕粮收存、发放和税收事务。宣德十年(1435)设置,署衙在北门内户部街。街西宜门口相传为户部衙署的宜门。


天津兵备道署(亦称山东按察副使)


  初建于弘治三年(1490)。“……三卫指挥使各分兵屯田,同处一城,不相统属,故设置天津道,专督兵备,凡城池、兵马、词讼、盗贼之事皆隶之”。

  督饷部院始设于万历四十七年(1619),为总督地方粮饷的最高衙门。该衙门建于三岔河口南运河北岸。

  屯田部院创建年代不详,地址在西门内。

  其它尚有天津通判、天津清军同知、城守营游击、海运漕运总兵等衙门。但这些众署建筑,因年代较久,已无从稽考。清朝顺治九年六月初七(1652年7月12日),天津三卫合并为一卫,雍正三年又改卫为州,属河间府,同年又升为直隶州,九年二月二十三日(1731年3月30日)升州为府,随着政治体制的变化,相应地又设置了许多机构,建筑了一批官衙。主要有:

  天津府署地址在西城,原系天津右卫旧址(今府署街),雍正十二年(1734)天津知府李梅宾修建。

  天津县署地址在鼓楼东旧仓廒基址(今道署东箭道),雍正十二年(1734)天津知县徐而发建。

  河道总督署地址在东门内,后改为天津道衙门。

  巡按长芦盐政监察御史公署(亦称盐政)地址在三岔口南运河北岸,系明督饷部院旧址。雍正二年(1724)芦盐众商捐资重修,共有办公用房122间,院内西侧建五圣神庙,东侧筑熏风烈日祠,中间为敬事堂,后为绎志轩、环水楼。盐院以后成为三口通商衙门,再以后为直隶总督衙门。

  长芦盐运使司公署(简称盐运使)康熙十六年由沧州迁到天津,初赁民房办公,康熙二十七年(1688)买民房一所改建为盐运使司公署,共建房242间,地址在城内鼓楼东大街,有引库、银库等建筑。

  天津道署地址在东门内。据薛柱斗撰《修道署记》(见《天津县新志》卷二十四之六)称:“……康熙四年间,改为整饬天津道署,其署在今学宫之西,仓廒之东,考其形势,即故明之初,天津左卫署基也。相传曾为巡抚衙门,及奉裁之后,又为总镇驻扎,未几改为道署。”该衙门原有建筑约百余间。康熙九年(1670),薛柱斗任天津整饬天津副使,进行了较大规模的重修。在辕门外新建过街牌坊二座,将辕门改为东西向,安放石狮一对,建穿廊五间,重修二堂隔东一间为书舍,题匾“宜夏轩”;西一间名“长青窝”。又将宅院门移到西北方向,并增设套墙一层、屏门一座,题匾“内台”。建书房三间题名“渡瀛书馆”,围绕书房筑砌花墙,建“虚心径”和“百步园”……。经过这次修缮,“数百年之传舍,数十年之颓圮,至此焕然一新……”。

  天津城内,因为衙门林立,并多集中城内的北半部,所以至今鼓楼以东、西、北一带的街、巷,多有以衙署、箭道命名。如户部街、运署西街、府署街以及镇署西箭道、府署西箭道、分署箭道等。

  仓廒天津当南北大运河之冲,从永乐六年(1408)起,先在天津城北尹儿湾(今北仓)建百万仓,“以贮海运”。在此之前,还在天津“置露屯千四百所,以广积蓄”。永乐十三年(1415),罢海运,从里河漕运,命令天津卫官建仓廒贮粮。永乐十九年(1421),迁都北京,漕运有进一步发展。此时除个别年份外,每年漕运数量在200~300万石,到宣德七年(1432),漕运数量达到670万石的最高水平。正统年间(1436~1450),年运量450余万石。有数百万石计的南粮集中到天津转运,一时转运不及,就需要就地贮存而备转输。所以在宣德年间(1426~1435),在城内道署西新增置三仓,即天津左卫大盈仓九廒,45间;天津右卫广备仓九廒,35间;天津卫大运仓六廒,30间。天津三卫各仓,“所有水次官粮,动称万计”。这些仓储建筑,在明末被焚,清初又建公字廒、聚粟廒、裹糇廒、日字廒等,“一贮本卫屯粮,一贮截留南漕,岁支本镇兵饷”。雍正时作废,另在北仓建廒48座,240间,名日北仓廒。“每岁截留漕粮以备赈济”。

  天津除建有为漕运而设的仓廒外,还建有平常仓和义仓。平常仓贮谷14192石,旧廒废圮。道光十四年(1834),又在城北隅建廒10间,义仓10间,另外,还在丁字沽、灰堆、李明庄等处建有义仓。

  庙宇是天津建筑的一大特点。在清顺治十二年(1655),荷兰使节哥页和开泽(Jacob de Keyzer)①进京时曾路过天津,在他们的来华记事的英文译本中,写到天津时说:“……这个地方到处被庙宇所点缀,而且人烟稠密,交易频繁”。天津在明、清时期究竟建有多少庙宇?各种资料其说不一。按《津门保甲图说》天津有庙宇115座,其中仅城内就有庙宇29座。这些众多的庙宇,虽然多数已不存在,但至今仍留下一些街道名称,依稀可廓出当年风貌。

   据(英)雷穆森著《天津插图本史纲》(见《天津历史资料》1984年第二期)记载:哥页此人名字,《广东通志》译为毕压哦恍,《皇朝文献通考》译为杯突高啮。今从马士《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中译本。

  书院是封建社会的一种教育组织和学术机构。天津从清初开始设立书院,到光绪二十七年(1901)废书院改设学堂,前后182年间,著名的书院有:

  三取书院在三岔河口东岸赵公祠,始建于康熙五十八年(1719),取名郁文学社。乾隆二十年(1755)津人王又朴募捐又修建学舍12间,乾隆二十五年(1760)改名三取书院。乾隆四十四年(1779)和嘉庆六年(1801)又多次重修。

  问津书院是一所规模较大的书院,设于城内鼓楼南大街西侧(今南门里小学),乾隆十六年(1751),由长芦盐商查为义将废宅捐献,盐运使卢见曾在废址上建房54间。书院布局是,当中3间为讲堂,前面是门,后边是书院负责人书室,周围环以学舍。

  辅仁书院设于城西文昌阁旁(今西北角回民小学),旧为海潮庵。道光七年(1827)津人王天锡、梅成栋、侯肇安等捐建。

  稽古书院原为稽古寺,位于城西北角(铃铛阁中学),一向是文人集会之地。光绪十三年(1887),寺僧普泽私自典当庙产,携款潜逃,由天津知府汪守正及津人崔铨约、杨云章等创议改建为书院,1900年又改为官立中学堂。

  会馆是封建社会地域性行帮和公益团体。清代在天津先后建有同乡会馆20余处,其中著名的如闽粤、浙江、江西、山西、广东会馆等,其中以闽粤、浙江、山西等会馆颇有名气,坐落地点多在当时商业和手工业集中的旧城附近。

  闽粤会馆建在红桥区针市街竹竿巷,乾隆四年(1739),由潮州、厦门两帮商人所建,俗称“洋蛮会馆”。先为苏万利公所(闽)、万世盛公所(粤),为壮大经济势力,合并共建成闽粤会馆。

  江西会馆在估衣街万寿宫内,乾隆十八年(1753),为江西瓷商所建,1900年毁于火灾,又由瓷器商人重建。

  山西会馆初建于乾隆年间,共有会馆两处:一在河东粮店街,为山西烟商聚议之所;一在锅店街(现统称估衣街)。馆内各有公所,“栋宇巍峨,局面堂皇”。

  广东会馆建的最晚,但规模最大,并且装修考究,是天津会馆建筑中的佼佼者。该馆于光绪二十九年(1903),由天津海关道唐绍仪和怡和洋行的大买办梁炎卿等集资,购置城内鼓楼南运使署旧址兴建,共用白银九万余两。该馆采取四合院布局,总平面呈长方形,会馆南边为砖砌照壁,穿过广场是一座高大门厅,上悬“岭海珠辉”匾额,门上端砌成阶梯状,共有五级,称“五岳朝天”。门后面是一组四合院,正房和配房均出廊厦,结构谨严。从正房东西两侧穿过天井,建戏楼一座,为会馆主要建筑,木结构,木装修,跨度大,雕刻精美。该戏楼顶部用数百个变形斗拱堆砌接榫,螺旋而上,构成“鸡笼式”藻井,前台横眉以圆锥手法雕成狮子滚绣球图案,两角刻下垂的含苞欲放的莲花。舞台正中藻井雕刻“天官赐福”,天官和仙童立于祥云之上,群猴跳跃于灵芝、松柏之间,……整个画面紧凑匀称。

  民居天津城内因地势洼下,民居鲜少,在明朝200多年间,除官衙、仓廒、庙宇等建筑,无豪华住宅。直至清顺治十年(1653)左右,大盐商陈抑之在城内修建住宅。据谈迁《北游录·贺陈抑之新居序》说:“越人陈抑之,侨津门有年矣。治盐荚起家,……大起第宅。自门而属之庑,自庑而属之堂,自堂而属之寝,且易以规制,增坚加壮……。”

  其后盐商张霖,在天津城东锦衣卫桥建有豪华住宅“问津园”,又在城东北建“一亩园”,统称“遂闲堂”。两处花园式住宅,“均擅堂榭之胜”。

  到雍正、乾隆时,大盐商查日乾于城西三里建“水西庄”,占地百亩,建筑非常考究。在“水西庄”的卫河对岸有座别墅叫“佟楼”又叫“艳雪楼”,是天津著名诗人佟鋐为其爱妾赵艳雪所建,赵艳雪不仅人美,而且能文,有“美人自古如名将,不许人间见白头”的诗句,一时传为绝唱。

  其他著名住宅还有:知州杜军侨居之“浣花村”;大盐商安尚义的“沽水草堂”等。

  天津的居民住宅,以北方常见的四合院或三合院为基本单位,但在布局和装饰上又有自己的特色。天津的大家宅第,大都是虎座门楼、高台阶、过道、影壁、天井、过厅、正厢房、高墙等建筑组成的四合院,其中又套若干小四合院或三合院。天津居住建筑很讲究外檐砖雕和内檐木刻,并常以装饰“天津砖刻”为荣。如仓廒街徐家大院。中轴线为胡同式甬道(箭道),建筑分东、西两部分,东部建圆门、八角门、矩形门等通四个四合院;西部南北纵向一组四合院,除有余门通甬道外,另在倒座东南角开门(巽门)。进门后在东厢房房山上有砖雕影壁。前三院天井上均建高大罩棚,木雕隔扇。影壁、墀头均饬砌雕,是天津刻砖现存最多、保存较好的一处。

  “黑油漆,亮大门,冰窖胡同李善人”。讲的是八大家之一的李善人住宅。地址在东门里,共有八个四合院,每院有正房五大间,南倒座五大间,东西厢房各三间,雕梁画栋,装修富丽。

  天津的房屋建筑,虽然具有中国建筑的共同特色,但在风格上也有独特之处。天津是一个水陆码头。随英国使团二次来华的司当东(George Staunton),在嘉庆二十一年(1816)曾来过天津,他对天津的印象是:“天津的房屋,大多是两层楼房,这种建筑式样跟中国通行的建筑式样不一样。习惯于早期住宅建筑式样,他们大都喜欢平房……。但是,由于它是一个商业城市,靠近码头,接近河边,这种条件促使了这种新的建筑形式的产生……。”①。

  引文见《天津历史资料》1964年第二期译《天津——插图本史纲》(英)雷穆森。天津印字馆1925年印“Tientsin——-An Illustrated Outline HistoryO.D.Rasmussen The Tientsin press Ltd.1925”

  牌坊是我国古代装点街景的一种特殊建筑,很能体现地方特色。在明、清时期,天津在城市建设上牌坊建筑很多。奥利芬特的《额尔金出使中国和日本纪实》书中,讲到天津时这样写到:“一些横跨街头的雕刻奇妙的木牌坊,是这个城市足以自豪的唯一装饰。”天津城市究竟有多少牌坊,无统计可考。但就《天津卫志》及其他零散资料记载,就有:

  东门里天津道衙门的“贞宪”、“肃度”两座牌坊,系康熙十二年(1673)所建。

  东门里的“明费宫人故里”牌坊一座,为纪念明崇祯时宫女费贞娥所建,有费宫人刺虎故事流传民间。

  北门里户部街的“国计”、“边储”二坊,以及为明代进士张愚立的牌坊。

  北门外的“龙飞渡跸”牌坊。

  城四门大街建有四座牌坊,榜出地名和方位,以方便群众。牌坊字迹为清代著名书法家如山手笔。

  城厢的“登瀛坊”和“一鹗秋坊”,为纪念先贤,供后人学习,作为楷模。

  另外,在一些里巷、胡同也建有一些属于地名性质的牌坊。如东门里的“公议胡同”牌坊,因胡同内设公议水会而得名;石桥胡同牌坊,后重修改为“中老公所”牌坊,因胡同内有理门中老公所;“仓口公善水局”牌坊,因内有群众水会组织。也有一些牌坊没有匾额,只是作为点缀街景,后来演化为广告牌。

  在天津的众多牌坊建筑中,最有名的是东门内的两座大牌坊,初建于明代万历三年(1575),后经康熙和民国等多次重修。它是文庙的配套建筑,上书“德配天地”、“道贯古今”。牌楼有两根高大木柱,在木柱上通过三层横额和雕龙华板,由一制作精致斗拱支撑三座“五脊六兽”的阿瓦顶。这两座牌坊不仅是天津仅存的古过街牌楼,同时这种二柱三楼式木结构,其造形独特亦为其它地方所罕见(图综-8)。

  鼓楼在天津的城市建设上还流传有一首民谣:“天津市三宗宝,鼓楼、炮台、铃铛阁。”鼓楼位于天津城中心,传说早在建城以前的辽、金时代已经建成,所以又叫古楼,“为屯兵了望之所”。明初重建,后乃匝楼筑城①。《津门杂记》上记载:“古楼”俗称鼓楼。

  楼居城中央,高三层,四面穿心,通四大街。

  鼓楼修建年代,据《志余随笔》卷六记载,当在明弘治年间,有些史学家也认为,鼓楼不可能早在辽、金时代已经建成,因为天津在明初筑城时是“披草莱而立城”,是一片荒芜之野,哪来的鼓楼!

  天津鼓楼高十余米,外观奇特,下起方城,上建城楼,木瓦结构,四檩八柱,周以回廊,上悬大钟,晨昏各撞一百零八杵,城门早晚启闭以钟声为准。楼东面悬“声闻于天”匾额,北面庭柱上有楹联一幅:

  高敞快登临,看七十二沽往来帆影;

  繁华谁唤醒,听百零八杵早晚钟声。

  该联系梅小树所撰。这幅楹联对仗工整,含意隽永,诗情画意,融为一体。江南三大名楼俱以文传,天津鼓楼楹联有异曲同工之妙。后鼓楼在50年代初虽已拆除,但该楹联仍为人传咏。

  炮台 初建于明崇祯十二年(1639),当时围绕天津城共修建七座炮台,据《天津县新志》卷二十五“旧迹”记载:一在海光寺西(今南开区炮台庄);一在马家口;一在三岔口北;一在窑洼南;一在西沽;一在城西双忠庙前。清顺治十二年(1655)①,荷兰使节哥页和开泽路过天津时写到:“……该地区三条河流的三岔口,在这儿耸立着一座坚固的碉堡……”指的就是建于三岔河口北的炮台。这些炮台在清朝虽列为天津八景之一,在崔旭的《津门百咏》诗中有:“防御森严列炮台,绕城七处亦雄哉;升平时节闲无用,断壁残基长绿苔。”可见这些炮台经过180多年风雨,到道光初年已成断壁残垣。其中只有位于三岔河口的炮台,在李鸿章督直时,又重建了一座炮台②,围墙高二丈,用三合土夯实,外面砌砖,围墙外近河一面,加筑一人多高的白色齿状矮墙一道。炮台内最具民族特色的建筑,是一座砖筑五层八角形的了望塔,塔基高出地面约2米左右,塔身四层,每层均开了望窗,窗上沿分别镶有八卦符号。最上层为尖顶了望亭。这座炮台,在八国联军入侵时曾发挥过很大作用,联军说它是“我们所有伤亡的根源”。

  《清史稿》“世祖纪”:“顺治十三年……朝鲜、荷兰……均来贡”,但外人记载多为1655年(顺治十二年)。

  俗称“水师营炮台”,西人叫“黑炮台”,即三岔河口北炮台。

  铃铛阁原为城东北稽古寺内的藏经阁,在三宗宝中为最古建筑。传说初建于唐代,清初重修,光绪年间被焚毁,天津诗人樊彬有《稽古寺》诗云:“巍然杰阁拟灵光,天半风铃响戾冈。乳鸽声喧随梵呗,野花色艳供僧房。莲龛已坏无香火,竹院闲来踏夕阳。阶下断碑难取读,寒烟蔓草咽鸣螀。”又据《志余随笔》追述阁的造型为:“阁两层,宽五楹,飞檐四出,如鸟张翼”。在飞檐突出的四周屋脊房椽各端,系以铜铃,风吹铃声叮当,非常悦耳,久之,藏经阁变成“铃铛阁”,其知名度反而凌驾于稽古寺之上。

 

领导说了

您点一个

族妹工资就涨5毛钱!

幸福生活靠大家!

求赞求广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说说天津卫——天津筑城设卫后的三宗宝
佛郎机炮打野鸭,明代天津人胆忒大
天津建城600年系列邮资封“三宗宝”23日发行
消失的天津坐标——三岔口黑炮台
津门三宗宝:鼓楼、炮台、铃铛阁
今晚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