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位重症冠心病患者的自述

一位重症冠心病患者的自述

叙言

今年四月中旬,我们发表了天津张东川同志十一年的冠心病治疗情况。在使用一般治疗方法的近九年中,病情发展凶猛,步步加重。当改用中药治疗以后,仅二年不到的时间,无论是主观感觉,还是客观检查数据,都在急转直下,全面好转。今将患者本人写给医生的《我的冠心病治疗过程》全文发表于此,以供同类病友及其家属参考。

(附《我的冠心病治疗过程》打印件及手稿复印件)。

我的冠心病治疗过程

天津市患者:张东川

我:张东川,1950年12月生人,现年67岁。原天津市城建集团二公司职工。2010年退休。曾于2006年、2014年和2015年三次心脏病发作,被诊断为冠心病,共置入支架三枚、搭桥三根。2015年3月开始服用任世银大夫的《强力祛瘀通血方》,至今已两年整。现将病程及治疗情况,特别是服用中药的情况反馈如下。

一、既往病史:

我幼年体弱多病,青年时期上山下乡、当兵服役,以后又进工厂、城建单位,常年从事体力劳动,身体素质还算不错。进入中年后由于工作压力大以及不良生活习惯(长期熬夜劳累、饭量大、口味重等)的影响,身体开始出现问题。八十年代后期即开始患颈椎病、头痛等,97年开始血压高,初时130/100,后达到160/110,曾服用过硝苯地平等药物,但极不规律,属于时吃时不吃那种。单位体检报告有脂肪肝、下支缺血等。总之已经处于亚健康状态。

二、冠心病程及治疗:

1、首次发病:2008年8月14日晚饭后,我在散步时突感不适,心口发闷后背疼痛,行走不足300米即难以坚持,休息后缓解,并且反复多次。开始以为是颈椎病所致,但又与此前颈椎不适有所不同,遂怀疑可能是心脏出了问题。

16日到天津胸科医院看病,心电图报告为心肌缺血,ST―T改变,诊断为冠心病,收住院。

17日做彩色多普勒超声,报告提示:主动脉硬化、左室舒张功能减低、高血压心血管改变。影像科X线报告单印象:左心受累疾患、主动脉硬化、扩张、迂曲。

18日做冠状动脉造影,报告单描述病变特征:左冠主干管壁光滑,前降支弥漫样不规则,无狭窄。“对角支” 近段狭窄98%;回旋支发育细,开口处狭窄70%;右冠主干管壁不规则,狭窄20―40%,后降支近段狭窄70%,诊断为冠心病双支病变,并后降支病变。遂于“对角支”狭窄段置入支架(3.0―16)一枚。

手术成功,症状消失。

22日出院。此后八年,坚持服药(阿司匹林、波立维、倍他乐克、拜新同、泰嘉、立普妥等),每天运动(太极拳),控制饮食,体重从167斤降至154斤。其中因工作忙时心脏偶有不适、头痛,但总起来还算可以。

2、再次发病:2014年6月10日晚饭后做室外活动时突感心脏不适,感觉胸闷、憋气,而且缓解困难,比起8年前首次发病更觉难受,甚至有难以呼吸的感觉。

12日到天津胸科医院看病,当即被收住院。

13日做冠状动脉造影,描述病变特征为:左冠前降支第一对角支原支架处已堵塞99%,回旋支开口处狭窄95%(8年前为70%);右冠后降支狭窄95%(8年前也为70%)。因院方考虑回旋支本来就发育细,且在开口处做支架比较困难,因此决定转外科做搭桥手术。因恰逢周末,遂暂留内科继续检查,心脏彩超判定为心功能Ⅱ级(NYHA)。

16日转外科,做手术前准备。

18日行冠脉搭桥术,共搭桥三根:LIMA―LAD(D1)、AO―V―LCX、AO―V―RCA。手术成功,术后恢复可,复查超声及胸片结果满意,出院。

9月18日,到天津胸科医院外科做搭桥术后的最后一次复查,心电图显示心律不齐。10月即术后4个月时间,一次我因搬重物上楼(约三、四十斤菜,上5楼),夜间即觉不适,心跳加快,头冒冷汗,早搏现象出现,被迫坐起多时。以后早搏开始成为常态,劳累时尤为明显。

12月15日,在解放军第464医院的天津疗养院做全息动态心电分析,结论为偶发异常心搏,室上性早搏共77次,室性早搏共70次;未见ST―T段动态缺血型改变。但从9月之后的数月间,心脏的不适感逐渐明显。

3、急性心梗发作:2015年1月25日我在家中突发心梗。当时先打了两套太极拳,接了一个电话,突然发觉心口烧灼样疼痛,就像是辣椒吃多了烧心那样一种感觉,很快便大汗淋漓,只得坐在床上。当时并不知道是心梗,加上又是周日,忽略了及时去医院急诊看病。只是在家里含服硝酸甘油片,并按压内关、曲泽等穴位,但效果均不明显,约2小时后症状有所缓解。

26日,先到464医院就诊,心电图有所反映,特别是验血报告心肌酶各项指标奇高,断定为急性心梗。当天午后再到天津胸科医院急诊就医,采取急救措施服药输液,1小时后转入病房,并下达了病危通知书。此后连续3天输液,进行扩冠、抗凝治疗。入院诊断为:冠心病,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30日开始做各项检查,胸部CT显示动脉硬化;心电图:窦律,Ⅲ、AVF导联可见Q波;验血报告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根据我的意见先做了冠脉CT,结果显示:三支桥血管中,左乳内动脉―桥血管通畅,主动脉―回旋支桥血管近段轻度狭窄,主动脉―后降支桥血管闭塞。而三支原有的动脉血管情况分别为:左冠前降支近段狭窄70%,中段狭窄100%,第一对角支(即原支架处)狭窄100%;回旋支开口狭窄95%,远段狭窄100%;右冠近段狭窄40%,中段狭窄80%,远段狭窄100%;

2月4日,医院根据CT检查结果制定了手术方案:尝试打通右冠狭窄段并置入支架。手术历经三个多小时,终于开通了右冠原动脉血管,并在远段狭窄病变处置入2.75×32mm支架一枚,在中远段狭窄病变处置入3.5×30mm支架一枚,并成功地将两根支架联系在一起。手术成功,供血恢复。

9日出院,遵医嘱继续服用西药(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单硝酸异山梨酯、倍他乐克、叶酸片和雷贝拉唑等)。虽然又支了两个架,但心脏的不适感仍然存在。

从2006年第一次发病起到此时,我的心脏加起来已经支了三个架、搭了三根桥。其中对角支的第一个支架仅8年时间即已经堵死,而搭桥术后仅7个半月时间右冠的静脉桥血管竟也全闭,还累及到回旋支桥血管近段轻度狭窄。如此发展下去,要不了多久还会出现新的狭窄和闭塞,加上左侧颈内动脉的不全闭塞,总不能到处下支架反复开胸搭桥吧?此时我真的是走投无路了。

三、开始服用中药:

在养病的日子里,我开始和家人一起关注治病养生之类的节目和书籍。恰在此时,电视台《央广健康》上播出了“中国民间医”这个栏目,其中有一集是专门介绍江苏大丰的任世银大夫,依靠扎实的西医功底和祖传的中医秘方,加上多年的探讨,研究出了治疗心脑血管病的专用药物,可以有效打通瘀堵的血管,这使我突然看到了希望。于是在出院仅一个月后,我就在爱人的陪伴下,登上了南下江苏求医问药的列车。

3月9日,从天津西站坐夜车出发。躺在卧铺上,心脏仍不断有一揪一揪的不适感觉,虽然带了急救药物,仍然很担心,怕万一再发起病来无法处理。

10日晨到盐城,立即转车去大丰。任大夫很负责,专门花了40分钟时间看病问诊,还为我详细讲解了《强力祛瘀通血方》的使用和注意事项。他为人严谨,不见病人绝不轻易发药。他的一句“我是医生,是治病的,不是卖药的”给我留下了极深的印象,也使我更加信服这位医生。

11日,我回到天津后即开始服用任大夫的中药。按照医嘱,我需要按每个月8袋的剂量先服够半年,然后再减为7袋服3个月,以后每三个月减一袋,要坚持服两年以上时间。

在服药的过程中,我有过两项重要的调整。一是根据医嘱:在服用中药一个月以后,西药(主要是抗凝药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就可以停服了。而我是刚刚做完支架手术不久,按医院的大夫要求,这些抗凝药最少要服用一年以上。还有让服两年的,甚至有要求终生服药的。我因不敢冒险,所以在咨询任大夫同意后,还是服用了将近一年才逐渐停掉。但降压药和降脂药还是遵医嘱继续服用,不过药量也按大夫的要求减了一半。第二项调整是减慢了中药的调减幅度。实际上我除了第一疗程服8袋坚持了半年以外,第二疗程7袋也服了半年,第三疗程6袋则服了一年。这些都是根据我自己的感受,以及从任大夫那里咨询到的意见调整的。

第一疗程我的主观感觉并不十分明显,听说有人出现了脚底发热的现象,我却无此感受。但心脏那种一揪一揪的不适感觉确实是消失了,早搏也好了许多。七个月后有一次因为劳累又出现了心跳加快和早搏的情况。10月12日晚还因为心脏不适去胸科医院急诊就医,经过检查并未发现大的问题,输液后当夜就回家了。

10月底,我在北京军区天津疗养院中医针灸康复科(该院与第464医院为同一个单位)做心脏功能测试,医院并在此基础上为我制定了“冠心病患者康复期运动处方”,在科学的指导下进行运动锻炼,以期提高心脏功能并建立侧枝循环。后者效果如何尚不得而知,但身体素质向好,主观感觉还是不错的。

2016年初,我因突然出现头部眩晕而到疗养院住院检查治疗。经CT检查印象为:颈3/4~6/7椎间盘突出、颈椎骨质增生、颈椎前后纵韧带钙化、颈椎曲度变直、基底动脉增粗、粥样硬化等,总之,颈椎问题不少,可能也与血压高有相当关系,经针灸、中频、输液等治疗,头部眩晕情况得到改善,以后再未出现。在住院期间还做了头颈部及心脏的多项检查。其中颈动脉彩超显示“左侧颈内动脉几乎闭塞”与一年多以前在环湖医院检查的结果一致,心脏彩超结论也与在胸科医院住院时的结论无异。椎动脉彩超则未见异常。几项检查中最好的要数经颅多普勒,诊断意见为:双侧大脑中动脉、大脑前动脉、大脑后动脉、双侧椎动脉、基底动脉频谱形态正常。频窗清晰,声窗正常。提示为正常范围TCD。和一年多以前在环湖医院所做的经颅多普勒相比,有了根本性的改变,从而极大地提振了我继续坚持中医治疗的信心。考虑到当时服用任大夫的《强力祛瘀通血方》尚不足1年,而我的病况又比较严重,需要更长时间的治疗才可见效,故此次未做冠脉造影方面的检查。

2016年全年感觉不错,心脏未出现任何不适。在服药的同时还坚持做降压操、散步、骑车、游泳等运动,而且从夏天开始改为每天吃两顿饭。身体出现了积极的变化:舌头不再胖大,舌苔变薄,多年的腐苔不见了;舌系带两侧的静脉原来是深蓝色的。现在则浅了许多;嘴唇的颜色也由原来的酱紫色开始由内向外变浅。唯舌裂还比较明显,舌两侧边缘的齿痕也还存在。这一年我按每月6袋的剂量差不多服用了一年(中间曾服用5袋约两个月,因感觉嘴唇变浅速度减缓,所以又改回了6袋)。

12月30日,我在解放军第464医院做了冠脉CT,报告单印象如下:冠心病,冠脉旁路移植术后,CTA提示LIMA―LAD(D1)、AO―LCX桥血管通畅,另一桥血管(考虑为AO―RCA)闭塞(实际应为PDA);RCA、LCX(应为D1)支架植入术后,CTA提示支架尚通畅,LAD中段、LCX支架以远管腔中度狭窄,余多处管腔轻度狭窄;主动脉硬化。其中,LCX即回旋支并未做支架,而应为前降支的第一对角支。经我提出后,审片的叶大夫仔细重新审阅了影像资料,肯定了我的说法,原来是明显的支架影掩盖了后面发育较细的回旋支,遂在报告单上LCX的后面加上了D1?的字样,以提示注意。根据报告单,CTA影像表现对冠脉各血管的表述为:LM:管腔轻度狭窄,约40%;其分支LAD:中段管腔中度狭窄约70%,近段轻度狭窄约40%;LIMA―LAD桥血管通畅;另一分支LCX(D1?):近段可见金属支架影,支架内密度尚均匀(此支架应为2006年所置入的前降支第一对角支处支架),余管腔中度狭窄,约70%;AO―LCX桥血管通畅;RCA:中段见金属支架影,支架内密度尚均匀,支架两端管腔轻度狭窄,<50%;其发出分支PDA,近段管腔轻度狭窄,约30%;另外,在主动脉右侧壁可见一丘状凸起,未见血管与其延续,考虑为AO―RCA桥血管闭塞残端;主动脉壁见多发钙化斑块影。

2016年底我在第464医院所做的这个冠脉CT,充分说明了两年来坚持服用《强力祛瘀通血方》所取得的成效:即不但保持了尚存的两根桥血管通畅(其中AO―LCX桥血管在两年前的检查中曾经显示近段轻度狭窄),而且意想不到的是,左冠的前降支(LAD)由此前的近段狭窄70%、中段狭窄100%,分别降到了现在的40%和70%;回旋支(LCX)则由原来的开口狭窄95%,远段狭窄100%,降到了现在的70%;而导致我心梗的右冠状动脉,两年多以前是近段狭窄40%,中段狭窄80%,远段狭窄100%,现在已经<50%,而其远段后降支(PDA)更是降到了30%;

2017年2月底,我与爱人到江南的苏州、无锡一带旅游,10天中游玩了十个景点,丝毫没有感觉到疲劳和不适。3月8日我们再次来到盐城大丰,一来是向任世银大夫汇报两年来的治病情况,二来请任大夫指导下一步的用药处方。现在我已经回到天津,正在按处方继续服药,争取从根本上改善我的冠心病状况。我的体会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病是此前几十年积累所致,故治病也不可一蹴而就,贵在要坚持服药。还有就是西医是救急救命的,而中医则是治本的,二者不可偏废。关键在于要找到好大夫、好处方。作为病人,必须对自己、对科学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衷心感谢任世银大夫!感谢《强力祛瘀通血方》!

患者张东川

2017年3月12日于天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实拍"心脏支架"手术
支架术后 专家教你平安度过“支架人生”
多部位动脉硬化病变的腔内介入治疗
心脏搭桥手术后再搭桥还能做吗 心脏搭桥具体的定义是什么
安装心脏支架后为啥还要吃他汀?
什么是心血管支架和搭桥手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