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央美教授邱振中:只有同时做到这两点,才是一位真正的书法家

书法是中国古老而又传统的一门艺术,是文化核心的核心,因此传统文化的回归书法艺术势必要回归。当前学习书法也也是热门,书法教育也成为中小学必学内容,全国多所综合大学也开设了书法专业课,还有书法博士、博士后等。但从艺术市场层面上将,对书法的认识有多偏颇,认为学书法就要当书法家,要卖钱,书法大师满天飞的社会乱象。

你是不是书法家?属于哪类书法家?央美书法教授给了我们一个基本评判标准。

关于《书法》这本书

著名书法家、书法理论家,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邱振中在他的著作《书法》其中一个章节中简单介绍了,在书法史上“书家”到“书法家”的发展历程。

......

一、什么样的人才能称为书法家?他们如何从一位使用汉字的人,成长为用汉字创作出精妙作品的书法家?今天的书法家与古代的书法家又有哪些区别?

书法家称谓的出现,是历史的产物。

技法训练是一位书法家的必经之途,但书法中的训练主要通过临摹而进行。不仅初学者临摹,杰出的书法家也离不开临摹。而且。在书法领域。大量临摹作品与创作收到同样的重视。

除了书写水平,一个人能否被称为“书家”,还收到复杂因素的影响,例如一个人的社会地位、学术上的声望。

今天有雨文化背景的改变,对于一件书法作品,社会的判断与专业领域的判断有时会有更大的分歧。

书法史上有有个根深蒂固的概念,那就是书法史一种业余的活动,它不适合作为一个专业。然而在文化背景已经改变的情况下,书法应当以何种方式存在?

二、确立书法家

由于书法的实用功能,书法的训练成为一项人们普遍参与的活动。到东汉,书法逐渐成为一种可以获得名声的技能。汉魏时,张芝已被韦诞称为“草圣”。擅长书法者,他们的名字被记录在历史中。当优秀的书写者一个接一个进入人们视线,并逐渐形成一个群体时,人们开始对他们进行比较、评述。大约在南朝,在这类评述中,他们被称为“能书者”、“书人”。之后在一些书法专著中开始有书家的提法,书法史上的传承脉络与人物形象越来越清晰,但对这些“善书者”没有专门的名称。到了唐代,怀素《自叙帖》中才出现书家的称谓。

由怀素这样一位以书法获得社会影响的人物来说出“书家”一词,意味深长。 “书家”一词的出现,表明书法已经被当作一种社会身份的标志。

“书家”的称谓出现后,一直被后世沿用。一到明代,“书家”的说法便突然多了起来,这种情况一直延续至清末、民国。 “书法家”的名称出现得很晚,大约是在文言文与白话文交替的时期。从明代开始,“书家”作为一个专门领域的代表,得到知识阶层的默认。“书家”开始作为一个具有明确身份的群体参与文化活动。

三、书法家的修养

我们在欣赏书法作品时,常常可以见到这样一些作品,它们并不以才情见长,但仍然有一种动人的文化气息;此外,中国古代文士只要属意于艺事,书法、绘画几乎无不可观。修养便是其中决定性的因素。

书法领域从宋代开始明确强调修养与创作水平的关系。苏轼是最早开创宋代书风的杰出书法家。他一反唐人对技法以求、精雕细凿的态度,把文化修养作为创作的首要条件:“退笔如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这是他一以贯之的思想。这使作者的含蕴、人格在创作中占有左右一切的地位。与此相应,苏轼否定对形式的过分关注,而强调形式、技巧之外的东西。

北宋·苏轼《一夜帖

四、书法家的界定

现代社会参与书法活动的人们,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类:爱好者、一般书法作者和书法家。区分的依据是他们对待书法的态度、投入精力的多少以及所取得的成绩。

一般来说,有这样三种界定的方法:

1.自定义,即人们自己确定自己的身份。很多人自己办展览、出版作品集,都自称是书法家。

2.以参加某一级别的展览为依据,如省级、国家级等。这些展览都要经过一定的评选程序,比个人的认定要客观,但是这些评选的程序、标准,以及评委的资格经常会受到质疑。

3.书法史的标准。以作品是否为书法史做出独特的贡献为依据,来决定作者是否是书法家;标准稍微降低时,则看作品是否具有独特的风格,并达到这个时代的较高水平。能够达到这一标准的人是很少的。

4.从作品来判断一位书法家

根据一位书法家最优秀的作品,我们来判断他的水平、价值、地位和才能。我们也可以根据一个人的创作,来判断他是不是一位书法家。

传统的判断中主要包括这些指标:功力、格调(气息)、意境。

“功力”中包含许多不可言说的成分,主要指对古代杰作技法上的理解、感悟和把握。

格调指这件作品表现出来的精神氛围的品级,它常与人们对作者这个人的判断连在一起;而意境则特指这件作品的构成、文辞选择等所有细节所营造成的特定境界。

邱振中《书法》

名家说本书

邱振中先生的这部著作,至少可以指出其在三个不同的文化层面上的意义:

第一,书法文化层面,作者为中国书法建立了一个比较全面的阐释框架,为人们进入书法的当下状态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第二,中国传统文化层面,作者通过对书法现象的思考提出并解释了关于中国文化当代处境的某些重要问题,如传统思维方式与当代思维方式的关系、传统艺术演化的机制和进入当代语境的可能性等等;

第三,当代视觉文化层面,书中既融入了当代学术的新锐思想,又处处表现出从中国现象出发的贴切思考。

这部名为《书法》的著作,以轻松有趣的叙述方式,为读者提供了建构一个既属于自己,而又属于世界多元大文化语境中的一个隶属于中国人的文化世界的学理基础。

只有同时做到这两点,才是一位真正的书法家。

王羲之、张旭、米芾、王铎等人是做到了这两点的,他们为书法各自做出了独特的贡献。所有这些加在一起,塑造了中国文化史上书法家不朽的形象。

邱振中教授在为读者签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林散之说他“自唐怀素后第一人”,央美书法教授说他草书缠绕过甚
真正的书法家,都是“临帖狂”!
央美教授:书法那些事,就是一本书加上167个练习就基本清楚了
你是不是书法家?听央美书法教授讲评判标准!
央美教授:古人练字的“三条秘法”,书法史上只有23个人学会了
央美书法教授:学好书法除了技法还有一项也要提高,比技法重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