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台州数字报

 家在温岭,到了年关,经过菜场,看见边门附近在搭灶台和篷布,原来是要造一个临时的年糕作坊。一时间,关于年糕的往事便不知不觉地一一浮现心头。

  童年时代,每到腊月,母亲总会忙碌着准备做年糕。母亲先去买来米和米筛,把米淘干净放在箩筐里,然后去找捣年糕的作坊。做年糕是一件极有趣的事儿,我和哥哥必定会乐颠颠地跟着母亲一起去。远远地,我们就能看见作坊上空飘荡着热腾腾的蒸汽,走近了,可以看见小小的作坊里挤满了人。一个一个箩筐挨挨挤挤地排着队,有条不紊地经历各个程序。

  首先要“磨”。负责磨米的师傅把米倒进碾米机里,我们就赶紧捂上耳朵。碾米机开动时的声音,绝对让人头昏脑涨,但我们还是巴巴地守在跟前。过了几分钟,米被磨成了粉,从套在碾米机外的布袋口迅速滑到大盆子里。接着就是第二道工序“蒸”。负责蒸的师傅把早就准备好的盐水按比例倒入米粉中,使劲地搓,搓得不软不硬了,再把米粉放进蒸笼里。不要以为蒸是很简单的事情。蒸笼里的米粉很多,火势一定要均匀,既不能夹生,熟过头了又容易糊。米粉蒸好出锅了,就该要“捣”了。两个年轻力壮的师傅站在冒着热气的石臼旁边,抡着大木槌,你一下,我一下,嘴里还会“嗨哟——嗨哟——”地喊着号子。我们站在一旁,兴奋地跟着喊“嗨哟——嗨哟——”,还不断地数着师傅们槌了多少下了。

  白花花、热乎乎的年糕坯捣好了,就放在案板上。我们都顾不得烫,抓起一块填进嘴里就狼吞虎咽起来,母亲站在一边,望着馋猫似的我们,笑着说:“别急,有得你们吃的呢。先让师傅雕花吧。”于是,我们又围拢了来,好奇地睁大了眼,看雕花师傅大显本领。师傅先用年糕团捏了几个大大小小的元宝,以备“谢年”时请菩萨,然后做猪、羊、兔、鸡、鸭、鹅等家禽六畜。我们叽叽喳喳地叫嚷开了,有的说要花鸟虫鱼,有的说要飞禽走兽,老师傅都会给予满足。

  年糕做好后,母亲常常吩咐我们给左邻右舍、亲朋好友,一家一家送过去。每到一家门口,我们就大声嚷嚷:“送年糕喽!”门里的人家笑盈盈地迎了出来,乐呵呵地说:“祝你们家也年年高升。”原来,“糕”谐音“高”,年糕就有了“年年高升”的寓意,成了新年吉祥的好彩头。难怪大家都这么喜欢吃年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实拍:一组做农村年糕的全过程,看着口水直流
许懿 | 捣年糕
王萍文集4:要过年了,你准备好了吗?
以前过年的规矩,现在竟被城里人叫做“仪式感”
搡年糕
【盘点老行业之九十四】做年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