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纪录片《中国影像方志》山东卷·临清篇 解说词脚本

引言

 

“十里人家两岸分,层楼高栋入青云。官船贾舶纷纷过,击鼓鸣锣处处闻”。这是明代诗人李东阳途经临清时留下的诗句。

临清,“因河而生,应运而兴”,古清河见证了它久远的初生,大运河承载了它数百年的繁华。明清两朝,这里曾舟舶星聚,帆影云集。“南有苏杭,北有临张”,是它辉煌历史最好的注解。

如今,中国大运河已经成为世界文化遗产,深厚的运河文化依然哺育着临清人,让他们以更包容、更昂扬的姿态创造新的繁荣。

 

目录:地名记 运河记 贡砖记 人物记 美食记 戏曲记当代记 后记

 

 

地名记

 

细长的竹条在满是老茧的手指和锋利刀刃的缝隙中柔顺地滑过,变成一条条纤细光滑的竹篾。年过七旬的临清竹器制作技艺传承人张春生正坐在小板凳上制作竹器。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古老的竹器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渐渐淡出,但在数百年前,这一幕却是临清城里最常见的风景。

临清,鲁西北平原上的一颗明珠。它位于山东省西北部。历史上,临清也曾置清渊县、沙丘县等。清朝康熙年间编撰的《临清州志》记载:“后赵建平元年,改清泉县为临清,隶建兴郡。”后赵建平元年,也就是公元330年,临清之名由此而始,并大体沿用至今。

临清虽地处气候干燥的北方,但它的历史却与水息息相关,它因古清河而生,因大运河而兴。就像张春生,一个地道北方汉子,因运河沟通了南北货物,而摆弄了一辈子来自南方的毛竹。

晨光中,竹器店老张头的女婿正在将一件件竹制品摆上自家门口的货架。

刘英顺 临清运河文化保护协会 副会长:

我们临清古城历史上最繁荣时期,有数百条老胡同,现在中洲古城尚有一百六七十条老胡同,我们临清本来不产竹子,由于大运河把南方的竹货竹器顺大运河运到了我们北方临清,在运河码头边上形成了竹货集散地一条街竹竿巷。现在我们的临清竹竿巷尚有数家还在经营竹货竹器。

 青竹生南国,精工展北方。这便是“竹竿巷”的神韵所在。而在街巷的另一头,有着百年传统的腾通鞋铺里,传承人张东国老两口则正在一针一线地缝制着百纳底儿的老布鞋。许多人正和他们一样,一辈子安守于方寸之地。

刘英顺:

我们所在的位置叫考棚街,为什么叫考棚街呢?因为这条街巷上有一座考棚,当年这个考棚是考秀才的地方。也就说乾隆四十一年,临清这些考生到这里考秀才。这个街巷的中段路北,有一座古建筑,就是我们现在,我身后看到的这个建筑,叫县治遗址。

题有“县治遗址”的门楼飞檐翘角,是明初临清县衙所在地。它在古城矗立了六百多年,以纸马巷、考棚街、竹竿巷为代表的临清古街巷正是在它的注视下,历经了数百年的繁荣,又归于平静。

今天的临清,高楼林立、车水马龙。然而隐藏在繁华背后的老街巷却依旧安静闲适。

 

                        运河记

 

临清老城区里,一条河道蜿蜒而行,河岸杨柳依依,碧草如茵。这段不起眼的河道珍贵异常,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元代,是保存较为完好的元运河河道遗址。在它南边不远处则是明代开挖的河道。2014年6月,中国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功。临清市内这两段总长八千米的运河遗存成为重要的世界文化遗产段,共同见证了临清因大运河而兴盛的历史。

中国大运河是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的古代运河,它肇始于春秋时期,完成于隋代,繁荣于唐宋,取直于元代,疏通于明清。元朝至元二十六年,公元1289年,开挖了大运河的关键河段“会通河”,沟通了大运河中黄河和海河两大水系,这就能利用海河水系南支的卫河向北转输漕粮。地处会通河和卫河交汇处的临清从此成为京杭漕运体系中的咽喉之地。

到了元末明初,会通河因严重淤塞,难以通航。为解决南粮北运问题,明永乐九年,公元1411年,朝廷命工部尚书宋礼、都督周长重开会通河。而大运河经过重新疏通之后,成为漕运及南北商客行旅出行的首选。至此,作为漕运中转枢纽的临清终于得以真正发挥出自己的地缘优势,迎来数百年的繁荣。

在临清元运河与明运河的交汇处,有一个名叫鳌头矶的地方。明永乐十五年,公元1417年,明运河挖通后,明运河与元运河交汇处筑砌石堰。汶河水由此分流,分别流入元运河与明运河。

明弘治前,分水坝上建观音寺,这里逐渐演变为人文景观。很多文人来到临清都会登临这处建筑,遥望运河两岸漕运繁忙的景象,吟诗抒怀。它和运河四大名塔之一的舍利宝塔一起,成为临清著名的地标。时至今日,“鳌矶凝秀”和“塔岸闻钟”依然是临清著名的风景。

临清运河钞关,一个能够激发人们想象的地方。明代,因地处漕运要地,临清舟舶星聚、商旅辐辏,百货荟萃。为了控制税收,明宣德四年,1429年,朝廷在临清设立钞关,后又升为户部榷税分司,直接派人管理。此后,临清钞关在运河岸边矗立了近五百年,直至民国十九年,公元1930年,才终于结束自己的历史使命。

如今,临清运河钞关遗址是目前中国古代运河税收机构的唯一典型遗存,站在这里,总能将人的思绪带回到古运河畔那忙碌的岁月。

入夜的临清市灯光闪烁,街上依然繁华热闹。井扬骑着自行车,与大多数下班回家的人们背道而驰。

一缕灯光从夜幕中透出,空荡荡的办公楼里,井扬正仔细地翻阅着资料。这些资料是他多次前往北京国家图书馆和第一历史档案馆收集的,来之不易。也正是得益于井扬夜以继日的伏案研究,曾被破坏的古钞关渐渐重现于世人眼前。

井扬 中共临清市委党史(地方史志)研究中心 主任:

我们现在所处的位置是运河钞关的后堂部分,整个的钞关建筑群有四万多平方米,它是呈现传统的中轴线的结构,现在保存下来的主要是后关部分和钞关主事宅这一部分。

明朝初期推行钞法,就是要求以大明宝钞作为主要流通手段,钞关就是由此而来。临清古钞关是如何运作的呢?

让我们回到明嘉靖年间的一个清晨。运河上舟帆远影,岸边商铺林立,车水马龙。运河钞关前,临清城忙碌的一天开始了。铁链拉起,挡住了运粮的货船继续前行。船一停稳,负责稽查的衙役大摇大摆地登上了货船。在毕恭毕敬的船主陪同下,衙役用探子取样看货,然后给船主开具船单和货单。过了第一关的船主需到登记处登记船户、货物和货主的基本信息。经胥吏核实,发放税单。跨过几进院,船主再到后堂缴纳税金。最后,他会得到一张“印票”,也就是继续北上的通行许可证。

井扬:

万历年间,临清运河钞关的税收定额是八万三千余两,在万历二十五年(公元1597年),实际的征收数额超过了十万两,在沿运河七大钞关中,居于首位。

在明代,出任钞关的差官一般是正六品的户部主事或是从五品的员外郎。虽然他们大多为进士出身,甚至不乏能臣贤吏,但为防止舞弊,任期大多只有一年。而这期间,户部常派人巡查,清缴账目,一旦发现账目不清,便一追到底,严惩不贷。最令临清百姓念念不忘的主事官员当属万历年间的李梓。

井扬:

这块《计部李公德政序碑》刻于明万历二十五年(公元1597年),碑刻中提了“法省而商至,法烦而商离”的进步思潮,这契合了明代中后期发展商品经济的进步思想。正是由于采取了这种鼓励发展商品经济的举措,明代的运河商品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

如今,钞关正逐步恢复其恢弘的原貌,成为展现这座运河名城繁华历史的最佳窗口。

 

                          贡砖记

 

初夏,东方刚刚露出鱼肚白,临清市魏家湾贡砖文化传播基地里已是一片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

提起临清贡砖,今天的人们也许有些陌生,但提起北京的紫禁城、天坛、明十三陵等皇家建筑却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而它们的建成离不开一块块临清贡砖。

明成祖朱棣称帝之后,决意迁都北京。为营造新都,他向全国大规模征派木料砖石,并在山东、河南等地建窑烧砖,临清正是其中之一。

明中叶以后,临清烧制的大青砖从各地贡砖中脱颖而出,成为建筑皇宫的主要用材。其中重要原因在于临清是漕运的枢纽之地,又临近京城,占尽地利之便,临清砖可以沿运河北上直抵北京;而另一个原因则在于临清砖独特的材质和精湛的工艺。

赵庆安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临清贡砖烧制技艺 市级代表性传承人:

我们临清处于黄河中下游平原,因为黄河改道,形成的冲刷。上游的土质很粗糙,不适合做砖。我们下游含的沙量比较多,就沉淀于这个地方的土有红土、有白土、有胶质土。这个土里面含有很多矿物质,做出来的砖,击之有声,断之无孔。

五十岁的赵庆安是魏家湾贡砖文化传播基地的负责人,也是临清贡砖烧制技艺的传承人之一。

当在砖厂工作多年的赵庆安得知,由于清朝末年官窑停办,贡砖停产,临清贡砖的烧制技艺即将失传,他暗下决心,一定要恢复贡砖技艺。于是,赵庆安四处寻访,遍查古籍史册,和老匠人们反复研究试验,终于成功烧制出了临清贡砖。2008年,临清贡砖烧制技艺被列入全国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临清贡砖的烧造工艺非常考究,在看似只需要力气的制坯环节中,将恰好的泥团摔满整个砖模,要靠匠人们长年累月的经验才能精准把握。焙烧和洇窑是关键程序,需要持续不断地添柴、续水,稍有疏忽,就会前功尽弃,毁掉整窑砖坯。

砖窑旁,火光映衬着脸庞,赵庆安这一代烧砖人决心把熊熊炉火传承下去。

明清时期,朝廷在临清设工部营缮分司,“岁征城砖百万”。据专家考证,当时临清官窑都分布在运河两岸,约有数百座。虽然每年出砖数量庞大,但必须经过官府层层敲验和筛选才算合格。可见临清贡砖烧制之难。

炎炎烈日下,封闭多日的砖窑门打开了。看着一窑坚硬光洁的青砖,辛苦了多日的匠人们付出的劳动和心血终于得到了回报,一张张淳朴憨厚的脸上笑逐颜开。

 

                        人物记

 

在临清市温泉路和京杭大运河之间,有一片开阔的广场,广场上矗立着几座风格别样的建筑,它们分别是临清市博物馆和临清市的名人纪念馆。临清名人中佼佼者是抗日英雄张自忠和著名学者季羡林。这两位临清走出的巨人,一文一武,是临清人心中的骄傲。

走进张自忠将军纪念馆的展厅,眼前一张张黑白老照片再现了这位抗日名将可歌可泣的一生。

郭艳霞 张自忠将军纪念馆 馆长

张自忠将军1891年出生在我们山东临清,临清民风尚武,仗义,张自忠将军受此影响,从小就慷慨仗义,同情弱者,当他看到贫穷的乡亲吃糠窝头的时候,就会从家里拿出白面馒头换别人的糠窝头。

临清习武之风盛行,著名的武术技艺潭腿和肘捶就起源于这里。清晨,上百人的武术队齐集在公园,一招一式,虎虎生风,让今天的人们看到了这个武术之乡传承不绝的武魂。

而一百多年前,在那个山河破碎、战乱频仍的年代,临清尚武的民风也深深影响了年少的张自忠。成年之后,他怀抱一腔报国热情,投笔从戎,成为冯玉祥西北军中的后起之秀。

1933年,长城抗战爆发,张自忠担任二十九军前线总指挥,出奇兵以大刀队重创侵略者,威震中外。1940年5月,日本侵略者发动枣宜会战,时任国民革命军第33集团军总司令的张自忠将军亲自到前线督战,壮烈殉国。

为了纪念这位从临清走出去的英雄,临清百姓自发传承着张自忠麾下大刀队所使用的“破锋八刀”刀法,而临清市政府修建的张自忠将军纪念馆,自2008年起免费向公众开放,成为人们凭吊和缅怀先烈的重要场所。

 张自忠将军纪念馆的近邻是季羡林纪念馆, 北京大学终身教授季羡林,精通多种语言,在古文字学、东方学、佛学等多个领域卓有建树。

这样一位名满天下的学术大师出身于临清乡间的普通农家。在今天临清市康庄镇的官庄村里,在原址上复建的季羡林故居再现了季羡林童年时的生活环境。

自六岁起,季羡林便离开家乡,外出求学。小小的展柜里,一张张证书,一件件文具,浓缩了这位学术大师一生辗转多地、求学治学的曲折经历。

虽然早已是蜚声海内外的大学者,但季羡林却始终不忘家乡。被他称为“忘年交”的同乡马景瑞至今还记得季羡林回馈家乡的桩桩件件。

马景瑞 季羡林同乡:

1974年,开始给家乡小学捐书,大体捐了两千多册书籍,使小学建立了一个小型图书室。到他住院之后,又拿出二十万块钱,给家乡建立了希望小学。所以通过这些事看出季老对家乡教育的关心关怀。

晚年的季羡林爱猫成痴,以家乡的狮猫来陪伴自己。也许,这位学术大师正是以这种形式来慰藉自己一世的乡愁。

 

美食记

 

正午时分,一场临清回族百姓的传统宴席正在进行。他们每七八人围坐一桌,今天的菜肴是临清最出名的美食之一——八大碗。

作为曾经的运河明珠,明清两代,无数南来北往的商人和官员来到临清,也带来了各地的口味与厨艺,临清因此成为汇聚八方风味的美食之城。其中,大量回族商人的到来给临清留下了用料讲究、做工精细的清真菜,八大碗是其中的经典。相传,它的历史可以追溯至明朝开国功臣常遇春。

杨万青 临清市烹饪协会 副会长:

他们这几个大将当时在临清屯兵,就是这些士兵大部分都是回族,都是信仰伊斯兰教的穆斯林,他们吃的东西都是半成品,到了驻地以后,再在大锅一烩,烩了以后,这些士兵围着坐,每人一碗,这就形成了抱碗菜。

临清八大碗正是从抱碗菜演变而来。云蒲是擅长烹制八大碗的厨师,此时,他制作的正是“八大碗”里的巧阁。他先将蛋液摊成蛋皮,接着,用蛋皮将馅料包裹成长条。制作完成的半成品需要放入锅中蒸熟,最后切片装碗。

云蒲 临清清真烹饪文化协会 会员:

它最考验一个厨师的刀工,还有装碗技巧。装巧阁的要领是每两片一段,然后还必须保证它的紧凑感。

除了八大碗之外,临清还有一道不得不尝的美食,那就是“什香面”,这是临清人待客的最佳饭食,其前身是明代临清百姓爱吃的“卫面”,小说《金瓶梅》中又称“温面”。

在中国的其他地方,吃面多以面为主角,以菜为配角。但什香面却不同,配菜才是精髓。什香面的配菜种类繁多,随季节变化而更换。这些配菜或切丝或切末,极其考验厨师的刀工。另外,厨师还要烹制西红柿鸡蛋卤和肉卤,准备各色酱菜和调料。可以说,制作一桌什香面所费的功夫不亚于一桌上等酒席。

在这家餐厅中,雅致的包间里,色彩艳丽的配菜配料和爽滑筋道(jīndao)的面条被一一端上餐桌,食客们一边娴熟地调制着什香面的口味,一边欣赏戏台上的京剧名段。这是临清这颗运河明珠曾经常见的景象,也是今天热爱美食、热爱京剧的临清人最惬意的时光。

 

                       戏曲记

 

盛夏,在临清京剧会馆的化装室里,临清市京剧团的演员们正在化装。他们要表演的是经典京剧唱段《状元媒》。

戏台上,马士利是成就了杨六郎和柴郡主好姻缘的八贤王,戏台下,马士利是临清市京剧团的顶梁柱。

马士利 临清市京剧团 团长:

咱剧团也是全国很小的一个县级剧团进长安大戏院演出,我们演出了四个折子戏,十几家报纸铺天盖地地都宣传全国很小的一个县级剧团进长安大戏院,也是一票难求。

起胸,往前看,瞪起眼来。

临清的孩童从小耳濡目染,爱上了这一国粹。炎炎夏日,孩子们跟着马士利一遍又一遍地练习,挥汗如雨。这正经八百的一招一式让人看到这个京剧之乡令人期待的未来。

临清京剧可以追溯到清朝徽班进京。2008年临清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京剧艺术之乡”,是临清人最骄傲的事。一两人聊戏,三五人就可打戏,一群人便开台唱一出戏。京剧票友在临清则是一个庞大的群体,而“宁舍十亩地,不舍一出戏”,说的是临清人对京剧的痴迷。

                      

                        当代记

 

清晨的车间里,纺织工人们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声开始一天的辛勤劳作。纺织自明代以来便是临清的主要产业。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纯棉纺线和针织布、色织布是临清纺织业最主要的产品,不仅畅销山东,甚至闻名全国。然而,2003年非典疫情爆发,纺织产品大量积压,当地纺织企业负责人当机立断,调整产品结构,开始生产当时畅销国外的蜡印布。

宛秋生 临清市某纺织企业 负责人:

我们就买二手设备,全国各地跑。不管价格高点低点,只要是质量没问题,我们就把设备买进来。2003年年底,就是春节前,我们产品就见面了,真是三个月时间,在全国,全球也不可能这么快的速度。

危机也是机遇。从此,临清的蜡印布在国外市场供不应求。其设计契合国外市场审美理念,同时进行工艺创新,产品深受欢迎,成为世界最大的蜡印布生产基地。

    正当临清的蜡印布走出国门之际,另一种产业也在临清迅速壮大。“千年古县,轴承之乡”,就是临清的真实写照。轴承是现代机械设备中的重要零部件,被誉为工业机械的“关节”。

临清是全国轴承产业链条最完善、功能最健全、最具活力的轴承产业集聚区,有着全国规模最大、品种最多、规格最全的轴承市场。

临清轴承自20世纪50年代起步,到了20世纪80年代,一批头脑灵活的临清人见轴承货源紧缺,便从外地回收废旧轴承,简单加工后,再外出兜售,渐渐形成了一定范围的轴承市场。

据一些老人回忆,位于临清市烟店镇的轴承市场最早是一片平地。1987年,在当地政府的推动下,五位村民投资了三十多万元,人们拉着小毛驴,垒起了水泥货台和摊位,盖起了简易房屋,围上了院墙,烟店轴承市场基本形成。此后,轴承市场进行了升级改造,还相继建起了大批门店。

轴承业的巨大商机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投身这一行业。不少有市场意识的临清人白手起家,从零开始学习各种轴承知识,一步一步将小公司发展成为现代化大企业。在此过程中,他们积极引进研发人才,升级智能化设备,时刻关注市场需求,力争让公司生产的轴承应用到多个领域,研发的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此外,为了大力发展轴承产业,临清市政府不但在烟店设立了产业园区,并且推进“产学研”结合,引导企业加强与科研机构、高校对接合作。

时至今日,烟店镇已经汇聚了4000多家有注册的工业及商贸企业,10万余从业者。而临清的轴承产品也远销欧美、东南亚等地的三十多个国家,年销售额突破200亿元,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轴承之乡”、“中国轴承贸易之都”。

 

                          后记

 

唐代诗人皮日休曾看着通衢南北的隋唐大运河,发出这样的浩叹: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共禹论功”的大运河为临清带来了数百年的通达繁华,也为这片土地上的人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如今,临清人仍初心不改,他们正用新的方式续写着这座运河古城新的辉煌。

后记:

临清,一座千年古县,一颗运河明珠,它书写过历史华章,也将铸就新时代的梦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明清时山东最“大”的城市,你绝对猜不到!!
行走隋唐大运河纪实四十五:隋唐运河临清段巡礼
千年古城临清,值得奔赴!
临清潭腿传西青——寻根大运河札记·9月22日
京杭大运河(会通河)临清段
明清临清的盛衰与地理条件的变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