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挺起中国装备的脊梁(故事·十年)

  图①、②:沈阳远大股份有限公司。
  资料图片
  图③:沈阳鼓风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车间。
  王玉光摄
  图④:沈阳机床集团车间。
  资料图片

  一流强国,必有一流工业;一流工业,必有一流装备。

  在这片与新中国一起成长的装备制造业高地上,勇担社会责任的企业,开拓创新的科研人员,脚踏实地的一线工人,托起了“中国制造”品牌。

  他们于困顿中坚守理想,在低谷中奋力崛起。在国家政策强有力支持下,创新求变,转型发展,让中国装备制造业重镇焕发勃勃生机。

  

  研发尖端产品

  打造装备工业“顶门杠”

  人物:苏永强 沈阳鼓风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实施战略重组以来,沈鼓集团产值从2003年的8.6 亿元增长到2011年的110 亿元,实现多项国产重大装备零的突破,赢得了“国家砝码”的美誉。1969年走进沈鼓大门的苏永强,成为这一历程的亲历者。

  2011年12月,沈鼓集团装配试验车间,大型长输管线压缩机成果汇报会暨合同签署,以及首套20MW电驱压缩机组出厂仪式,在这里举行。这不仅是对沈鼓人辛勤努力的肯定,更是我国重大技术装备国产化又一座意义非凡的里程碑。

  沈鼓人没有沉浸在荣誉中,而是不断创新、持续攻关。两个月后,捷报再次传来。今年1 月12 日,国产首台首套1000MW核电站核二级安全壳喷淋泵和低压安注泵在沈鼓集团研制成功并举行出厂仪式。

  近年来,沈鼓集团的研发和创新能力不断提高。2009年1月8日,沈鼓集团研制成功国产首台百万吨级乙烯压缩机,中国因此成为世界上第四个能够研制百万吨乙烯装置的国家。

  沈鼓还成功研制出世界领先的国内首件整体铣制三元闭式叶轮,成为世界上仅有的两家掌握这项技术的企业之一。这种叶轮是居于风机研发“金字塔”顶端的产品,也是大乙烯等重大装备设备中的“心脏”部分,国外跨国公司对这项技术的态度是:“中国人无论出多少钱,我们都不卖。”为打破跨国公司的封锁,苏永强带领研发团队选择了独立研制的创新之路,经历难以计数的攻关,最终取得成功,并以此进一步占据、扩大了国内压缩机高端市场。

  十年图强,十年突破,十年崛起。一系列重大技术装备的国产化,打破诸多国际垄断,成功取代进口……沈鼓集团成为中国装备工业与“蓝眼睛”抗衡的“顶门杠”。“让中国装备与世界同步的理想,正在变为现实。”苏永强说。

  

  叫响中国“智造”

  在国际竞争中攻城拔寨

  人物:魏振宇 沈阳远大股份有限公司技术经理

  德国,世界幕墙行业“高地”,拥有“旭格”等多个知名幕墙领军企业。但法兰克福机场幕墙项的承建方,却是来自中国的幕墙企业——远大集团。

  建筑幕墙行业在所有工程施工行业当中属于高危行业。“在异国的土地上,大手笔地完成中国‘智造’,凸显了中国幕墙企业的技术实力。”作为远大集团负责该项目前期投标的技术经理,魏振宇感受深刻。

  2005年,远大在与多家国际知名幕墙企业的竞标中脱颖而出,中标“欧洲第一高楼”——俄罗斯联邦大厦。远大之所以能在国际强企中脱颖而出,一个根本原因就是远大坚持“重质量、重安全、重信誉”的理念。

  以前的许多国际性招标,业主方邀请中国企业参加竞标,不是因为对中国企业实力认可,而是让中国企业充当竞标系统中的“最低标准”,最后会像去掉“最低分”一样,把中国企业淘汰出局。

  在德国法兰克福机场项目中,远大集团也遇到类似情况。“该项目非常希望由德国著名企业来承揽。但由于项目工程量非常大,技术难度非常高,德国企业开出了远远超出业主方预算的天价,最后,业主方不得不让参加‘陪标’的远大集团试一下。”魏振宇说。

  只有一线生机——业主方随时会因本土企业降价而让远大集团退出。远大集团知难而进,也与业主约定:业主方发现远大集团任何问题,都可以随时叫停,远大集团会迅速撤出这个项目。

  就这样,远大集团做出的工程样板,被送到德国业主方做隔声测试实验。苛刻的德国业主不仅做了隔声实验,还在远大不知情的情况下做了三性测试等多种试验,发现远大的技术标准远高于德国本地标准。最终,远大赢得了该项目。

  远大集团的成功,用事实证明:中国企业将以高标准、高技术赢得世界。

  

  突破“瓶颈效应”

  数控机床装上“中国大脑”

  人物:黄云鹰 沈阳机床集团研发工程师

  历时4年多,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智能化运动控制系统终于研制成功,这让黄云鹰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回想起2011年10月那个特殊的日子,黄云鹰深有感触。这个项目中央点名由沈阳机床集团承担,省市两级政府和企业投入4亿多元。

  进入21世纪,国内数控机床市场急剧扩大,但数控机床的关键功能部件——数控系统的“瓶颈效应”愈发明显:不管本土企业造多少台数控机床,数控系统都必须进口。

  2007年10月,在省市两级政府大力支持下,沈阳机床集团开始数控机床核心技术研发,在上海成立了飞阳数控系统研发团队。作为一名不到30岁的80后,黄云鹰加入了这个团队,并成为技术负责人之一。

  从那时开始,黄云鹰和同事们开始了几年寂寞而艰苦的跋涉。一切几乎从零开始,没有专门数控系统方面的人才,企业就四处延揽。渐渐的,在沈阳机床这面大旗下,聚集起了一批电气、计算机、机电一体化等方面的人才,形成了拥有70余名高素质研发人员,教授、博士、硕士研发人员占90%的研发团队。

  “我们如饥似渴,向一切可以学习的学习。”黄云鹰说。

  2011年10月,先进智能化运动控制系统终于研制成功,并取名“飞阳”——“腾飞吧,沈阳”,并通过信息技术、运动控制技术、电子技术、机床技术高度集成,在全球率先研制出首台智能化数控机床,实现单机智能化、单元自动化和工厂管理数字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沈阳铁西:千亿集群力挺产业脊梁
[转载]看中国装备如何登顶世界之巅:沈阳机床跨越发展纪实
我国庞大的机床市场使全球机床企业向往不已
全球首台智能装备数控系统亮相
刚刚!沈阳机床重组落定,第一大股东是....
报道|i5,走在世界前列的智能工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