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翰墨不可疏离文辞——“名家书元好问诗词作品邀请展”引发的思考/中国文化报

    翰墨不可疏离文辞

——“名家书元好问诗词作品邀请展”引发的思考

元好问 《摸鱼儿·雁丘词》 138×69厘米

    2019年 陈巨锁

 元好问《出镇州》 136×68厘米

2019年 张瑞田

元好问《杂著五首》之一 138×69厘米

 2019年 李学伟

本报实习记者  周洋

    “中国书法如何更经典、更深刻地表现中国文化的精神?尤其是古代文艺作品中的精神,如何用书法的语言来准确表达?这是当今书法家必须面对的问题。”中国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中华诗词学会理事黄君在“纵横诗笔——名家书元好问诗词作品邀请展”展览现场提出的这一问题值得书法家深入思考。

    日前,汇集陈巨锁、田树苌、翟万益、李胜洪、李一、刘俊京、宗家顺、羿耿庵、张瑞田、朱中原等65位当代书家的“纵横诗笔——名家书元好问诗词作品邀请展”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艺术馆展出,作品涵盖篆、隶、楷、行、草多种书体。此次活动由中国文化传媒集团《艺术市场》杂志社、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文化与艺术传播研究院主办,旨在反映当代书坛的时代风貌和创作水平,以书法之美传递古典诗词历久弥新的魅力。

    元好问(1190—1257),字裕之,号遗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金元之际杰出的文学家和史学家,有“一代文宗”“北方文雄”等诸多美誉。元好问诗今存近1400首,词今存380余首,题材广阔,内容丰富,风格多样。尤其是其金亡前后时期的作品,多兴亡之感,具有诗史的意义。其诗“专以精思锐笔,清炼而出,故其廉悍沉挚处较胜于苏、陆”(赵翼《瓯北诗话》),其词“疏快之中,自饶深婉,亦可谓集两宋之大成”(刘熙载《艺概》)。

    “展览通过当代书法家的生花妙笔,书写元好问诗词名篇,致敬中华诗词文化传统,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中国文化传媒集团副总经理杨胜生表示,“艺术媒体和高校研究机构的强强联手,呈现出诗词和书法完美结合、相得益彰的艺术盛宴。展览应邀走进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将有助于在大学生中普及古典诗词文化,提升书法鉴赏能力。”

    古诗词是中华文明最值得骄傲的精华之一,凝聚了中华文化的语言美、文字美和韵律美。历经千百年流传下来的古典诗词名篇极富内涵,脍炙人口,用中华传统文化中博大精深的书法对此进行表现,更能体现作者的情感志趣。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文化与艺术传播研究院院长蔡劲松认为,当前传统诗词文化复兴,走近古贤,重温元氏翰墨词章,具有特别意义。山西龙雨轩文化传媒负责人张雪红认为,此次展览以古诗词之美传达中国书法笔情墨趣和独特内涵,为广大学生、古诗词及书法爱好者进行学习、研究和鉴赏,提供了一个元好问诗词交流的新平台。

    中国元好问学会名誉会长狄宝心承担了“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之《元好问集》的注释点校工作,他表示:“20年前我曾和陈巨锁先生商议,想在元墓做一个碑廊,邀请全国书法界名家、大家来写元好问作品,很遗憾没有做成。今天看到这个展览,可以说完成了我以前没有完成的心愿,甚感欣慰。”狄宝心说,希望书法家继续选出元好问诗、词、文中最优秀、最经典的代表作进行创作,将来可陈列在元好问墓园的碑廊中。

    “元好问是中国诗歌史上一颗灿烂的明星,此次展览书写的主题是他的诗词作品。我也是文学爱好者,写了几十年的诗,很崇拜元好问,同时我作为书法家参加这个展览,更觉得意义不同一般。”黄君说,约请书法家书写元好问的诗词作品,对当代书法创作具有挑战意义,而且给当下的书法家提出了时代要求。“传统文化在当下如何弘扬?当代艺术如何更好地吸纳文化传统、文化精义?今天的展览,正是一个切入点。我多年来坚持一个观点:当代书法最高的境界应该是笔墨形式、思想情怀和文字内容三者的完美结合。追求这种最高境界是很难的,因为这要求书法家必须文艺修养高,同时笔墨训练须极好,还要有自己的情怀,要能够像元好问那样对时代、对社会、对万物生灵充满爱意,独具情怀。”

    中国作家协会作家书画院副院长张瑞田表示,“纵横诗笔——名家书元好问诗词书法邀请展”主题好,题材新颖,能够体现书法创作的文化本质——文辞与书写的有机结合。“元好问在中国文学史上是有光彩、有追求的大诗人,同时也是当朝的官员。在家国丧乱、山河破碎的时代背景下,他的作品表现了诗人的忧患和对国家的忠诚。他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诗人,也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书法家。虽然此次展览的规模较小,体量也不大,但分量却很重,有思想深度和艺术高度,是今年众多书法展览中的一个亮点。”在张瑞田看来,元好问留给世人的名篇很多,如“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等,他的词句广泛流传,是一个时代的绝唱,也表达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他看到一只大雁被人打死,又看到另一只伤心死去,不仅亲自埋葬了两只相爱的大雁,还写了《雁丘词》寄托自己的哀思。我们通过对元好问诗词的深入领会,能够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他是为国伤心、为爱伤情的诗人,当代书法家以他的诗词为题材进行创作具有现实意义,值得思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萧子丰:乡情乡韵融笔端 万卷翰墨溢清香
翰墨飘香——书法家郑子健作品欣赏
【翰墨名家】冯月亮作品赏析
诗书题咏九章:陈联合《文心有寄》上下册中国书法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秋翰墨香·国庆颂华章」——书法家王保隆作品展播
《行云流水书胸臆翰墨飘香释情怀》——记书法家叶鸿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