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初中作文教学必须解决好“没话写、不会写、写不好”三大难题

初中作文教学必须解决好“没话写、不会写、写不好”三大难题
  作文教学历来倍受人们的关注,但在教学中又显得不好操作,短期难以收到效果,教师往往想一些“应试”得高分的小窍门,试图找到快速提高写作水平的捷径。这种办法虽然能起到临阵磨枪的作用,但其实是不足取的。笔者认为关键在于立足课程标准,把握中考命题方向,采取针对性的教学,切实提高学生作文水平才是不二法门。
  纵观近五年安徽省中考作文题:分值都是55分。2006年,以“敞开心扉”为话题(材料+导语+话题);2007年,以“我们的心近了”为题(直接命题);2008年,以“我在_____中得到快乐”为题(限制型半命题);2009年,以“师生之间”为题(直接命题);2010年,以“不会变的是”为题(提示性材料+半命题)。我们从中不难发现中考作文命题趋势“贴近生活,真情实感,拓展思维,鼓励创新”。在具体内容上,主要是引导学生关注个人生活、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等四个方面,关注考生的真情实感,关注考生的生活体验,关注考生的价值取向等……为考生写作开辟了广阔的天地,使考生能够在自己原有的认识水平和写作水平上,进行创造性的表述。我们可以相信,程度好的考生都会觉得作文并不难。
  但是,会者不难,难者不会。农村初中有不少学生一拿到作文,头就大了,往往觉得“没话写、不会写、写不好”。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必须予以重视,认真加以解决。
  首先,要解决好“没话写”的难题。这实际上是关于写作之源的问题。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胸无生活内容,或者说对生活感受不深,大脑里没有写作素材,写出来的文章自然空洞。写套话、空话,无病呻吟正是学生作文的一大通病。
  众所周知,阅读是获取知识、信息的渠道之一。“劳于读书,逸于作文”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学生可以从阅读中吸取营养,积累词汇,开拓视野,学习各类文章的写作规律。鲁迅谈写作经验时就曾说过:“自己的作文,是由于多看和练习,此外并无心得和方法的。”这无疑给我们以深刻的启迪:我们不仅要立足于课堂阅读教学,而且要花气力指导课外阅读,致力于阅读能力的培养和水平的提高。
  感知生活是直接体验生活,这是作文获取知识与信息的又一重要渠道。没有平时对生活的感知也就不可能真正理解生活,提笔写作时,自然也就“无话可说”、“无情可抒”了。所以,要指导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要他们留心身边的人和事。学生不是生活在真空中,对生活了解的辐射面还是较大的。但他们的缺陷在于不大深入思考生活,对生活现象熟视无睹。我们就应该有目的有组织的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指导学生观察生活,加深对生活的认识,培养观察思考的能力,为写作积累丰富的生活素材,解决“原料素材关”,从而写出有真情实感的文章来。
  其次,要解决好“不会写”的难题。这是教给方法,作好示范,揭示规律。但教给学生的不能是不变的模式,而应是基本技法的方法,让学生能举一反三。如写记叙文要注重六要素的把握,围绕一个中心有详有略的写人记事,而不是教给学生“公式化”的写作方法。比如,讲“构思”可以结合课文和学生习作列举常见的:“设置悬念法”——以疑激趣,扣人心弦。如《羚羊木雕》一文,文章开头写妈妈追问“那只羚羊哪儿去了?”“放在哪儿了?”“送给谁了?”不仅推动故事的展开,而且强烈地吸引读者,激起阅读的兴趣。《我的叔叔于勒》一文中“唉!如果于勒竟在这只船上,那会叫人多么惊喜呀”也是一个悬念;它不仅使人产生疑问,引人入胜,还与故事的结局形成鲜明的对照。“一波三折法”——文似看山不喜平,要给人“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一村”的感受。像《走一步,再走一步》,当我和伙伴们爬上那悬崖时,同伴丢下我走后,“恐惧、疲乏和黑暗”使我陷入了进退不得的困境;最后,杰利和父亲寻来,并引导我一步步走下悬崖,脱离了险境。“造成误会法”——故意领读者误入“歧途”,最后迷途知返、真相大白。比如《驿路梨花处处开》,文章围绕谁是小茅屋的主人展开,我和老余把“老猎人和梨花妹妹”误认为小茅屋主人,两次误会不仅表达了我们急于感谢小茅屋主人,推动情节发展,而且增添了强烈的戏剧性效果。“以反辅正法”——通过写与主旨相反的方面来突出主旨,使之更鲜明,效果更强烈。像同学们写《故乡的小河》,往往都写小河景色美丽、河边嬉戏的故事和小河造福家乡,但是也有人偏偏写家乡小河遭受污染,给人们带来困扰,甚至带来祸患,从而呼吁救救家乡的小河,表现对家乡小河的关心和热爱。教学中介绍课文中的和学生作文中的例子,让学生去体会去模仿,以致飞跃到灵活地创造性的构思。在教学实践中,必须循序渐进的注重写作技能的训练,逐步掌握写作规律,从而解决好“手法技巧关”。
  第三、要解决好“写不好”的难题。这是思想和语言的问题,要优化思维,陶冶情操,锤炼语言。这是最重要而最难处理的一关,常常望难却步。比如:写话“天暖和,花开了。”这是说出了一种生活感受。如果说“春天来了。”这在感觉上就进了一步,用“来”拟人,有了人情味。如果说“春花开了,收获的季节还会远吗?”不仅进了几步,实写了自然规律,而且充满了哲理,富有生活的追求和渴望了。三句话放在一块欣赏,其间的思想的深化,语言的锤炼可见一斑。初中学生随着思想阅历的丰富,知识的增多,应逐步做深化文章主题的训练。学生习作往往主题平淡,不新颖深刻。针对这种情况,笔者曾做过“同题深化”的立意训练。如:初一写一群同学勇救落水儿童,表现“勇于救人”这一主题;初二再写,有的则能换个角度表现“团结就是力量”这一主题;初三再写,更有的写出了“有时,大人该向孩子学习学习”这一针砭时事的主题。这种训练的收获反映了思想的深化过程,效果是令人惊喜的。当然,还可以做“多角度立意”训练,“逆向思维”训练等等。
  在语言训练上,应立足于准确,寻求具体生动。如“他很高兴。”到“他高兴得合不拢嘴。”“大雁南飞了。”到“一群大雁排着整齐的‘人’字形队伍,向南飞去。”就反映了语言的一个基本训练过程。教学时具体的可以从教材中举例来进行锤炼语言的训练,譬如“炼字”就是一种锤炼语言的好方法,课中就有不少炼字的实例,像“孔乙己排出九文大钱”中的“排”字能不能换用“掏”字,为什么?很显然“排”字表现了孔乙己的拮据而穷酸的本相,既对酒店表示分文不少,自己是规矩人,又对短衣帮的嘲笑表现出若无其事来。换用“掏”字就没有这种韵味了。像“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朱自清《春》)”。这个句子中的“钻”不仅写出了小草顽强的生命力,而且写出了小草的力与美,当春回大地时,是任何力量都阻挡不住小草要破土而出的。再譬如“细节”往往能从小处写出动人心弦的华章来,细节的描绘能表达细腻的情感,以小见大,见微知巨。像“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朱自清《背影》)。”这是历来为人们所推崇的一段经典描写,这里连用“攀、缩、微倾”三词,非常逼真传神地写出了父亲在翻越铁道时手、脚、身子的动作和姿态,表现了父亲翻越铁道时极艰难的情形,表达了父亲爱儿子的极其真挚朴素的情感。还譬如“修辞”可以使语言生动形象,增强语势,富于节奏感和音乐美。像“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曈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刘成章《安塞腰鼓》)。”这个句子用排比与比喻连用的句式,语势强劲豪迈,有着鲜明的韵律感,就像安塞腰鼓的鼓点声,铿锵有力。
  诚然,思想和语言的训练并非一朝一夕所能奏效,必须遵守循序渐进的规律:从写通顺、写准确、写具体,到写得体,最后到写精彩,形成风格。从而逐步解决好“思想语言关”。
  作文教学中的三大难题是不容忽视的“三关”。我们关注中考作文,就应该在平时就致力于三大难题的解决,使学生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掌握写作技巧,培养写作能力,提高语言文化素养和写作水平。这样,我们的作文教学才能实现“不唯中考而决胜中考”的目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如何学好初中语文
【写作指导】如何解决小学生作文教学的难题
【名师指点】初中语文高分之作文修炼篇
谈初中英语写作教学策略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初探
初中作文仿写教学策略的实践探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