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手机电脑辐射对人体无害
手机电脑辐射对人体无害
导读:网上经常有关于辐射的段子,手机、电脑、微波炉都有辐射,会伤身,
要放仙人掌在电脑旁,孕妇要穿防辐射服,微波炉热东西时躲开。这些说法是真的吗...

  【流言】:

  电脑使用后,脸上会吸附不少电磁辐射的颗粒,及时用清水洗脸,
这样将使所受辐射减轻70%以上。
因此,用完电脑后一定要洗脸,而且一定要使用XX牌皮肤护理霜。
在电脑旁摆一盆仙人掌,也可以吸收辐射。

  【真相】:

  谣言粉碎工看到这两条流言时,第一反应是有些惶惑:这都是怎么寻思出来的?

  实际上,不少媒体在提及“防止电脑辐射”时,都会扯上“洗脸”和“仙人掌”,
还有不少“健康养生大师”也把这两条收录到自己的段子里。
可是,当谣言粉碎工在专业论文库搜索相关内容时,却发现没有任何论文和实验可以支持这两种说法。
  那么这两种方法是假的、凭空捏造的吗?也不全是。
在这两条流言的来源上,我们不得不佩服最早提出这两种做法的人——正如孟版
《一个无政府主义者》中的台词:真是奇妙的想象力,你们几位真该去当作家才是。

  

  电脑辐射会伤害健康?

  

  使用完电脑要洗脸减轻辐射伤害?

  “洗脸防辐射”的说法很可能来自“三防”教材。
其中关于核武器防护的部分往往有这样的描述:“核爆炸后,
在沾染区内的人员和各种物体都可能受到不同程度的沾染……
(1)局部消除:是消除人体暴露部位(头、脸、颈、手)的放射性物质。
用干毛巾擦拭的消除率为65%以上,湿毛巾擦拭的消除率可达90%。
用水洗脸,效果更好。
(2)全身洗消:其方法是用水冲洗全身。全身洗消的消除率在95%以上。”
  谣言粉碎工认为,制造这一流言的人很可能不了解核辐射与电磁辐射之间的差别
(这个关键性差别,本文之后会交代),并移用了上述“消毒方式”:
既然原子弹爆炸后的核物质可以扩散到各处,受沾染者要把脸上沾染的放射性颗粒全部洗掉才可以,
那么用完电脑后,人脸上估计也许可能很有可能多少也会有电磁颗粒吧?
当然要洗脸了。还好专家没有参考“全身洗消”那一条,让大家每次用完电脑后都要去洗个澡,
洗去全身上下电磁颗粒,要不网吧都要安装浴室了。
电脑旁边放仙人掌又是咋回事呢?
  谣言粉碎工认为,这可能是对仙人掌特性的演绎:
生命力顽强、足以应付沙漠的严苛环境……仙人掌在能缺水、高温、
阳光强烈的条件下仍然可以生存。我们知道,太阳光里是包括很多紫外线的——也就是说,
仙人掌有很强的抗紫外线辐射的能力,
那么仙人掌估计也许可能很有可能多少也可以抵抗电脑的辐射吧?
看了下面的测试,谣言不攻自破!

  

  放置仙人掌前后辐射数值无差别(数值标准本文之后会给出列表)

  仙人球对于阳光中的紫外线具有较强的抵挡作用,而电脑屏幕所散发出来的辐射线,
相对于紫外线来说,存在着本质的区别。
阳光放射出来的是光辐射,而电脑散发出来的是电波辐射,辐射波的传播是呈直线发散的,
结果可想而知。
辐射分为两种

  人们常挂在嘴边的“辐射”实际上是一个总称,辐射实际上包括电离辐射和电磁辐射两大类。

  【对人体有害的是电离辐射】

  电离辐射是指一切能引起物质电离的辐射总称。电离辐射中最著名的的是核辐射。
电离辐射包括α射线、β射线、γ射线、X射线、中子射线等。
  核辐射是放射性物质,以波或微粒形式发射出一种能量,
无差别地破坏身体组织里分子中原子之间的化学键。
我们的身体会尝试修复这些损伤,但如果受到的破坏严重就会不能修复,
甚至自我修复的时候也会出错,致病、致癌甚至致死。

  

  破坏身体组织里分子中原子之间的化学键

  核辐射的更可怕之处在于,为了修复被破坏的化学键,我们的基因有可能发生突变。
如果生殖细胞的基因发生突变,就有很大的几率在后代中传递下去。
  


基因突变
  很可怕是吧­但是放心吧,我们日常生活中是几乎接触不到核辐射的。
我们生活中能够接触到的是电磁辐射。
【电磁辐射对人体无害】
  电场和磁场的交互变化产生的电磁波,电磁波向空中发射或泄露的现象,叫电磁辐射。
电磁辐射是以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特殊形态存在的物质。
人类生存的地球本身就是一个大磁场,它表面的热辐射和雷电都可产生电磁辐射,
太阳及其他星球也从外层空间原原不断地产生电磁辐射。
围绕在人类身边的天然磁场、太阳光、家用电器等都会发出强度不同的辐射。

  家用电器也会发出不同强度的电磁辐射。

  有人说微波炉的辐射量很大,没错,在我们生活中,大概也就只有微波炉是比较大功率的微波器件。微波炉的辐射,不会像核辐射那样破坏分子中的化学键,但它可以把肉煮熟,造成烫伤。

  

  微波炉辐射量很大?

  但是大家千万记住,电磁辐射有一个特性,会几乎百分之百被金属反射,
我们家中的微波炉都是全金属制造的,电磁辐射基本不可能向外扩散。
任何一个合格的微波炉,都不可能对外产生对人体有害的辐射。

  

  合格微波炉不会对外产生对人体有害的辐射

  目前没有任何证据表明,日常接触的电子产品发出的电磁辐射,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什么危害。

  其实生活中的电磁辐射,大部分会被我们的皮肤反射掉,剩下的进入身体里,
也会被肌肉血液吸收掉变成热能。

  当然,你也不用指望靠这些辐射能让你冬天更暖和些,因为它们实在是太弱了。

【流言】:

  高铁辐射严重,会导致乘务员不孕或者流产。

  【真相】:

  这个也很可笑。我们再来看一次电磁辐射的概念:电场和磁场的交互变化产生电磁波,
电磁波向空间传播的现象就是电磁辐射。
  电磁辐射普遍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不仅高铁有电磁辐射,
电力机车、地铁、有轨电车等都会产生电磁辐射,
根据国际非电力辐射防护委员会(ICNIRP)的安全标准,辐射值在100以下的都是安全的。
有人到高铁测到的是11.25。

  

  高铁、电力机车、地铁、有轨电车等都会产生电磁辐射

  

  高铁的11.25远低于100的安全线

  我们顺道来比一下,生活中能测到的辐射值:

  电吹风:35

  微波炉:4~8

  日光灯:0.5~2

  洗衣机:0.15~3

  电冰箱:0.01~0.25

  电视机:0.04~2

  电脑:小于0.01

  连电吹风都比高铁辐射高。另外,看到没,电脑的辐射根本不值一提。

【流言】:

  手机在快没电的时候辐射强,尽量不要在只剩一格电的时候打电话。

  【真相】:

  通常人们说的手机辐射强度是指手机的发信功率,
也就是手机发射出来承载语音和数据信号的电磁波的功率,和手机的剩余电量没有任何关系,
但是和手机信号的强度有一定关系。
  手机的辐射强度是由基站控制的,每部手机都会不断地向最近的基站发送信号,
如果信号太弱,造成通话无法正常进行,基站就会发出指令,增大辐射强度。
如果信号太强,为了减少手机的相互干扰,延长通话时间,基站就会指令降低辐射强度。
因此,一般来说,手机信号越弱,辐射越强。
而谣言的始作俑者混淆了手机 “一格电”和 “一格信号”这两种情况。

  

  另外,虽然手机在信号差的地段辐射量确实会显著上升,但是值依然很小,
处于规定的范围之内,并不会影响人体健康。
【流言】:

  孕妇需要防辐射服

  【真相】:

  据1991年3月的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
以特蕾莎·施奈尔 (TeresaSchnorr)为首的科学家对2430名女接线员进行了四年的跟踪,
这些女性一半工作在显示器前,一半不在。在这四年里,有730人出现了882次怀孕。
科学家们发现,与不工作在显示器前的女性相比,
与显示器打交道的女性接收到了较多的频率为15KHz的甚低频辐射,而其他辐射的情况则没有区别。
  最终的结果是在显示器前工作和不在显示器前工作的两组妇女在流产率上没有明显的不同。
不管妇女每周在显示器前工作多少小时,甚至整个孕期都这样工作,调查研究的结果都是一样的。

  

  这些谣言不过是经销商的花招,还是把钱花在更有意义的地方吧。

 所谓的防辐射食物
  以防“电脑辐射”“手机辐射”“太阳辐射”为诉求的各种“健康常识”广为流传。
在万众关注日本核电站泄漏的时候,那些“防辐射食品”迅速华丽变身,
纷纷具有了“防治”核辐射的功能。这些所谓的“防辐射食品”或许是很好的食物,
但在“防辐射”的问题上全都不太靠谱。
  当然这不是中国人的爱好。在国外的网站上,也很容易找到“防辐射食谱”。
一般来说,国外的“防辐射食物”比较广泛,只是列出若干类食物,
比如矿物质、抗氧化剂、绿色蔬菜、发酵食品、膳食纤维、海生植物、必需脂肪酸等等。
这些食物基本上本来就是通常所说的“健康食品”,不管它能否防辐射,
作为均衡饮食的一部分都应该吃的。

  

  国外的“防辐射食物”比较广泛

  而中文版的“防辐射食物”则比较具体,往往是那些老牌的、万金油似的“保健品”,
比如螺旋藻、蜂王浆、花粉之类。
这大概也符合中国人的消费观念——“防辐射”这么重要的功能,
怎么也得是那些“高档”的东西效果才好,而既然这些东西这么“高档”了,
那总是“没准能够”防一下辐射。

  

  中文版的“防辐射食物”比较具体

  在健康领域,食品成分降低“辐射”对于身体损伤的研究还真是不少,
不过一般是针对紫外线、X光这样的辐射,对于核原料放射性还真是不多。
有许多食物成分,比如维生素C、维生素E、胡萝卜素、植物中的多酚化合物甚至多糖等等,
有一些初步的动物实验,显示“可能有作用”。
只是这些作用一直也没有得到很充分的证实,
而且它们本来就是人体需要的常规营养成分——不管能否抗辐射,人体都是需要的,
但是吃太多也没有显示出额外的好处来。
所以,它们的“抗辐射”功能,也就一直处于“你想它们有,它们就可以有”的状态。
 碘片防辐射

  Q:服用碘片如何防辐射?

  A:在辐射物质中,碘-131挥发最快,跑得最远,疏散的时候人员首先会遭遇到碘-131。
食用非放射性的碘,是为了先行占据甲状腺,使碘-131无法进入。
我们平时吃的一些事物中也含有碘,但服用碘片需要提前,一般是污染前8小时或者是同时。
另外还有种放射性物质铯-137,如果通过呼吸道口腔吸入的话,
只有采取食用促排药物排出体外的方法。

  

  但是,即使是写进了标准手册的碘片抗辐射,也并非完全有用。
首先,它只对放射性碘有效,而对其他放射性物质无能为力。
其次,服用过多的碘本身又会带来其他的健康风险。
美国政府曾经囤积了大量碘制剂,预备在核电站遭到恐怖袭击或者熔毁之后发放给附近居民。
2008年1月,政府决定改变方案,不为核反应堆10英里(大约16公里)之外的居民发放。
当时的总统小布什的科学顾问说:碘片给核反应堆10英里之外的居民提供的保护可以忽略。
核管理委员会(NRC)一直反对广泛发放碘片,他们认为“撤离居民”和“避免被污染的食物”
是更加有效的途径,而广泛发放碘片会给公众带来困扰。
  参考美国政府的这一决定,其实公众大可不必恐慌。
日本的核反应堆距离他国本土都相当遥远,核辐射的扩散情况完全处在严密监测之下。
即使有足够强度的辐射能够扩散到其他地方,人们也有足够的时间来撤离。
在目前的经济和技术力量之下,保证被扩散地区的居民及时撤离,和避免被放射性污染的饮食,
都不难做到。
 Q:碘盐有没有防辐射的功能?
  A:碘盐中的碘含量毕竟很少,每千克食盐中的含碘量仅20-40毫克,
正常人每天摄入盐量不应超过6-7克。本身碘片就不该乱吃,而用碘盐代替碘片更是无稽之谈。

  Q:多吃海带是否也能防辐射?

  A:比吃加碘盐更不靠谱的说法是吃海带。根据测量,每千克鲜海带含碘最高量是2.4毫克。
如果要达到和吃130毫克碘片同样的效果,一个成人必须一次吃下41千克海带,这是会撑死人的。

  

  Q:喝碘酒呢?

  A:碘酒由碘单质、碘化钾、酒精和水配置。
其中最重要的消毒成分是碘单质,碘化钾是为了帮助碘单质溶解而加入的。
每100毫升碘酒里,含有2克左右碘单质。碘单质和碘化钾是两个概念——它有毒性、腐蚀性。
口服碘单质会引起中毒,成人的致死量只有2-3克。
因此,口服100毫升,也就是半杯碘酒,其中的碘单质已经足以致人死亡。
碘酒是外用的,它只在皮肤表面起消毒作用,通过皮肤吸收到体内的量很少。
即便这样,涂抹时间也不能太长,过长时间会对皮肤造成伤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准妈妈健康保卫战——防止核辐射伤害
睡觉时手机放多远才安全?了解关于「辐射」的3个真相
辟谣特工队 | 家电辐射知多少?
【健康】实验:看看你家有没有辐射王?
睡觉时,手机放多远才安全?
家用电器辐射数据大揭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