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肝胆胰腺肿瘤专家栗光明的微博摘录

《2017胡润·中国好医生榜》栗光明,独立完成肝脏移植手术超过600例次。以下内容摘自栗光明的微博:

一、胆结石 胆囊癌

反复发作、大石头或者充满型结石,这三种胆囊结石一定要及时做胆囊切除手术。具有胆囊癌危险因素,如胆囊萎缩、充满型结石、瓷化胆囊、胆囊壁增厚(≥3 mm)、胆囊肿瘤性息肉等;门诊病人,有充满型胆结石多年,一年没有体检,一查体就是晚期胆囊癌。充满型胆结石,或超过3厘米的胆结石,经常疼痛的胆结石,要早手术!早手术!!早手术!!

患者中年女性,胆总管囊状扩张多年,近期体检胆管壁上新发肿物,病人为IV型胆总管囊肿,行左半肝加肝外扩张胆管以及扩张的右肝管切除,右肝管空肠吻合术。术后病理报告胆管癌变。这种情况已经遇见多例患者,胆总管扩张症患者要尽早手术

【 胆囊癌、先天性胆总管扩张症 】 三十年前因胆总管扩张症伴胆管结石做了个胆总管空肠侧侧吻合胆管取石术。估计当时对于胆总管扩张症的危害没有充分认识,三十年后出现胆囊癌。今天做了扩大左半肝切除(包括胆囊)、扩张胆管切除、五支肝内胆管(右前右后各2支、尾叶1支)与空肠吻合术。胆总管扩张症的最大危害就是继发胆囊癌及胆总管癌变,先天性胆总管扩张症发病都比较年轻,所以发现要尽早手术,尽早手术!

胆汁的成分如果出现了异常,就会沉积生成胆结石。如果胆结石没有症状可以定期检查。但如果结石导致胆囊炎频繁发作、单个胆囊结石直径大于1cm或者合并胆囊息肉者,均应尽快去肝胆外科就诊;定期检查胆结石非常重要,胆结石患者一般半年体检一次比较合适。

胆结石发病率较10年前提高1倍盲目吃素易得胆结石

胆囊结石伴糖尿病的患者,建议及时到医院进行腹腔镜微创手术剔除胆结石。”

栗光明:“得结石的主要原因是经常吃高脂肪的食物或饮食失调等不良饮食习惯引起的。要限制食物中胆固醇的含量,少吃或忌吃富含胆固醇的食物,如肥肉、动物内脏、鱼子、蟹黄、蛋黄等。”

胆囊伴有腺肌症,是一种有癌变风险的疾病,一并切除。

胆结石选择保胆治疗还是切胆手术?

一旦确定要治疗胆结石,必须果断做胆囊切除手术。

        所谓的保胆取石手术在国外根本就没有这种手术。国外只会在病人急性发作胆囊炎,身体情况非常差的情况下,才会给患者做这种手术。

        到目前为止医学研究发现胆囊就是一个仓库,库存胆汁用,肝脏一天分泌600-800的胆汁,也许只需要400-500毫升就够了。剩下多的存在胆囊里。今天突然油腻的吃多了,再补充进去,就这么一个功能,仅此而已。

         临床研究也发现,保胆取石的术后两年结石复发率在50%,5年复发率超过80%。这就意味着这部分人必须再次手术才能治好。胆囊切除手术也不是开刀,而是微创,在肚脐眼儿上方打个一厘米的小孔,通过这个小孔用仪器把石头和胆囊打碎带出体外,就这么简单。

       而做过保胆取石的人,腹腔都是粘连的,所以二次手术的时候就不能微创摘胆,只能开刀了,那么病人就要遭两次罪。

         胆囊癌发生的原因很多很复杂,最多的一个原因就是胆结石。

【肝内外胆管结石】因胆管结石先后5次手术,今天是第6次手术。胆管结石的反复是有原因的,该患者左叶肝脏的胆管解剖异常,容易发生炎症及结石,前5次手术没有解决这个问题。这次手术行左叶肝脏切除,胆管镜检查取石及T管引流,术后坚持服用熊去氧胆酸3个月,应该不会再次手术。

【肝门部胆管癌】IIIb型肝门部胆管癌,肿瘤侵犯门静脉左右汇合部及门静脉左支,侵犯尾叶。行左半肝加尾叶切除,门静脉部分切除重建,右前右后肝管重建及胆肠吻合术。三型以上肝门部胆管癌一定要切尾叶。

【肝门胆管癌】病人查体发现肿瘤指标升高4个月,但没有黄疸,胆管扩张也不明显,到我院复查胆管核磁,发现胆管中段病变。今天术中探查,I型肝门部胆管癌,上下切缘干净,还是非常幸运。

【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老年患者,术前CT高度怀疑胆囊癌,术中快速冰冻考虑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一种良性疾病,庆幸。考虑胆囊癌的患者术中冰冻是鉴别诊断的关键。

【胆囊癌】患者10年前结肠癌手术,近期发现肝脏占位,影像胆囊显示不清,CEA没有增高,考虑胆囊癌可能性大,术中冰冻证实是鳞癌,肿瘤侵犯小肠导致胆囊回肠瘘,这样就可以解释患者术前长时间发热的原因。

查体发现肝内胆管扩张,没有黄疸,没有任何症状,IIIa型肝门部胆管癌,右半肝加完整尾叶切除,术中冰冻各切缘阴性。查体的重要性充分体现。

二、胰腺癌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瘤】主胰管型,潜在恶性,行胰十二指肠切除。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瘤(IPMN),一种有癌变风险的良性疾病,建议手术,结果患者到外院放置了一个胰腺支撑管,放弃了手术。一周前患者出现黄疸,再次到我门诊就诊,复查CT发现癌变可能。今天手术探查确实是癌变了。医生的建议还是要重视

如果是粘液性囊腺瘤就应该手术,癌变风险大,如果是浆液性囊腺瘤,可以观察

行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良性肿瘤,尽可能保留有功能器官。

【十二指肠乳头癌】术前无黄疸,但患者胆管胰管都已明显扩张,行胰十二指肠切除。

【壶腹癌】间断皮肤发黄一个月,十二指肠镜明确壶腹癌,行胰十二指肠切除。壶腹癌可以是间断皮肤发黄同时伴有瘙痒。

77岁老人,平时身体棒棒,近一个月来体重下降明显,没有黄疸,查体发现壶腹癌,行根治性手术治疗。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要重视

三、肝癌

主导肝癌治疗的是肝胆外科,得了肝癌要看肝胆外科

看病要找对科室。一个中期肝癌病人,没有转移,没有大血管侵犯,肝功能良好,就诊于北京某著名III甲医院介入科,介入治疗两次,肿瘤生长没有得到控制,今天做了IVb及V段切除,未输任何血制品。术后我们可以看到介入仅仅让很少一部分肿瘤灭活,大量肿瘤组织存在。肿瘤良好的预后取决于你选择的方法,介入治疗是姑息治疗,仅仅适用于晚期肝癌病人。

【肝癌】患者甲胎球蛋白进行性升高1年,有乙肝病史,3个月前核磁已发现VIII段肿瘤,可惜就诊的是一个中医院,未能诊断出来。肿瘤只有2cm,但术中发现癌旁静脉已有癌栓,完整切除,但术后复发几率比较高。

最新肝癌治疗指南,能手术一定不射频。射频消融肿瘤复发率高于手术。

肿瘤病人一定是病灶根除是第一位的,微创是第二位的,不能本末倒置。

患者一年多前门诊找我,诊断小肝癌,直径不到1厘米,肝功能正常,建议手术切除,患者恐惧手术,到外院(著名医院)选择了射频消融,术后半年复发,先后四次消融治疗,期间因消融导致胆囊坏死还做了胆囊切除,最后长到现在超过5厘米大小,侵犯右后肝蒂,与肝总管关系密切。

肝癌如果手术切除彻底,甲胎蛋白一定会降到正常,如果两个月之内没有降到正常,多数表示有肿瘤残存

【肝癌】3个月前B超报肝囊肿,1周前仍然怀疑肝囊肿,但是不除外局部有实性肿物,CT也认为有肝囊肿,结果术中没有发现一个囊肿,全是癌呀。

【肝癌】肝脏囊肿也要小心,如果囊肿里面有实性成分,医学术语叫乳头样肿物,要及时治疗。今天就是个肝脏囊腺癌

【肝癌】8年前查体发现肝脏肿物,AFP正常考虑良性疾病,但建议患者密切观察,未引起任何重视,近期感觉上腹涨痛,核磁检查肝脏中叶巨大肝癌,AFP大于3000。今天行中肝叶切除。肝上长了东西要重视啊,一些良性疾病是有癌变风险的。

【肝癌】查体AFP升高,增强CT未发现病变,用普美显增强核磁,终于找到2个病灶,全小于1cm,V段肿瘤术中借助B超才找到。

【肝癌】长期饮酒,因胆囊结石和上消化道出血2年前曾行脾切除及胆囊切除。术中看见肝硬化明显,全肝布满肝硬化结节,膈面肿瘤看见,脏面肿瘤看不到,只能根据ct行VI段部分切除,术后检查标本,肿瘤完整切除,缝线地方就是肿瘤所在,真需要好眼力呀。

【肝癌】患者10个月前发现右后叶肝癌,直径大概4厘米,与肝右静脉有间隙,建议手术,患者选择放射粒子植入术。结果肿瘤没有得到有效控制,长大到7厘米,包绕肝右静脉主干。因肝硬化比较严重,选择做了VII,VIII段切除。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法很重要。

【肝癌】有乙肝病史,每年只做简单的查体,最近B超发现肝脏巨大占位病变。今天行右半肝切除。肝病患者一定要记着3到6个月查体一次,特别是肝癌相关检查

对于有慢性肝病基础的人,比如乙肝、酒精性肝病,甚至脂肪肝,都应该每半年复查肝胆脾超声和甲胎蛋白。因为这是肝癌的高发人群。而直径小于3CM的单发肝癌是可以通过外科手术达到根治的。一旦超过5CM就很可能失去这种根治机会了。

肝硬化患者定期体检的重要性。病人乙肝肝硬化多年,尊医嘱定期复查,年初发现肝脏肿瘤指标升高,做检查未发现肿瘤,指标进行性升高,病人坚持三个月一查,一周前终于发现一个8mm肿瘤,今天腔镜下顺利切除。

如果有乙肝,需要长期抗病毒治疗,如果病理报告有脉管癌栓,需要考虑靶向治疗。

【肉瘤样肝细胞肝癌】 上周做了一个巨大肝脏肿瘤,术后干重(没血的情况下)7斤多,术前多加医院怀疑肝血管瘤自发破裂出血,我是没见过肝血管瘤自发破裂出血的,今天病理结果回报是肉瘤样肝细胞肝癌,再次证明肝血管瘤自发破裂出血是罕见事件。

【肝癌 】患者8个月前外院诊断肝癌,行纳米刀治疗,术后发现肿瘤消融不完全,再行介入治疗,节前门诊咨询,肿瘤仍具活性,紧贴右肝门,拟行右半肝切除,测肝体积,左肝不足30%标准肝体积,故行局部切除。新技术、微创手术等等都应该已肿瘤根治为基础,不能为了微创而忽视了治疗的根本目标。

结直肠癌出现肝转移的机会将近40%,

结肠癌肝转移患者术中应该常规B超探查。

腹膜后肿瘤,容易复发,只能手术,最多我给一个患者做过七次手术。重点在于术后密切观察,早发现早手术,避免大的损伤。

避孕药与肝腺瘤

【 肝腺瘤】患者多为女性,常有长期口服避孕药病史,一般状况较好。肝癌患者多伴有肝功能异常及AFP增高;而肝腺瘤病人的肝功能及AFP多是正常。

CT:多数肝癌境界模糊,肝腺瘤多有完整包膜,边界较清晰。本组1例患者CT检查示低密度影,强化后均匀增强,且边界清晰;

治疗:因肝细胞腺瘤有出血及恶变的危险,且常与肝癌不易相区别。多数学者认为大于5厘米的肝细胞腺瘤应积极手术治疗;小于5厘米的肿瘤,若无症状或症状较轻者,在停用口服避孕药的情况下,定期行CT或B超的检查;若有继续增大,则行手术治疗。口服避孕药在所有病例中均应禁止,放疗或化疗通常无效。对于诊断模糊,无法与肝癌相区别者以及有症状的较大肝占位患者,我们认为无论其大小如何,只要无手术禁忌,均应及早探查,以防延误诊治。

预防乙肝、丙肝,不喝大酒,不乱吃药,定期体检。

如果在B超检查报告上有肝脏回声增强字样,就会提示脂肪肝。医生会根据超声的回声强度不同,又将脂肪肝分为轻中重度。

谷丙转氨酶主要存在于肝脏内,谷草转氨酶主要存在于心脏内。因此谷草转氨酶升高很大可能是心脏出现了异常

肝功能包括两大块:转氨酶主要是有多少肝细胞被破坏,还有一些指标能够反映出还多少肝细胞是正常的。也就是反应肝脏的储备功能。胆红素、白蛋白、凝血功能都是反应肝脏储备功能的。

如果肝脏的储备功能受到影响了,那就说明肝脏的损害就已经很严重了。比如脂肪肝的患者,如果化验肝功能指标,出现胆红素升高、白蛋白降低、凝血功能异常,就意味着脂肪肝极有可能已经进展到肝硬化的程度。

如今随着新药研发的进步,肝动脉灌注化疗的价值被医学界重新发现,并且在治疗中取得了新的进展。

抗乙肝药物

1、.恩替卡韦(博路定),中美上海施贵宝制药有限公司

在拉米夫定之后的乙肝治疗界,深陷耐药性和毒贩作用瓶颈,如同一滩死水。终于在2006年恩替卡韦杀入其中,活脱脱是一匹突然闯入的黑马,一举吸引了无数目光。抗病毒能力强,但耐药性低。

2、二代替诺福韦TAF,替诺福韦

与前辈恩替卡韦相比,它拥有更好的抗病毒能力和更低的耐药性,当之无愧的重量级种子选手。更好的抗病毒能力和更低的耐药性,但与二代替诺福韦TAF相比,在抗病毒、耐药性、副作用方面,它瞬时失去光芒。

乙肝患者用药小结

经济条件好,吃吉利德TAF原研药最好;

经济条件一般,综合安全性,性价比,首推印度mylan产的TAF。

双环醇片(百赛诺)降转氨酶

------------------------------------------------------

高/低、回声、结节

  肝脏高回声结节,大部分见于肝脏良性肿瘤,如肝脏血管瘤。

  肝脏的低回声结节,最常见的就是小的肝囊肿,在影像学上表现是边缘光滑的囊性肿物,内容物是低密度的影像。

  肝内多发低密度结节

  肝内多发低密度结节,这是一种肝内多发肿瘤占位病灶的描述,但是它的性质是不确定的,其性质可能是良性,也可能是恶性。

  肝回声增多增强,分布欠均或不均或明显不均,管道结构显示欠清或不清

  长期的慢性炎症,如随病情的发展,会出现肝细胞变性,部分坏死,出现增生,就出现了肝纤维化增生结节,超声表现为肝质地不均匀,呈小结节样,肝血管因增生受压而变细变窄。报告里会出现肝回声增多增强,分布欠均或不均或明显不均,管道结构显示欠清或不清。

  肝内部光点分布欠均匀

  肝脏的超声提示肝内的点片状强光点一般为钙化或者肝内胆管结石,肝细胞可能有损伤或是硬化表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胆囊癌有哪些治疗方案?
胆囊癌诊断和治疗指南(2019版)
胆囊癌诊断和治疗指南(2015版)
述评 | 从NCCN指南看胆囊癌的规范化综合治疗
胆囊癌诊治中的难点与焦点问题
胆囊癌究竟有多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