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新高三:作文提分从“积累思想”开始

2011年10月24日 星期一 
新高三:作文提分从“积累思想”开始 
  高考作文的读者是阅卷老师。阅卷老师对考生思想品质、认识水平和写作能力都一无所知,只能“就文定分”。什么样的作文才能让阅卷老师“眼前一亮”?上海作文阅卷组长周宏教授说:“两类作文能够获得一类卷:1.中规中矩思想深刻的;2.与众不同的创新作文。”但思想的“深”与“新”需要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考生从跨入高三的第一天起就应该有目的地积累。下面介绍几种“积累思想”的方法。
  关注时事新闻,采百家之思

  高三学生大多都在书山题海里度日,时间宝贵,但还得“两耳多闻窗外事”。早上起床后就打开收音机,利用洗漱和早餐时间将当天的“天下大事一网打尽”。尤其留意“新闻聚焦”、“报纸摘要”等栏目,其中不乏犀利的观点和深刻的见解。下午放学回家,打开报纸浏览自己早上知晓新闻的述评,对新颖深刻的文章或摘录,或剪报,或批注。

  例如,今年4月5日东方新闻台播了“北京师范大学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董藩教授对研究生提出要求:40岁时达到4000万身家,否则‘不要来见我’……‘对高学历者来说,贫穷意味着耻辱和失败’”这则新闻。次日《新民晚报》就刊登题为《“40岁4000万”教给学生什么价值观》评论文章。文章以一个负有“传道授业解惑”之责的大学教授和北师大“百年名校”究竟应教给学生怎样的价值观为思考点和持论点,无论是文章持论的角度,犀利的语言,还是深刻的见解,都值得学习借鉴。

  梳理课本单元,思名家之言

  上海现行二期课改新教材除了选文大多是名家经典外,在编排上一个突出特点就是以“话题组元”。每一个单元由3-4篇从不同角度阐释同一话题的课文组成。每一册教材六个单元,高中三年学习了百余篇课文,探讨了36个话题。这些话题纵接中外古今,横系社会生活,无所不包,是作文备考的重要资料。从课文出发,可以积累写作材料,学习艺术手法;从单元出发,可以积累思想,借鉴写作角度。这里以高一册第一单元为例谈积累思想。

  该单元由三篇课文组成,共同探讨关于“生命”这一话题。《沁园春·长沙》在对“苍茫大地”的叩问中体现热血青年应以天下为己任的高远志趣和博大胸怀,这是青年时期的毛泽东的生命观。《跨越百年的美丽》用居里夫人坚韧执着的献身精神和科学成就,诠释了“理性的美丽”才能跨越百年、超越时空。《生命本来没有名字》告诉我们,生命是一个奇迹,任何生命都是独一无二的,不能重复的,人与人之间应留有一份“纯真”,应“以生命的本然状态相待”。整合单元,还可对“生命”作思考:生命是一个过程,是一次没有返程票的旅行。无论生命的长短,地位的高低,都有自己的经历和体验,都在用自己的方式书写自己的历史,留下自己生命的轨迹。生命是宝贵的,要善待自己,善待他人等。

  追问成语典故,寻求异思维

  求异思维是对司空见惯的似乎已成定论的事物或观点反过来思考,从问题的反面深入探索,树立新思想。我国古代最为典型的例子是“司马光砸缸”,有人落水了,常规思维模式是“救人离水”,而司马光果断地用石头把缸砸破“让水离人”,救了小伙伴的性命。历代文学大家用这种求异思维创作了大量“意新词不俗”的作品。

  用全新的角度去审思追问已成定论的成语典故,导致新发现,引出新观点。例如“铁杵磨成针”,可以从时间与效率的角度去辨析。“磨针”其实是抓住芝麻放掉西瓜,实在得不偿失。若执迷不悟,只是空耗时日,浪费青春;若以此为事,小则贻误子孙,大则误国误民。

  联系名家经典论证:去掉唯书、唯上、唯师的思维定势,在揭露不良面,阐释新观点时,引用名人言论佐证。“持之以恒”的美名有时反映出的是不知变通、冥顽不灵的头脑。由此,不禁让人联想到拿破仑用人的名言:“世上有四种人,聪明人、愚蠢人、勤快人、懒惰人。聪明而勤快的人,聪明而懒惰的人,甚至愚蠢而懒惰的人都能用,唯有愚蠢而勤快的人不可用。”

  值得注意的是,求异之思不是胡乱联想,更不是故意与常理唱反调,也不是所有成语典故都能“求异”,需要有比较深厚的文化积淀,才能驾驭得住。

  留心身边琐细,纳格物之理

  写好作文离不开对周围人、事、物的观察和思考,有些学生会常常觉得作文无从下手,往往是由于缺少对生活的观察和积累。“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说明观察和积累对写作的重要。高三学生应怎样“洞明世事”?答案是观察身边琐细,思考其内涵道理。

  例如,看到建筑用“砖”,从其外观普通,作用巨大的角度,想到平凡与伟大的道理;从制砖需要烈火烧烤的角度,想到人才成长需要磨炼;从砖沉默性格的角度,赞颂脚踏实地、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看到老师板书用“粉笔”,从色彩洁白,想到“要留清白在人间”的高洁风范;从体形短小,想到渺小而伟大、平凡而崇高的人生哲理;从质料纯净,想到一尘不染的高尚境界。

  季节变换,冬去春来时,我们可以对“春天”进行联想:从“春之力”的角度,联想到“春天摧枯拉朽,使冰雪消融,万木复苏,万象更新”。从“春之美”的角度,联想“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华而秋实”。从“春之律”角度,联想“莫摘青果;宽容是春天的宪章,它决不挑剔任何新绿的矮小、丑陋、平淡和怪异;春天的美丽,要用静心去感受,用真心去呵护”。

  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浦东外国语学校   高级教师  张彬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借想象之翼翱翔——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任务群设计——统编本教材解读第1178篇
出自《论语》中的115个成语典故,是作文...
六年级作文提纲训练
“成语典故”,糊在墙上背,孩子作文素材不用愁
史上最齐全的“成语典故”!太棒了,转给孩子看一遍,作文素材不用愁!
小学最常用的100个成语典故!讲给孩子听听,作文写作用得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