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梦笔”与“生花”20090719
“梦笔”与“生花”
日期:2009-07-19 作者:钟菡 来源:新民晚报

        
江淹   

李白   

商丘江淹墓               
    ◆钟菡    
    我们现在形容一个人文采富丽,下笔成章时,常用“妙笔生花”这个成语。关于这个成语的来历,五代王仁裕的《开元天宝遗事》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李太白少時,梦所用之笔头上生花,后天才赡逸,名闻天下。”这个故事后来又见于《唐才子传》以及各种类书中,最终以成语的形式固定下来。李白可谓古代最富天才的诗人,如果真像故事中所说,梦里笔头生花便是后来诗文扬名天下的先兆。那么,李白是否真的做过这个梦呢?这支生花妙笔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其实,翻开古人的各种记载,会发现“梦笔”者并不只李白一人。早在晋代,就已有人因梦笔而得以成就文章大事,《晋书·王珣传》云:“珣梦人以大笔如椽与之,既觉,语人云:'此当有大手笔事。’俄而帝崩,哀册谥议,皆珣所草。”如果说王珣的梦仅仅是个征兆,那么纪少瑜则的确是由梦笔而获益了,《南史·纪少瑜传》云:“少瑜尝梦陆倕以一束青镂管笔授之,云:'我以此笔犹可用,卿自择其善者。’其文因此遒进。”因为笔是文人用来谋生的工具,而梦到笔多半是文才精进的好兆头。除了自己梦笔,还有因母亲梦笔而生的。比如元代大诗人杨奂的母亲就曾梦到有神人授笔,接着便生了杨奂。既然天赐神笔,命中注定要成为不凡的文人。
   
    这么多人都梦过笔,那么梦笔的始祖又是谁呢?那便是以《恨赋》《别赋》而闻名千古的南朝文士江淹。说起来,江淹梦笔又与其他人迥异。也许江淹的名字现代人已经有些陌生,但若说到“江郎才尽”这个成语,恐怕就妇孺皆知了。这个“才尽”的“江郎”就是江淹。江淹为什么会才尽?竟然和“梦笔”有关!
   
    钟嵘《诗品》在评价江淹的诗歌时谈到:“初,淹罢宣城郡,遂宿冶亭,梦一美丈夫,自称郭璞,谓淹曰:'吾有笔在卿处多年矣,可以见还。’淹探怀中,得一五色笔以授之。尔后为诗,不复成语,故世传江淹才尽。”大意就是说,江淹在旅舍中梦到一位美男子,自称是晋代有名的诗人郭璞,郭璞向他追讨之前所存放的五色笔,江淹就老老实实地还了他,不想以后再也写不成诗,人们就都说他才尽了。这个故事颇有些志怪小说的味道,但钟嵘特地写入书中,可见当时就已流传开来,多少反映出了一些客观真相。江淹的晚年,确实已蒙受才尽之讥,这跟“梦笔”又有什么关系呢?
   
    原来,江淹的诗文之所以受到当世的重视,是因为他善于模仿前人的作品,在拟古诗方面卓有建树。《诗品》对他的评价是“文通诗体总杂,善于摹拟”,江淹拟古诗作能够抓住作家典型的风格,做到形肖神似,在古代诗歌史上可谓鲜有其匹。模拟固然是学诗的一种捷径,但亦步亦趋前人的范式,终究缺少些独特创新,对于个人创作而言是有利有弊的。元代陈绎曾的《诗谱》就曾说江淹“善观古作,曲尽心手之妙,其自作乃不能尔。故君子贵自立,不可随流俗也”。江淹尽管以拟古诗著称,但有他自己个人特色的作品,成就却非常有限。萧统在编《文选》时,选录了江淹的三十二首诗歌,除却拟古的《杂体三十首》全部录入外,其他就只有两首了。
   
    我们常说,如果一个作家不能够形成自己的鲜明特色和风格,那么他的文学创作之路就不会长远。江淹晚年的“才尽”,从根本上来讲,恐怕也与此有关。“梦笔”只能说是一种灵异化的解释,后代学者对此还有各种看法,但不管怎样,江淹晚期的作品无论数量和质量都不能和前期相比。也许是江淹个人苦恼,因而编故事说是笔杆子被鬼拿去了,以此自我解嘲;也许是钟嵘不满江淹总斤斤于模拟,故意写进了这个故事,来告诫后代的学子,若想学好写诗,还要多靠个人的思考和创新,拟古的路子是走不久的。
   
    既然“梦笔”最早是跟“才尽”联系在一起的,怎么后来又成了得才的好事了呢?这个故事在后人的转述中,又发生了演变。《太平御览》中是这样记载的:“《梁书》曰:'江淹少梦见人授之五色笔,因而有文章,”直到十几年后,才又发生了郭璞索笔,江淹才尽之事。其实,《梁书》中原本没有这条记载,多半是后人的想当然尔,因为有了索笔之梦,自然也应有得笔之梦。这支五色笔曾经带给江淹灼灼的文思,使其文名远扬,最终受到皇帝的赏识。因此,后世才会有这么多文人也渴望在梦中得到这支五彩神笔,免却十年的寒窗苦读,一出手便文思泉涌,佳句天成。江淹死后,流传其旧居处有梦笔驿,即是他当年梦得五彩笔的地方。后人曾赋诗云:“一宵短梦惊流俗,千载高名挂里闾。遂使晚生矜此意,痴眠不读半行书。”人人都想要梦笔而得神助,但须知梦笔也有索笔之时,整天做白日梦而不思努力进取,终有才尽的一日,可谓警醒来者。
   
    我们再回过头来看李白的故事。《开元天宝遗事》属于小说家类,其中所记的可信度极为有限。但之所以会出现这种逸闻,也多半是有所因循。李白在当时就诗名远播,后人为了给其天才一种浪漫化的解释,便编造了这样一个故事。而这个故事很可能也是以江淹梦笔为模版,逐步演化而来的。不仅如此,“梦笔”和“生花”又在后人的频繁引用中两相融合,渐渐混为一谈。如明代何景明的《酬高新甫》诗云“灵云诗成应梦草,江淹笔在更生花”,而《书法离钩》直接便引作“江淹梦笔生花而文章益进”。人们总爱在传说中找寻美好的梦想与寄托,自江淹之后,梦笔便由对才尽的嘲讽变为对天才的渴望,或许家喻户晓的“神笔马良”的故事,也是从这里来的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陆生作:《神笔马良》是怎么写出来的,阅读于写作的一点意义
“梦笔”的传说李白因梦笔生花诗兴大发,神笔被收而江郎才尽
梦笔谈
文人谈 | 聊一聊“江郎才尽”的江郎这个人
国学小栈237成语百题
古文诗词常用的典故:江淹梦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