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克氏最有智慧的经典语录
 

克氏最有智慧的经典语录


 

信仰源于恐俱和绝望。

 

人所依的只是一个“我”,而“我”终会死亡——我们的生命便是如此。生命属于已知,死亡属于未知;而我?既害怕已知的东西,又恐?未知的事物。

 

生命具有最为非凡的意义,有至美,有大苦,有深忧。然而,当这一切都?束的?候,我们可曾想过自己这一生都做过些什么?我们的生命里,多半充斥?金钱、性、生存的持续?突、倦怠、辛劳、不幸、挫折以及偶有的快乐;又或者,你一?子都在全身心地一人,而完全?有自我。

 

如果日常生活中?有秩序,那么你的冥想就只是对现实生活的逃避。而这种带有逃避性质的冥想只会导致幻想。

 

 

我们深受教育体制和宗教观念的影响,总认为自己是独立的个人,拥有独立的灵魂。但实际上,我们根本不是独立的个体,而是数千年来人类经验、努力和抗争的结果。因此,我们深受限制,从未拥有过自由。

 

事实是,只要仍然依照某种观念、结论而生活,或是生活在特定的理念或理想中,那我们的大脑就不会获得自由,因而也就不可能拥有怜悯。而这种自由是指从印度教徒、基督教徒、伊斯兰教徒或佛教徒的身份中解放出来,免于被特殊化的自由(虽然许多人并不拒绝特殊化),免于成为金钱的奴隶。

 

我们从未有过直接感知--那种感知即是可以改变脑细胞本身的洞见。不过,虽然时间和思考机能导致我们的大脑受限,并长期处于固定思维之中,但无论对于任何问题,只要全然专注地去观察,就会改变细胞结构,形成直接感知。

 

我们总认为生与死之间还有一段遥远的时间距离,认为生活就是生活,死亡则是要努力避免和延迟的事,这其实是将生命的另一个片段放在了遥远的未来。要想全面观察整个生命的运动,人就不该将生与死区隔看待。但问题是,人只在意生存问题,而不关心死亡,甚至不愿谈及。因此,人不仅是从生理上把生命片段化,而且还把自己的生活和死亡分离了开来。

 

死亡意味着我们已知的所有事物的终结。依恋的一切都将烟消云散,积累的所有财富亦无法带走--你会因此感到害怕,恐惧已成为你生命的一部分。然而,不论你是谁,多么富有或贫穷,即便位居要职、拥有无上权力,都终有一死。

 

但死去的是什么?是“我”,是这一生的积累,包括所有的痛苦、孤独、绝望、泪水、欢笑和苦难。所有这一切加总起来,构成了“我”。你或许会辩解,说在内心深处还有一种更崇高的心灵,包括自我与灵魂,皆是永恒之物,但这些其实都源于思想。而思想并非神圣不可侵犯的东西。

 

人所依恋的只是一个“我”,而“我”终会死亡--我们的生命便是如此。生命属于已知,死亡属于未知。而我们既害怕已知的东西,又恐惧未知的事物。

 

死亡是对过去、现在和将来,也就是“我”的完全否定。而正是出于对死亡的恐惧,你认为人类还会以其他的生命形态存在,并且相信轮回转世之说。这其实是那些不明白何为生存的人一厢情愿的想法而已。他们认为生活充满了无尽的痛苦、冲突和苦难,而欢笑与快乐只是昙花一现。他们会说,“我们还会有来生,我在死后,还会遇到我的妻子或丈夫、我的儿子、我的神。”人们还不明白自己是什么,又依恋什么。人必须深入而认真地去探究这种依恋。人必须明白,死亡会褫夺所有,它不允许我们带走任何东西。

 

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人类的大脑能否从对死亡的恐惧中解脱?作为心理时间的主宰者,人能否与死亡同行而不是想要逃避、延迟或离弃它,并能理解终结的意义--也就是理解否定的意义,去否定自己的依恋与信仰?否定和终结将会带来全新的事物。那么,人能否在活着的时候完全否定依恋?此即与死亡同行。

 

死亡在生命中具有非凡的意义。我们说的不是自杀或安乐死,而是在说对他人的依恋、自尊心、对抗心理乃至憎恶感的终结。如果你能将生命作为一个整体来观察,就会发现死亡、生存、烦恼、绝望、孤独和苦难都处于同一个运动的整体中,你就不会再害怕死亡。而死亡即意味着生命没有延续,若能认知到这一点,那么即便身体将要毁坏,你也不会再对无法延续感到恐惧。

 

当你全面、系统地理解了死亡的全部意义,也就摆脱了意识的束缚。在你的生命历程中,生与死始终一体、相伴相随,死亡其实一直都在你的身边。与死亡同行,这是最为非凡的体验。没有过去、现在,也没有将来,只有终结。

 

受限的大脑如何才能领悟无远弗届的美、爱和真理?怜悯和智慧又在哪里?我们每一个人都能与之相遇吗?你邀请怜悯了吗?你邀请智慧了吗?你邀请美、爱和真理了吗?你有没有试图理解它?我问的是你。你有没有试图去理解智慧与怜悯,以及无限的美感、爱的芬芳和无处可循的真理?这些就是你希望寻找并理解的吗?受限的大脑能否领悟它们?  

 

无论你如何努力,都不可能掌握并领悟它们--即便去冥想、斋戒、苦行、清修,只拥有一件衣服。富人与穷人都无法领悟最终的真理,那些发誓终生独身、保持缄默或苦行度日的人同样不会获得真理。他们寻找真理的行为是由思想反复权衡而决定的,是有意而为。由于大脑受限,所以你将要做的任何事情都是受限的;莲花趺坐、发呆、冥想、倒立或单腿站立--不管你做什么,都受到了限制,怜悯并不会因此出现。

 

因此,你必须理解什么是爱。爱不是感觉,不是快乐、欲望和满足,也不是嫉妒、憎恨。有爱的人,就有怜悯心,而且得体、大方,但这些特质都不等于爱。要想理解和领悟此点,你还需要极佳的美感和审美意识。这里所说的美并非男女的相貌之美,并非电影明星的气质之美。美不在于高山上、溪谷中,也不在于天空或是河流里。美,只存在于有爱的地方。美和爱的本质,都是怜悯。

 

然而怜悯不会待在你触手可及的地方。美、爱、真理,是智慧的最高表现形式。而有智慧的地方,就有行动,就有明性,就有莫大的尊严。这是常人无法想象之事,因而也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的。虽然它可以被描述,而哲学家也已经进行了描述,但他们所描述的其实并不是爱。

 

死亡是最不寻常的事情,是对生命延续性的终结。在生命延续的期间,我们总是希望确保安全,因为大脑只有在完全安全的状态下才能保持最佳工作状态--这种安全包括不受恐怖威胁、拥有信仰与求知的自由,等等。但所有的一切都会因死亡的到来而结束。我或许期望拥有来生,但死亡却结束了生命的长期延续。我已经把自己视为这种延续性本身。死亡却会说:“对不起,老伙计,这一切要结束了。”其实你没有必要害怕死亡,只需正视它,与终结者同在。死亡所结束的,只是你过去的生活、记忆与经历。

 

时间给了我们希望,思想给了我们慰藉,并向我们保证了生命是可以延续的。于是我们说:“好吧,在来生……”只要不放弃这种荒唐、愚蠢的幻想,也许真的有来生--这就是时间和思想给予我们的关于延续性的保证,我们依恋于此,因而也就会产生恐惧。而恐惧将摧毁爱。但在实质上,爱、怜悯和死亡是密不可分的。

 

我们能够与死亡同行吗?思想和时间有终点吗?所有这些问题都是彼此关联的。不要把时间、思想和死亡分离开来。它们是同一事物。

 

人若是与自然失去了联结,也就失去了与其他人之间的联结。譬如说读诗,如果愿意的话你可以去读所有优美的十四行诗,可以聆听他人朗诵美妙的爱情诗,但美并不存在于对文字的想象之中。空中云朵、云中光象、旱路湿地、枝头小鸟……我们之所以很少看到或欣赏到这些美好的事物,是因为早已被自己的问题、烦恼、莫名的想法和依恋占据了内在,我们从来都不曾自由过。而美却是自由者才拥有的特质(这种自由是与独立完全不同的)。

 

我们的日常生活是建立在关系之上的。没有了关系,你就不可能存在。那么,你与其他人的关系如何?你与妻子或丈夫、你的老板、工友或邻居的关系如何?这种关系中有无秩序,是否只存在以自我为中心的各种对抗?

 

这样的提问,其实是自相矛盾的。假如我已经结婚成家、儿女绕膝、性生活美满……而如果我以自我为中心,只关心自己的成功,在乎自己的野心、地位与烦恼,而我的妻子也只关心她自己的烦恼、美貌,那么两人之间又怎么会存在关系呢?如果你有一种信仰,而对方有另外一种信仰或另外一个结论与信条,那么你们之间就不会存在关系。你没有注意到这些吗?我们有无可能将秩序带到你与妻子或丈夫的关系中,而不是你与天地、宇宙、神明的关系中?所谓神明,是思想的产物。你可以与思想发明的这些事物保持非同寻常的关系,但那只是幻觉。与妻子(丈夫)以及子女保持好关系才是重要的,唯有如此,冲突才会消弭,秩序才会显现。

 

那么,你现在如何才能造就秩序?秩序即是空无中的序列,而空无存于心间。这意味着人的心智永远都不会被任何烦恼占据。然而,如今我们的心智已被各种信仰、追求、困惑和幻想塞得满满当当,不再有任何空闲之地。这样一来,也就不会形成秩序。而如果日常生活中没有秩序,那么你的冥想就只是对现实生活的逃避。而这种带有逃避性质的冥想只会导致幻想。

 

因此,你必须明确冥想的基础,去寻求不可测度、不可言喻的超越了思想的秩序。不过,唯有在全然自由的情况下,你才可能理解秩序,也才能寻得那超越思想的秩序的存在之所。

 

那么,到底什么是生活的艺术呢?显然它是指生活中没有任何冲突。一个时时都处于冲突状态、时时都有问题、都以自我为中心的大脑,必然是存在局限的。比如说,如果一个人正在想着自己的事情,那又怎么可能是在冥想,因为这时你所谓的冥想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所以,生活的艺术指的就是过着没有冲突的生活。

 

要人的意识仍是以自我为中心,那他的生活中就必然有冲突,因为这种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是狭隘、渺小的,而且微不足道。当然,即便你知道了这些,但仍可以我行我素。你会说,现代社会的人们在生活中多多少少都会以自我为中心。那么,你可曾试过?你可曾试过不再以自我为中心,不再只想着你自己,即便只是一天,甚至只是一个小时?然后,你看一看会发生什么吧。你会发现自己完全不受约束了!随后,你也可以重新回到以自我为中心的生活--显然这才是人类的生活常态,没有人会对你说三道四。因此,你就去尝试一个小时不再想着自己吧。如果能够坚持一个小时,那你也可以坚持更长的时间。而这种不以自我为中心的生活将会给予你巨大的能量与激情,去追求更具深远意义的目标。

 

因此,保持专注便十分必要。专注的初始即是开始觉察之时。此刻坐在这里,我们能否在静默中细察周围的所有事物?然而觉察之后,我们便会开始选择:那件蓝色衬衫不错,比我穿的这件好多了;你的发型比我的好看多了,等等。我们总是在比较、判断、评估,而所有这些行为都是选择。我们是否可以不做选择,只是觉察?  

 

你可以做到吗?如果可以,那么你就会发现这种专注的觉察与关注是完全不同的。关注是将所有的思想都集中到某个特定的主题、书页或单词上面。这样的关注意味着要切断、排斥其它所有的思想,因而必然带有局限性。但我们在做某件事情的时候,又不得不集中注意力。例如清洗餐具时,就得小心翼翼以免将其打碎,同时要使用合适的清洁剂以及足够干净的水。  

 

但你应当明白,做这些事所需要的也就是不加选择地专注其上。即是说,不去关注,不加判断、评估、批评和比较地去觉察。这就是自然地保持专注。  

 

 

当我听你讲故事,听到动人心弦的情节时,就会十分认真地去听。当你告诉我某件非常、非常严肃的事情时,我也会全神贯注地倾听、理解你所说的话。也许我心中另有所想,但全部的注意力仍然在你那儿。这时的我便是全然专注的--我的整个人甚至体内的每一根神经都在试图理解你所说的话。  

 

在这样的专注中,“我”已经不存在了。明白吗?在保持完全的专注时,我把所有的精力都用于理解对方所说的话,而不再想着“我”自己。因此在内心深处,也就不会有“我必须注意听”的想法存在。

 

来源: 克里希那穆提著《超越时空的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邂逅克里希那穆提 生命之书的评论
雨果名言,雨果的名言 名句|语录|诗句
林语堂经典语录精选
净化心灵的经典语录1
雨果最新版经典语录大全
净化心灵的语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