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具备怎样的素质,才算得上一个合格的作家
这是《山西文学》主编韩石山文章《山西文学的门槛》中的一节:
接下来,我想说说,一个已有相当基础的作家,通过怎样的努力,才能达到真正的成功。对一个山西青年作家来说,也可以理解为,轻易地迈进了这个门槛,再怎么重塑金身,才能走上正路,而不是浪得虚名之后,糊里糊涂过完这一辈子。截近了说,就是,具备怎样的素养,才算得上一个合格的作家。
多了怕你们记不住,只提两点,一是要有玩味语言的兴致,再是要放低自己的身段。
我说的玩味语言,实际是玩味文字。好些作家,起步的时候,根本不知道语言的文学意味是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居然也成了事。这种情形,用钱锺书的话说,就是把写作的冲动当作了写作的能力。钱先生写完《围城》,成功了,兴致很高,想接着写一部长篇叫《百合心》,写了两三万字,写不下去,放弃了。他后来自嘲说,自己犯了个错误,将写作的冲动,当作了写作的能力。冲动当作了能力,这话可咂摸一下。钱钟书的比喻,多半是淫喻,就是从性活动上取喻,冲动当作了能力的,可说所在多有,无人无之,当然这里的人是专指男人。只有天分很高的人,才会一起步,就懂得语言的文学意味,往后越来越老到,越来越精粹。对于常人来说,多少要经过一个学习的过程,由生到熟,熟而生巧,臻于化境。
千万不要以为,谁指点一下,看上本什么书,就能具备这种能力。这是一种入心的本事,必须植根于心,才能掌握,才能显示在字里行间。文学创作,语言就是一切,有人说思想不重要吗?这是上墙的话,不能这么问,再说还是,语言就是一切。二十年代,舒新城出任中华书局编辑所的主任,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总编辑,那时候也跟现在一样,常有些名人为后进推荐书稿,有次蔡元培推荐来一部诗集,舒看了实在不像话,当即在信上批道:“不是诗,不是文,只是一串一串的字!”没有文学意味的语言,不管你有多深刻的思想,多炽热的感情,只能落个这样的结果,什么都不是,只是一串一串的字,出版了也只是一页一页印了字的纸。
在文学语言上,我是下过苦功夫的。七十年代初,在吕梁山里一个村子教书,所有的资本,就是箱子里的几十本书,再就是作教案用的稿纸,还有墨水、蘸笔。为了揣摩语言,写文章投稿,真是用尽了心思。有时蹲厕所,跟前有块烂报纸,也要找个棍棍拨正,看上面写的什么,怎么写的。平日看书,看到一句有意味的话,也要品一品,看它的妙处在哪里,要是不怎么好,自己说又会怎么说。久而久之,就养成了一种品味语言的习惯。自己写东西,也要写得有意味,该明朗的地方明朗,该有意味的地方,一定要让它有意味。
养成了这个习惯,只要有字的地方,由不得就玩味一番。
退休这些年,看书少了,一个最大的爱好是听京戏,唱腔怎么样,我不懂,只要好听就行。我是在电脑上听,有字幕,叫我说,京剧名家唱段的戏词,真是太美了,说京剧是国粹,一定包括戏词在里头。这段时间,一直在听马连良的《叫千岁》,《甘露寺》里的一个唱段,张学津配的像。其中有几句戏词是:“他有个二弟汉寿亭侯,青龙偃月神鬼皆愁,白马坡前斩颜良延津诛文丑,在古城曾斩过老蔡的头!”听起来,真叫个过瘾。可是后来我看麒派的《叫千岁》,陈少云唱的,意思一样,戏词有很大的不同,两相比较,觉得从文学意味上说,麒派的《叫千岁》更胜一筹。仍是赞扬关二弟,麒派是这么唱的:“他有个忠义二弟关美髯,青龙偃月刀神鬼皆寒,刀劈那文丑又把那颜良斩,保皇叔斩六将闯过五关,老蔡阳闻此讯领兵追赶,拖刀计斩蔡阳就在那古城边!”一个是,在古城曾斩过老蔡阳的头,一个是拖刀计斩蔡阳就在那古城边。前者只是说一件事情,还是过去的事情,后者的感情色彩就不同了,是说一件当下的事情,杀的是谁,在什么地方,让人看到了关二爷挥刀斩将的身姿,听到了老蔡阳的头滚到城壕里的声响。如果说马连良唱的是《叫千岁》的老词的话,周信芳是将它通俗化也形象化了。我们写戏词,最好还是学会周信芳这一手。
怎么放低自己的身段呢,这个讲究可就大了。作家身份之高,无过于上世纪八十年代。那时候,没有什么文学大奖,就一个全国短篇小说奖,前两三届最火,得上一个,不说名满天下,举世皆知了,至少文学界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我从没有得过这个奖,有次参加一个创作会,会上有个节目是与文学青年交流,有一位女孩子,跟一位获奖者聊天,她知道对方是位作家却不知姓甚名谁,怯生生地问,你是谁呀,大概这女孩子还有几分姿色,这位获奖作家小嘴一撇,说道:“说出来会吓你一跳的。”在这女孩子一再央求下,还是说了,你别说,还真让那女孩子吓了一跳,至少当时做出惊的样子来。
于此可知,当年一个获奖作家,狂妄成什么样子。这是个极端的例子。一般作家,不会这样行事,但心里的高傲,也在不言之中。老作家没戏了,文学的春天来临了,哪个不是摩拳擦掌,跃跃欲试,要大干一场。青史留名,光宗耀祖,此其时矣。我从文讲所学习回来,也是这么一股子轻狂劲儿。不瞒诸位说,我这个人,从来就不是个多么深沉的人。浅薄,可说是我的最大本事。
到了九十年代初,渐渐地,感觉不是那么回事了。当时一双儿女,都正上中学。妻子的工资不高,靠我的工资和稿费,要养活这个四口之家,日渐吃力。名利双收的作家有的是,肯定没有我的份儿。对我来说,名和利,只能是择一而从。经过痛苦的思考,我选择了要利。名太遥远了,利就在眼前。于是开始大批量地写散文随笔,一千五百字的文章,有时一天能写三篇,天南海北,到处投稿。我后来转向现代文学研究,写起人物传记,好多人说我这是转型成功,很少有人知道,我是为了多写散文随笔,自己的事搜罗完了,只好到三十年代的旧人旧事里去搜罗。
放下身段的好处是,写起文章,不必考虑空泛的道理,只说怎么腾挪有致,怎么妙趣横生,该庄重的地方庄重,该风趣的地方风趣。不违背现行政策,不干犯纲常名教,只求让编辑一看就喜欢,一看就发表。明知这篇文章,不会是初次投稿到他们那儿,也要刊登出来。这样一来的好处是什么,就不必明说了。打个比方吧,稿费单子,真是雪花儿一样地往下落呀。
演员里,陈道明的儒雅,可谓尽人皆知。据说除了排戏演戏外,很少出来吃饭,实在推托不过,也只是应付一下就闪身离去,回家享受他的书斋生活,看书写字,恬然自适。这是他的高雅,毋宁说是高贵。此人同时又是一个最能放低身段的人,我见有篇文章里,他对人说,他就是个戏子嘛。敢说这话的人,不能当作平常人看。作家也有鄙称,我很少见作家自个糟践自个。我认识的作家里,就听锺道新常说自己是势利小人,可相识的人里,谁不知道他是清华园里玩大的,他父亲当过清华的教务长。
我们写作的,千万别动不动就说自己是作家,怎么怎么了不起,更不可拿出什么“国家一级作家”的名头来亮一亮。我在作家协会待了这么多年,知道从来就没有这么个职称,规范的说法是“文学创作员一级”,顺口点可说成“一级文学创作员”,嫌员字碍口,说成“文学创作一级”也还说得过去。前头加上国家二字,最没道理。
一个玩味文字,一个放低身段,记住这两条就行了,若还要说点什么,我劝诸位,要养成看书的习惯,经济条件好的,最好能养成买书的习惯。在山西的作家里,我是个没大出息的,鲁迅奖没得过,新设的赵树理奖也没得过,可是我敢说,在买书上,是不落人后的。这几年,我出过几本学术著作,用的基本上是我个人的藏书。不久前,有位外地朋友让写个赠言,写了首俚句诗寄去,是这样说的:“执于一隅琢磨,何如广事搜罗,以勤补拙不算,还要出手阔绰。”有小注曰:为学俚句,末句意谓要舍得花钱买书也。这个事情上不必勉强,要量力而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山西文学的门槛
小说不能这样写
梁鸿评盛可以:她不是太狠,是太真
王朔小说就是挑战知识分子的《儒林外史》
“戏曲要编得雅俗共赏,是很不容易做到的!”
第三种生存选择——《挪威的森林》的穿越性解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