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新闻写作十忌
新闻写作,是新闻业务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记者的一种表达艺术。它要求记者以简练精彩的文笔,形象生动的语言,准确及时地表达新近发生的有典型意义的事实。以此来引导舆论、规范人生、激人奋进、推动发展。可是有的记者或通讯员在新闻采写中费了好大力气,写出的稿子却不能见报,造成这种被动局面的原因,主要是记者没有熟练掌握新闻写作技巧,违背了新闻规律,也就是犯了新闻写作的大忌:
一、忌导向有误。在阶级社会里,新闻都是为一定阶级服务的。这种服务的基本形式就是通过传播新闻来引导舆论。这就要求记者在写作中必须严格把握导向。无论写什么内容都要首先考虑一旦形成新闻,导向上是否正确。无论在政治导向、经济导向、生活导向、消费导向等等各方面一旦有误,这条新闻不仅会失去它的自身价值,还将给党的方针、政策和整个社会带来不良影响。由此可见,导向失误是新闻写作中的大忌。
二、忌有闻必录。新闻写作提倡“厚积薄发”。厚积源于广采,薄发赖以选择。就是说记者要在庞杂众多的新闻素材中选择那些典型事件、闪光情节、动人场面。以少而精的文字,反映崇高思想和重大主题。否则,面面俱到,必将导致文字堆砌,丧失意义。
三、忌主题松散。无论什么作品,都只能反映一个主题,新闻写作更当如此。这就要求新闻作品要角度集中。只有角度集中,主题明确,作品才能更精当,更形象。一个新闻事件,可以从不同方面反映它,角度不同,体现的思想,反映出来的主题也不一样。在构思时首先要找好角度,选准主题。有了比较集中的角度,又有了鲜明的主题,然后,再去动笔,写起来就不会出格、越轨、漫无边际了。如果主题含糊松散,甚至连作者自己也不知道主题的焦点在哪里,动起笔势必信马由缰、作品当然不会规范。显然,主题松散是新闻写作中的又一弊端。
四、忌逻辑混乱。新闻作品提倡简洁、凝练、通俗、自然。写人、叙事力求顺理成章,一气呵成。不可结构混乱,条理不清,甚至东山葫芦西山瓢,风马牛不相及,令人不得要领,不知所云。逻辑混乱的作品,是不会成为好新闻的。
五、忌合理想像。采写新闻不同于文学创作,新闻写作要求“以文运事、事实再现”,在事实绝对真实的基础上进行选材与写作,这样的作品才能令人置信,这正是新闻作品的魅力所在,而文学创作则恰恰相反,它是“因文生事”。它可以构思模特,合理想像,以虚构的形象、想象的情节来形成作品。如果在新闻采写中进行合理想像,不仅会人为地造成新闻失实,还会给记者和新闻媒体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可见,合理想像是新闻写作中不可逾越的大忌。
六、忌以旧代新。记者报道的人与事都应该是新近发生的。如果时过境迁,那就是旧闻,甚至是历史了。这样的新闻内容再好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失去它的自身价值。记者如果把这样的旧事拿到今天来报道就是以旧代新,也属写作当戒之例。
七、忌言之无物。新闻是通过事实信息的传播来引导舆论的。一则好的新闻应该是纯事实的“透明体”。它的语言必须言之有物。每句话、每个段落都应该言之有物,人、事活脱。这样的新闻才会有形可感,有物可触,令人置信。通篇新闻都不允许有半句空话、废话掺杂其中。
八、忌道听途说。新闻写作要求记者必须亲自深入调查采访,以确保新闻的绝对真实。对于事实不清的素材绝对不可任选滥用。否则,必将导致新闻失实,后果不堪设想,甚至会吃新闻官司。因此,对于道听途说的新闻线索一定要经过重新调查验证之后方可动笔。仅靠道听途说就动笔写作,是新闻记者工作失利的一大通病。
九、忌步人后尘。新闻所报道的都是新近发生的事实。尤其是突发事件更要争分夺秒,抢先报道。尤其在强手如林的情况下,更要闻风而动。如果慢慢腾腾,四平八稳,势必步人后尘。这种作风在新闻界是不允许出现的。
十、忌褒贬不当。有的作者为了弘扬或扶植正面人物、正义事件、正面业绩,而故意贬低他人,以此衬托正义,这种褒贬不当的写作也应列入当戒之列。(与刘会祥合写)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新闻谋篇的六大规则
新闻基础知识
《新闻采访与写作》串讲
写好新闻
新闻写作的22条军规
新闻稿件的写作技巧及注意事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