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无过便是功,无怨便是德
处世不必邀功,无过便是功;与人不求感德,无怨便是德。 人生在世不必勉强去争取功劳,其实只要没有过错就算是功劳;救助人不必希望对方感恩图报,只要对方不怨恨自己就算知恩图报了。
我们生在世间,本应立功建业,但不要过度被功名心所驱使,或以龌龊低下的手段去做不可告人之事,增加自己的光荣与威严,这样是会引起种种祸端的。不如脚踏实地,老老实实的去为一生事业努力,才是伟大的功业。
在三家分晋以后,韩、赵、魏三家中数魏国的势力最强大,魏惠王野心勃勃,也想学秦国收拢人才。鬼谷子的学生庞涓在魏王面前大吹大擂,说只要自己能当大将,其他国家决不足畏。魏王就信任了他。
庞涓当了大将,训练好兵马就向卫、宋、鲁等国进攻,连打胜仗,弄得三国齐来拜服。东方的大国齐国派兵来攻,也被庞涓打了回去。从此魏王就更信任他了。
庞涓的同学孙膑德才兼备,从老师鬼谷子那里得知了祖先孙子的十三篇兵法,更是智谋非凡。孙膑听说庞涓已在魏国做了大官,就来到魏国,经庞涓的引荐见了魏王,并做了魏国的客卿。
半年以后,一个齐国人捎来孙膑的家书,大意是哥哥让他回去,齐国也想重振国威,希望孙家的人能在齐国团聚。孙膑对来人说:“我已在魏国做了客卿,不能随便就走。”并写了一封信,让他带回去交给哥哥。
孙膑的回信被魏国人搜出来交给了魏王,魏王找来庞涓说:“孙膑想念齐国,怎么办呢?”庞涓对魏王说:“孙膑是大有才能之人,如果回到了齐国,对魏国十分不利。我先去劝劝他,如果他愿意留在魏国,那就罢了,如果不愿意,那就交给我来处理罢。”魏王答应了。
庞涓当然没有劝孙膑,而是建议他回齐国“探亲”,这个建议够阴的。第二天,孙膑向魏王请两上月的假,魏王一听他要回去,就说他私通齐国,立刻把他押到庞涓那里审问。庞涓故作惊讶,先放了孙膑,再跑去向魏王求情。过了许久,才又神色慌张地跑回来说:“大王发怒,一定要杀了你,经我再三恳求,大王总算给了点面子,保住了你的性命,但必须处以黥刑和膑刑。”孙膑听了,虽然非常愤怒,但觉得庞涓为自己出力,还是十分感激他。
孙膑脸上刺了字又被剔去了膝盖骨,从此只能爬着走路,成了终身残废。庞涓倒是对孙膑的生活照顾得很周到,孙膑觉得靠庞涓生活,就主动提出要替庞涓做点什么。庞涓说:“你那祖传的十三篇兵法,能不能写下来,咱们共同琢磨,也好流传后世。”孙膑想了想,只好答应了。
由于孙膑只能躺在那里用刀往竹简上一个字一个字地刻,所以每天只能刻十几个字。这样一来,庞涓沉不住气了,就让手下一个小厮催孙膑快写。
小厮见孙膑可怜,便不解地问服侍孙膑的人说:“庞军师为什么死命地催孙先生快写兵法呢?”那人说:“这还不明白。庞军师留下孙先生的一条命就是为了让他写兵法,等写完兵法,孙先生也就没命了。”
孙膑听到了这话大吃一惊,前后一想,恍然大悟,霎时间大叫一声,昏了过去。等别人把他弄醒时,他已经疯了。只见孙膑捶胸拔发,两眼呆滞,一忽儿把东西推倒,一忽儿又把写好的兵法扔到火里,还把地下的脏东西往嘴里塞。从人连忙奔告庞涓说:“孙先生疯了!”
孙膑表演得高明,骗过了庞涓,他以为孙膑受刑之后气恼不过可能是真的疯了。从此,他只是派人监视孙膑,不再过问。后来,齐王让淳于髯出访魏国,目的是救出孙膑。
经过一番精心设计,孙膑藏在淳于髯的车里逃出魏国。孙膑到了齐国,齐威王一见之下,如获至宝,当即拜他为军师。后来,孙膑陆续打听到自己的几位堂哥都已无音讯,才知道原来送信的人也是庞涓派人装的。前前后后,这一场冤屈全由庞涓一人导演而成。
不久,庞涓带兵连败宋、鲁、卫、赵等国,越国向齐国求救。齐王派田忌为大将、孙膑为军师,使庞涓连连败北。最后,孙膑用“减灶法”引诱庞涓来追,暗设伏兵,将庞涓射死在马陵道上。魏国从此衰败,并向齐国进贡朝贺。
庞涓最终死于非命的下场,可以说是他自己为自己铺设的。如果他能够向师兄孙膑谦虚请教,互相切磋,共同进步,说不定会出现像“将相和”那样的好景况,成就事业,流传美名。可惜的是,他妒贤忌能,耍小聪明,采取了卑劣的打击手段,结果害了别人更害了自己。
“功成不念报,不求尊豪贵,本积无量善,自致仁中圣。”,“处世不必邀功”,虽然人们都有自已的追求,希望自己的愿望能够达到一个境界,所以人们的思想也变得复杂了,比如说有的人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却把别人的功劳据为己,以利于自己通过捷径实现自己的愿望;有的人为了抬高自己,提高自己的身份,而到处把自己的功劳挂在嘴边上,这都是不正当的手段,而且也不是光明磊落的。所以说我们在处世上没有必要强求功劳,把名利看得那么重,只要我们不犯什么过错就算是有功劳了。我们与人交往,如果帮助了别人,也不应该希望别人的感恩戴德,或者是求得人家的回报,如果没有遭到别人的怨恨,这算是有恩德了。这就是说,如果自己有恩于别人,或者是在某一方面取得了功绩,也不要居功自傲,如果别人取得了功劳成绩,也不要把人家的功劳窃为己有,因为这毕竟不是正人君子所为,所以“忘我大德”,“功成不念报,不求尊豪贵,本积无量善,自致仁中圣。”,才是一个人最高尚的情怀。
人不能刻意去追逐名利,做到不犯错误就是最大的功劳,对他人给予施舍不要求回报,别人没有怨恨就是最好的回报。对他人施恩惠也是很好的善行,真正的施恩惠,绝不是舍一点小惠于人,心中抱一种希望报酬的心理,如有一丝一毫这样的心理,就是贪不是舍了。不望代价,不望酬劳,如此才符合施舍的真义。否则施恩求报反而招怨,要无怨心才是恩德。
感悟:老人言,处世之道,在于把握分寸。害宜避,而有不能避之害;利可趋,而有不能趋之利。凡事不可不求,而又不可强求。“事有机缘,不先不后,刚刚凑巧;命若蹭蹬,走来走去,步步踏空。”交人要会识人,“能媚我者,必能害我,宜加意防之;肯规予者,必肯助予,宜倾心听之”。善处身者,必善处世;善处世者,必严修身。“人近贤良,因香而香;人近邪友,因臭而臭。”人生在世,难免有吃亏、受气或者遭遇其他不顺心事儿的时候。每一次被人家算计后,你鼻涕一把、眼泪一把,扪心自问,不由得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恨自己没用。而事实上,自己的良材美质并不比任何其他人差,只是自己不知道如何使用跟别人打交道的技巧而已!文/单眼老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孙膑与庞涓是同门师兄弟 为何自相残杀
孙膑与庞涓的故事 【转载】
孙膑与庞涓
中华历史典故心解(055)
鬼谷子绝学之通天彻地:一代名师鬼谷子
资治通鉴:周纪围魏救赵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