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对联应当上下成篇

对联应当上下成篇(上)

1我们所说对联的五个对称,即字、词、句、调、篇的对称,字、词、句、调讲过了,轮到谈论一下“篇”的问题了。对联应当上下联构成一个完整的篇章,因为一副对联只有上下联两个部分,这两部分自然应当关系密切,共同担负着表达某种旨意的任务。假使上下联各讲各的,好像“鸡同鸭讲”,此为“对而不联”。

2要概括了解上下联的关系,可从以下这些方面去考虑。第一,相似內容的叠加。如对联:“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意为室雅无须大,正像花香不在多,两者情况类似,可以互相说明。又如“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早读书。”“沽酒客来风亦醉;卖花人去路还香。”这些对联的上下联,都存在同样的叠加关系。

3第二,相近內容的互补。看这联: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苏东坡描写西湖美景,从“水光”和“山色”这两个侧面去落笔。再看这联:珠水船如梭,横织江中锦绣;羊城塔似笔,倒书天上文章。何淡如刻画珠江风光,选取了“珠水船”和“羊城塔”这两个侧面去发挥。此即运用相近内容来构思上下联。

4第三,上下联之间还可能是相反内容的对比关系。以下举出三副对联为例:①“忧劳兴国;逸豫亡身。”②“扫千年旧习;树一代新风。”③“笼鸡有食汤刀近;野鹤无粮天地宽。” 叠加与对比都涉及两个不同的对象,但前者是两个性质相似的对象,后者却是两个性质相反的对象。前者如两美并存,后者似水火对峙。

5第四,上下联还可能有相反内容的整合关系。谚语里有一副对联,叫做“富者胀穿肚;穷人饿断肠”。一“胀”一“饿”,把贫富不均的现象揭露得入木三分。也有一副励志联是“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说人非”。两个相反方面结合起来,一种榜样般的行为就得到深刻形象的揭示。这种对联突破对比,整合为一种新的意义。

6对比、整合关系的对联,均以相反内容的并列为特征,历来被称为“反对”,它们反映对象的互相否定、难以共处的特点;而叠加、互补关系的对联则以相似、相近内容的并列为特征,历来被称为“正对”,它们反映对象的互相包容、和平共存的特点。正对和反对都是一左一右的横向关系,以下转谈一前一后的纵向关系。

7第五,上下联的选择关系。选择关系的对联,如果属于二者选一的,是“要这,不要那”的,当然很好识别。比如对联①:“不闻铜臭;独爱书香。”对联②“但以诗书教子弟;莫将成败论英雄。” 第一联有个表示所选的“独”字,可见选择的是后一项;第二联有个表示所选的“但”(=只)字,可见选择的却是前一项。

8再看选择关系的“不要这,也不要那”这种类型的:对联①困厄勿穷原委;英雄莫问出身。对联②苟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第一联容易理解,因为“勿”、“莫”都是“不要”的意思。第二联实际上也是上下联都表达了否定的意愿,即不要“三更眠五更起”,也不要“一日曝十日寒”。

9再看选择关系的“或这,或那”这种类型的:对联①“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对联②“除了香甜苦辣咸酸涩;无非柴米油盐酱醋茶。”第一联的“若非……,就是……”,和第二联的“除了……,无非……”,换个说法便为“不是……,就是……”,亦即相当于“或这,或那”,也就是两样都可能存在。

10第六,上下联的条件关系。先看“只有……,才……”的条件关系:对联①“多勤寡欲;益寿延年。”对联②“不历几番锻炼;怎成一段锋芒?”第一联的“多勤寡欲”是“益寿延年”的必要条件,有了它,才会“益寿延年”。第二联的“历几番锻炼”也是“成一段锋芒”的必要条件,没有它,就不会“成一段锋芒”。

对联应当上下成篇(中)

11再看“如果…,那么…”的条件关系。对联①“早行节俭事,免过淡泊年。”对联②“少时饱经磨难,老来不畏风霜。” 第一联的“早行节俭事“是”免过淡泊年”的充分条件,具备它便会有“免过淡泊年”的结果。第二联的“少时饱经磨难”也是“老来不畏风霜”的充分条件,具备它就能有“老来不畏风霜”的结果。

12有些条件关系的对联会带有表示某种条件关系的关连词语。比如启功撰写的一副名联:“若能杯水如名淡,应信村茶比酒香。”意思就是,如果能够把虚名看得好像杯中水那样淡,那么,应该相信会感觉粗茶比美酒还香。联中的“若”字,便是表示充分条件关系的标志。不过,对联用字特別讲究精练,大都省略这种标志。

13第七,上下联的因果关系。因果关系与条件关系都跟结果有关,但条件关系指的是前提与结果,是主体思维的推断关系,而因果关系指的是原因与结果,是客观存在的现实关系。因果关系有原因在前、结果在后的。对联①“春来眼底,喜上眉梢。”对联②“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都是“因为”在前,“所以”在后。

14因果关系也有结果在前、原因在后的,也就是“所以”在前、“因为”在后的。理解时可于上联前添加“之所以”,于下联前添加“是因为”。对联①“笔底才华少,胸中韬略无。”对联②“休叹人生如意少,从来世道不平多。” 因果关系对联有字词标志可资辨认的也比较少,可举一例:不愁烈日照,为有仁风来。

15第八,上下联的目的关系。目的关系的对联,用了“愿、欲、为”等字眼,较易识别,例如:“但愿桃红李艳;何愁体瘦鬓霜”、“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缺乏这种字词标志的,就要根据内容去推断,一般是为了某种目的从事某种做法,或从事某种做法以达某种目的。

16目的在前、行为在后的目的关系。对联①“但得众生皆温饱,不辞羸病卧残阳。”对联②“忍令上国衣冠沦于夷狄,相率中原豪杰还我河山。”①的“但得”即“只求得到”,其后“众生皆温饱”就表示目的。②的“忍令”,应解作“不忍使得”,其后“上国衣冠沦于夷狄”,表示的也是目的。“令”念“零”,平声。

17行为在前、目的在后的目的关系。对联①“聚来千亩雪,化作万家春。”对联②“劝君更进一杯酒,与尔同消万古愁。” ①是为棉花铺写的,聚来千亩雪白棉花,为的是让它化作万家春暖。②显然是站在酒可消愁的立场说话,劝君更进一杯酒,为的是与你同消万古愁。可见明白了对联的背景,目的就容易看出。

18第九,上下联的转折关系。两句话,一句表达了一个意思,另一句又表达了一个相异的意思,这就是转折关系。转折关系相当于加上“虽然……,但是……”的两句话。有些转折关系的对联,就带着表示转折的字词,如“虽为毫末技艺,却是顶上功夫”、“虽无虎彪英雄业,却有忠诚赤子心”等。不过多数没有这种标志。

19转折的意思多数在下联,即“虽然”在前,“但是”在后。对联①“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对联②“饮水须观清浊,交人莫论富贫。” ①可理解为:虽然医得眼前疮,但是剜却心头肉。②可理解为:虽然饮水须观清浊,但是交人莫论富贫。可见这种缺乏标志的转折关系辨认颇不容易,须体会联意来确定哪是转折。

20转折的意思也会在上联,即“但是”在前,“虽然”在后。对联①“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应该了解,联意实为:但是欲济无舟楫,虽然端居耻圣明。对联②“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陆游抗金报国之心到老不变,所以联意实为:“虽然向人的双鬓已无法再青,但是报国的孤身仍旧万死不辞”。

对联应当上下成篇(下)

21第十,上下联的递进关系。递进也包含转折,只是意思转到了比原来更进一层,而不止于与原来各异。递进关系的对联一般适宜用“不仅……,而且……”这个格式去检验。但应该注意到,此种关系的对联也大都靠实际内容显示所含关系(如“进门都是客,到此即为家”意味着不仅是客人,而且是如同家人的客人。)

22分析几副递进关系的对联:对联①“已过半程临古道,再行三里到新村。”上联的“已过”与下联的“再行”,能显示所说的是递进关系。对联②“此际初逢花结簇,前程更喜锦成堆。”上联的“此际初”与下联的“前程更”,也有显示递进关系的作用。它们的含意都相当于上联加上“不仅”,下联加上“而且”。

23还是递进例子:对联①“最是虚心堪礼赞,尤因亮节足讴歌。”下联的“尤”字,很有助于分辨联意为递进关系。删掉“最是、尤因”仍是不仅与而且的关系。对联②“沧海横流安足虑,乱云飞渡仍从容。”下联的“仍”字也很有助于分辨联意为递进关系。沧海横流无虑,乱云飞渡从容,亦可判定是递进关系。

24还是递进例子:对联①“草木尚知春意好,人民倍觉党恩深。”首联的“尚”字解作“尚且”,“春意好”即“春恩好”。草木尚且知道春恩好,人民自然加倍觉得党恩深了,下联的意思不就比上联更进一层了吗?对联②“死犹未肯输心去,贫亦安能奈我何!”“犹”字亦作“尚且”解,上下语意,也是更进一层的关系。

25第十一,上下联的承接关系。一先一后发生的事情,又没有选择、条件、因果、目的、转折、递进等关系的,这就是承接关系。具备承接关系的对联,其先后的意思常常体现在表示时间的字词上,若缺乏时态标志,需要细心审察,才能把上下联的承接关系分辨清楚。下面我们把承接关系对联的各种情况,逐一作出介绍。

26首先介绍带有表示时态的字词“才”与“又”的。如:“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打头的“才”字“又”字,令人立即理解那一前一后的承接关系。就算这两个字没有排在前头,照样能起正确导向的作用,一看就知。请看对联①“白雪才铺黄土上,春风又到柳梢头。”对联②“别日南鸿才北去,今朝北雁又南来。”

27其次介绍带有别样可资识别的字词的。对联①“相逢传旅食,临别换征衣。”上联用了“相逢”两字,下联与之相应用了“临别”二字,不是明白告诉读者,两者是承接关系吗?对联②“岁去雪飘一日满,春来花发满园香。”上联的“岁去”紧接着就是下联的“春来”,同样明显昭示着上下联有承接关系。

28最后还应该谈及一些比较特殊的承接关系对联。对联①“除却诗书何所恋?独于山水不能贫。”这是一问一答的先后承接。对联②“下笔千言,正桂子香飘,槐花黄后;出门一笑,看西湖月满,东浙潮来。”骤然一看会茫然,搞不清上下联存在什么关系。稍作思考,便知这是下笔考试与试后出门的先后承接。

29以上所谈上下联一前一后的纵向关系,或者称作流水关系,包括了选择、条件、因果、目的、转折、递进、承接,总共七种关系。这七种关系,从语法角度看,又是各种复句关系。按照语法观点分析,上下联的组合关系,还有一种可以叫做单句关系,即上下联组合起来,构成的不是一个复句,而是一个单句。

30上下联组成的是单句关系。这种关系的对联,虽然并非普遍大量,但我们要搞清楚上下联在内容上究竟存在什么联系,就不能忽略这种关系。以下列举的即为组成单句关系的联例:对联①“方知一杯酒,犹胜百家书。”对联②“可怜无定河边骨,疑是深闺梦里人。”对联③“戏招西塞山前月,来听东林寺里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对联应当上下成篇(下)
对联3.上下联的逻辑联系
第四讲 对联的八种逻辑关系
初级对联讲义重要知识点整理
诗词对仗的九种语法关系
对联启蒙︱第四课:学拟简单的对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