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说话看势头 办事看风头
老子《道德经》云:“善言,无瑕谪。”会说话的人,不会留下瑕疵。说话办事要懂得察言观色,口才靠智慧驾驭,语言有味只是一个方面,重点在于解决问题。
我们都知道成语“文质彬彬”是个很不错的褒义词,形容一个人风度翩翩,举止优雅。而“文质彬彬”的原文和上下旬的意思,知道的人可能就不多了。“文质彬彬”史出《论语·雍也》:“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这意思是说:“质朴胜过了文饰就会粗野,文饰胜过了质朴就会虚浮;只有质朴和文饰比例恰当,然后才可以成为君子。”从中,我们能明白这样一个道理:为人过于直率,说话过于直爽,就显得粗俗野蛮了。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有人认为,沟通只需要真诚和直率就足够了。但殊不知与人交往中,选择用哪种方式进行沟通,务必要因人而异,视时而定。说话直来直去的人认为自己敢说真话,是繁华落尽见真淳。然而中国台湾有一种流行的说法“非常诚实有点毒”。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好心没办成好事。
北宋时期的寇准,是一位被后人尊敬的好官。在处理国家大事时,他游刃有余;但是在如何与性格不合、政见不一的同事相处方面,他却吃尽了说话过于直率的苦头。最典型的是对待副参知政事丁谓。
《资治通鉴》记载了一个故事:丁谓任中书官职时,对寇准非常恭谨。
一次朝中会餐,寇准不小心把胡子沾上了汤汁。丁谓一片好心地站起来,慢慢替他擦拭干净。
而寇准却认为丁谓这是有意巴结:竞当着文武百官的面,讽刺丁谓说:“你身为国家大臣,就是替上级擦胡须的吗?”
丁谓自此记恨下寇准,“全力倾构(诋毁)”,并且和王钦若、曹利用等同样受过寇准谩骂、讽刺、挖苦的大臣结成同盟,共同对付寇准,经常在皇帝面前说他的坏话。
久而久之,连皇帝也觉得寇准不会讲话,随之结束了他的政治生涯。寇准一而再、再而三地被流放,直至客死雷州。
寇准的话看上去是玩笑,但实际上却是一种过于直爽的讽刺挖苦。
作为下级的丁谓自然感到颜面尽失。寇准的悲剧,根源就是说话太直,不懂得“迂回”的艺术。
为人正直是每个人都应该具备的良好品质,君子待人真诚,做人厚道,但这并不等于是说话直言直语,不讲求策略。只要能达到我们一开始的初衷,不一定非要“有一说一”。侧面迂回的路线往往更容易被大多数人所接受。因为“拐弯抹角”的说话方式是充分站在对方的角度去考虑,顾及他人的感受,以最柔婉的方式向其传达“话外音”。古时秦国有个叫优旃的人,就是深得“迂回”之道。
优旃是秦国的歌舞艺人,个子非常矮小。但他说话幽默,常常能在说笑中影射出大道理。
一次,秦始皇在宫中摆酒设宴,正遇上天下大雨。宫殿中一片欢歌起舞,而殿外执位站岗的卫士却都在淋着大雨,受着风寒。
优旃见状,心里十分怜悯这些卫士,便故意问他们:“你们想休息吗?”卫士们几乎一口同声地说:“当然非常希望。”
优旃则告诉卫士们:“一会儿如果我叫你们,你们要很快地答应我。”
过了一会儿,优旃上前给秦始皇祝酒,之后又转身走向栏杆旁,大声喊道:“卫士!”
卫士答道:“有。”
优旃说:“你们虽然长得高大,又有什么好处?只能站在露天淋雨,我虽然长得矮小,却有幸在这里休息。”
秦始皇这才意识到自己的失误,知道优旃是在借用自嘲的形式来讽刺他。于是,秦始皇下令:准许卫士减半值班,轮流接替。
还有一年,秦始皇打算把打猎游乐的园林东延至函谷关,西扩至雍、陈仓一带。这样一来,几千亩农田将全部成为牧场。
朝中许多老臣听到这个消息后,都上书劝谏,直接批评这是劳民伤财,是万万不可为的事情。
秦始皇心中异常不快,怒言道:“这天下都是朕的,朕想建个游乐场,你们这些老东西就婆婆妈妈!谁敢劝谏,拉出去立刻砍了!”
优旃听说后,就趁秦始皇兴致勃勃时探听虚实:“听说陛下要扩大园林?”
“有这么回事。”秦始皇得意地说。
“好得很!”优旃说,“园林扩大了,可以多养禽兽,要是有敌人从东方来进攻,咱们可以用大大小小的鹿去撞死他们!”
秦始皇不禁被优旃逗笑了。然而仔细想想,为了国家的安危,还是不要过于玩物了。于是,扩建园林的事情就此被否决了。
这就是委婉规劝的功效。人人都有自尊心,都认为自己的决定和想法是正确的,不希望被别人不留一点颜面地直接驳斥。
很多时候,不讲场合、不讲方式、仅仅只是怀着一颗“我是为你好”的心,去劝说对方,反而会让对方产生反感,甚至会产生“怎么只要我想做的,你就反对?我就这样了,你能怎么着”的逆反心理。
其实,每个人都有自我反省(自省)的能力,都会对自己的言行和判断进行反思。因此,我们在劝说他人时,不仅仅要站在理的角度上,同时也要站在对方的角度,委婉地劝说。只要能达到让对方心里明白,并按照我们的意思去做的目的,又何必采取伤人又伤己的“直线”方式呢?兜个圈子拐个弯,跳离直来直去的模式,以彼此沟通中的“最大公约数”为基点,突破沟通的障碍,达到畅通无阻。
智慧典藏:
说话的智慧并不是指那些敢于一针见血、针砭时弊的人,而是通过语言的包装.让听者从“话外之音”中明白深刻而发人深省的道理。如此,诚意与文饰、修养与见识,尽在说话中展现,才称得上是一个能把锐气沉下来、不激进不极端的“文质彬彬”之人。
感悟:“老人言”可以说是老祖宗用鲜血和脑浆写下来的忠告。当今世界上,到处都是有才华的“穷人”。为什么有些人会落得如此境地?究其原因,还是对老祖宗留下来的处世之道悟得不深。有句常常在我们耳边响起的俗话说得好:“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老人们经过的事多,走过的路多,接受过的历练多了,对这个世界的认识也就深刻得多了。这些口耳相传的智慧,值得我们每个人去学习、去领会。人生的路,没有一帆风顺的坦途,诱惑太多,学坏容易学好难。可是生活就是这样,会遇到很多的难题。孰轻孰重,唯有修炼一颗清净心,才能做出判断。在人生的征途中,有迂回曲折的坎坷,也有柳暗花明的机遇。想要看透生活,先要沉淀自己的内心。麻木懈怠,往往会闯下大祸……文/单眼老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善良比智慧更重要
风头是这样出的
她穿成这样抢走影后风头
鸭风头像学习第一天
风头
奇石从古至今的变迁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